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徒(精校)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535

  “阚哥……要去巴郡!”
  “唔,我早就知道了。”吕一笑,顺手把衣服叠好。“你看,我这不正给他收拾行囊吗?”
  “那你知不知道,姐夫他……”
  吕释之突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喏喏的哼了两声,但最终还是没有把话说清楚。可没想到,吕却猜出了他地意思。
  “你是说曼小姐的事情吗?”
  吕用力的吸了一口气,轻声道:“其实我早就知道,这件事情。迟早会发生。阿阚的地位越来越显赫,与早年间的情况,大不相同。以前。他不过是个芝麻绿豆大小地人物,凭着自己的头脑和拳头,能打出一片天空;可是地位高了,事情也就变得复杂了……如今他身为泗水都尉,可说是一方大员,那些盯着他的目光,里面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需要小心。
  泗洪这地方情况很复杂,并不简单。
  阿阚需要有强有力的支持。以前有任郡守、壮郡守支持就足够了。可是现在,他需要更强大的后盾。
  曼小姐性子好,也有本事。
  再加上她的背景,能够给阿阚足够地支持,这也是阿阚如今最需要的……
  小猪,你莫要责怪他。其实在你们没出征北疆之前,我就已经猜到了这样的结果。当时,我也很害怕。不过去年大姐曾来楼仓探望父亲和母亲地时候,曾经和我说了一番话。倒是点醒了我。”
  “啊。大姐去年来过楼仓?”
  也难怪吕释之会感到吃惊……
  自从刘阚举家迁移到楼仓之后,吕雉就一直没有来过楼仓。
  吕释之问道:“大姐当时说了什么?”
  吕轻轻的揉了揉吕释之的脑袋。“大姐说,大丈夫当功成名就,似阿阚这样的人,将来注定是要出人头地,做大事情。只要他心向着我,念着我,名份也算不得什么。正妻……呵呵,不过是个名义罢了。有时候,越是懂得谦让,就越是能得看重。这个,就叫做以进为退。
  我想想,也是这个理儿!
  反正我有秦儿,他一天天的在长大,对我而言已经心满意足。有秦儿在,我只需要做我的本份。
  退让一些,就退让一些吧。
  只要阿阚能出人头地,我就算受些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再说了,以阿阚的性子,也不会让我受委屈……”
  正说着话,吕突然闭上了嘴巴。
  她有些吃惊的瞪着门口。
  吕释之也觉察到不对劲儿,连忙扭头看去。就见刘阚,不知是什么时候来地,站在门口,正痴痴的看着吕。
  “阿阚……”
  吕轻轻轻地叫了一声。
  吕释之刚要开口,却见刘阚大步走过来,好像没有看见吕释之一样,走到了吕地面前。
  “阿,刘阚能娶你为妻,实在是三生有幸!”
  刘阚轻轻地说:“我向你保证,只要刘阚但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我保证。”
  这句话一出口,吕的心中,仿佛有一股暖流涌动。
  她的小手,被刘阚的大手紧紧握着,嘴唇颤动了半晌之后,颇有些吃力的从口中吐出一句:“阿阚,我信你!”
  而吕释之,则静静的站在门口,看着手相连,相互默默凝视的两人。
  突然觉得自己很无聊!
  忍不住自嘲似地微微一笑,摇着头,悄悄的退出了房间。
  站在**院中,他抬起头,仰望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心中却生出一种很惆怅地感觉:执子之手,与子共着。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二姐和阚哥,也许正是这般模样。只不知道,将来……和我携手白头地那个人,如今又在何处?
  想到这里,吕释之低下头看着自己的双手,忍不住轻声地……笑了!
  第一九九章
-
~风起咸阳之焚书~
  三天后,刘阚在母亲阚夫人和吕母子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离开了楼仓。
  原本,他想再等些日子启程。因为安期的麻沸散已经趋于成功,只要再等上个十几天,就能够为刘巨进行手术。可是阚夫人和吕却认为,这是秦清第二次邀请刘阚。上一次是因为奉召的缘故未能成行,这一次就不能再让人家等着。毕竟,在刘阚奉召征战北疆的时候,秦曼给过楼仓很多帮助。再者说了,秦清也算是刘阚的长辈,让长辈等候,可不是好事情。
  “家里的事情,不用你操心。”阚夫人对刘阚说:“阿操持的挺好。再说了,楼仓现在有不少人,阿的父母也都在,有什么事情也能帮上忙。至于你哥哥的事情,你也帮不上忙。”
  仔细想想,刘阚待在楼仓,还真就帮不上太多的忙。
  给刘巨动手术,他插不上手;铁庐有程邈和盘野老操持,他似乎也不需要耗费太多的心思。
  至于政务、军务……
  曹参灌婴他们打理的井井有条,家里有吕和阚夫人照看着,他待着也是待着。
  反倒是巴郡一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刘阚和他的幕僚们商讨过,也非常清楚一件事。
  以楼仓目前的情况,应该是一个极限了!
  如果想要讨取更多地利益。获得更大的权力,就必须要尽快和秦家商谈妥当。
  世道很平静。两疆战事结束,中原地区也日趋稳定。宵小流民,不法之徒依然存在,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完全杜绝地社会问题。有些地区,偶尔还会出现自然灾害;各地偶有暴乱,大都是由于秦法推行过于迅猛而造成的不适应。总体而言,这两年的光景还算不错。
  但是陈平和蒯彻。却发现了一些端倪。
  大秦律法严苛,倒也不算是一件坏事……可推行迅猛,加之始皇帝对山东六国子民的排斥,已经造成了某种隐患。江南故楚之地,仍不算十分平静。而中原兵力空虚,更是老秦的死穴。
  至于一连串的工程……wωw奇Qìsuu书còm网
  骊山陵、阿房宫,还有各地仍在兴修的驰道、沉重地徭役。对于六国百姓而言,有点不堪重负。
  如果始皇帝不能够尽快稳定两疆局势,减轻徭役,平缓局势的话,很可能会有大乱。
  特别是始皇帝日益刚愎,早年那种虚心求教,勇于纳谏的有点渐渐不见。将会是最大的隐忧。
  按照陈平和蒯彻的说法,中原……特别是江南地区,其中尤以陈郡、会稽、砀郡、泗水死地为主。就好像一个火药桶。只要有一星的火光,都有可能引发出巨大的灾难。
  刘阚必须要做好准备!
  眼光不可以仅局限于泗水郡这一个地方。
  泗水都尉,听上去风光无限,但还远远不够。陈平为刘阚设定出了一个目标:五年之内,要能成为真正地一方诸侯。如果不能成为泗水郡郡守,那就退而求次,至少要控制九江郡。
  而蒯彻则更加大胆的做出了预言:“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五年,最多五年……咸阳一定会着手整治会稽。休看咸阳方面现在对江南不闻不问。但从陛下早年两次东巡的情况来看。他对会稽还是非常重视……也许是很担心。否则两次东巡,也就不会都要巡游会稽郡。
  早先。中原尚需稳定,咸阳无力整治江南。
  而今则是因为两疆战事的缘故,更腾不出手来整治。过去不整治、现在不整治,却不代表以后不会整治。大公子如今在北疆,与其说是历练……呵呵,可依我看,却是为了控制兵马。”
  刘阚当时就愣住了!
  “控制兵马?”
  陈平说:“老蒯说的有道理。从咱们在北疆的经历,还有这一年来地观察来看,大公子果敢沉稳,颇有早年陛下之风。一直以来,陛下对大公子也非常的宠爱,怎么突然间就派他去了北疆?
  也许真的有历练地因素在里面。
  但我和老蒯都认为,更重要的是因为北疆屯集着老秦的精锐,陛下是希望大公子借此机会,能掌控住兵马……一俟大公子回转咸阳,只怕就是针对南方各郡进行整治的时候。大公子任命都尉,恐怕也有这里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公子对都尉的考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都尉和南疆任大人的关系。都尉看着吧,如果咸阳真的要整治南方,肯定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陈平和蒯彻说的老神在在,却让刘阚心惊肉跳。
  仔细想想,他二人说地还真有道理……可是这历史上,咸阳真地对南方整治过吗?
  刘阚没有这个印象!
  他发现,他前世对于这个时期的了解,好像出现了一些偏差。老秦地命运,究竟会是怎样?
  不过有一点他很认同。
  那就是陈平和蒯彻的说法:他需要获得更大的权柄。不管老秦的结局如何,这绝不会有坏处。而今看来,大公子嬴扶苏能给他的帮助,不会太大。唯有巴郡寡妇清,能助他一臂之力。
  于是,在经过了一番仔细斟酌之后,刘阚决定前往巴郡。
  楼仓的事情,不需要他去操如今楼仓兵强马壮,至少在泗水地区已经无人能够比拟。
  粮道……南疆战事已经结束了,物资转运的事情,也轻松了许多。根本不需要去担心。
  如今地刘阚,文有陈平蒯彻。曹参周昌。武有灌婴钟离昧和苦行者。外加一个楼烦骑将林(音su和一个经历过血战,崭露头角的吕释之,足以应付各种局面。这还没有算上正在游历地唐厉和在沛县侍奉老母的任敖,以及那已经在江阳立足下来的审食其和曹无伤等人。
  仔细的计算起来,刘阚虽然还称不上谋士如雨,猛将如
  可也算是兵多将广,在泗洪地区立足。绝对没有问题。
  于是,刘阚率领三百楼烦骑军出发了。随同他一起去巴郡的还有蒯彻和林两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53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