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779

  等到牵招反应过来的时候,代郡战事已经结束了……
  牵招急急忙忙想要救援袁谭的时候,又被郝昭典满在平城(今大同市)伏击,韦端趁势追击,在善无和郝昭的追兵前后夹击,大败牵招,将定襄郡掌控手中。
  这定襄,紧靠着雁门郡。
  有燕长城为屏障,也是云中郡通往雁门郡的一个重要关卡。
  苏则在西河郡,韦端在定襄郡,两下联手,只要夺了武成关(于今清水河畔),那么云中就将和雁门郡从此断隔。一个徐晃就已经够高览难受了,如果再被关门打狗的话,高览这十几万人马就算是完了……在踌躇之后,高览做出了决断。
  云中可丢,但手里的十几万兵马却不能丢掉。
  当年董西平曾经在陇西玩了一次大迁徙,今日高览在云中郡也是有样学样。不过,云中的人口本来就不算多,加起来也就是二三十万的样子。高览用大军裹挟,将三十万人口尽数迁徙到了雁门郡。同时自己领兵马亲自断后,且战且退。
  至四月中,高览退守雁门郡。
  并州除雁门郡太原郡之外,尽落入了董俷之手。
  苏则等人在结束了这场战斗之后,随即停止攻击,就地休养生息,不再前进。
  袁绍生病了!
  面对这一连串的噩耗,他如果不生病,那才算是邪门了!
  自打他夺取冀州后,何曾吃过这么大的亏?特别是听说河内失守,袁绍要疯了……
  也难怪,他四个儿子两个被杀。
  次子袁谭死于董俷之手,幼子袁买虽然还没有追查到线索,但是和董俷脱不了干系。宠妾刘氏也被毒杀了,如今最宠爱的儿子袁尚被抓走,长子袁谭大败。
  人世间的痛苦,可能真的是莫过于此。
  一时间冀州人心惶惶,所有人都开始为以后做准备。
  “我誓杀董贼,我誓杀董贼!”
  袁绍在病榻上,挥舞着拳头,厉声的咆哮着。
  田丰的面色阴郁,高干站在一旁,噤若寒蝉,一句话也不敢说。
  “元皓,我欲起倾国之兵,夺回河内!”
  袁绍咬牙切齿道:“若不杀董贼,我誓不为人!”
  田丰想了想,点头道:“主公欲夺回河内,也并非没有可能。如今我们虽丢失了六郡之地,但实际上却没有损失太大的元气。云中定襄代郡,于眼下来看,不免鸡肋。而我大军从太原至涿郡练成一片,地盘虽然小了,可防御的层次更深了。”
  听上去,似乎的确是这么回事!
  高干说:“舅舅,元皓先生说的不错。我们现在的情况,就好比是把伸出去的手掌握成了拳头。虽然覆盖面没有那么大了,可是出击的力道,将会更加的凶猛。”
  袁绍点头,“元皓,依你之见,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主公如今,当结好曹操……董贼占据关中,又有传国玉玺为凭,已经占住了大义之名。除非您准备投降董贼,否则的话,就必须要和曹操结盟。请曹操自京兆兖州出击,我等从冀州出兵,几方夹击之下,董贼定然无法在河内站稳脚跟。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如此一来,主公怕是要暂时臣服于曹操之下。”
  袁绍凶狠的说:“若能拿下河内,我就暂时向曹操低头,也并非是难事。”
  “既然如此,主公且听丰为主公谋划。”
  “元皓但说无妨!”
  “董贼占居河东,不可不防。不过有高干将军守在常山国和魏郡之交,可令河东兵马难有作为。如今,我北方屯有重兵,高览朱灵,牵招审配,还有鲜于辅父子,不失为世之良将,都聚集在北方未免可惜……可抽调一二部,于东平国屯军。”
  袁绍问道:“那抽调谁过来可行?”
  “大将高览,用兵不俗,且颇有机变之道,只此次他在云中作为,可见一斑……丰之意,调高览摔本部屯兵东平国,以朱灵为辅。辛毗(pi)智略不俗,可为祭酒。有此三人在,足以令我东南一方无虑,主公再与曹操相约,攻击河内,则董贼必退。”
  田丰的思虑也很周全。
  袁绍经此一败,实力损失不小。
  如今北面西面有董俷,东北有公孙度,东南还有一个青州。那青州太守郑浑,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麾下猛将不少,虽说和曹操交好,却也不得不做些防备。
  袁绍想了想,“元皓之言,正是我之所想,就这么办……你立刻传我将令,调高览朱灵为东平国守将,再让子宪往许昌,与曹孟德结盟。高干,河东一地就靠你了!”
  “我等,遵命!”
  子宪,命李孚,是巨鹿人,本姓冯,后改为李,为袁绍之主簿。
  田丰和高干领命而去。
  袁绍靠在被褥上,却是感到一阵阵的头晕目眩。
  说较起来,他和董俷之间,可以说是早就没有了回旋之地。当年在雒阳时就斗得你死我活,后来董俷占居了关中,袁绍本想试探着和董俷缓和一下,可没想到……
  如果当时董俷没有在塞外落难,说不定双方已经有所接触。
  可是随之那一场变故,让袁绍和董俷之间,也就变得再无半点缓和的机会。
  如今的袁绍,可真的是有点形单影只。诺大的房间里,空荡荡的,让人好生寂寥。
  就在这时,突然有管家敲门。
  这管家是袁福的儿子,跟随袁绍也很多年了。当年袁福至邺城报信,后袁隗死讯传来,袁福第二天就服毒自尽了。也正因此,袁绍对袁福的儿子,非常看重。
  “是元伯啊,进来吧!”
  袁福的儿子,名叫做袁宁,字元伯,年三十岁。
  长的五大三粗,颇有威猛之像。说实话,袁绍现在就是看这种人,会比较顺眼。
  袁宁进来行礼,奉上了一封信。
  “老爷,门房刚才送来了一封信,说是有人放在了门口台阶上,要转交给老爷。”
  “哦?是什么人?”
  袁宁摇摇头,“这个……门子也没有看见,只是见到了这封信。”
  袁绍一蹙眉头,接过了信,抖开来扫了一眼,脸色突然间变得格外难看。
  “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元伯,立刻备车,我要出门!”
  “可是您这身体……”
  “我身体没事儿,快点备车……你随我去就好了,莫要再叫上其他的人,明白?”
  “喏!”
  袁宁立刻下去照办,而袁绍的手,却在微微的颤抖着。
  ……
  当晚,田丰把一切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前来向袁绍禀报。
  “主公,子宪业已经准备好,您看看是不是见他一下,有什么事情交代他一下?”
  哪知道,袁绍却是阴沉着脸。
  “元皓,这件事……不如再缓一缓吧。”
  “啊?”
  田丰吃了一惊,忙道:“主公,如今董贼新得河内,立足未稳,我等出兵,可一战功成。可若是……”
  “元皓,显甫还活着!”
  袁绍抬起头,满面的疲惫之色,轻声道:“显甫还活着,如今就被看押在雍城。董贼派来了信使,说希望与我们和解。如果我们愿意的话,他可以把显甫放回。”
  “主公,这万万不能啊!”
  田丰惊道:“董俷为国贼,您怎能向他臣服?河内如果不夺回的话,董贼随时都可以……”
  “元皓,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想我袁家,乃四世三公,对汉室忠心耿耿。既然汉室气运未绝,当初我反出雒阳,也是想要迎奉先帝刘辨……如今西汉王登基,那曹操挟持伪帝,我若再和他联手,于情于理上,未免都有点说不过去。”
  “主公,您与董西平和解,无异于与虎谋皮!”
  袁绍怒道:“难道和曹操结盟,就不是与虎谋皮了吗?”
  他叹了可以一口气,“元皓,我也知你忠心,只是这件事情……容我三思,容我三思。”
  “可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