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6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6/779

  董俷说:“想当年,我纵横关东,虽凶险许多,总归是敌我分明。敌人就是敌人,朋友就是朋友,解决起来也是快意。那似如今,我真的不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每走一步,却不得不昧着心思,有些事情做起来,真的是不甚舒服。”
  黄忠笑道:“主公的想法,忠却是明白。想当初在南阳的时候,我虽只是一小小都尉,可每日喝酒吃肉,好生快活。后来跟了秦大人,当上了劳什子西部都尉。官是做大了,俸禄也多了,但每每做起事情来,却总归是有束手束脚的感觉。”
  “是啊,我如今也是这感觉!”
  董俷说着,用力的搓揉着面颊,“我不愿意待在长安,恐怕也是有这样的想法吧。”
  黄忠笑而不答。
  这时候,有小校送来了战报。
  董俷拆开来看,眉头微微一蹙,“这夏侯兰不错嘛,居然能做到如此的地步?”
  黄忠从董俷手里接过战报,扫了一眼。
  自一月中,夏侯兰将兵,杀出函谷关以后,可以说是连战连捷,战绩相当不俗。
  先是在谷城一战,大败刘备兵马,而后十万大军突袭平阴,竟大败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渊,斩将十余人,兵锋直指雒阳。一开始的时候,董俷还很担心,因为曹操联军败得未免太过诡谲。是曹操太弱,还是夏侯兰太厉害,亦或者是……
  曹操不弱!
  刘备周瑜也并非是乌合之众……
  夏侯兰的本事嘛?董俷没见过,但想必再厉害,也厉害不过曹操周瑜等人吧。
  所以,董俷早早的就派人提醒过夏侯兰,让他小心防备曹操的诡计。
  虽然董俷知道夏侯兰未必会听进去,可毕竟是同僚,董俷实在不忍心看夏侯兰中计。而夏侯兰在一开始的时候,不管他是怎么考虑,终归是听从了董俷的话。
  平阴屯兵月余,而后突袭雒阳。
  公孙康在抵挡了夏侯兰月余的攻击之后,终于抵挡不住,退出雒阳,往偃师逃窜。
  于是,雒阳大捷……
  对长安的刘辨而言,收复东都无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闻听喜讯之后,兴奋的整夜都睡不着,念诵经文的时候,甚至还出了几次错,恨不得立刻督战雒阳。
  在这个时候,夏侯兰可就把董俷的提醒,抛到了九霄云外。
  河内距离京兆并不算远,董俷也时刻的关注着雒阳方面的战局。事实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夏侯兰没有出什么岔子,而曹操方面似乎也没有太多的诡计。
  难道说,是曹操想要放弃雒阳吗?
  董俷打死也不会相信!
  可目前的状况,又的确是让人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啊……
  今天的战报,是说夏侯兰在偃师再次获胜,已经占领了偃师,和曹操与轩辕关对峙。
  “不对劲儿!”
  董俷自言自语道:“这里面分明是有问题啊!”
  黄忠没有和曹操交手过,但周瑜却是在他麾下效力过,自然清楚周瑜的能耐。
  “主公,曹操这是想玩儿什么把戏?”
  一旁的庞统在看完了战报之后,眉头紧锁,沉吟不与。
  片刻后他突然问道:“主公,如今是几月?”
  “已四月末,马上就要进入五月了……士元,你想出什么了?快点说说!”
  庞统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让人把京兆的地形图取来,站在地图前仔细的观察。
  “偃师,偃师在嵩高山(今日之嵩山)以北,嗯……伊水,雒水在这里……五月?”
  他猛地抬起头,瞪大了眼睛,看着董俷。
  而董俷和黄忠也从他刚才的只言片语中,似乎听出了一丝端倪。
  偃师北面,是伊水和雒水交汇之地,南面有嵩山,地势呈现出一个低洼的谷地。
  南方的雨季,是在四月开始……
  而北方的雨季相对而言,会比南方晚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
  “不好!”
  董俷不由得一声惊呼。刹那间,他已经猜出了曹操他们想要玩儿的是什么把戏。
  如果真的如此,只怕夏侯兰和他那十万大军,将要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董俷的面颊抽搐了一下,转身向外走去。
  一边走,他一边大声说:“传我命令,武安国立刻强渡河水,于平阴出兵救援;史涣自平皋猛攻虎牢关,尽量分散开曹操的注意力。景明随我领三千游奕军偷袭五社津……我可以不管夏侯兰结果如何,可是那十万人马,终归是我的部曲。”
  庞统原本想要阻拦,可听了董俷最后一句后,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有时候想想,董大哥其实蛮傻的,有点不知轻重。可也许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才让我,让黄将军,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为他卖命吧。
  庞统看了一眼黄忠,却见黄忠点了点头。
  “主公,我自延津出击,尽量吸引住曹操自荥阳至原武(今河南原阳县原武镇)一线的兵马。”
  庞统也说:“我立刻赶赴雍城,请徐大哥一起配合,协助董大哥奇袭五社津!”
  ……
  注:五社津,河南巩县北,黄河于此有五社渡,为五社津。
第四百零五章
水淹七军(二)
  五月时,天气突然生了变化。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公历农历,也没有什么格林威治时间,更没有后世的月份划分。人们按照二十四节气进行计算,大都是以农历的时间来作为时间依据。
  所以,此时的五月,已经是仲夏时节。
  早些时候,天气还炎热的很。在一夜之间,整个京兆却是风云突变,乌云遮日。
  淅淅沥沥的雨,瓢泼的雨……
  不知不觉中,北方就进入了雨季,连天的雨水,令得伊水和雒水的水势暴涨。
  曹操站在轩辕关的城楼上,看着漫天雨水,不由得暗自点头。
  想他也是用兵多年,自然清楚为大将者,莫不是精通天文地理,善于借势用势。
  没想到,周瑜年纪轻轻,居然如此了得。
  纵观自己的麾下,能与周瑜相提并论的将领的确是不多,怪不得孙策得他,能占据江东。曹操见过幼年时的周瑜,并且对周瑜的印象非常深刻。只可惜后来因雍丘之变,周异被贬回了庐江。曹操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更没听过周瑜。
  鲁肃于大局上,要高于周瑜,但在细节处,却比不得周瑜的机变。
  当真是人无全人啊!
  曹操看了一眼身边的鲁肃,轻声道:“子敬,你可曾与那周公瑾私下里谈论过吗?”
  鲁肃闻听苦笑一声,“公瑾雄辩,我只刚开了口,他就把所有的话都堵死了!”
  不免有些遗憾,曹操叹了一口气,“如此人物,怎就不能为我所用?真是可惜了!”
  鲁肃也轻轻的叹息一声。
  其实,他何尝没有想要把周瑜劝说的心思?在曹操的阵营当中,基本上是分为两个集团。一个是以荀彧等为代表的颍川世族集团,另一方面却是以曹氏夏侯氏为首的官宦集团。鲁肃,还有不少人,就处于这两个集团之间,姑且称为寒门集团。
  鲁肃出身大户,虽算不得寒门,当然也算不得是什么世族门阀的出身。
  他如今依靠着曹操的信任站稳脚跟,但这对于他来说,还是远远的不够强大。
  他需要有一个属于他的团队。
  如果能把周瑜拉拢过来,凭借他二人的手段,绝对能与其他两个团队三足鼎立。
  可惜,可惜……
  想到这里,鲁肃忍不住轻轻的摇头。
  “子敬,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鲁肃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忙点头说:“主公放心吧,都已经依照计划,妥善安排。刘备藏于新城,孙权领军埋伏在北邙山中。只要公孙康掘开河堤,公瑾就会发动进攻。到时候,夏侯兰就算逃出偃师,也休想活着回长安。可惜,不是董俷。”
  鲁肃这话中的意思,有点遗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