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779

  董俷穿着小衣,赤着膀子,和家人坐在莲花池旁的凉亭里,喝着在井水里冰镇了数日的西域葡萄酒,说着话,聊着天。远处小文姬正带着几个兄弟在草地上嬉闹。
  凉亭的圆桌上,放着一盘西瓜,董绿和任红昌有滋有味的品尝。
  这西瓜,是李儒派人从西域送来的,也说不出是什么来历,只是觉得味道不错。
  年初,甘贲张任将兵康居,兵锋直指安息。
  这安息的名号,早在西汉时张謇出使西域时就传入了中原。只是张謇本人也没有去过安息,只是带回了一些安息的情况。丝绸之路建立起来之后,安息就成了必经之路。但不久之后,安息就遭受到了大月氏的攻击,从此开始变得混乱。
  后来有一个什么王出现(甘贲说不清楚),安息才派出贵族苏林(suren)驱走了大月氏人。但随着那个什么王死后,安息再次变得混乱起来,化作许多城邦。
  这样的国家,在张任甘贲的打击下,很快就被纳入了西州版图。
  一年未曾停歇的战事,非但没有让甘贲的人马受到损失,相反是越打越多。这西瓜,就是甘贲从安息送到西域的战利品,董俷当时一下子就认出来,那甘贲口中的圆球,就是后世人耳熟能详,并且能普及到寻常人家的西瓜。
  当然,这个时候的西瓜,也只能由少数人享用。
  给刘辨送去了一些,自己留下了一下,其余的都分给了部下,当然还有杜邮堡的贾诩。
  “月英那丫头,最近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再搞什么鬼。”
  蔡琰说:“整天也不见她出门,刚才叫她来吃西瓜,那丫头也不知道怎地,居然不来。阿丑,要我看啊,月英那小丫头对你好像……你出事的时候,她可是天天来询问。你这家伙,究竟是个什么打算?是要娶过门呢,还是有其他的想法?”
  董俷苦笑道:“姐姐,你可别胡说。月英的年纪也就是比妞妞大个五六岁,我怎么可能……再说了,我也不是没派人送信给黄先生,只是那边一直没有动静啊。”
  任红昌和董绿,嗤嗤的笑,也不说话。
  蔡琰正色道:“话也不是这么说。如果阿丑你真的喜欢月英,我也没甚意见……那小丫头生的也真是可怜,长成那副模样,估计想要找个好婆家都很困难吧。”
  董俷差点给呛死……
  “她已经定亲了!”
  “可是月英不是说了,她不喜欢嘛?”
  “这个,这个……”董俷素来是说不过蔡琰的,听罢也只能苦笑,不再开口。
  开玩笑,让我撬诸葛先生的墙角吗?
  那可是个正经的妖人,就算我不能把他拉拢过来,也没有必要和他反目成仇吧。
  这士人最重的就是脸面,孔明先生定然会恨死我!
  “对了,三叔来信都说了什么?”
  见董俷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任红昌连忙把话题岔开。
  这三叔,就是沙摩柯。
  董俷拿起一块西瓜,挠着头说:“沙沙也没说什么,只说他如今在五溪蛮挺好。而且还和武陵太守周昕拉扯上了关系。唔,周昕就是早年在秦大人麾下的丹阳太守。”
  “哦?”
  蔡琰点点头,“那不是挺好?”
  “嗯,是挺好!”董俷三口两口把西瓜吃干净,然后在陶盆中洗了一下手,“不过他现在发展的太快,居然吞并了南蛮三十六洞的地盘,准备往苍梧山发展……南蛮反复无常,不是那么容易控制。我已经写信,让他暂时不要想苍梧扩张。”
  董俷所说的南蛮,就是在演义中,孔明先生七擒孟获的南蛮。
  当然,如今也有一个孔明先生在辅佐沙摩柯,只是此孔明非彼孔明,不晓得会有什么结果。但是,演义中诸葛孔明对南蛮的评价,董俷多多少少还有些印象。
  沙摩柯回武陵不过几年的功夫,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容易。
  如果冒然出兵苍梧,也就是如今交州的番苗部落,恐怕时机还有些不太成熟。
  蔡琰突然说:“阿丑,你把文和先生扣押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够妥当?”
  “啊,这件事啊……贾诩胆大妄为,竟然把大王软禁长门宫。如果不这样的话,大王该怎么想?上行下效,将来不知道要出多少妄为之人,关押他也是正常。”
  和贾诩之间的事情,董俷谁也没告诉,甚至包括蔡琰。
  当日扣押了贾诩之后,贾穆和贾访都来找蔡琰说情。不过非但没有用处,反而被董俷斥责了一顿之后,把两兄弟一个流放到了西域,另一个流放到了朔方。
  没错,在很多人的眼中,那就是流放!
  至于真实的情况……呵呵,只有董俷和贾家两兄弟心里清楚。
  过去的几个月里面,长安有很多人事调动。首先是在塞外,董俷设立了望北郡。
  任命费沃为望北郡太守,戏亭侯,镇北将军。
  贺齐在弹汗山战役结束之后,就生了一场大病,如今已被接到了长安,由专人看护。自从出了黄劭的事情以后,董俷对部下的身体健康,是非常的关注。他可不希望再有一个人,像黄劭那样积劳成疾。只是那乞活军的主将,却成了问题。
  而这个时候,田豫却来了一封信。
  在信中,田豫不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表明了赵云的想法。
  他二人想留在望北郡,因为这里更靠近前线,更靠近他们的家乡。田豫的家乡,在幽州。
  对于这两个人,董俷还是有些犹豫。
  因为他已经知道了,在他去朔方之前,夏侯兰曾经和赵云田豫有过接触,并说了一些本不应该是他说的话语。为此,董俷还偷偷的去了一次杜邮堡,请教贾诩。
  而贾诩的回答是:田赵两位将军,其实也很为难。一方面,他们效忠于主公,另一方面,如果他们回到了长安,就必须要面对儿时的伙伴。田豫恐怕也是怕赵将军夹在中间为难,所以才写了这封信。不过他这个决定,倒也不算是太差。
  董俷在考虑了很久之后,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
  封田豫为行使匈奴中郎将,掌乞活军。以赵云为破虏将军,镇守受降城。同时命庞淯为朔方太守,徐晃奉命率解烦军出兵上郡,封征北将军,并经略并州。
  将马峤从氐池调出,任命为上郡太守。
  顾雍封为典农中郎将,行少府;陈宫授司隶校尉,行尚书令,长安尹。而夏侯兰也被释放出来,依旧是宿卫将军,但是禁中兵马也随之被更换,全都是新面孔。
  陈到为凉州刺史,总督凉州兵马。
  黄忠被封为中领军,领长安禁军,诸兰池大营。是仪被封为弘农太守,总督渭南屯田之事。庞德为安南将军,汉寿亭侯,驻冢领山屯军,并设立了渭南行营。
  闵贡经略河东,为河东太守。
  张郃依旧总领选锋军,授介亭侯,征东将军。
  臧洪被封为大理廷尉,提点刑律。石韬任典学中郎将,行符节令,归于少府;徐庶为参军,城门校尉,负责于城门外屯军,归于中领军所辖,实际上还是听命董俷。
  另有典韦被封为辅国将军,漆侯,屯军重泉。
  沙摩柯虽不在长安,同样被封为镇南将军,汧(qian)侯。
  而远在西域的刘洪,更直接被封为宗正。事实上,刘洪的辈分和名气,也当得起。
  若说让人吃惊的,就是羊家父子。
  谁都知道,羊续是绝对的帝党,虽然在长安之乱中并没有什么作为,可身上的烙印还是非常的重。董俷上疏请封羊续继续担当太傅一职,而羊续之子羊衜,则被封为中大夫令,卫尉。这个职务,却是列入了九卿之一,掌管宫门警卫。
  从默默无闻,一下子到九卿之一,可以说羊衜时一步登天。
  可问题就在于,羊衜并不想接手这个职务。说句真心话,羊衜的心是属于董系。
  但身上的烙印,注定了他在所有人眼中,是一个帝党。
  中大夫令这个职务还非常的特殊敏感,羊衜实在不希望自己夹在中间受窝囊气。
  更希望能外放出去,可是……
  宫门警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至于董俷?
  也许是所有人之中,唯一没有升官的人。虽然刘辨希望董俷来担任大将军一职,可是董俷却推辞了。相反,他以弹汗山战事不利的原因,而自请贬官。在诸多人的劝说下,董俷不得已做出了妥协。行大都督,也就是所谓的临时大都督。
  可实际上呢,长安,乃至关中,依旧牢牢掌握在董俷的手中。
  大将军是不可以做的!
  陈宫说:“主公莫要忘记了当年大将军何进的下场,这大将军万万不可以做,主公只需要控制住兵权,哪怕就是个行大都督,已经足够了。至于别人想做大将军,那也要有那个命做才好……我想,整个关中,谁也不敢跑来做这个大将军。”
  想想,似乎也是那么一回事。
  反正是不管怎么说,长安经历了一场动荡之后,很快又恢复到原有的平静之中。
  各项法令都在有条不紊的执行着。
  而甄家答应了董俷的五百万石粮草,也通过苏双和张宥的途径,源源不断流入关中。
  想必这一年,关中不会再有大乱。
  董俷把所有的事情都托付出去以后,自己也变得格外逍遥。
  只不过,谁也说不准,这逍遥的日子,究竟能持续多久?希望能永远逍遥下去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