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1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3/1225

  “灵武王,而今何在?”
  甄昭仪愣了一下,轻声道:“越般已走了三个月……按道理说,已经见到了灵武王。不过,据说灵武王此次北征,扩疆域万里之遥。据说是在什么北海……我记得陛下给那北海赐名为福海,具体极是遥远。”
  “他……能赶回来吗?”
  甄昭仪看了看怀中的曹叡,向卞夫人使了个眼色。
  “元仲,在这里陪你父皇……娘已经让人伯龙还有仲龙,估计过一会儿就会过来。”
  伯龙,就是曹阳。
  而仲龙,则是步鸾之子曹允,今年十六岁,比曹叡大一岁。在去年时,出任皇城旁门司马之职。曹叡和曹阳曹允关系很好,另外尚有城门司马姜维,也极为友善。除此之外,曹叡走的比较亲近的,还有傅佥,年十四岁,长安令邓艾,年二十岁,城门司马邓全,年十四岁……
  当然了,还有此刻正在大殿外守护的吾彦。
  曹叡点点头,默默走到龙榻边上坐下。他伸出小手,为曹彰掖了一下身上的明黄色绸褥……
  甄昭仪和卞夫人看在眼里,不由得轻轻点头。
  “昨日子廉大都督呈报,灵武王十天前已经抵达龟兹,估计返回长安,至少要十余日。问题是,临淄侯和邺侯,都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太后要早做好准备。否则明日一早,一旦陛下……朝堂上必然混乱。”
  “这个……”
  卞夫人,犹豫不决。
  半晌后,她轻声道:“元仲,合适吗?”
  甄昭仪咬着嘴唇,“元仲登基,你我尚有活路;若仓舒登基,只怕安乐宫里的那位,不会要你我好过。不过,元仲想要登基,也是困难重重。”
  卞夫人沉吟不语。
  夜色深沉,蓦地下起了小雨。
  卞夫人打了个寒蝉,突然下定决心,咬牙道:“无论如何,也要撑到灵武王回还。”
  “正当如此!”
  甄昭仪,暗地里长出了一口气。
  ……
  正如甄昭仪所猜测,曹彰的死讯,无法隐瞒。
  第二天,伴随着皇城里铜钟敲响,也昭告了曹彰归天消息。一时间,长安大乱。
  好在荀彧郭嘉等人尚在,迅速稳定局势。
  旋即,曹彰的葬礼商量妥当,并在皇城中设立灵堂。
  曹彰死了,谁可接掌皇位?
  曹彰无子,只有一个过继的儿子……而曹氏诸子,又岂能眼睁睁看着曹叡登上皇位?
  于是在当天,曹植便在朝会上提出了疑问。
  也许在他想来,卞夫人一定会推他出来。可是有曹操那一句话,卞夫人怎么也不可能同意。
  “今陛下驾崩,国不可一日无此君。先帝曾有诏,临淄侯做个逍遥侯爷……难不成临淄侯忘记了吗?本宫以为,邺侯年二十有四,正是精力旺盛之时。况乎他为陛下之兄弟,由他来接掌皇位,也正合适。不知诸位大人,以为本宫所荐如何呢?”
  环夫人话音未落,就见曹彪跳出来。
  “由五皇兄接掌皇位,最合适……本侯亦赞同,哪个反对?”
  这曹彪,生就魁梧,相貌颇与曹操相似。
  一双细目,面色黝黑,透出浓浓杀气。
  满朝文武,皆缄默不言。
  荀彧微微一笑,“濮阳侯所言极是……不过陛下尸骨未寒,便这般急于选继位人,于陛下恐怕不敬。再者说了,谁人继位,不是嗓门大便可以决定。这件事,最好还是好好商议,莫要因此而坏了皇室的和气。先帝,最重此事。”
  曹彪的嗓门很大,被荀彧不痛不痒的刺了一句,顿时大怒。
  他刚要发作,却被曹冲拦住。
  “丞相所言极是,不过母后方才说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若不能早些选出继任者,只怕天下人不安……所以本侯以为,还是先选出合适人选,以稳定人心。哪怕登基稍稍推迟,也不是不可以嘛。”
  荀彧的面颊,微微抽搐。
  但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笑容。
  他扭头向郭嘉看去,郭嘉立刻会意。
  “邺侯言之有理,但先帝驾崩时,曾托孤于灵武王。今陛下不幸仙去,继任者之人选,最好还是请灵武王返回后,再做定夺。”
  曹冲,脸色顿时变了。
  他下意识向曹叡看去,眼中透出一抹凶光。
  曹叡本能的缩了缩身子,可是当他看到立于他身后的曹阳等人,顿时来了胆气。
  “邺侯,你何故在长安?”
  “啊?”
  “我记得,父皇曾有诏,不得旨意,邺侯不得返回长安。母后,父皇可诏邺侯还都吗?若是没有,邺侯可便是抗旨不遵啊……”
  稚嫩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荀彧眼睛一亮,心中暗自称赞。
  而曹冲则脸发青,恶狠狠的瞪着曹叡。
  曹彪勃然大怒,“乳臭未干的小子,此地焉容你放肆?”
  他长身而起,大步便走向了曹叡。
  吾彦曹阳曹允姜维四人,立刻横身挡住了曹彪:“濮阳侯,你欲如何?”
  曹叡也呼的站起身来,厉声道:“濮阳侯,父皇尸骨未寒,你便如此放肆,可知罪吗?”
  小一辈的交锋,令环夫人插不上话。
  而卞夫人和甄昭仪,也一言不发。
  曹彪怒道:“小子安敢如此无礼?某家便放肆了,谁敢治我罪名?”
  话音未落,忽听大殿外传来一个洪亮声音。
  “旁人治不得你,孤治你如何?”
  说话间,就见一人大步流星走进大殿。
  在他身后,越般亦步亦趋。
  百余名身披金甲,持戈武士呼啦啦涌入殿上。更有两位两将军,一人怀中捧着一口钢刀,龙行虎步,杀气逼人。两位老将走进大殿,朝两边一立。
  而那开口说话之人,则快走两步,来到大殿上,朝着殿中灵柩伏身一拜,失声痛哭。
  “陛下,臣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
  此人一出现,大殿内群臣顿时骚动起来。
  而荀彧郭嘉则面露喜色,相视一眼,忙起身迎上前去,“灵武王,怎来得如此快?”
  “为赶回长安,孤跑了三匹汗血宝马。哼哼,莫以为一个萧关便可以挡住本王归途。本王要来长安,却非小小关尉可以阻拦!太后,今陛下驾崩,确是突然。刚才邺侯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本王深以为然。陛下虽未立嫡,然父死子继,乃天经地义。臣举荐武功侯曹叡,诸位大人,谁赞成,谁反对?”
  来人,正是曹朋。
  自接到消息后,他日夜兼程,赶回长安。
  途中虽有小小阻碍,但正如曹朋所言:我要通行,谁个敢阻?
  曹朋这突然出现,令朝堂上气氛,顿时生出变化。
  先前还张狂的曹彪等人,顿时偃旗息鼓。曹朋那一身风尘,却无改他磅礴气势。往大殿里一战,虎目环视,群臣顿时闭口,一个个鸦雀无声。
  曹叡的眼睛,一下子红了!
  爹爹!
  爹爹他,终于回来了……
  荀彧和郭嘉两人相视,旋即起身道:“武功侯少而聪敏,确适合继任。”
  而一旁夏侯惇也旋即起身:“非武功侯,无人可以继任。”
  夏侯渊道:“武功侯,的确适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3/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