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6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5/779

  董俷在心里面是这样子想。
第三八四章
郭嘉之死
  许昌的历史,考校起来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帝尧时期。
  有大贤许由在此牧耕而得名。后夏王朝建立后,许昌更是夏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
  夏开国帝王启建都于夏邑,有‘大飨(xiang)诸侯于钧台’的说法。
  所谓‘飨’,有祭祀,宴请之意。而钧台,也正是位于许昌之地,可说历史久远。
  自曹操引汉帝迁都许昌之后,许昌就变得日益繁华。
  两年之间,曹操采用了当年董俷所献的以工代赈之法,招纳流民,扩建许昌。
  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许昌已变得格外繁华。
  虽然还比不上最兴盛时的东都雒阳,可比之黄巾之乱以前的雒阳,却不遑多让。
  不得不说,曹操手下确实有能人。
  典农中郎将棗(zao)祗,在负责屯田之后,粮草未曾有过断绝;而担任将作大匠的郑浑,不仅仅拥有精湛的冶炼技术,更是一名治理地方的好手。同时兼任河南尹的职务,在修缮改造许昌的时候,借鉴了西域的经验,特别是城墙的改造。
  许昌的城墙,完全是按照费沃所设计的马面墙进行改造。
  高五丈,宽两丈,青黑色的马面墙远远看去,透露出了无与伦比的庄严和厚重。
  此外,城内改造,也是借鉴了当年汉安城的风格。
  全都是井字形状,主干道纵十二,横十,恰符合了天干地支之数,正中央是为汉帝刘协修建起来的巍峨皇城,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显示出一种难言的大气。
  不过,这辉煌属于谁?
  是汉帝,亦或者是曹操?
  恐怕很难说的清楚。早在修建许昌的时候,有人曾在地基中发现了一块笏(hu)板。笏板上有石鼓文,写着‘汉亡于许,魏基昌于许’的谶语。当然,这笏板的来历,也难以说清楚。曹操得知以后,立刻把所有的知情人,全都秘密处死。
  但这谶语,还是在悄然间流传了出去……
  位于许昌颖水门内的一座酒楼中,身穿月白色单衣,轻摇折扇的郭嘉,正和鲁肃对酌。菜肴并不是很丰盛,可难得的是这种饮酒的情调,二人却是非常自在。
  这是一个雅间。
  酒楼的主人据说是来自蜀中大族,后台也非常的硬朗。
  郭嘉生性风流,是许昌出了名的浪荡子。按道理说,他的俸禄很丰厚了,可往往到了月末,口袋里总是干干净净。每逢这个时候,他总会拉着人出来喝酒。
  鲁肃就是郭嘉的一个酒友。
  说起来,鲁肃和郭嘉是两种人。一个是生性兔脱,肆无忌惮;一个沉冷稳重,做起事来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可这么两个人,偏偏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鲁肃家底丰厚,仗义疏财。
  家中有娇妻,也是徐州大族陈氏之女,有一子,名鲁淑,刚过了满月。夫妻很恩爱,而鲁肃自己也是非常的自律。每每和郭嘉出来,也只是在酒楼中饮酒做赋。
  若郭嘉再有想法,鲁肃肯定会拒绝。
  如今有了孩子,这借口更加的充分,让郭嘉每一次都会觉得好生无趣。但偏偏就喜欢拉着鲁肃出来。也难怪,曹操麾下的谋主中,能和他说上话的人不算多。
  早年好友荀彧,如今为尚书令,负责的事情太多,根本抽不出空来。
  而另一位好友陈群,也被擢升为黄门侍郎,公务繁忙的很,无法天天陪着郭嘉。
  也就是鲁肃悠闲一些,所以也就成了冤大头。
  “奉孝,那董西平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说实话,我总是觉得有些看不透此人。”
  酒过三巡,鲁肃突然问道。
  郭嘉沉吟了片刻,轻声道:“说起来,我和董俷虽是出自同门,却也不甚了解。不怕你见笑,也许主公对他的了解,都会高于我。当年在颍川时,我那小师弟曾邀请过我,但是被我拒绝。那怕他后来官阶显赫,我却选择了主公,你知为何?”
  鲁肃摇摇头,“莫非是害怕不得重用?”
  “那倒不是!”郭嘉饮了一口酒,手搭窗台上,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景色,如同梦呓般的说:“我当时若投靠于他,定会受他重用,这一点我可以非常的肯定。”
  “呵呵,我可就猜不出了!”
  “小师弟这个人,重情义,非常的重情义……就如之前在塞外遇险,说穿了也正是这情义二字作祟。吕布何等桀骜之人,谈起此事的时候,不也是带着愧疚?”
  鲁肃点点头,“这倒是……不过,重情义难道不好?”
  “若为友,西平自然可交。可若是逐鹿天下,他这性情也定然会给他带来灭顶之灾。为君者,当自重,自强……西平虽自强,却不够自重。或者说,他对自己太不珍惜。这一点,从他过往的经历中,就能够看出端倪……这只是其一。”
  “那未请教这其二……”
  郭嘉靠着窗台,看着鲁肃,正色道:“子敬,我且问你,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这……,当是天子之天下?”
  鲁肃这句话回答的很妙,他只说是天子,却没有说谁是天子。若是忠于汉室,那么最为标准的答案应该是‘汉室之天下’。可是鲁肃并没有说出这标准的答案。
  郭嘉说:“错,这天下,是‘士’的天下!”
  “愿闻其详!”
  郭嘉笑道:“其实,自高祖时,‘士’已经成了天下主导。陆贾那一句‘马上得乎,宁可以马上治乎’一言,令士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之提高。想想,得天下不过断断数十年,可治天下……呵呵,却是千秋万代的大事,孰重孰轻,也见分晓。始皇何等威风,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暴秦之名谁人不怕,却二世而亡。”
  鲁肃点头,“奉孝此言,也有道理。”
  “呵呵,这治天下的本事在谁手中?不在天子,不在百姓,而在于士。董俷以良家子出身,较之曹公官宦出身本就差了许多。但他仍不知刚柔之道,一味以刚,而不知进退。天下之士,哪个又不对他恨之入骨?就算得了天下,又能如何?”
  “嗯,那倒是!”
  鲁肃饮了一口酒,“自我求学开始,就闻董西平暴虐之名,民间虽有赞誉,可是在士子之中,却是贬多于褒。”
  “得‘士’者,得天下。以曹公之雄才大略,也因边让之事,不得不退让许昌,士之威能,可见一斑。而董俷视‘士’如粪土,又怎么可能成就天下大业?”
  “故而奉孝选择了曹公!”
  郭嘉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雅间里,一下子变得很寂静……
  ……
  不知不觉,这天已经暗了下来。
  郭嘉本想拉着鲁肃去红袖馆中继续饮酒,但是被鲁肃以牵挂妻儿拒绝,各自回家。
  那红袖馆是什么地方?
  其实无需解释。郭嘉的年纪和董俷差不太多,而且也已经娶妻生子,但不知为何,他并不喜欢回家,终日只在勾栏中买醉。原因?怕是只有郭嘉自己明白。
  要说郭嘉的妻子,也是大家出身。
  正经的颍川大族所出,论辈分是荀彧的堂妹。相貌端庄,性情温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妻子。但郭嘉就是不喜欢,连曹操都劝说过他,最终还是没有结果。
  人呐,有时候就是这样。
  只好那镜中花,水中月,而忽视了身旁的人。
  也因为这个原因,荀彧对郭嘉颇有微词,只是别人家中事,不好过多的参与。
  乘着马车,来到了红袖馆中。
  也是这里的常客,老鸨自晓得郭嘉是什么来历,热情的迎了出来,好一番调笑。
  “我那小鱼儿可空闲?”
  “呦,郭祭酒既然来了,鱼儿又怎能没有空闲?”
  别看郭嘉如今的官职不算大,只是曹操司空军祭酒。但谁都知道,他是曹操的心腹,也是曹操最信赖的人之一。而那郭嘉口中的鱼儿,名叫鱼娘,是江南女子,生的花容月貌,身材小巧玲珑。能歌善舞,更擅诗赋,在许昌颇有艳名。
  更生的一双小脚,虽比不得那赵飞燕,却也能在盘中舞。
  蚀骨销魂,令郭嘉极为迷恋。每次来这红袖馆,郭嘉定然会找那鱼娘一起销魂。
  自有人带着郭嘉,走进了鱼娘的闺房。
  屋内陈设并不算奢华,清雅之中,有一种淡淡的兰花香弥漫。
  垂着几幔轻纱,正中央榻上有一张小方桌。在正对着窗户的方向,一幔轻纱之后,隐隐约约可见佳人之倩影,婀娜妩媚,端的是无比诱人。风吹过,纱幔飘飘……
  郭嘉登上榻,倚桌而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5/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