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6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7/779

  只是个夏侯兰……
  如果领军的是董俷该多好?一战功成,到时候挥军直扑长安,定然能占领关中。
  曹操笑道:“若是董蛮子,我却未必敢用这种手段。子敬,你未曾和董西平交锋,不知道他的本事。那家伙乍看是个莽撞无脑的人,可实际上,却谨慎的很呢。如果此次是他指挥,我当退守三关,把京兆尽数交付与他,而后消磨他的锐气。
  正面的交锋,怕少有人能是他的对手!”
  所谓三关,指的是伊阙关、大谷关和轩辕关。这三处关隘,可称得上是豫州屏障。
  鲁肃闻听,颇有些不服气。
  “主公,我就不相信,那董俷真有这么厉害?”
  话音未落,遥远的北方突然间传来一声似老牛嘶吼的声息,紧跟着天崩地裂般的响动,站在轩辕关上,也能清楚的感受到。
  鲁肃脸色一变,“伊水,决口了!”
  ……
  汹涌澎湃的洪水,在奔腾咆哮。
  如同一群饥饿的野兽,直冲偃师而去。
  夏侯兰正在偃师帅府中,观看天色。隐隐约约的就听到一阵咆哮声,紧跟着有人在帅府外嘶喊起来:“不好了,河坝决堤,河坝决堤,快点跑啊,马上就要来了……”
  夏侯兰心里不由得一颤,连忙往外跑去。
  他这帅府位于偃师的高处,站在庭院中还不算什么。可是整个偃师,已浸入汪洋中。
  洪水冲垮了偃师的城墙,一人多高的水冲击过来,带着大量的土石和残砖碎瓦。
  驻扎在偃师城外的军营,已经看不见踪迹。
  有幸存的士卒呼号着,呼叫同伴的救援。死尸随浊浪浮沉,战马在水中嘶鸣,挣扎。
  一刹那间,夏侯兰恍然大悟!
  中计了,中计了……
  “速速救援,速速救援!”
  夏侯兰指挥人马开始打捞幸存者,但十万大军几乎是全军覆没。
  洪水过后,偃师成了一片水泽。战马奔跑两步,就会陷入泥沼之中,难以行动。
  到天亮的时候,夏侯兰召集了残兵。
  只剩下了数千人,和一座孤零零,城墙已经坍塌了的城池。
  这个时候,夏侯兰想起了董俷给他的来信:与曹操交锋,定要掌控全局,只要有一个闪失,就会被曹操捕捉。如果占领了雒阳之后,最好不要再轻易的出击。
  可惜,当时夏侯兰没有听进去,他也不可能听得进去。
  占领了雒阳之后,夏侯兰的信心膨胀到了无可收拾的地步。莫说董俷是他的敌人,就算董俷是他的好友,就算是说那番话的人是他所信任的赵云,也没有用。
  “将军,我们怎么办?”
  夏侯兰一咬牙,沉声道:“立刻退回雒阳,只要能退回雒阳,我们就还有一线生机!”
  于是,不足万人的关中军匆匆被组织了起来。
  好在从偃师到雒阳,不过一两天的路程,只要到了雒阳,一切就变得好办了。
  丢弃了战马,丢弃了粮草……
  此时的夏侯兰再也没有当初出征时的那般威风。狼狈的样子,惶惶如丧家之犬。
  出偃师之后,夏侯兰带领兵马,朝着雒阳方向急速行军。
  在途径缑氏的时候,兵马困顿的不得了。夏侯兰只好暂时停止,命人埋锅造饭。
  “将军,吃一点吧!”
  亲兵捧来那粗糙的口粮,可是夏侯兰那里还有胃口。
  “你们自己吃吧,等吃饱了,我们还要赶路……只希望雒阳如今,不要再出事。”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了喊杀声。
  公孙康率领本部人马,从远处掩杀过来,那士卒们呼喊道:“莫要走了夏侯兰!”
  饥肠辘辘的关中军,可不是汉安军所属。
  准确的说,关中军各地行营,是汉安军的基础,但不是每个进入行营的士兵,都能进入汉安军。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后从中选拔,通过了才能加入汉安军。
  而那些被淘汰的士卒,大都是就地屯军。
  这样一支人马,先是死里逃生,早已经没有了半点战意。如今遭遇变故,立刻慌乱起来。
  夏侯兰扳鞍上马,持枪大声的呼喊。
  可是谁又会听他的话呢?整个都乱了套,被公孙康的人马杀得是落荒而逃,丢盔弃甲。
  夏侯兰领亲军杀出了一条血路,朝着雒阳方向奔行。
  眼看着前方就是北邙山,只要绕过去,就距离雒阳不远了。此时,天已经黑了,夏侯兰身边只剩下了两三千人,一个个精疲力竭,显然都已经到了跑不动的地步。
  夏侯兰的坐骑,是一匹西域的大宛良驹,如今也是在不停喘息。
  “全军暂住,休息一下,我们连夜从北邙山穿行,直抵雒阳。”
  绕北邙山,和穿过北邙山,听上去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路程却是不一样。
  从北邙山穿行,出则直抵雒阳郊的东泽。
  而绕北邙山的话,路程就会增加一半。而且,大路官道,说不得会不会有伏兵?
  士卒们闻听夏侯兰这句话,都松了口气。
  一个个席地而坐,不听的喘息。好在这是五月,如果是冬天的话,恐怕也要冻死一半。夏侯兰也跳下马,放那马匹自行寻找吃的,他手持长枪,靠一棵树坐下。
  四周,很静谧……
  夏侯兰看着已经所剩不多的士卒,暗自后悔。
  抛开成见的话,其实董俷也很不错,至少他扶汉帝登基,还为汉帝大肆造势。
  朝中的事务,他也从来不去插手。
  除了把握兵权之外,好像董俷并没有什么太过分的举动。
  是从什么时候看董俷不顺眼?也许就是从十年前那一场关东诸侯讨伐战开始吧。
  初出茅庐的夏侯兰,那时候如同一张白纸。
  别人说什么,他就相信什么。后来被俘,虽说归顺了刘辨,可是对董俷终归是有一层敌意。而这敌意,来得很莫名其妙,究竟是对董俷看不过去,还是因为输给了吕布,初上战阵就被俘虏,心里面憋了口气的原因?哈,还真的是说不清楚。
  当初,夏侯兰试图为汉帝招揽赵云田豫,但没有成功。
  那个时候,夏侯兰生不生气?说实话,的确是非常恼火,可现在仔细想想,赵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为什么不愿意答应他的要求?田豫也是一时的贤才,可为什么放弃了汉帝,而要跟随董俷?被逼得急了,宁可领兵往那不毛之地,也不愿意……
  也许,从一开始我就错了吧!
  往昔的一幕幕景象,在夏侯兰脑海中浮现。
  从初随刘辨,到后来刘辨在安定,在朔方……
  不管刘辨还是何太后,于董俷相处的都很好。只不过是自己这些人,在瞎起劲儿。
  脑袋昏沉沉的,夏侯兰有点犯困了!
  突然间,只听一阵喊杀声从北邙山中响起,“莫要放过董贼军,莫要放过夏侯兰!”
  一支人马从山中杀出来,为首的人,碧眼紫须,手握宝剑,正是孙权。
  “夏侯兰,孙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此刻,夏侯兰一部人马,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非但没有恢复了精神,反而更加萎靡不振。就连夏侯兰自己,坐在哪儿休息了片刻后,也觉得是全身酸软。
  咬牙起身,可是战马却不知跑到了何处。
  夏侯兰眼见着孙权领兵杀到,忍不住闭上眼睛,暗自叫喊一声:今日,我命休矣!
第四百零六章
水淹七军(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7/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