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10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2/1225

  于禁正感为难,忽闻江东起兵,立刻改了主意。
  他和李通商议之后,决定暂时退出江夏,返回弋阳郡。若孙权大举用兵,则淮南必将危急。
  宛城,郡廨。
  贾诩端坐门廊上,状似若有所思。
  手指在身前的古琴上拂动,不时发出一两声悠扬琴声。
  他眉头紧蹙,另一只手则捻着胡须。庭院里,几朵墨菊盛开,为这暮秋平添了几分生气……
  “太中可在?”
  庭院外,突然传来了羊衜的声音。
  贾诩猛然扬眉,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举目向庭院外看去,“是子路吗?可是有什么消息传来?”
  羊衜步履匆匆,走进庭院。
  “太中,平春急件。”
  “讲!”
  羊衜深吸一口气,低声道:“江东孙权屯兵春谷,同时向芜湖调集粮草。
  于文则担心弋阳郡有失,故而决意放弃鄳县,撤兵返还。文达太守派人来询问,他可否撤出平春。”
  贾诩闻听,却脸色一变。
  那双眸子陡然间闪过了一抹冷芒,呼的一下子站起身来,厉声道:“立刻派人回复李文达,并请他转告于文则。他二人就算是战死,也要给我钉死在江夏……孙仲谋还真是会找时机出兵,只是……哼,告诉他二人,若丢了鄳县和平春,他日我必将上书丞相,治他二人畏战之罪。”
  羊衜吓了一跳!
  很少见贾诩有如此激动的模样,他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按道理说,孙权出兵并无稀奇,于禁撤兵,也在情理之中,贾诩何故如此激动?脸上甚至有一丝凝重之色?这里面,恐怕另有文章……羊衜嘴巴张了张,似乎是想要开口询问贾诩。
  只是,见贾诩面色阴沉,他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匆匆离开庭院,他将李通的信使找来,把贾诩的原话复述一遍。不过,措辞间明显婉转了许多,只是说荆襄破局在即,无论如何,李通和于禁二人,不可在这时候退兵,否则就有可能耽误了大局。至于淮南战局,不必他二人担心。贾太中已和许都联系过,早有了腹案。
  反正,言下之意就是告诉李通和于禁:你们不能撤兵。
  不但不可以撤兵,相反还要死死的守住鄳县平春两地,否则军法从事……
  这一旦牵扯到军法从事,就算于禁是老资格,也不得不掂量一下其中的份量。信使战战兢兢告辞离去。羊衜刚准备去公房处理公务,却被人拦住,说贾诩有事情找他,请他立刻前往。
  羊衜不敢迟疑,连忙赶奔贾诩的住所。
  再见贾诩,他已经恢复了平常的模样,看上去非常冷静。
  “江东,有贤人乎?”
  “啊?”
  羊衜被贾诩这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说的一愣。
  却见贾诩嘴角一翘,勾勒出一抹古怪的笑容,“孙权选择这时候出兵,绝非他本意……以我之见,他甚有可能已与刘备联手,否则断然不会在此时出兵。主公辽东大胜,孙权正欲求和,又怎可能在这时候出兵来犯?依我看,他出兵是假,解江夏之危是真……春谷屯兵,只是掩人耳目,为的是让刘琦能从江夏脱身出来。淮南,有甘兴霸足矣,另外再派人前往徐州,使周仓自东陵岛出击,威胁丹徒,则淮南之危自解。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谁为孙权出了这一计……周公瑾,张子布?亦或者另有他人?
  子路,此事你不必插手,专心于荆襄事务。
  友学那边,行动在即,切不可掉以轻心……至于江东方面,我自会留意,你不必为此担心。”
  羊衜犹豫了一下,轻声道:“那文达太守和文则太守……”
  “让他们向我禀报。”
第628章
荆州变(四)
  如果以职务论,曹朋与李通平级。
  南阳郡和汝南郡同为上郡,地位相等。而弋阳郡则是从汝南郡划出,本属于下郡。可由于其战略位置的关系,被列为中郡,所以从品秩而言,于禁的职务略低于曹朋和李通二人。
  但问题是,于禁是元从老臣。
  曹操谯县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于禁便追随曹操。
  他参加过二十二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战役,也参与过曹操追击董卓,惨败而归的失利。此后,曹操立足东郡,一路征伐,于禁始终跟随,立下过无数功勋,深为曹操所重。所以,从资历而言,勿论是曹朋还是李通,远远无法和于禁相比。所以从地位而言,于禁反而高于曹、李二人。
  如果是以曹朋的名义,节制于禁,很有可能会让于禁不满。
  所以,贾诩决定还是有自己来节制两人。他官拜豫州刺史,汝南和弋阳郡,皆在他治下,所以是顺理成章。其地位原本就高于禁李通二人,更不要说他有都亭侯后的爵位,也非于、李二人可以相提并论。由他节制两人,也可以避免于禁李通心中对曹朋生出不满之意。
  刘表一死,荆州已成一盘散沙。
  孙权这个时候在春谷屯兵,在贾诩看来,绝非正常举动。
  依着孙权的性子,不可能如此大张旗鼓。如果他真要出兵,最有可能的办法,还是借水军之利,偷袭濡须口,而不是春谷县屯兵。如果孙权不是用兵,其目的又是什么?贾诩很敏锐的觉察到,孙权春谷屯兵,不过是个幌子,他的真实目的,是要牵制淮南兵马,迫使于禁收兵。
  可是,他为何要如此做?
  于禁打得是江夏,和他孙权有什么关系?
  答案只可能有一个,那就是孙权和某些人达成了协议,所以才会做如此动作。他和谁达成了协议?
  贾诩,感到了莫名的心悸!
  曹朋曾和贾诩说过:若刘备得了荆州,必与孙权联合。
  到时候,他们可凭借江水之天堑,与丞相呈鼎足之势。如果丞相取不得荆襄,刘备必成基业。所以,这荆州为重中之重,若不得荆州,早晚必成大祸!
  孙刘联合,三足鼎立?
  贾诩初闻曹朋这个说法的时候,也是心中一颤。
  他也在思考未来大势,如果三足鼎立之局一旦形成,则天下大乱,征战不止,势必生灵涂炭。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听从了曹朋的主意。
  可这其中的风险,着实太大……
  ……
  日子,一天天过去。
  刘表的丧祭,越来越近。
  襄阳城内的气氛,陡然间变得有些凝重。也许是为了防止出乱,蔡瑁调王威返回襄阳,任襄阳统兵校尉,负责襄阳城内的治安。与此同时,刘备带着简雍,也从樊城来到襄阳,参加头七丧祭。
  刘备,也是汉室宗亲。
  算起来,他和刘表也是同宗。
  他既然来了,那蔡夫人也无法拒绝。不过,蔡夫人却以刘表丧祭,襄阳城内不宜驻扎兵马为理由,拒绝刘备所部人马进驻襄阳城。蔡夫人派人对刘备说:若玄德公你真心前来吊唁,大可以孤身前来,又何必带许多兵马?襄阳城中,治安良好,还请玄德公你放心便是……
  可问题在于,蔡夫人此前,可是多次想要谋害刘备的性命。
  若非刘备运气好,只怕早已命丧九泉。
  所以,从这一点而言,刘备带兵马前来,倒也算不得稀奇。现在,蔡夫人划出道了,你刘备
又该如何选择?
  刘备,当然拒绝了蔡夫人的要求。
  我的部曲可以不入襄阳,不过我也不会进去!
  明天刘表丧祭时,我再入城吊唁。但在此之前,我会驻扎城外……总不成你蔡夫人敢在灵堂上杀人闹事吧!
  蔡夫人无奈,只得答应。
  就这样,刘备在城外扎下了营寨,只等第二天丧祭开始,再入城吊唁。
  这一夜无事!
  第二天,天刚一亮,襄阳城门便开城放行。
  而州廨府衙之中,灵堂早已经准备妥当。蔡夫人一身孝衣,带着刘琮跪在灵旁。蔡瑁等人,则负责接待往来客人。随着时间推移,州廨府门外,车马络绎不绝,各方代表,纷纷前来吊唁。
  “水镜山庄,司马先生吊祭!”
  门外,司仪高呼。
  就见司马徽迈步走进灵堂,在灵前躬身行礼。
  随后,又有鹿门山庞德公派庞山民前来吊祭刘表,蔡夫人母子在灵旁,恭敬的与庞山民答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2/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