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779

  “诸公皆为当世豪杰,如今汇聚一堂,所为之事,就是那关中的董西平。”
  曹操的场面话还是要说:“董俷占据关中,已成我汉室之心腹大患。若不能尽早铲除,任由其发展下去的话,定会给汉室江山带来诸多麻烦。今日之董俷,就犹如昨日之强秦。我等当联手起来,抛弃往昔恩怨,共剿国贼,已复我汉室江山。”
  其实,在座的人都知道!
  所谓的汉室江山,早已经不复存在,如今不过是一个空壳子罢了。
  但谁又能说出来呢?
  这大殿中,少说有三方人马代表着汉室的血统。当然,那刘备的名头并不好听。
  “丞相所言极是!”
  众人齐声道。不过言语中有多少真诚,自然是另外一回事了。
  曹操也非常清楚,想要这些人齐心协力,简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今日大家坐在这里,说穿了为的就是一个利字。天下熙熙为名而来,天下熙熙为利而去,古人诚不欺我!
  坐在最下首的公孙康,是公孙度的儿子,年二十九岁,如今官拜乐浪太守。
  这公孙康年纪虽轻,但是颇有能力。年初时当公孙度和樊稠焦灼的时候,正是公孙康出了个主意,与马韩结亲,联手夹击樊稠,使得樊稠兵败,自刎于乐浪。
  至于结亲的人,就是马韩的郡主和公孙康。
  公孙康说:“丞相所言极是,我父因身体有恙,未能前来。不过在我出发前,父亲曾说过,一俟丞相用兵,他将于幽州配合,定牵制住那乞活军,不能动弹半分。”
  曹操也明白,这是公孙度如今能做到的极限。
  他得幽州并不久,而幽州又是苦寒之地,此前近十年中,战事接连不断。加上他又与樊稠一场恶战,虽去了后患,可是元气大伤,正是需要休养的重要关头。
  此次出兵两万,已经是公孙度的极限。
  而且能拖住乞活军,于曹操来说,更是一件大好事……
  比起那带着十五万兵马到处耀武扬威的袁尚,公孙度所表现的诚意,无疑让曹操更高兴。而袁尚听公孙康说完,薄薄的嘴唇划出了一个弧线,嘴角微微上扬。
  显然,他并不看得起公孙康。
  在七家诸侯当中,公孙康的背景恐怕是最为低下。
  哪怕是刘备,如今也挂着个郡马的名头,而且又是国姓。虽说早年有点瑕疵,也说的过去。孙策和曹操,是官宦世家出身,当然孙策的底子相比之下,弱了些。至于刘表刘璋,正经的汉室宗亲,当朝汉帝的叔父辈儿,而袁家,更是世族。
  若非这里不是冀州,袁尚甚至不想和公孙康同处一殿。
  而公孙康于袁尚的轻蔑,看上去却非常的大度。说完之后,还朝着袁尚一笑。
  袁尚说:“但不知此次夺取关中后,我等有何好处?”
  一句话出口,沮授脸色大变,而许攸却是面带冷笑。至于其他人,表情不一。
  曹操一蹙眉,“贤侄,你这话从何说起?我等皆是为皇上做事,谈甚好处?此次出兵,是代天征伐,我们只需做好了事情,皇上自然不会亏待我们。这等大逆不道的言语,莫要再说。诸公,且看在大将军的面子上,显甫年幼,莫多计较。”
  你袁尚是什么东西?
  就算是你老子在,他也要乖乖的称呼我一声丞相。
  曹操这一番话,连挖苦带讥讽,顺便还给了袁绍一个天大的脸面,而诸侯对曹操的这种态度,特别是刘表刘瑁两个正经的汉室宗亲,非常满意。
  刘表捻须而笑,“孟德不必叮咛,当年我等与本初在雒阳时,也是故友,怎会计较?”
  一句话,直接把袁尚打到了晚辈的位子上。
  那意思分明是在告诉袁尚:贤侄,这里都是你的长辈,学学那孙权,少说话。
  把个袁尚臊的,是满面通红。
  沮授站出来,连连道歉,“丞相此次代天征伐,我等必将听从丞相的派遣。”
  曹操一笑,“明日会盟之后,我等将征伐函谷关。此次会盟,那汉中张鲁竟不听圣命,实在是罪不容赦。幼玉,汉中本为汉室领土,当由刘益州出兵征伐才是。”
  那意思是:汉中归你们了!需要帮助的话,到时候我们会有动作。
  幼玉,是刘瑁的字。闻听之后,起身道谢,而后正襟危坐,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曹操又道:“明日会盟,当选一盟主,诸公今晚可思忖一番,明日盟上提名。”
  “正当如此!”
  “好了,诸公远道而来,想必也都累了。我以命人在雒阳安排了房舍,早早休息为好。”
  所有人起身,相互告辞,走出了嘉德殿。
  刘表和刘瑁原本在雒阳就有房产,曹操命人整理之后,二人自回原处。而袁家由于当年袁隗之死已经没落,袁尚只好居住在别院中,除心腹之人,其他全都回归军营。
  文丑在青琐门外上马,正要离去。
  许攸却突然拉了他一下,向后看了一眼,就见刘备在司马懿和高宠的陪伴下,走了出来。刘备看见许攸和文丑,也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朝二人点点头。
  文丑深吸一口气,回礼点头。
  由于彼此已经不是一个体系,刘备如今更自立山头。至少从表面上,许攸和文丑也不好太过于接近。但是从刘备的举动来看,昔日的好友虽飞黄腾达,却并未忘记自己。
  许攸这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了下来。
  来日方长,如果和刘备过于接近,那沮授定会有所察觉。
  二人随沮授护送袁尚回家,而后直出雒阳城。既然无法住在城内,还是在军营中为好。
  当晚,雒阳灯火通明……
  城外的军营里,不断的回响号角声,刁斗声,给人一种颇为兴旺的感觉。
  刘表端坐在府邸大厅里,看着这熟悉的景色,心中无比的怀念。当年,他就是从这里出发,离开了雒阳……一晃近十年,原以为再也回不来雒阳了,没想到……
  幽幽的叹了口气,刘表闭上了眼睛。
  事实上,他并不想参与这次会盟。不管是西汉王还是汉帝,都是他刘家的后裔。
  不管是谁赢了,怕都会有损汉室尊严。不过,这汉室,还有尊严吗?
  自己这次参与进去,只怕是再也无法脱身。想为汉室留一方净土,可这天下,何处是净土呢?刘表睁开眼睛,站起身来,准备去卧房中休息。老了,真的老了……
  这时,一员小将迈步走进了客厅。
  生的一副好面容,仪表堂堂,身形伟岸。
  他拱手道:“主公,外面有人求见,说是有远方亲人,给您捎来了一封家信。”
第三九五章
十年(五)
  远方的亲人?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称呼!刘表可不记得,他如今还有什么远方的亲人。
  汉室皇族,听上去是高高在上不可冒犯。
  但实际上呢?皇族之间的倾轧从汉室立国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一天有消停过。
  刘表属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景帝之子鲁恭王的后人。自鲁恭王之后,流传至今天,已经有三百多年,子嗣也仅剩下了刘表这一支而已,没有任何的亲人。
  至于其他族人,刘表接触的并不多。
  如今汉室的皇室宗亲已经不剩下多少了,若说有亲戚关系的,也就是那么几个。
  会是谁来送信?
  “请!”
  刘表又坐了下来,神色淡然的说了一句。他倒是要看看,这亲人究竟何方神圣?
  不一会儿,那小将领着一个青年走进了大厅。
  刘表一见这青年,不由得一怔。这家伙看上去眼熟,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此人。
  “你是……”
  “刘荆州是贵人多忘事,今日您入城的时候,却是和小子打过照面。小子名叫周先,是周昂大人的部下。”
  “哦……”
  刘表拉了一个长音!
  原来是袁尚的人。不过,袁尚派他来作甚?自己和袁绍当年虽有交情,可是后来袁绍发迹,自己去了荆州,彼此之间的交往几乎没有,又算得上是什么亲人?
  刘表疑惑的看着这周先,心里有点生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