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10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1225

  刘表的丧祭,可谓隆重。
  基本上是依照着王公的标准来进行。
  荆州各方人士,齐聚襄阳,纷纷前来吊祭。在灵堂行礼之后,由家臣将他们引至偏厅里休息。
  “子柔,刘荆州这一走,谁可为荆州之主?”
  在偏厅中,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处,低声的交谈起来。
  之所以这么多人来吊祭刘表,说穿了,还是有点担心,荆州未来的局势发展。这刘表一死,荆州又将何去何从?是一个令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问题。有的人,已有腹案,但有的人,仍在迷茫。
  蒯良作为荆襄世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意见,自然为许多人所关注。
  刚走进偏厅,立刻就有几个人走上前来,拱手行礼后,一名襄阳本地的名士,便迫不及待的开口询问。
  蒯良沉吟片刻之后,沉声道:“主公头七未过,本不宜谈及此事。
  不过,这荆州之主,关乎荆襄未来……我个人以为,荆州事,荆人治,二公子聪慧温良,是最合适的人选。”
  “子柔,此话差矣。”
  伊籍正好进来,听到蒯良的话,顿时不满。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乃不祥之兆。今大公子尚在,何言二公子继位?
  大公子乃主公嫡长子,而且随主公来到荆州之后,也颇有功绩。而今坐镇江夏,战功显赫,如何就当不得这荆州之主?若由二公子继位,且不说不合礼法,但只是二公子的年纪,如何能使众人心服?以我之见,当有大公子接掌荆襄,才可是荆襄九郡,一如主公在世时,安枕无忧。”
  蒯良却冷笑
一声,“大公子刚愎,性格暴躁。
  虽说他年长,可是德行不足;二公子生性恭歉,又有名门血脉,自幼得高士教授,为何就当不得荆州之主?”
  两人说着说着,便争吵起来。
  一时间,偏厅里变得热闹起来,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双方各不相让,越吵越激烈……
  司马徽坐在一旁,冷冷观瞧。
  他突然扭头,向庞山民道:“山民,情况有些不对。”
  庞山民一怔,忙问道:“先生何以出此言?”
  “机伯先生的情绪,过于激烈,非是他平常作风。
  他今日和子柔争吵,似是有意挑起争执……这件事有点不太正常,你我待会儿要小心一些。”
  庞山民闻听,点了点头。
  两人坐在旁边,也不言语,静静的观看着事态发展。
  就在蒯良和伊籍争执不休的时候,忽闻外面有人传报:“襄阳城中,似有盗匪混进城中,在四处生事。王将军已带人前去查探,只是目下情况不明,王将军担心出事,故请将军增派人手,维持城中安全。”
  蔡瑁本正劝解蒯良和伊籍,闻听之下,不由得大惊失色。
  “伯信,速带人前去查探,协助王威清剿贼人。”
  张允一旁点头,二话不说,立刻带人前去支援。只是在一旁默默观察的司马徽,脸上却露出了浓浓疑虑之色。他觉得,今天的事情,实在是过于怪异!不管是伊籍,亦或者蔡瑁等人,都好像是在做戏……
  难道说,今日要有大事发生吗?
第629章
荆州变(完)
  刘表的头七丧祭,注定了无法平静的进行。
  就在吊祭开始后不久,襄阳城里接连不断的发生了变故。先是有人在集市斗殴,接着又有一些民舍走水。后来有人发现,城中发现了不少荆襄悍匪的踪迹。谁也不清楚,这些悍匪是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他们突然出现在襄阳的集市中,街道上,引发了不少激烈冲突。
  荆州在过去十余年里,基本上还算稳定。
  刘表文治荆襄,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荆襄九郡一个平缓的恢复时间。
  但是,荆州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是一个复杂而多事的地区。除了要面对巴蜀刘璋、东吴孙权以及许都曹操之外,荆州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五溪蛮的山民之乱,就是一个刘表始终未能解决的麻烦……除此之外,还有那江匪为患,肆虐纵横。江水令荆襄富庶,但也伴生了巨大的隐患。那些盗匪凭借江水之利,依靠荆襄河道纵横,上岸为匪,入江为民,也是荆州始终无法解决的一大问题。
  虽然刘表屡次剿匪,但收效并不是很大……
  而山民之乱,更是屡禁不止。不仅仅是刘表无法解决,纵观东汉二百年,也都无法解决这个麻烦。
  甚至,连伏波将军马援,也只能短暂的平定乱局。
  可山民和汉民之间的冲突,从未停止过。刘表对此,也无可奈何,到后来,渐渐的放松了对山民的治理。
  人言,荆州八大寇。
  张武等一些陆上盗匪,被刘备平定。
  可是五溪蛮以及一些江上盗匪,却始终未能平定。
  而今,不少悍匪出现在襄阳城里,给襄阳城带来了巨大的惶恐。
  王威率部前去围剿,可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无法彻底清剿。悍匪们似乎对襄阳非常熟悉,而且布有眼线。往往官军还未赶到,那些悍匪就立刻散开。运气好的话,王威能抓到一些小杂鱼。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充当收拾残局的角色,而无法彻底将悍匪剿灭平定。
  毕竟,襄阳城的主要力量,都集中在州廨附近,以及四座城门。
  王威见形势不妙,襄阳城中的动荡,似乎是有人在幕后刻意为之,立刻呈报蔡瑁等人,请求支援。
  这时候,已无法弄清楚,究竟是谁在幕后指使。
  当务之急,是先要令襄阳城稳定下来。待刘表丧祭顺利结束之后,刘琮登上荆州之主的位子,再追究也不迟。王威向蔡瑁求援之后,蔡瑁立刻命张允调集城门巡兵,协助王威镇压。
  与此同时,州廨附近的兵马和守备,也变得松懈不少。
  伊籍在一旁看着蔡瑁狼狈的调动兵马,脸上旋即,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他趁人不备,悄然走出偏厅,在门外招呼长子伊阳过来。看四下无人,他低声问道:“东升,都准备好了吗?”
  “回父亲,已准备妥当。”
  伊阳显得有些紧张,话语中带着一点颤音,轻声回道:“孩儿已将州廨侧门外的兵马调走,换上了咱们的人马。只要城门乱起,咱们的人就可以一举冲进府内,直扑灵堂,将蔡氏一举拿下。
  子龙那边,也准备妥当。
  他在清晨时已带人离开,在北门集结。
  而今,只等父亲一声令下,他就会夺下北门,迎接玄德公入城……父亲,可以动手了吗?”
  伊籍的脸上,露出一抹复杂之色。
  他很清楚,只要他现在点头,半世名节怕也就毁了!
  哪怕日后他迎奉刘琦返回襄阳,这背主的骂名,却无法洗刷……可,若不如此,又当如何?
  难不成眼睁睁看着蔡氏扶立刘琮继位,将荆襄九郡拱手让与曹操?
  不可以!
  这荆襄九郡,凝聚了刘表一生心血,断然不能落入旁人之手。伊籍对刘琮没什么恶感,甚至认为,刘琮性格恭良,将来也是一个明主。可问题就在于,刘琮年纪太小,他即位之后,不可避免的要受他的母亲蔡夫人影响,到最后只能做一个傀儡,而无法真正的成为荆州之主。
  同时,刘琦年长,又是嫡子。
  于情于理,他伊籍支持刘琦,都算不得错……
  想到这里,伊籍一咬牙,用力的点头,“发出讯号,使子龙动手……玄德公怕已在城外等候多时。”
  伊阳拱手,领命而去。
  伊籍复又返回偏厅,却不想他刚一离开,从长廊的拐角处,却走出两人。
  “德操,你猜的果然不错。”
  庞山民轻声道:“看样子,伊机伯果然与刘皇叔勾结一处。”
  庞山民的言语之中,带着浓浓的不屑之意。说起来,他对刘备的感官原本不差,更不要说,庞氏和诸葛亮又有亲戚关系。可问题是,庞德公并不认可刘备,似乎更倾向于曹操……准确的说,庞德公支持的不是曹操,而是曹朋。再加上庞山民的堂弟庞统庞林兄弟,而今都在曹朋麾下效力。
  庞统官拜河西太守,而庞林也因政绩卓著,累迁陇西郡长史,汉阳郡丞,兼凉州从事之职。这也使得庞氏一族的身上,有着极为深重的曹氏烙印。而曹朋在来到南阳郡后,在南阳真理报上,屡次以鹿门学子而自称,并得到了庞德公的认可。这也使得庞山民心里,对曹朋更亲近一些。自称门生弟子,也使得鹿门庞氏声威更加响亮。庞德公虽未承认,但也没有拒绝。反而在南阳洪灾时,连续撰文在南阳真理报上发表,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默认。
  听庞山民的话语,司马徽不由得笑了。
  “德操,你难道就不担心?”
  “担心什么?”
  司马徽笑道:“此必孔明之计,倒也算不得出奇。
  刘玄德入荆州以来,对荆襄早有窥视。只看刘景升数次试图招揽,他却始终未称臣便可看出端倪。此前积极在南阳发展,却又突然间放弃宛城,退守樊城,其图谋必然不小,不足为奇。”
  庞山民冷笑道:“我却忘了,那孔明乃出自水镜山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