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6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6/779

  看起来,真的是有人在针对他,想要做一些阴谋啊……不过,我不怕,有什么招数,使出来吧!
  转过身,董俷看着夏侯曼,沉声道:“黑头,如今你的任务已经完成,可有什么打算?”
  夏侯曼匍匐在榻上,大声道:“请大都督为主人报仇,小人愿做牛做马,报答大都督的恩情。”
  “我家不缺牛马!”
  董俷笑了起来……
  这家伙很不错,若是调教的得当,将来会是一把好手。
  “夏侯将军的事情,已经不仅仅是私人的恩怨,牵扯到了各方的利益。不过,我可以保证,夏侯将军不会这么白白的死去。总有一天,我会让所有牵扯进去的人,遭受到报应的。
  不过,在此之前,你需要耐心的等待。
  这样吧,你就留在我府中。万一有什么情况,我也要吩咐你……平时的话,你就随我那两个小子吧。”
  夏侯曼已经知道,在大恩佛寺外被袭击时,仗义出手的两个少年,就是董俷的儿子。
  闻听之后,夏侯曼毫不犹豫的答应,“小人一定会保护好两位公子,绝不会再让人欺负他们。”
  欺负他们?
  那两个小子不去欺负人就算是好事了……
  突然觉得,把夏侯曼仍在董朔董宥身边是否合适?这三个愣头青在一起,哈,天晓得会出什么事。
  董俷笑了起来,“既然如此,等你的伤好了之后,自去寻他二人报到吧。至于其他事,你莫再理睬。”
  夏侯曼匍匐在榻上,恭声道:“小人明白!”
第四三九章
封国
  长安很平静!
  十二月初,承明殿发出政令,不再限制佛子。不过先决条件是,你必须要拥有朝廷专设机构承恩佛寺发出的度牒。所谓承恩佛寺,是在大恩佛寺的基础上修建,仿照白马寺格局而成,设立专门的官员,进行考核之后,分发度牒。若无度牒而传扬佛法者,皆以谋逆论处。
  所谓承恩,承天之恩,承天子之恩,承董俷之恩。
  一些学业并不精通,但是颇有灵气的郡学学子奉命担当承恩佛寺的官员。大小僧侣想要获取度牒,必须要在经过这些人的允许。而这些学子们,说穿了全部都隶属于董俷的麾下。
  承恩佛寺僧正,可配享四百石俸禄。
  对于许多进学无望,但是又不愿意去地方担任小吏的人而言,承恩佛寺隶属承明殿,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凡世家子对这样的职位,非常不屑。所以这佛寺中的僧正,多以寒门士子为主。
  为此,刘辨非常高兴,甚至还在朝会上对董俷大加赞扬。
  虽然说佛子传道受到了限制,可毕竟得到了一个渠道。至于能否成功,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
  十二月中,距离承恩佛寺三坊之隔的地方,由许多长安大户集资兴建道德观,原汉中太守张鲁出面主持,召集天下道德之士,设立道教。并请来了两位赫赫有名的神棍……哦,不是神棍,而是神仙中人的左慈于吉为护法。而这两人又出面请来了一位有道之士,名叫葛玄。
  这葛玄,年三十八岁,是徐州琅琊人,后迁至扬州丹阳句容县,表字孝先。
  此人出身官宦世家,高祖葛庐曾为汉骠骑大将军,下邳侯。其祖葛矩,做过汉室黄门侍郎。父亲葛德儒,担当过大鸿胪登尚书,数代崇奉黄老之道,对《道德经》有着深刻的研究。
  自董俷发明了标点符号之后,时年仅弱冠的葛玄,率先接受,并注《道德经断章注疏》一文,为天下研究《道德经》同道所推崇。葛玄于道德经的研究,绝对比董俷要深刻了数百倍。
  著《道德经断章注疏》时的葛玄,已名震江左一代。
  当时他正在天台赤诚山修炼,遇到了左慈,并随左慈修习《白虎七变经》《太清九鼎金液丹经》和《三员真一妙经》。
  初平元年,董卓入主雒阳。
  葛玄修道有成,与左慈于吉道别,游历山川,先后于括苍山、南岳、罗孚诸山求取当地天书文字,并由此而悟出许多妙法,曾与张鲁在汉中坐而论道十余日,说的张鲁冷汗淋漓,后飘然离去。
  据左慈言:葛玄有幻术,精于经典。
  对此张鲁也是推崇倍至,所以在左慈请来葛玄的时候,张鲁也是格外的高兴,欣然请其上座。
  与佛学不同,道生于斯长于斯,加之汉代多尊崇黄老之道,喜好神仙之事,故而有很多人接受。葛玄抵达长安之后,请立道场于王屋山中。对于这一点,董俷同样没有任何异议。
  于是,长安城中有多了两处学府。
  一为道德观,二为承恩佛寺……孰优孰劣,很难做出分辨,不过的确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董俷算是长出了一口气。
  ……
  眼见着新年就要到来了,承明殿的事务,越发的繁忙。
  这一天,董俷一早把董冀找来,将一个黑色的包裹,放在了董冀的手中,并派出百名技击士。
  “把这个包裹,送给军师!”
  董冀看了看手中的包裹,有些疑惑的问道:“父亲,只这样吗?”
  轻轻点头,董俷说:“把包裹交给军师,告诉他,让他自行处理,解决……他会明白我的意思。”
  “喏!”
  董俷好像卸下了心中的一块石头,长出了一口气。
  “你这就去吧……对了,孝直是不是要动身了?”
  董冀如今在杜邮堡中效力,不过和法正不同,他可以随时回转长安。听董俷询问,董冀点了点头,“承明殿已发出命令,任命法正大哥为代郡太守。这两日,他正在与孩儿进行交接。”
  “甚好……想必很繁忙吧。”
  董冀说:“是有些繁忙,不过重要的事情,法正大哥都已经交代过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琐事。”
  董俷揉着董冀的头发,“督察院中,无小事……六斤莫要掉以轻心……还有,宫孙的事情,可有眉目了?”
  董冀说:“孩儿已经查过,那宫孙的确是扬州人氏,但我却发现,他常书信往来的,却是江夏。孩儿已请王买大哥,派人往江夏追查。想必在年后,就会有消息。不过……他好像并没什么恶意,与姐姐也只是学术之交……父亲,孩儿在查宫孙的来历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什么事?”
  “长安郡学三年生,有一人名叫嬴适。初闻时,孩儿还以为这嬴适可能是嬴秦的后裔,可后来发现……爹爹,你猜猜他是什么来头?”
  董俷哑然而笑,“我去哪儿猜啊,快点说……我还要去上朝。”
  董冀脸色一肃,轻声道:“此人姓荀,来自颍川。真名应该是荀适,乃那许昌荀攸的次子。”
  董俷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董冀接着说:“不仅是这嬴适,孩儿还发现了好几个和嬴适情况相似的人物。其中有一个侯霸,年仅十五岁,如今是郡学二年生,品学兼优,于兵事政务,有不俗造诣,而且武艺不差。”
  董俷不由得来了兴趣,“这侯霸,又是何方神圣?”
  “嘿嘿,说出来一定会吓爹爹一跳。这侯霸本名夏侯霸,沛国谯县人,乃征西将军夏侯渊之子。”
  “啊?”
  董俷这一下,还真的是吃惊了!
  荀攸的儿子加入郡学也就罢了,夏侯渊的儿子……
  他们加入长安郡学的时候,正是弹汗山大战结束,郡学刚产生的时期,董俷当时并不在长安。没想到啊,真的是没想到。那边双方打得是不亦乐乎,可是对方的后裔却在己方求学?
  听上去这件事情非常的荒唐。
  但仔细一想,这似乎有符合了那些世家门阀一贯的风格: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这说明了一件事:董俷在三年前,自从打完了弹汗山会战之后,就已经获得了世族的认可。当然了,如于荀攸夏侯渊都很是曹操的重臣,自然不会有贰心。可这并不代表,他们身后的家族会允许他们不计后果的蛮干。打到了如今这种程度,关东世族也必须要考虑出路。
  董俷问道:“军师怎么说?”
  董冀不动声色的回答:“军师说,随他们玩儿吧,这是好事!”
  “既然如此,那你也不要声张。不过要多留心一些这些人,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另外,给我加紧查询宫孙的来历……娘的,你那姐姐,如今不晓得有多少头狼,都红着眼睛看呢。”
  董冀一笑,躬身应命。
  这是泰平二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农历腊月三十。
  过了今天,就要进入泰平三年。一眨眼的功夫,刘辨登基,已经快有三个年头,时间可真快啊。
  满朝文武,汇聚一堂。
  董俷心里很轻松,跪坐朝堂之上,等候刘辨上朝。
  如今,他不仅仅是三军大都督,同时还担当着光禄勋和司空的头衔,无人可以和他比肩。
  以不过三十三岁的年纪,已经位极人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