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校对)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779

  庞统的那封书信,他是第一个看到。
  也许,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吧。董俷看完了庞统的书信之后,竟忍不住抚掌大笑。卧龙凤雏,果然名不虚传。至少在对待南蛮的看法上,年仅二十七岁的庞统,竟然和以后的诸葛亮完全一样。诸葛亮是否真的七擒孟获,董俷不清楚。不过现如今,怕要有庞统七擒孟丹的戏码了。
  “命徐荣阎圃加紧对南中的安抚,一俟有无难军战况,要第一时间送至我手中。”
  说完之后,董俷舒展了一下筋骨,苦笑道:“许久没有搏杀战阵,这胳膊腿可就有些老了。回长安才三年,我就重了许多。若再这样下去,只怕这肚子上,都要生出赘肉,实在讨厌。算了,我今天要早些回去,家里有客人来,却又是一桩烦心的事情,这里就有劳公台了。”
  陈宫笑着点头答应,看着董俷走出承明殿。
  烦心事吗?
  倒也真的可能会很让人心烦吧。如今长安人都知道,董俷那独生女儿蔡节,喜欢上了一个普通的三学学子。而且,据说那三学学子的出身很普通,还不是关中治下。蔡节那是什么人?那是董俷的女儿,说穿了可是凉王郡主。居然喜欢上了一个三学学子,让无数人吃惊。
  更让人吃惊的,是董俷的态度。
  似乎对这件事并不反对,至少比之蔡琰那鲜明的态度而言,董俷的态度就有些暧昧了。
  只怕今天提前回去,也是因为这件事吧。毕竟,除了这件事之外,陈宫想不出董俷还有什么烦心事。
  呵呵,生于大家族,有时候也挺麻烦……
  正如陈宫所猜想的那样,董俷还真的是为这件事而心烦。今日,蔡节主动的向董俷说,会带那宫孙前来。什么宫孙……不就是陆逊嘛!董俷倒也私下里见过这陆逊,的确是一表人才。
  若说配蔡节,倒也不算太差。
  可问题是,陆逊这家伙如今到底是什么态度?他究竟是怀着什么样的目的,来接近蔡节呢?
  今日,必须要把这件事挑明了!
  突然间,董俷的脑海中,闪过了一道灵光。只是那灵光一闪即逝,没等董俷抓住,就不见了踪影。他坐在马上,若有所思。许久之后,却还是想不出什么头绪,只能摇头一声叹息。
  年纪大了,连记性也变得有些差了呢!
  跟在董俷身后的马良李逵二人,也没有说话。
  有些事情他们可以去问,但有些事情却不行。虽然不知道董俷为何叹息,可也能隐约猜到端倪。
  想必主公现在,很头疼吧!
  两人相视,也是只能苦笑摇头。
  回到了家中,董俷刚洗了脸,换上舒服的衣服,蔡节就翩翩走进了书房。
  “爹爹,您怎么现在才回来啊!”
  董俷愕然道:“怎么了?我今天已经是提前回来了啊。”
  蔡节粉靥羞红,轻声道:“您不是说,要女儿把他带来吗?他来了……已经等候您多时!”
  “谁!”
  董俷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过从女儿羞怒的表情,他很快就醒悟了。连忙‘哦’了一声,“你是说那个宫孙啊。恩……我想起来了。既然来了,就让他进来吧,还怕我吃了他不成?”
  “爹爹!”
  蔡节娇嗔一句,惹得董俷开怀大笑。
  不一会儿,一个青年走进了书房中。这青年,身高大约在七尺八寸左右,不算是非常魁梧。一系淡青色长衫,颇为得体。生的齿白唇红,目若朗星。走进了书房之后,他向董俷深施一礼。
  “学生宫孙,拜见凉王千岁!”
  慢着!
  董俷突然一怔,似乎捕捉到了什么灵光。
  他呆呆的看着眼前这个儒雅俊秀的青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甚至忘记了招呼那青年坐下。
  “爹爹!”
  蔡节也不知道,自家老子为何突然如此。先是和那青年相视一眼,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轻声叫道。
  董俷的一双细目,却在此时,陡然眯成了一条线。
  “丫头,你出去一下,我有事情要和他说一说!”
  蔡节一怔,刚要开口拒绝。哪知董俷猛然细目圆睁,瞪了她一眼。别看董俷平时嘻嘻哈哈,和女儿儿子没大没小。可是当他严肃起来的时候,那种久居上位的威势,就算是蔡节也不敢抗拒。虽然不知道董俷要和宫孙说什么,可蔡节还是委屈的应了一声,静静的退出房间。
  顺手关上了书房的房门,又朝着宫孙,用力的一点头。
  那意思是说:你别担心!
  宫孙微微一笑,朝着蔡节一点头。
  房间里,只剩下董俷和宫孙两人。二人谁也没说话,只是彼此的看着。
  片刻之后,董俷突然道:“我是应该叫你宫孙呢,还是应该唤你陆逊呢?你又打算隐瞒到何时。”
  若换一个人,怕是会被吓得魂飞魄散。
  可是陆逊却神态自若,“若千岁以为什么时候合适,学生就什么时候告诉文姬。”
  “看样子,你已经觉察到了!”
  “在这长安城里,可以欺瞒皇上,却欺瞒不住千岁。千岁从河东回转长安之后,学生就已经知道了。不过,学生于文姬却是真心诚意,却无半点龌龊的念头,还望千岁能成全我二人。”
  董俷笑的很开心。
  不愧是陆逊啊,在这时候还能毫不慌张,不卑不亢。
  既然他能觉察到,想必其他的那些人,多多少少的,也都有了点觉察吧……
  董俷说:“你与文姬的事情,我不想过问太多。只要你是真心对待文姬,我管你是宫孙还是陆逊?但是,如果你负了文姬……小子,哪怕你是逃到天涯海角,我一样能让你生不如死。”
  “千岁之能,学生非常清楚。”
  董俷点点头,话锋一转,沉声道:“陆逊,我知你是个聪明人,也不想和你绕什么圈子。你可知道,我为何要单独把你留下来?”
  陆逊先是一怔,“千岁想必是有要事吩咐学生。”
  “不错!”
  董俷摩挲面颊,细目微合,沉声道:“我现在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去做,不知你是否愿意呢?”
第四六二章
没落陆家
  陆逊有些疑惑了!
  身份被拆穿后,陆逊还以为董俷会给他一些教训,可没想到的是,董俷居然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而且没有半点的为难。这让陆逊不免奇怪了,董俷为什么要对他如此的客气呢?
  是啊,董俷为什么要对陆逊客气!
  他如今贵为千岁,堂堂凉王,执掌关中生杀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或者,更甚之?
  而陆逊呢,却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三学学子……好吧,就算他陆逊不是普通的三学学子,可却背着一个奸细的嫌疑。毕竟,他属江东,董俷更不应该对他客气。陆逊着实有点想不通了。
  但是董俷,却知道陆逊未来的成就,绝非寻常!
  董俷说:“陆逊,我知道你陆家,是江东大族。你也是有本事的人,为何要来长安?”
  陆逊苦涩一笑,“启禀千岁,陆家或许曾为江东大族,可如今……我陆家分为两支。一支是在吴郡,逊就生于吴郡。家祖陆纤,在角贼谋逆之前,担任雒阳城门校尉。角贼谋逆时,马元义在雒阳聚集了贼众攻打南宫。家祖被逆贼所杀……此后,吴郡陆家就有些没落了!”
  董俷点点头。
  陆逊所说的这些事情,董冀早已经禀报给了董俷。
  在这之前,董俷一支以为陆逊是庐江太守陆康的什么人,到后来才知道,竟然也只是同族。
  陆逊接着说:“陆家在江东立足已二百余年,家底还算殷实。家父骏原本是九江都尉,靠着从祖康公的支持,总算是保住了吴郡陆家的基业。可好景不长……逊十岁时,正逢太师遭难。秦公被气得吐血身亡,江东大陆!徐州繇贼趁机兴兵,家父为保九江,被繇贼所杀。”
  陆逊所说的繇贼,是指的刘繇。
  “后来,李郭命繇贼为扬州刺史,从祖为保我吴郡陆家一脉,就答应归顺繇贼。不想没过多久,孙伯符在吴郡大开杀戒,先有顾家堡被毁,紧跟着我陆家在吴郡的产业,全部都……幸好当时逊与幼弟在从祖康公处求学,这才幸免于难。后来,孙伯符攻陷庐江,陆家被迫丢了基业,逃亡江夏避难。
  千岁或许不知,陆家如今早已经非比当年……
  先有吴郡一支灭亡,而后又背井离乡。刘景升空有贤名,却实际上受荆襄世族的掌控。从祖抵达江夏之后,常遭遇荆襄世族的排挤和猜忌。若非从祖退让,只怕我陆家连江夏也呆不下去。”
  董俷仿佛自言自语,“这荆襄世族,竟强大如斯?”
  陆逊苦笑,“江东排外,荆襄如是……若非我从祖还有些利用的价值,只怕根本无法在江夏立足。饶是如此,近数年的时间,陆家就已沦落至了三流门户。而且陆氏子孙在荆襄,生活的颇为艰难。从祖见此情况,就让逊离开江夏,美其名曰是求学,其实就是为了逃离荆襄。
  堂兄陆绩(陆康之子)佯称往成都游学,带着族子陆凯一同入川。如今西川遭逢战乱,尚不知生死。我兄弟陆瑁因从祖年迈多病,故而留在江夏,官拜江夏曹令史。而我,则到了长安。”
  董俷只知道,陆家在江夏颇受打压,却没有想到,会如此凄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