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779

  “我?我可以吗?”
  刘辨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能力,不禁有些忐忑。
  一旁的何太后轻轻点头,“南阳羊氏,的确是很有影响。这羊续的名字,哀家也听说过。当年我兄长就曾想征辟此人,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终是不了了之。王爷,董卿所说的没错,他的确需要这样的人出来帮忙。既然董卿开口,你不妨去看看……哀家想,就算你劝说不动羊续,董卿也不会因此而对你有所责备。”
  董俷正色道:“这是自然!”
  “那,好吧,孤愿意出面劝说。只是,孤在这深宫之中……”
  董俷说:“这个,我自会禀明太师。王爷……太后不妨一起出去走走,总在这深宫里也不好,出去散散心,也算是个消遣。我可命鸾卫护驾,太师当不会责怪。”
  “孤,可以出宫?”
  刘辨扭头看看何太后,高兴得跳了起来,“那什么时候去?孤现在就可以去劝说羊续?”
第二五二章
忠奸难辨
  一阵嘈杂声响,惊动了正在长乐宫中听读的汉帝刘协。
  担任帝师的马日磾停下讲学,把手中的论语放下来,心中也感到有些不太高兴。
  怎地这大内深宫,越发的没有规矩了!
  “出去看看,是什么人在长乐宫外大声喧哗?”
  门口有小黄门应了一声,转身匆匆的离去。不一会儿又回来,恭敬的匍匐在地上。
  “陛下,是弘农王和太后出宫!”
  在马日磾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情。可不成想,那已经九岁了汉帝刘协却勃然变色。
  “为什么弘农王可以出宫?太师不是有过命令,不许弘农王离开皇城吗?”
  也难怪,刘协的反应会如此的激烈。
  他是汉帝,虽说如今还不能手掌大权,可不管怎说,也是真龙天子。他这个真龙天子每天也只能在大内深宫里转悠,走不出宫门半步。为什么那个废帝就可以呢?
  声音虽带着童子的稚嫩,可是却隐含着激怒。
  小黄门吓得连忙回禀:“陛下,是吴忠侯发话,要带弘农王和太后出去。”
  吴忠侯,又是那个该死的董俷!
  刘协忍不住握紧了拳头,心中升起了一种强烈的嫉妒。
  他才是皇上,身边却没有一个真正能大用的忠诚之人。马日磾是帝师,可是却是董卓为他找来的人。虽然说,马日磾是马融的族孙,说起忠诚来,应该没有问题。可刘协看不上这个人……他所需要的,是像董俷那样可以护他周全的虎狼勇士。
  刘协的心机,虽然很阴沉,但终归是个孩子。
  在他内心深处,很希望有一个强力的人可以依靠,就好像董俷于刘辨那样,时时保护。
  马日磾就算是再忠心,终究还是个文弱书生。
  刘协咬着嘴唇,心里面在暗自哭泣:明明我是皇上,董西平你为何还要保护刘辨?
  可这心思,却不能让别人看出。
  默默的坐下来,身子不住的轻轻颤抖。
  “陛下,我们还要继续吗?”
  马日磾看出了刘协已经有些心不在焉,忍不住轻声的询问。
  刘协深吸一口气,稚嫩的面容上流露出一丝笑容,“马先生,我们还是继续讲读吧。”
  只这份控制力,很难想像出这是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
  马日磾叹了一口气,拿起书本。可心里面却在想:皇上啊,如果您真的能把脾气发出来,也许董卓会对您更加放松。可您越是这样控制自己,就越是让董卓顾忌啊。
  有心提醒,但长乐宫中都是董卓的人。
  马日磾也是有心无力,只好继续用心的讲读论语。
  ……
  与此同时,董卓也在大发雷霆。
  把手中的文书啪的摔在了地面上,面孔因愤怒而扭曲着。
  两边,有文武群臣,面面相觑。李儒上前拾起了文书,走到董卓身边道:“太师,还请息怒。”
  董卓坐下来,努力让情绪稳定。
  也难怪,华佗亲自为他诊治过病情,得出的结论和济慈一样。而治疗的方法,除了开了两剂宁神静气的方子之外,要求和济慈所说的基本相同,那就是心情平和。
  董卓也怕死!
  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成就,他还想好好的再干上几年呢。
  静下心之后,从李儒手中接过了文书,沉声道:“韩馥误我,如此大好形式之下,居然被袁绍所杀。如此一来,袁绍占据冀州大部,迟早必会成为我心腹大患。”
  李儒轻轻点头,对此也感到有些吃惊。
  原以为,那韩馥可以凭借地主之便,铲除袁绍,永绝后患。
  可没想到那袁绍居然先下手为强,借酒宴之便利,诛杀了韩馥和其心腹之人,凭借其声望,迅速的整合了冀南、冀北与河内大部分地区,实力一下子变得非常雄厚。
  李儒素有智谋,但面对这种情况,也不禁有些慌乱。
  河内……
  袁绍占据了河内,也就等于在京兆门口趴着一头老虎,随时都可能威胁到雒阳的安危。
  同时,随着豫州、颍川和荆州之主死的死,俘虏的俘虏,荆襄七郡、豫州两郡四国变得纷乱无比。流寇盗匪、世族门阀都蠢蠢欲动,连带着黄巾余孽也死灰复燃。
  豫州,紧邻京兆。
  如今伊阙关尚未修缮,这样下去,迟早会出现大乱。
  “诸公都是国之栋梁,有没有什么好主意,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群臣静默,无一人站出来说话。
  事实上,从袁隗死后,朝堂上就弥漫着这样的一种气息。每次朝会,都死气沉沉。
  董卓以前不在意,可现在,却有些生气了。
  就在董卓要暴怒的时候,有一人抢先站出来,躬身行礼,“太师,我有话要说。”
  董卓和李儒一看,竟然是新任大鸿胪郑泰。
  这郑泰原本只是秘书,因在关东诸侯会盟时,为董卓分析了战况,而得到了重视。
  原大鸿胪韩融因参与了那场夺宫之变,当场战死。
  郑泰也因此一步登天,从一个小小的秘书,一下子变成了掌管礼仪的大鸿胪,麾下有四十七名治礼郎,成为了朝中骨干。
  但是,这并不代表董卓信任此人。
  士孙瑞和种拂给董卓带来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让董卓很难再去相信一个人。
  升郑泰为大鸿胪,是因为董卓手中实在是没有人可用了。
  朝廷的礼仪,就连李儒也只是一知半解。没办法,只好让郑泰来担任。
  不管怎样,这个人从目前来看,表现的非常平静,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正常的迹象。
  董卓沉声道:“公业有话就说,不必吞吞吐吐。”
  郑泰稳稳的站立,对四周的目光,视而不见,“太师若为袁绍所忧,依我看实无必要。我曾与本初相交,深知袁绍的性情。袁绍外宽雅而有局度,喜怒不形于色。但实际上,性情矜愎自高,虽有大志,却只有小智。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难有大气候。”
  李儒一蹙眉,“按照公业所说,袁绍并不足俱?”
  “正是!”
  “可冀州钱粮广盛,贤良猛将众多,始终是一个危害。”
  郑泰沉声说:“表面上看,袁绍得了冀州、河内等地,确实羽翼丰满。可袁绍此人能识人而不能用人,麾下谋主众多,却也派系纷乱,相互间明争暗斗非常激烈。”
  董卓听到这里,不由得来了兴趣。
  “公业,你接着说。”
  “太师若想要灭袁绍,我没有什么主意。但如果只是想要牵制此人,我倒有一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