菜根谭(明刻本+清刻本)(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
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
趣味要冲澹,而不可偏枯;
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
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花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闲中不放过,忙处有受用;
静中不落空,动处有受用;
暗中不欺隐,明处有受用。 
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轻易放过。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
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
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
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
乐才乐非真乐,苦民乐得来,才见心体之真机。 
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
施人无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天且奈我何哉。 
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
憸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
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声妓晚岁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
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消苦俱非。
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公相;
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
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
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 
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隐讽之;今日不悟,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 
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憾之世界;
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澹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
检饰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
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露其锋芒。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励行而不觉;
处顺境内,满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 
生长富贵丛中的,嗜欲如猛火,权势如烈焰。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焰若不焚人,必将自烁矣。 
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摧,金石可贯。若伪妄之人,行骸徒具,真己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以幻迹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
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
人能看得破,认得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
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轻则物能挠我,而无悠闲镇定之趣;
用意不可重,重则我为物泥,而无潇洒活泼之机。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
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
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
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
故持盈履满,君子尤兢兢焉。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
结新知,不如敦旧好;
立荣名,不如种隐德;
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公道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
权门私窦,不可着脚,一著,则点汗终身。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躬而使人忌;
无善而致人誉,不若无恶而致人毁。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 
千金难结一时之欢,一饭竟致终身之感。盖爱重反为仇,薄极反成喜也。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之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
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
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