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779

  董俷说着,让人从兜囊中取出蒲元所制的弩机,递给了甘信。
  甘信接过来,看了几眼之后,不由得惊奇道:“这弩机的设计的确巧妙,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当年甘氏元戎的水准。只是里面有几个小机关尚不够完善,只需改进一下,就可以复原当年甘氏元戎的程度。董侯,您这弩机,是什么人制造出来的?”
  “哦,乃是我两个部下,凭借一部残破的考工录,自己琢磨出来。”
  甘信啧啧称奇,“考工录我倒是听说过,据说那是墨门留下的机关铸造术,甘氏元戎,也是从墨门的典籍中得到了灵感……董侯,您手下的人,可当真是很不错。”
  当年大秦第一大匠后裔能如此称赞蒲元马均,想必他们一定会非常开心。
  白奕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目光在那弩机上扫了一眼后,突然道:“如此弩机,但不知董侯麾下一日能打造出多少?”
  董俷一怔,想了想说:“大概几十部而已?”
  “嘿嘿,董侯可知,甘大匠一日可打造出多少部同等弩机?”
  “不知!”
  白奕没有再说下去,而是看了一眼甘信。
  甘信一笑,“当年我甘氏族人全盛时,一日可打造五百副同等弩机,一千二百张三石强弓……董侯,莫要奇怪,我甘氏自有祖上留下来的铸造之法,和普通将作之术,可说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这一副元戎,我们将其拆分成几个部分,按照标准的制式,分别打造,而后由专人统一进行装配。所以,我们的速度,非常快。”
  “啊……”
  董俷吃惊的张大了嘴巴。
  这也许,是后世所谓流水线作业的最早模板吧。董俷虽然对什么是流水线作业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基本的概念,却还知道。若非甘信提起来,他恐怕根本想不到这样的方法。难道在秦时,就已经有了流水线这么一个概念吗?真的是了不起啊!
  甘信说:“甘氏不出神兵利器,若论铸造的手法,我们也比不得欧冶子那样的前辈大匠。但甘氏所出的兵器,却是整个大秦最精良的,大王当年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把义渠封赏给了我们……神兵,甘氏打造不出来,可是强兵,谁能及我?”
  这一番话,说的是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
  废话,你们掌握着当时,哪怕是现代都领先了千年的生产方法,谁能和你们比较?
  在历史上,甘氏默默无闻。
  至少在董俷的记忆力,初中历史课本上,就没有提到过甘氏这么一支族人。
  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成绩,也拿不出干将莫邪那种流传千古的神兵利器,可这么一群人,却在历史上创造出了最可怕的强兵。莫非就是因为躲入了深山,而销声匿迹?
  董俷沉吟了很久,小心翼翼的开口:“小侯有不情之请,想要请诸公随我一同出山,可否?”
  王腾开口道:“但不知董侯实力如何?”
  实力?
  这是一个讲求实力的时代,也许从古至今,实力就作为人们择主的一个选择。
  甘信正色道:“董侯你是四百年来第一个进入我无难山的人,按道理说,你是我们的恩人。但恩情是恩情,大秦以勇武而著称,讲求的是实力。若你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保护我们,还不如就老死在这深山之中。”
  后面有一句话没说出来:我们可以选择实力更强的人。
  董俷心里咯噔一下,呆呆的看着甘信三人。这种赤裸裸的讲求利益,更似塞上胡人。
  不过想想,也就释怀了。
  秦风彪悍,在他们眼中,实力才是唯一。
  当下,董俷把他的情况一一讲述。从董家崛起陇西,到他出兵塞上,而后落得今日的地步……
  听到董俷坑杀十数万人,三个老者的眼睛一亮。
  特别是白奕,轻轻点头说:“董侯的手段,与当年陛下治胡,颇有些相似啊。”
  大王,白奕所说的大王,除了秦始皇还能有谁?
  可以说,这也是对董俷极高的一个评价。董俷面颊一抽搐,心道:不愧是人屠后裔……呵呵,全天下人都说我残忍,可是这白奕居然把我拿来和始皇帝比,我是不是应该得意一下呢?
  “董侯之败,非战之罪,是腐儒误国!”
  王腾捻着胡须,轻声道:“当年陛下也曾有过宏愿,可惜……若是陛下在,那里还有什么今日的蛮奴之乱?”
  说完,他突然看着董俷,“若我等投奔董侯,不知能有什么好处?”
  董俷细目一闭,看看王腾,又看了看白奕,心里面踌躇片刻后,脸上露出了笑意。
  “好处,要看诸公的本领。二十等军功爵依旧有效,若诸公真有本领,自然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不过,如果只是嘴巴上说的厉害,恐怕就算我有心维护,诸公也难以飞黄腾达。”
  董俷回答的很直接。
  想要好处吗?
  可以!
  拿出你们的本事让我看看,只要你们有本事,想要什么好处,我这里就有什么好处。
  白奕和王腾脸色一变,相视一眼之后,放声大笑起来。
  “董侯说的不错,别人施舍的好处,就算再多,也难以长久。有本事,就有好处。”
  虽然已经过了四百年,但大秦子民骨子里的刚性,依旧存在。
  董俷慢悠悠的喝酒,甘信和王腾白奕二人在一旁窃窃私语。毕竟是决定这三族人未来的生存,不得小心谨慎。
  这时候,天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的亮光。
  甘信走到了董俷的跟前,深施一礼之后:“董侯,我今日就将这无难山四百二十一人,托付董侯之手。老虎,过来……还不随我一同拜见主公。”
  屋子里的人,齐刷刷的朝着董俷跪下。
  董俷细目微闭,暗自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古人诚不欺我!
第二九四章
并非那么简单(一)
  十一月,凉州好大雪。
  南山北麓,被银装素裹,宛如婀娜处女。
  董俷带着无难山人抵达麦积山谷时,李儒等人已经快要耐不住性子,准备出来接应。
  也难怪,董俷和李儒大部人马整整分开了二十多天。
  无难山人在这山里生活了几百年,想要搬家的话,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收拾行礼,搬运物资。
  整整在无难山谷中耽搁了四五天的时间。
  以至于抵达麦积山的时候,已经下了第二场大雪。
  对于无难山人的来历,李儒非常震惊。但在董俷介绍过之后,就急匆匆的拉着董俷到了旁边。
  “主公,大事不好了!”
  自从雒阳劫难之后,即便是再危险的情况,李儒也很少流露出如此惊慌的表情。
  董俷心里不由得一紧,轻声道:“出什么事了?”
  “细作打探来消息,在四十天以前,马腾和李傕突然休战,自汉阳出兵,以郭宪为主帅,攻入了武都……二十天前,郭宪麾下大将夏侯博与参狼羌联手夹击,击溃了腾子驹的白马羌兵。如今郭宪陈兵下辨、河池与武都道一线,封死我们的去路。”
  董俷面无表情,“消息确凿?”
  “千真万确!”
  “那也就是说,我们自武都入河湟的计划,被人看穿了吗?”
  李儒点点头,“我想是这样。郭宪如今命梁宽为河池令,夏侯博为武都都尉,各镇守一地。他亲自坐镇下辨,与两地呼应,犹如常山之蛇,首尾相顾,守护森严。”
  董俷一蹙眉,忍不住问道:“姐夫,你说的这三人,为何我一个都没有听过?”
  李儒苦笑一声,“郭宪我知道,此人大概三十上下,是西平名士,曾被辟为西平功曹。他和马腾有通家之好,又与韩遂关系密切。当年韩遂突破了金城防线,就是请郭宪出面,说降了马腾。这个人……沉稳老辣,有他在,武都恐怕难以攻破。”
  这还真的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至少在董俷的印象中,这名字非常陌生。
  “梁宽……我也没有听说过;不过夏侯博我倒是知道一些。中平年间,此人为西海马贼,麾下只有一百零八个赐支氐人,却个个骁勇,都是能以一敌十的强勇猛将。父亲曾经想设法收服他们,可正好收到入京的命令,也就把这件事耽搁下来。”
  董俷眉头蹙成了一个川字,抱着胳膊,沉思不语。
  听上去很厉害嘛……为什么就没有听说过这么一个人呢?
  不过如此一来,武都肯定是不好通过。难不成,要走回头路,自褒斜路绕道汉中?
  汉中多山岳,不适合骑军冲锋。
  董俷手中最大的王牌,就是两支骑军和一支重装步军,而这些人吗,自然不适合在山地中作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