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4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9/779

  猴儿酒?
  董俷一笑。
  他自然知道那猴儿酒是什么,心里也不免有些向往。
  野人首领的酒量不错,喝了大半袋子的酒,突然开口问道:“这位……大人,你杀了多少人,居然能做彻侯?”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趣,让董俷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算多……”
  “那你看我这身手,能做什么官?”
  董俷上上下下地打量野人,片刻后笑道:“兄弟,这无难山究竟是什么地方?为何我在地图上,没有找到?”
  “地图上当然不会有,除了我们的人,根本没人知道无难山这个地方……呵呵,无难山,无灾无难。对了,不晓得山外是什么样子,还是那项魔王的后裔坐江山吗?”
  董俷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项魔王?哪个项魔王?”
  “就是那个楚国的项羽,项魔王啊!”
  项羽?
  董俷越发的诧异起来,“项羽可没坐江山,坐江山的是高祖皇帝……”
  “高祖皇帝又是哪个?”
  “高祖皇帝……就是高祖皇帝喽。哦,叫刘邦,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吗?”
  “唔,不知道。”
  董俷问道:“兄弟,你们居然连高祖皇帝都不知道,难不成你们就一直在这山里,没有出去过吗?”
  野人首领正要回答,却听到那山林深处传来了一阵车轱辘的声响。
  四五十个青年,在几个五旬左右的老者带领下,沿着山路,从林中小道里走出来。
  都推着式样很古怪的小车,有点类似于那种独轮车。
  车轱辘吱吱响,这一群穿着打扮颇有些奇怪的人走出来后,看到董俷等人,不由得大惊失色。
  那为首的几个老者,蓦地往后一退。
  其中一人问道:“老虎,这些人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野人首领忙走过去,在那些老人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先前说话的老人,犹豫了一下,走上前来,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大人,你刚才说那项魔王死了,他的后裔,也没有坐这江山?请问,如今这山外,究竟是什么人的天下,大秦国如今何在?”
  大秦国?
  董俷不由得长大了嘴巴,呆呆的看着眼前的老人。
  老人的眼睛里,带着无比的期盼,目光极为热烈,看着董俷,等待着他的回答。
  “项羽根本就没坐江山,后来被刘邦战败,也就是前汉高祖皇帝坐了江山……至于项羽的后裔有没有活下来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当年项羽在乌江自刎,而后四百年来,就没有听说过什么项羽的子孙。老人家,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项魔王死了,江山也不是项魔王家的江山……”
  老人轻轻的呢喃,突然间张开双手,仰天呼号起来,“老天有眼,我们,我们终于可以出山了,我们终于可以出山了……”
第二九三章
先秦大匠
  在上一世,董俷曾学过一篇课文,名叫《桃花源记》。
  作者是什么人,董俷如今已经记得不清楚了,反正不是如今这个时代的某个名人。
  桃花源记中,说的好像是武陵山中的事情,有一群先秦遗民因躲避暴秦铜质而藏入深山中。一晃数百年,对外面的世界全无知晓,甚至不知道大秦国早已经灭亡。
  记得老师当年说这一段的时候,曾说过苛政猛于虎之类的话语。
  董俷当时也没有在意,学过了之后,也就随之忘记了。可没想到,他今天居然在这深山老林中,遇到了这么一批人,赫然也是先秦遗民,躲入深山数百年,而不知山外早已经改朝换代。唯一的不同,桃花源是为了躲避暴秦,而无难山则为为了躲避项羽。
  无难山的人,祖辈都是大秦治下的百姓,祖祖辈辈生活于关中。
  秦二世而亡,项羽率兵攻入了关中,随即对关中的大秦子民曾有一番血腥的杀戮。
  关中百姓和后来被秦统一的关东六国不一样。
  从商鞅变法之后,他们就生活在那种环境之中,对于秦律法也早已经习以为常。
  事实上,在天下大乱之后,虽然关中子民对秦二世不满,可是对大秦国,却是有很深的感情。所以项羽攻入关中的时候,关中子民奋力反抗,不过最终都一一失败。
  失败后的关中百姓遭到了项羽的屠杀。
  有不少人为躲避项羽,就携家带口的躲入深山老林中。后来天下太平,大部分人都走出了山林。可还是有一部分人跑的很远,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走出过这无难山。
  他们甚至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
  从长治久安到天下动荡,四百年数次改朝换代,可这些人却一无所知。
  也许当年真的是被项羽杀的怕了,竟立下誓言,项家不灭,无难山人终身不出。
  这无难山地处南山腹地,地形复杂。
  山中豺狼猛兽众多,想要到达这里,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董俷没想到自己还能遇到这样的事情,不由得对着无难山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已经过了子夜,那老人就邀请董俷等人到村寨中做客。
  这也算是四百年来,无难山第一次出现了外来人。所以当董俷等人出现的时候,整个村寨都轰动起来。当听闻董俷居然是一位彻侯,这些无难山人,更露出尊敬之色。
  大秦子民,带着一股子融入血液中的铁血。
  即便是过了四百年,许多人还是保留着当年的习惯。董俷并不能说这些人怯懦,能把这么一群人杀到了害怕,那么当年的项羽,究竟是何等的一番血腥屠杀啊。
  山寨里的人,以三姓为主。
  义渠甘氏,也就是现如今的安定一带,曾经极为兴旺;郿县白氏族人,曾经出过一个了不得的人物,人屠白起;频阳东乡的王氏,也是秦国大将王翦的后裔族人。
  一个又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震得董俷虎躯乱颤。
  这些人的来头,未免也太过惊人了吧。
  现任无难山山主,是甘氏族人的长老,名叫甘信,表字无忌,已经是年过七旬的老人。
  那个能和董俷斗个旗鼓相当的野人青年,是甘信的孙子,名叫甘贲,年二十二岁,表字鸿秦,号称无难山第一条好汉,使青锋矛、月牙戟,有百步穿杨的好本事。
  在村寨茅屋中,甘信命人取来了猴儿酒招待董俷。
  董俷忍不住问道:“老人家,这山寨里,如今有多少人啊!”
  甘信叹了口气,“不剩下多少人……三族加起来,不过四五百人,其中青壮也不过一百多人而已。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若董侯在过个几十年来,呵呵,估计人会更少。想当年,我们三族何等兴旺,可如今……真是愧对了祖先当年的威名。”
  的确,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怕在过个几十年,无难山就彻底消亡了!
  从言谈中知道,甘氏族人实际上还算不上真正的秦国人。
  事实上他们来自于扬州,按照当时的说法,叫做吴越……秦楚联姻,秦惠文王去了楚国的公主,也就是后来秦昭襄王的母亲芈(mi)氏,甘氏的祖先作为陪嫁,随芈氏一同来到了秦国,后来秦昭襄王登上王位后,把甘氏的封地就封到了义渠。
  甘氏自秦昭襄王起,就一直作为秦国的将作大匠而存在。
  据甘信介绍,秦国的兵械八成出自于甘氏族人之手,在当时的秦国占据了重要位置。
  始皇帝横扫六国,把聚集天下之金铸造出十二铜人。
  对于当时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甘氏在秦国的地位。没有战争,甘氏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好在,秦始皇虽然收拢天下之金,并没有就此而忘记了武备。
  蒙恬还在和匈奴开战,所使用的兵器,也都是出自甘氏族人之手。就连秦始皇陵墓里的那些兵器,也全部是由甘氏族人打造出来,连发弩机可以在五十步内,贯穿三层甲胄。
  “不会吧!”
  董俷听到这里,不由得失声惊叫。
  也难怪他会如此吃惊,马均蒲元所造出的弩机,也只能覆盖三十步的距离,秦弩居然……
  甘信自豪的抬起头,“董侯,我若说一句谎话,就不得好死。”
  王腾和白氏族人的长老白奕点头说:“若无甘氏神兵,大秦虽可横扫六国,只怕也要推迟数十年。”
  “甘先生,您看我这弩机,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