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11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4/1225

  曹朋,对典韦有救命之恩。这一点,又非许褚可比……曹朋和许褚,说穿了是利益的联合。但是曹朋和典韦,那是过命交情,性质绝不相同。
  而且,许仪比典满有心计。
  这一点也和他们的父辈相同……
  许褚,比典韦聪明,但却正是因为这样,曹操更喜爱典韦,而非许褚。
  让典满随行?
  倒也不是不可以……
  “既然如此,我会与二哥说明……第二个要求呢?”
  法正笑了,“我需等待时机,一旦公子将此事托付于我,莫催促,我自有主张。”
  “可!”
  “第三个要求,我需要一个向导。
  不过这一点对公子而言,并不困难。所以,我希望公子能秘密前往凉州,牵制马儿和张鲁的注意力。在合适之机,我当出兵,到时自会与公子知晓。”
  这就是要全权指挥,不要曹朋插手。
  若换个人,断然不会同意法正的要求;偏偏曹朋,深知法正本领,闻听一笑,旋即应下。
  法正而今,方三十有三。
  勿论是阅历还是心智,包括眼界在内,正处成熟阶段。
  曹朋自认,他想不出兵进子午谷的计策。随着历史的变幻,他那所谓的‘大局’,已渐渐当不得用。所以,倒不如听从法正的主意。会用计,不如会用人!两千年的历史,无不阐明了这么一个道理,曹朋非常明白。
  就这样,与法正商议妥当之后,法正随同典满,悄然入关。
  而曹朋呢,则领文武王双二人,带着四个小拖油瓶,来到了长安……
  四个小拖油瓶,分别是邓艾、蔡迪、杜恕和孙绍。
  本来,曹朋是不想带他们过来。
  可也不知道这四个小家伙是怎么得到了消息,竟串通一处,偷偷的跟上。
  直到在渑池,曹朋才发现四人相随。
  想要把他们赶走,却有些晚了……
  随后,胡昭又写信过来,劝说曹朋。
  蔡迪邓艾杜恕三人,在书院也算学有所成,而孙绍虽然是刚刚进入书院,但一身武艺,确是不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今他们心思已动,在强迫他们回去读书,也静不下心,倒不如让他们历练一番。
  胡昭说:“友学你当年十五岁便为雒阳北部尉。
  十六岁时,已经参与官渡之战,立下赫赫战功。这些孩子,与其保护着,倒不如让他们取历练一下。唯有这样,他们才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与后世填鸭式的教育,或者那所谓的‘素质’教育想必,曹朋觉得,胡昭这种做法,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既然来了,他也不好赶走。
  于是曹朋便带着四个孩子,同时一同来到长安的,还有一个特殊人物。
  诸葛均!
  诸葛均本是奉司马徽之命,来长安置业。
  司马徽准备在终南山修道,诸葛均作为弟子,自当先行。
  可随着法正的离去,曹朋身边可就没有一个可以从事文案工作的人。
  杜恕可以分担一些,毕竟年纪太小。
  所以曹朋和诸葛均一商量,便让诸葛均暂时为他的主簿,分担一些压力。
  想到曹朋收留自己一家人,诸葛均也很感激。
  他对入仕没太大兴趣,可既然曹朋提出来,他也不好拒绝,便答应下来。
  当然了,诸葛均的身份不可能暴露。
  他假托葛均之名,说是曹朋在荆州招揽的幕僚,倒也没什么人会留意。
  卫觊有些担心道:“如此说来,友学要往陇西?”
  “正是!”
  “可这陇西的局势……”
  曹朋微微一笑,“正因陇西局势紧张,我才更要前往。
  家父当初,本就是不得已来凉州赴任。而今,在西北苦寒之地已有六年,他身子不好,我又怎能让他继续留在那里,担惊受怕,强自支撑?
  过些时日,凉州牧将会抵达长安。
  朋希望伯儒公,能够在长安多留几日,与我三哥配合,以威慑关中一些人老实下来。待文和抵达长安之后,伯儒公再前往邺城,不知可否?”
  贾诩,将出任凉州牧!
  曹操倒是没有隐瞒这个消息。
  卫觊想了想,便答应下来。
  他是聪明人,从曹朋的话语中,自然能听出端倪。而且,近来关中有些不太平静,表面上看去歌舞升平,但实际上,确是暗流汹涌,异常诡异。
  卫觊也猜到,这里面恐怕有一些关中豪强,在推波助澜。
  而今曹朋把话出来,更让他确定了这种想法。
  心里面有些苦涩,只怕这关中,又要有一场波折。到时候,也不知道会是哪一家,在这场动荡中消亡……不过,到那时候与他已经没有关系。
  真要见分晓的时候,恐怕他已经到了邺城。
  卫觊虽是关中豪强的一份子,可是只要不触及他河东卫氏利益,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一点,卫觊把握的非常准确!否则当初曹朋杀了韦端韦康父子,他也不会中途停止追究。说到底,和他卫氏无甚关联。
  慢着!
  卫觊送走了曹朋之后,突然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京兆,韦氏?
  会不会是他们在里面捣乱?
  韦端韦康父子被曹朋所杀,作为关中老牌世族的韦氏,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当时要追究曹朋,叫嚣最响的便是京兆韦氏家族。
  可后来,由于曹朋让出河西商路,加上皇甫坚寿和卫觊,以及似平陵窦氏这种老牌关中豪强的压制,令韦氏最终,不得不低头,不再追究。
  但他们,能真的罢休吗?
  韦端韦康之死,令韦氏利益受到了巨大打击。
  特别是韦氏在凉州的利益,几乎被曹朋连根拔起,可谓是元气大伤。
  这种情况下,韦氏要是能心甘,也就不是关中豪强了!
  站在门阶之上,卫觊长长出了一口气。
  一方面,他为自己将从这漩涡中跳出,而感到开心;另一方面,又隐隐感到可惜。
  但愿得韦氏能聪明一点,莫卷入是非。
  否则,以那曹阎王强横凶残的手段,京兆韦氏,恐怕时日不多矣……
  “夫君,刚才是何人来访?”
  身后,一名端庄女子走上来,挽着卫觊的手臂,轻声问道。
  这女子,便是卫觊的妻子。
  说起来也是豪门之女,出身于河东另一世族裴氏。
  平日里,裴氏很少过问卫觊的公务。她好读书,喜女红,更擅长书画。
  卫觊与裴氏琴瑟相合,颇为恩爱。
  听到裴氏询问,卫觊想了想,扭头回答道:“西北王,真真正正的西北王。”
  “啊?”
  裴氏愣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4/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