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358

  “微臣,微臣遵命!”内务处主事张松又惊又喜,赶紧哆哆嗦嗦地上前施礼。“微臣,微臣还有一言,请主公容微臣细说!”
  “说罢!”朱重九点点头,笑着鼓励。尽量不受逯鲁曾那满脸的怒气干扰。对于用人,他有自己的一套观点。所以尽管张松品行上未必符合这个时代的士大夫标准,但是只要后者肯努力,他依旧愿意给与其足够的施展空间。
  “臣请在铜钱之下,加铸精钢小钱!”机会难得,张松毫不犹豫地抓住,“故宋之时,朝廷每年铸钱数十万贯,但民间依旧劣质铁钱横行。缘由便是铜钱面值太大,交易不便。而铁钱却能以十当一。”
  正所谓能当贪官也需要天分,在对金钱的认识上,张松的确比在座其他人深刻许多。非常含蓄地就点明了,朱重九先前命令中的缺陷之处,并且给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完善方案。
  按照淮扬百工坊的内部标准,一枚足色的开元通宝,重量不过是三克出头。如果大总管府颁行五克重的铜钱,势必导致面值过大,民间不便找零问题。而用价值较低的钢来铸小钱,则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并且以淮扬目前的炼钢工艺,钢钱的质地也同样横扫市面上的私人铸造小铁钱,让后者永远失去效用。
  “嗯!那用精钢铸钱的话,会不会赔本?”朱重九略一琢磨,就明白了张松的真实意思。点点头,微笑着咨询。
  “精钢的成本,微臣不清楚,所以需要请黄主事和焦大匠两个帮忙!”张松非常懂得把握分寸,如实回应,“但据微臣所知,我淮扬百工坊内,精钢也分为许多等级。造钱不比打造铠甲,钢料质地不需要那么坚硬。选其中成本较小的一种来造就是。虽然最初时可能会折些本儿,但只要民间能够流通开来,从长远计,却依旧对我淮扬有百利而无一害!”
  “你说的是货币的信用价值!”朱重九凭着另外一个时空的记忆,迅速总结出一个精辟的答案。“不错,的确有百利而无一害。本总管准了。此外……”
  回头看了看满脸困惑的逯鲁曾和苏先生等人,他又笑着补充,“铜钱之上,再铸一种银币。就叫华夏银元,仿照波斯人那种方式,正反两面各放一个图案。具体是什么,你们几个一起商量着来。重量么,现在市面上铜银比价是多少?”
  “大概两千一百个钱,换一两足色银子。不过市面上的钱按照咱们的标准,两克多一点儿。两千一百个钱,顶多四大斤。并且成色也差,铜四钱六,甚至铜三钱七,铜二铁八都很多!”张松像早有准备般,非常精确地给出答案。
  “那就照着二百个钱换一块银元的比值来造,银元的重量你们自己折算。就像你先前说的,咱们可以多少吃点亏,关键把华夏钱的信用先建立起来!”朱重九又用力挥了下手,豪情万丈。
第457章
经济(上)
  铜钱太重,推一车铜钱买货的感觉肯定不会太好,而随着原始水动力工业的铺开,淮扬经济肯定会越来越活跃。所以发行一种面值较大,又便于携带货币势在必行。而纸钞的信用,已经被蒙元君臣彻底给弄臭了大街,因此留给淮扬的选择,也就剩下了贵金属货币一种。
  这个想法,倒很容易就被大伙接受。因为往来的大食商人,经常会携带一些金银货币入境。他们所携带的银元和金元,因为铸造精美、重量统一,往往能换到比本身所含金属价值更高的商品,并且广受民间富户追捧。
  “微臣斗胆,请在银元之上,造金元。以镇府库!”张松最大的本事就是举一反三,紧跟着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往来扬州的海商,经常携带大笔银子。导致银价非常不稳。微臣记得,有一年银价暴跌,一两番银竟然换不到一千钱。而几个月之后,就又涨到了两千以上!”
  “我记得,那应该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支大食人的船队,从倭国带来了整船的银子!”苏先生的回忆立刻被勾了起来,咬牙切齿的补充。“那一年,徐州城内许多小门小户都折腾得很惨。倒是那些大户,平素家里就存着金豆子的,基本没受到啥波及。”
  “你们说是大食人,他们从日本朝中国贩运白银?他们后来怎么不再运了?”朱重九的眉头跳了跳,迅速找到了问题所在。
  如果张松和苏先生两人不提,他也许很难想起来,在另外一个时空,从明朝中晚期起,就会出现大量白银流入的情况。导致银价在明代出现剧烈波动,直接对国家的财政造成了威胁。而这些白银,主要来源地就是日本。大明的走私商人们只需要拉着整船的铜钱过去,换了白银回来,就会赚得盆满钵圆。(注1)
  很显然,最初发现这一项大生意的,不是明朝本土商贩。而是当初世界上最为活跃,也最为开放的阿拉伯商人。但之后阿拉伯商人为什么放弃了白银和铜钱的双向走私买卖,进而退出了华夏周边海域,就不得而知了。
  “风暴,据说是造孽过多,惹得龙王爷动了怒。装满银子的海船被卷走了一大半,剩下的全吓破了胆子,再也不敢胡折腾了!”苏先生的声音从耳畔传来,隐隐还带着几分大仇得报的快意。
  “那些大食人胆子大得很,估计是赔光本钱,才不再做白银生意的。否则,他们才不会怕什么龙王爷!”张松的话则一针见血,说明了导致大食人放弃白银铜钱贸易航线的真正理由。
  “应该是这么个道理!大食人俱是见利忘义之辈,不赔光的本钱,绝不会收手!”逯鲁曾对大食人的厌恶更甚于张松。用拐杖敲了敲地面,冷笑着补充。
  “既然如此,张主事刚才之言便不是杞人忧天。咱们必须再铸一些金币,以备不时之需!”朱重九接过逯鲁曾的话头,笑着总结。
  无论大食人撤出的具体原因到底是哪个,很显然,日本的银矿,在这个时代已经渐渐被发现、开采,并且逐渐开始向中国进行大量输出。如此,淮安军若是再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就会面临着极大的金融波动风险。所以,抢先一步,用黄金来稳定整个货币体系,便是一记未雨绸缪的妙招。至少会让新钱币的信用显得更有保证,而不会像某位千古大帝那样,钱越铸越小,成色却越来越差。(注2)
  对于这个结论,众人也没有任何异议。毕竟这年头即便是大户人家,都懂得藏一些黄金来以备不时之需,更何况淮扬这么大的基业。并且就眼前的发展势头上来看,大伙对今后问鼎逐鹿之事,个个心中都充满了自信。早一步做准备,将来出兵争霸时的底气也就越充足。
  “那就这样定下来,由内务处主事张松负责,工局主事黄正和大匠院主事焦玉帮衬,从即日起,着手督造金银铜钢四种钱币。”见大伙的意见基本上达成了统一,朱重九稍加斟酌,开始将任务落实到人。“金元和银元可以稍晚,铜钱和钢钱的样子,半个月之内,必须给我拿出来。”
  “是!微臣定然不负主公所托。”内务处主事张松兴奋得骨头都轻了几两,躬身下去,响亮地答应。
  “务必多准备几份,届时在议事堂里,大伙一道进行筛选!”看了看脸色仍然有些不快的逯鲁曾,朱重九又笑着补充。“在这期间,无论张主事找到哪个,大伙都必须尽全力支持!”
  “臣等遵命!”逯鲁曾无可奈何,只好带头答应。
  在场很多人都跟他一样,非常瞧不起张松的人品,所以对朱重九的决定,心里都带着几分不满。但眼下整个淮扬系正出于高速上升期,每个人都忙得脚不沾地。所以大伙也没时间给张松拖后腿。被后者找上门之时,能帮忙就皱着眉头帮上一把。实在帮不上忙,也会尽力给后者指一条明路出来,以免耽误了自家主公的事情。
  于是乎,铜、钢两种钱样的打造工作,倒也进行得飞快。只用了短短五天,张松、黄老歪和焦玉三人,就把拿出了三种方案出来。朱重九依照先前的承诺,将三种钱样都拿到到议事堂中,当众展示。然后让大伙各抒己见。又用了短短半个时辰,就决定了最后的设计方案,交给百工坊去开炉试制。
  “微,微臣,微臣有个不情之请!”尽管是最早一批徐州班底,黄老歪一到正式议事之时,依旧觉得头皮发紧。双手捧着大伙最后挑选出来的母钱,结结巴巴地向朱重九施礼。
  “黄主事有话尽管说!”朱重九知道他的根底,抬抬手,尽量和颜悦色地鼓励。“就像咱们俩都在百工坊内一样,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错了对了都没关系!”
  “那,那微臣就斗胆,斗胆请大总管,移驾到了钱坊。亲手,亲手给锻床,开光。不,开,开机!”黄老歪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密,嘴巴也越发地不利落。
  “呵呵……”四周围,传来了低低笑声。所有文武,都努力绷紧嘴巴,低下头,不让自己的目光与朱重九发生接触。后者最恨别人拿他当佛子,曾经无数次公开强调,他自己不是什么弥勒转世,更跟什么这教那派没半点儿关系。但很多人,特别是百工坊和大匠院的匠师们,却依旧固执的认为,自家大总管是欲盖弥彰。依旧固执的认为,只要朱佛子在场,大伙就诸事皆顺。包括镗制枪管的成品率,都会陡然提升许多。
  “你是想让我来铸这第一枚铜钱对吧!”在低低的笑声中,朱重九脸上的肌肉反复抽动。最终,还是忍住了将黄老歪这块扶不上墙的烂泥踹翻在地的欲望,而是更加和气回应道:“好,正巧本总管今天事情不多,干脆跟你一起去。”
  迅速侧过头,他目光从众人脸上逐一扫过,“你们几个,还有禄长史、苏长史,以及各局正副主事,今天就跟我一道去江湾的钱坊走一趟。看看咱们淮扬的制钱是怎么造出来的,以免今后说起来,心里头一点印象都没有!”
  “是,臣等遵命!”被点了将的众人偷偷白了黄老歪几眼,然后无可奈何地答应。
  自有徐洪三出去备好了四轮马车,大伙沿着原始水泥铺就的官道,疾驰向南。一会儿功夫,就驶入了戒备森严的江湾新城。然后又穿过了四、五道明岗暗哨,最终,马车停在了城南一处隐秘所在。
  “这里边从东向西,分别是制炮坊、造枪所和制镜坊,钱坊就设在最靠水边的那座大房子里。目前只有一台锻压机,如果试制合格的话,大匠院那边会陆续送新的锻压机过来!”一进了自己熟悉的地盘,黄老歪身上的畏缩感觉就彻底消失。指着全封闭式院子内一栋栋高大的砖房,满脸自豪地向众同僚们介绍。
  淮扬系的核心人物,都知道江湾新城深处隐藏着这一绝密所在。但经常有机会过来开一次眼界的,却只限于逯鲁曾、苏先生、陈基、罗本以及工局内部的寥寥十几位。其他人要么是在炮坊刚刚搬迁到位那会儿才来过一次,要么是只在远处遥遥地看过几眼,心中只能落下个粗略印象。今天得以走到近处,立刻被探入江面深处那一座座巨大的水车,惊得目瞪口呆。
  注1:这里朱重九的记忆有明显错误。事实上,白银大量流入,并没对明朝经济产生致命打击。但白银流入因为西班牙在马尼拉对华人的大屠杀和欧洲战争而出现断流,却给了大明经济致命一击。参见《洪业———清朝开国史》注2:在中国古代,大多数王朝在繁荣时期,铸造的货币都比较精良。铜的含量占到六成,乃至七成以上。国库也会有比较充足的金银储备。凡是铸造劣质铜钱者,都会被视为对百姓财产的公开掠夺。掌权的皇帝也注意脸面,尽量不去铸造“恶钱”,“白钱”,以防遗臭万年。唯独所谓的雍正大帝,下旨铸造铜四铅六的劣钱。还美其名曰,为了杜绝民间造假。
第458章
经济(下)
  “总有人试图混到这里来,窥探咱们淮安军的秘密,却不知道,真正的秘密,在大江上就能看见!只不过,他们全都是睁眼瞎子而已!”黄老歪心胸一点也不宽阔,用先前大伙在议事厅看他一样的眼光看着大伙,慢条斯理的继续补充。
  真正的秘密,不在于炮管,也不在于火枪。那些东西只要能弄到样品,让工匠零敲碎打,一点点也能拼凑出来。在他眼里,淮安军,乃至整个淮扬大总管府,最大的机密,就是屹立在江水中的一架架水车,还有被大伙精心琢磨出来,由水车推动的那些各式各样的巧妙机械。那才是整个淮扬百工坊的灵魂,乃至整个淮扬的灵魂。
  只是他这一观点,根本得不到多少认同。几乎绝大部分被朱重九强行拉来的参观者,都被耸立于江面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水车所震撼,直接把他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黄老歪见此,也不多浪费口水。轻轻笑了笑,带着大伙继续朝制钱作坊走,“大伙注意了,再往里头看到的东西,就只能烂在心里,谁都不能向外说。包括自己的家人,也尽量不要提起。否则,陈、张两位主事,少不得要登门求教!”
  “有劳黄主事提醒了,这个,我等自然是知晓!”众官吏心中打了个突,非常不高兴地回应。
  陈基掌管军情处,张松负责内务处,二人的在平素议事时,说出来的话份量都不算大。但二人手中的权力,却大得有些吓人。特别是涉及到淮安军的核心机密时,凡是被军情、内务两处联手盯上者,过后不死也得脱一层皮。
  “黄主事说笑了。”好不容易才多少挽回了一点儿自己的形象,张松可不愿意给黄老歪当刀子用,趁着黄老歪没继续借题发挥之前,赶紧插了几句,“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里边的东西,除了你们工局和大匠院的人,剩下还有谁能看得懂啊?!顶多是瞧个热闹而已,想泄密都没够不上资格!”
  “哈哈哈……”众人被他的俏皮话,逗得莞尔。平素积累于心中的鄙夷感,也瞬间又降低了不少。
  “里边请,大伙继续里边请,留神脚下。江边湿气重,台阶有点儿滑!”张松一招得手,干脆再接再厉。干脆主动替换掉黄老歪的向导角色,带着大伙继续往制钱作坊深处前行。
  不多时,众人就进入了作坊内部。放眼望去,只见到一个空空荡荡的大厅,两名匠师带着十来个普通工匠,正围在两座四轮马车大小的铁疙瘩旁比比划划。而两座铁疙瘩旁边,则整整齐齐摆着一叠半丈见方的铅铜板,每一张表面都磨得非常光洁,可以清楚地照见人的影子。
  “大总管,黄主事、张主事!”见到朱重九到来,工匠们立刻停下了手中的伙计,主动举手行礼。
  朱重九笑呵呵地还了了个自创的军礼,然后大声吩咐,“不必客气。你们该干什么接着干什么?就当我们没来过。”
  “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就等大总管前来轧第一刀!”两个匠师俱是从淮安工坊初建时,就跟在朱重九身后干活的老人儿。笑呵呵退开半步,露出身后的机器。
  虽然名为锻机,但两座机器的模样,却与最初在徐州拿来锻造铠甲的机器,有着天上地下的差别。每一座通体皆为精钢打造,表面和棱角处皆用砂石细细打磨过,温润如玉。第一座上头照例悬着一个巨大的生铁锻锤,第二座却连锻锤都没有,代之的是十数根小儿手臂粗精钢棍子,从锻床的顶端垂下来,笔直地深入下面各自的套管当中。就像猛兽嘴巴里的一对对牙齿。
  “这是焦大匠,上个月跟主公一道弄出来的新式锻床。原本用来给胸甲上面压花儿,为了压制铜钱,特地又改进了一回。焦大匠和我可是都花了不少功夫!”带着几分得意,黄老歪指着第二座锻床继续炫耀。
  “你先别忙着邀功!”苏先生听得不耐烦,笑着打断。“要是一会造不出让大伙满意的铜钱来,看你如何收场!”
  “那不可能!只要主公在这儿!”黄老歪最服气的人,除了朱重九之外,就是苏明哲。举起胳膊,赌咒发誓,“我可以立军令状,如果……”
  “滚,明知道主公不可能杀你!”苏先生一瞪眼睛,将黄老歪后半句话给直接憋了回去。
  大伙听了,再度抿嘴而笑。相处越久,他们越是清楚,自家主公有多仁厚。而朱重九却深受另一个时空灵魂的影响,以和手下人平等相处为荣耀。所以大伙在潜移默化中,言谈举止一个个就变得越来越无拘无束,待人接物也越来越自信。
  “只要主公在这儿,应该不会出任何问题!”论起邀功领赏的本事,张松远比黄老歪专业。趁着大伙笑声未落,抢先开始介绍,“卑职和黄主事、焦大匠三个,在最初造样钱时,其实已经试出了一些门道。锻床的力道绝对够,问题最可能出在板子上。为了让钱更有卖相,焦大匠和黄主事还特地带人重新调整了许多次铜、锡、铅的配比。现在这种,压制起来时最不容易开裂,压出来的新钱光泽也最诱人!”
  众人随着他的手势,目光再度落在第一座锻床旁边的铜板子上。果然发现,铜板子的颜色黄中带赤,如过不预先心里有所准备,很容易就将其误认为纯金所造。
  “成本如何?”朱重九经常在在百工坊内跟各种合金打交道,一眼看上去,就察觉到板子的含铜量应该远超过了六成。
  “主公慧眼如炬!”张松立刻挑起大拇指,满脸佩服地夸赞,“铜大体上占到了六成半,锡一成半,剩下的是软铅。微臣和焦大匠,黄主事三个估算过,虽然这样铜钱的造价会高一些。但比起先化铜水再浇铸,依旧要省出许多!”
  “嗯!”朱重九笑着点头。“既然你们已经有了把握,干脆现在就轧一批钱来看看。黄主事,外边的其他部件都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黄老歪微微躬了下身,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肃穆,“只待主公一声令下。”
  “那就开始!”朱重九用力挥了下手,瞬间从淮扬大总管角色,变成了一个放在另外一个时空二十一世纪都合格的操作班长。
  “是!”黄老歪高声回应。从胸口的挂绳处抄起一枚哨子,奋力吹了几声,“嘟嘟,嘟嘟,……”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一连串哨子声回应。紧跟着,脚下的地面忽然微微一颤,巨大的金属撞击声,如海浪一般砸了过来,砸进在场每个人的耳鼓。
  那绝不是什么美妙的感觉,几个身体稍微差一些的文职,顿时就觉得头疼欲裂,五腑六脏一起从肚子内往外涌。而黄老歪和焦玉两个,却如同听了仙乐一般,双双变得精神百倍。各自从锻床旁抄起一面彩旗,走到窗口处,用力挥舞,同时,嘴里的哨子继续响个不停,“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厂房外,继续有巨大金属的撞击声穿了进来,中间还夹杂着令人牙酸无比的摩擦。脚下的地面摇晃越来越剧烈,整个房子也开始摇摇晃晃。然而,随着哨子频率的降低,撞击声渐渐变少,摩擦声也一点点变得均匀,脚下的地面不再继续摇晃,而是以春夜细雨般的恒定节奏,稳稳地颤抖。
  “主公,请开机!”黄老歪放下角旗,吐出哨子,走到朱重九面前,恭恭敬敬地做了个邀请的手势。
  朱重九对先前的撞击和摩擦声音早已见怪不怪。笑着点点头,走向第一座锻床旁边的一个包着红布的手柄,先慢慢晃了晃,然后猛地向下一拉。
  “咣当当!”又是一连串刺耳的撞击声,紧跟着,巨大的锻锤高高的抬起,露出下面数排浑圆型的凹槽。一个个黑中透蓝,隐隐带着幽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3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