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779

  说实话,贾诩这副嘴脸,很贱……
  董俷甚至有种抽他两巴掌的冲动,不过最终还是强行按耐住了。
  两人在这囚室中商谈了很久,待到天快要亮的时候,董俷才告辞离开了杜邮堡。
  此时,曙光已在天边出现。
  法正和王买走进了囚室,静静的看着贾诩。
  而贾诩却一扫先前那嬉皮笑脸的样子,脸色阴沉,站在小窗前,鸟瞰城堡外的风景。
  “军师……”
  “还不够,还不够啊!”
  贾诩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但声音却是清晰的让王买和法正都能听得格外真切。
  “主公曾说过欲要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图澄还不够疯狂,还不够疯狂。孝直,让三号再使出些力量来,务必要让图澄变得更加疯狂。唯有这样,主公才有希望。我等谋划了这么久的事情,才能继续进行下去。让三号再加把劲儿!”
  法正应了一声,却又忍不住犹豫道:“军师,若是主公知道了,岂不是会……”
  贾诩转过身,正色道:“为你我日后的性命想,唯有如此,方能保全。主公那边,我自会去解释。你等不必顾虑,依计行事就是。如今……正当谋划百年事!”
  法正和王买闻听之下,脸上不由得显出激动之色。
  二人躬身退出囚室,铁门哐当一声落锁。而贾诩,再次向小窗外看去,口中呢喃着。
第三九四章
十年(四)
  这似乎是一个暖冬……
  当然在汉时,并不存在所谓全球变暖的说法。人们敬天地,敬鬼神,敬祖宗,全不似后世人那般的肆无忌惮,毫无尊卑。对环境,也并非是为所欲为的胡来。
  不过,今年的冬天,的确是不太冷。
  三辅关中,只下了两场雪,看上去好像很大,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雪患。
  而京兆雒阳,比关中的雪势还要小,只是在入冬之后,下了一场小雪。
  气温也算不上很寒冷,不需要披带那双层的大氅,就足以抵御寒意。至于普通人,虽未必有那富户家中的条件,但也还能熬得过去。用雒阳人的话说:比去年好。
  不过,那说话的底气,已经不再像光和中平年间时的充足。
  历经了无数次磨难,昔日的东都雒阳城,早就没有了当年的那份繁华与荣耀。事实上,雒阳虽是曹操的治下,可碍于袁绍等人的势力,曹操对雒阳也不甚上心。
  也许在曹操的心里,这雒阳终归是带着太深重的汉室印记,大加修缮并无好处。
  这就像是当初光武皇帝灭了王莽,建都于雒阳的性质一样。
  东汉的历代皇帝,再不断的强调雒阳地位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之中,淡化长安的地位。其实,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愿意自己的王朝中,有别的王朝烙印。
  即使是西汉和东汉……
  虽然说光武皇帝自称是高祖后裔,可这天下姓刘的人多了去,谁又能说的清楚?
  刘秀,想必也是要淡化了高祖皇帝的丰功伟业吧。
  雒阳很破败,但二百年帝都,终归是帝都。在夏侯渊屯军雒阳之后,曹操开始了对雒阳的修复工程。虽然只是一点一滴,于雒阳人看来,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阳光明媚!
  看上去有点清冷,不过还是挺舒服。
  至少处处能看得见阳光,让人的心里挺敞亮。被重新修缮的马面城墙,是厚重的青灰色。上面斑驳点点,昔日战火的痕迹,似乎已经被抹去了,看上去焕然一新。
  城头上,遍插旌旗。
  大旗猎猎招展,流露出了无与伦比的庄重气息。
  那飞龙旗、飞凤旗,烈火师子旗……风卷大旗,神兽隐隐,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早已经荒废了的北大营,西大营和东南大营,如今也重新启用。
  一面面旌旗高高竖立在营盘之中,不同的色彩,也代表着不同的诸侯,共有七种颜色,恰如七星环绕。人喊马嘶,兵器森冷,在这肃杀的季节中,更添几分冷意。
  公孙度、袁绍、曹操、刘备、孙策、刘表……
  而西川刘璋,由于路途遥远,所以未能出现在雒阳城内。不过他还是派出了自家的代表,由他的兄弟刘瑁,率领五千西川军出川,来响应这次曹操的会盟。
  曹操的影响力有这么大?
  倒也不是……
  此次曹操以汉帝之名,代天征伐。若各路诸侯不至,当面临其他诸侯的讨伐。所以即便是刘璋远在西川,也不敢怠慢。毕竟在汉中,他还有一个天大的敌人。
  此时,各路诸侯聚集于嘉德殿中。
  袁绍派出了幼子袁尚为代表,自河内起兵,领军十五万。七路诸侯当中,以袁绍的兵马最众。要说,袁绍为什么会起这么大的劲儿。原因很简单,曹操写了一封信,把盘蛇打听出来的消息原封不动的送给了袁绍。其实内容,只有一个。
  袁熙被杀时,董俷就在冀州!
  还需要再说什么吗?
  袁绍不是傻子。就算他是傻子,他手下沮授田丰,也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来?
  要知道,袁熙当时可是带了千余兵马,又有大将跟随。
  韩琼曾带人审视战场,一场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仅用了不足一炷香的时间。虽然当时董俷命人清理了战场,但有些痕迹却是无法抹消。韩琼回报袁绍的结果是:袭击二公子的人,绝不是普通的盗匪,而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
  袁绍当时就怀疑到了董俷的头上!
  只是他也清楚,已经回到了河东的董俷,如猛虎归山。凭他袁绍的手段,怕是难以对付。这口气,也只能忍下来。如今曹操会盟,正是袁绍为次子报仇的机会。
  倒不是说袁绍有多么的看重袁熙!
  应该说,这个面子必须要赚回来。儿子是在自家的地盘,被人用箭射的好像马蜂窝。而且还迫使得袁绍吞并中山甄家的计划落空,这个仇甚至超过了袁熙的死。
  此次出兵,袁绍可是下了本钱。
  也是想让袁尚打出一些名堂,故而不仅仅是派出十五万兵马,更给袁尚配了沮授许攸两名谋士,此外又有大将蒋义渠,朱灵周昂,文丑王门等十几员战将。
  故而,这袁尚的派头最大,颇有少年轻狂之意。
  曹操此次也出兵十万,以夏侯渊太史慈主将,于禁为副将,另有侯成宋宪等战将,实力也不可小觑。相比之下,其他几路诸侯的人马就显得有些薄弱了……
  刘备亲自挂帅,身边除了一少年文士之外,还带着一个小将。
  这小将名叫高宠,字绍先,是扬州曲阿人。原本是刘繇大将张英的部曲,历阳被破之后,这高宠怀抱刘繇的幼子,从乱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投奔了九江严白虎。
  高宠和严白虎有袍泽之谊,故而也清楚高宠的本事。
  此人白马银枪,在刘繇军中堪称的上是一等一的好汉。只可惜张英嫉贤妒能,压制住高宠的发展。到后来,还是在一次大战中,高宠在乱军中救下了刘繇,算是入了刘繇的眼儿。从那之后,高宠就是刘繇的亲卫,虽得器重,却未能重用。
  严白虎把高宠推荐给了刘备。
  正发愁身边武将不足的刘备,得了高宠之后,兴奋无比。
  不顾关羽等人的反对,硬是把高宠留在了身边。而事实上,高宠也不负他的厚望。
  此次出兵,刘备只带兵三万,以关宁关平为先锋,刘全为后军,自己坐镇中军。
  关宁关平,是关羽的义子,武艺不差。
  而跟随在刘备身边的少年文士,是司马朗的弟弟,演义中有冢虎之称的司马懿。
  这司马懿是在年初是投靠了刘备,甚得刘备的青睐。
  所以就带在了身边,自称文有司马懿,武有高宠,足矣!
  在这次会盟中,刘备居于第五位。论实力不算是很雄厚,但也不容他人小觑。
  而刘表和孙策由于居于江南,手中多是以步兵为主。各领两万人,前来参加会盟。说起来,这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和谐,因为那江东的统治权,发生了不少冲突。孙策没有来,只派了孙权为代表,不过却请了周瑜出马,辅佐孙权。
  刘表则是亲自领兵,身旁除了一个廖立之外,也跟着一名少年文士。
  那少年身长接近八尺,容貌甚为。身穿月白色的鹤氅,肃立于刘表的身后。看年纪,大约在十八九岁的模样。手中轻摇一把折扇,风度翩翩,形容格外的潇洒。
  七路诸侯,集结大军四十万,陈兵于京兆。
  曹操作为主人,亲自出面迎接众人。扫了一眼这大殿中的众人之后,不由得一阵感叹。
  这大殿之中,端的是青春洋溢。
  除了自己这些人之外,竟有半数青年。尤其是那孙策麾下,更是一个比一个年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