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6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3/779

  陈宫连忙站出来说:“陛下,万万不可!曹贼非等闲之辈,京兆也不比河内。且不说贼军兵马众多,而我大军如今都集中于两河与并幽之地,此时出兵反而不美。”
  苏固说:“陈大人此言差矣,且不说兰池大营尚有兵马屯扎,凉州西域也养了许多兵马。渭南重泉,都建有行营,据固所知,这些地方的兵马足有二十万之多。这还没有算上新安行营的兵马……怎么大都督出兵就有兵马,陛下出兵就无兵马呢?”
  陈宫并不是一个精于口舌之辨的人,闻听不由得一怔。
  “这个……苏少卿当知,所谓行营兵马,大都是被淘汰下来的士卒,以屯田兵居多。而且,渭南重泉行营初建,新安大营的兵马多是新丁,怎么能出征打仗?”
  “怕不是陈大人调不出人马,而是不愿意调出人马吧。”
  “苏固,你……”
  陈宫反应过来了!
  若是贾诩在,或者是徐庶、庞统在,肯定不会容苏固说这么多的话语,早早的斩杀了。
  陈宫于大局谋划不差,也有战略眼光。
  只是机变不足,有些时候显得迟智。所谓迟智,就是说这个人的反应不够敏锐。
  刘辨的脸色不禁阴沉下来。
  “陈卿莫要再说了……朕已有决断。这样吧,朕命夏侯兰为东中郎将,统兵出征。你从新安调拨人马给夏侯兰将军,于十日后出征,朕就不信,赢不得那群乌合之众?”
  “可是……”
  陈宫还想争辩两句。
  可是刘辨却不给他机会,冷冷的说了一句:“怎么,董卿说话有用,朕的话就没用吗?”
  董俷出征前,曾告诉过陈宫,不要忤逆了刘辨。
  虽然这大殿上都是董俷的人,可是刘辨说的也是正理,这时候都不好站出反驳。
  咬了咬牙,陈宫躬身应命!
  这是要出大事啊……皇上这么一胡闹,只怕会搅乱了大都督的计划。苏固今天有胆子说这些话语,绝非是一时性起?不行,我必须要马上派人往河内,通知大都督。
  ……
  注1,苏固,苏固: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参考文献:三国志)。
第四百零三章
袁绍亦踌躇
  也许在刘辨看来,行军打仗就是那么一回事!
  事实上,虽然刘辨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却始终处于被呵护,被保护的状态之下。
  一开始是母亲何太后,而后是董俷,后来又有卢植……
  颠簸流离,的确是一种经历,不过有些时候,这种经历也会让人生出许多想法。
  比如这一次,刘辨同意了苏固的看法,坚持让夏侯兰领兵出征。
  一方面固然是受苏固的言语诱导,另一方面也未尝就没有和董俷抢一下风头的意思。
  也许这种念头并不重!
  也许只是单纯的想要向董俷说明:董卿,你看……其实朕也会打仗,也有大将。
  不过,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吧,夏侯兰在得到将令以后,立刻兴致勃勃的带领禁中宿卫,赶赴新安大营提点兵马,准备杀出函谷关,向世人展示雄风。
  董俷得到消息的时候,夏侯兰已经到了新安。
  “这那个王八羔子出的主意?”
  董俷听完之后,忍不住破口大骂,“如今京兆地区,聚集四家诸侯,麾下尽是精锐,更不要说曹操鲁肃,周瑜刘备,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智略超群的雄才?夏侯兰虽精通兵法,终归是没有真正的领军作战,如此一来,十万兵马岂不危险?”
  雍城府衙中,聚集了许多人。
  徐庶一蹙眉道:“苏固一向老实本份,即便是主公在西域守孝的时候,他也没什么动作。如今突然闹出这么一茬子事情来,恐怕是身后有什么人,挑唆他的吧。”
  庞统等人,也都点头赞成。
  董俷抱臂,一只手轻轻的在脸上摩挲。按照汉室人的习惯,成年之后就要蓄须了。董俷也不例外……虽然不习惯,可入乡随俗,有些事情却是不能轻易改变。
  要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坏。
  当初他刮了个光头,就累得老夫人和蔡邕等人把他好一阵的嘀咕,以至于再也不敢尝试。胡须虽密,却是终日的梳理剪切,还不算是特别的碍事,不过有点扎手。
  徐庶所说不错,苏固绝不会无缘无故的跳出来。
  “元直,以你之见,该当如何?”
  徐庶微微一笑,“主公以为那夏侯兰,有可能占到曹操一星半点的便宜吗?”
  “哈,恐怕不可能!”
  “不是恐怕,而是绝对不可能……所以此次夏侯兰出兵,定然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回。”
  董俷摩挲面颊,轻声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要做妥善的安排才行。要不,我们出兵京兆,与夏侯兰呼应?虽不一定能帮助他,但至少能拖住曹操的兵马。”
  这些话,说的合情合理。
  其实就算是董俷愿意派人过去帮忙,夏侯兰也未必就会接受他的好意。
  这是个很执拗的人,而且是一个已经钻进了牛角尖的家伙,可不是那么容易劝说。
  董俷和夏侯兰之间的矛盾,不是很大,却不可调和。
  庞统冷冷一笑,“主公,只怕你是好意,人家领不领是一回事……弄不好还会吧自己也给搭进去了。以统之见,既然夏侯兰想要威风,那么就随他威风去好了。我们只要做好收拾烂摊子的准备,同时主公您最好保持住和陛下之间的通信。”
  “只这样嘛?”
  “不然还能如何?”庞统说话,不似其他人那般顾虑重重,说的非常直接,“皇上既然命夏侯兰为主帅,就算主公你到时候以大都督的身份去雒阳,他未必会买你的帐。与其这样,我们也只有静观其变……再说了,河北方面也非常重要。”
  真是添乱,添乱啊……
  董俷轻轻的敲了一下脑壳子,抬头道:“派往邺城的人,是否已经出发了呢?”
  “已经出发了!”
  徐庶笑道:“说不定这个时候,袁绍正流着眼泪呢……主公,这一次我们可把他打得有点狠了!”
  狠吗?
  董俷笑了笑,站起身来,缓步向屋外走去。
  门庭里的那棵古槐树,已经露出了嫩绿的枝芽,在那枯枝上,生出了几片新叶。
  ……
  泰平,其含义并不难猜测。
  无非是安泰平安,天下再无动荡。不管是谁当皇帝,总归是想要讨个好口彩。
  刘辨也不例外。
  但是于高览而言,这一年恐怕是很难太平了……
  从年末开始,徐晃兵出上郡,与庞淯两下夹击,猛攻五原。
  新任上郡太守苏则,更展示出了非凡的手段,只一封书信,就兵不刃血的拿下了西河。西河太守崔均于睡梦中被家将五花大绑,连夜送到了苏则大军的营中。
  五原守将邹丹被徐晃在阵前斩杀,别驾司马季雍在坚守固阳关(今包头固阳县)十八日之后,终抵挡不住解烦军凶猛的攻势,开城投降,将固阳关献给徐晃。
  至此,云中郡门户大开,高览面对徐晃的攻击,束手无策。
  而牵招被费沃韦康死死的拖在强阴城下,动弹不得。费沃以奴兵冲击,不计死伤的疯狂攻击。绕是牵招多谋,可是在这种强大的攻势下,也只能是束手无耻。
  屯兵在太原郡的朱灵,也被苏则缠住了手脚。
  想当初袁绍为了稳固并州,防止乞活军的攻击,把河北四庭柱中的三人都屯在了并州,四十万人马不可谓不多,可如今却被分割撕裂,相互之间难有呼应。
  新年伊始,代郡告破。
  郝昭命人佯攻马城,自己却领精锐绕过长城,自高柳突然杀入了代郡领地中。
  袁谭急忙回兵救援,却被郝昭在道人(地名)所伏击,数万兵马被一把大火吞噬。袁谭在焦触张南等人的拼死掩护下,杀出了重围。不过此时大势已去,典存典见两兄弟一路奔袭,追的袁谭狼狈而逃,从代郡一路,撤入了涿郡的境内。
  若非涿郡太守鲜于辅审配两人出兵接应,袁谭怕就要死在代郡。
  即便如此,袁谭也是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屯扎在代郡的十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
  麾下大将焦触张南被典满所杀,别家从事郭图,也被郝昭俘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3/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