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1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4/1225

  “灵武王推荐,亦臣心中所想。”曹仁说罢,朝曹朋一笑,又合上眼睛。
  “武功侯最适合!”前将军徐晃道。
  “臣复议。”陈群开口。
  大殿上,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环胸而立的典韦,则站出来,厉声喝道:“先帝传为于陛下,乃陛下为先帝之子;今陛下驾崩,自当传于子嗣,何来兄死弟及之说?难不成,我中原也要学那胡人……岂不是连老娘也要一起要走?真个是不成体统!武功侯最适合,仲康以为呢?”
  典韦是出了名的混不吝。
  他这么一说,可就牵扯到了文化传统。
  环夫人满面通红,怒视典韦。
  不过典韦,却毫不在意。
  许褚搔搔头,“君明说话真个粗鄙,读这许多年书,却还是不成体统。不过,你刚才那些话,倒也有理。陛下明明有子嗣,何故诸君视而不见?”
  尼玛,你能不能再不要脸一点?
  群臣心中怒骂:你刚才不也像个缩头鹌鹑一样,这会儿灵武王回来了,你便跳出来。你跳出来也就罢了,还把我们扯进来,岂不是让灵武王心生误会?
  这虎痴,端地不为人子……
  曹冲,呆愣愣看着眼前这一幕。
  连带着之前表示,支持他继位的那些大臣,随着曹朋出现,一个个都改变了主意。
  五年!
  曹朋远离长安五年,可这声名依旧。
  曹阎王的名号,依旧带着无人可比的震慑力。
  而他这一回来,此前一直没有表态的福系人马,也都一个个跳将出来。
  没错,曹朋看似孤身而来。
  可这满长安,门生故吏无数……
  城门校尉郭淮,出自他门下,越骑校尉王平、射声校尉张嶷也都是他门下。还有执金吾吾粲等人,以及散落各地的太守、大都督……就连曹彰亲信郑度黄权刘巴张任,也都赞成曹朋的举荐。这种威望,何等惊人?
  不是他们之前不肯表态,而是他们还不清楚曹朋的态度。
  曹朋上前向卞夫人一揖,“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皇子登基,已定人心。”
  卞夫人看此局面,哪里还能不清楚状况?
  没错,曹朋不在长安,但曹朋与长安的联系,却从未断绝。
  就在这时,邓稷大步走进大殿。
  他带来了一份名单,上面全都是之前答应扶立曹冲的朝中大臣。
  “臣已抄查其家中,发现邺侯矫诏数封,故特来请太后定夺。”
  矫诏?
  那就如同造反。
  曹冲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半天说不出话。
  半晌后,他突然笑了!
  “灵武王,你欲如何处置我?”
  “处置二字,未免过分……邺侯不过是受人唆使,方有今日举动。先帝生前,最不喜家中生乱。臣不敢处置邺侯,只请邺侯移驾扶余郡,震慑那异族宵小,不知可否?”
  扶余?
  那如同蛮荒!
  虽然这些年发展变化不少,却是苦寒之地。
  “不可以!”
  环夫人大叫,起身要阻拦。
  却见曹冲惨然一笑,“母亲,欲儿死乎?”
  你不让我去扶余,那我只有死路一条……
  他突然转身,看着曹朋,半晌后压低声音道:“老师,若建安九年,冲能仗义执言,会是什么结果?”
  曹朋,愣住了!
  “仓舒,你若仗义执言,便非是仓舒了。”
  说这些,还有用吗?
  曹冲惨笑一声,转身离开了大殿。
  而曹植,则脸色苍白。
  曹朋环视大殿中众人,深吸一口气,大步走到曹叡身边,伸出手,“请武功侯登基!”
  那只小手,被一只大手紧紧握住。
  曹叡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五年前曹朋离开长安前夜的话。
  “我儿,勿论何时,你终是我儿……爹爹怎样,都不会让你受委屈。若我儿受了委屈,爹爹哪怕远隔千山万水,也会来到我儿身边做主。”
  爹爹,没有骗我!
  曹叡想哭,却知道此时不可以哭。
  他随着曹朋登上玉阶,来到那龙椅前方。
  “请陛下登基。”
  曹朋在一旁,躬身一礼。
  满朝文武同时高呼,“请陛下登基!”
  那呼喊声,令曹叡一惊。
  但是当他看到一旁的曹朋,还有玉阶下,朝他躬身行礼的曹阳曹允,姜维吾彦时,慌乱的心情,一下子平复下来。我有爹爹,我又惧怕什么?
  曹叡学着刚才曹朋那般模样,深吸一口气。
  在龙椅上坐下,沉声道:“众卿,平身!”
  ……
  一场动荡,就伴随着曹朋的归来,化为无形。
  泰平七年正月,曹叡登基,史称魏昭文皇帝!
  曹叡改元泰平年号为大正年号,旋即册封文武百官,并下令赦免天下。
  大正二年,时为扶余侯的曹冲在扶余病逝,享年二十五岁。
  有人说,曹冲是郁郁而终;也有人说,曹冲是死于曹朋之手……众说纷纭,难以辨清。
  不过在同年,环夫人在皇城内出家。
  直到十年后,才病死于曹叡为她建造的琅琊宫中。死后,环夫人的陵墓就建在曹冲墓穴一旁,史称武皇后。又三年,卞夫人薨于安乐宫中,史称文皇后,葬于曹操陵墓一侧。
  大正三年,吕汉归附。
  将曹叡的威望,也推到顶峰。
  曹叡在吕氏汉国设立六郡,而后封吕氏汉国国主曹念为韩侯……
  总体而言,在大正最初十五年间,大魏朝堂上,气象万千,一派勃勃生机。
  曹朋拜魏武王,常驻长安。
  不过,他并未过多去干涉朝政,大多数时间,陪着父母妻儿。
  大正十五年,张氏和曹汲,双双病逝。
  曹朋借此机会辞去大将军一职,扶父母灵柩返回南阳中阳山,将父母葬于中阳山中。也就是在这一年,魏文帝曹叡正式废丞相一职,设立内阁。
  同年,曹叡改年号大正为大统,开始了全新的改革。
  此时的大魏朝堂,老一辈人纷纷退隐。
  荀攸和程昱相继病逝,贾诩和荀彧,也随之归隐。当年曹操五谋主中,唯有郭嘉尚在朝堂,但也很少过问政务。而诸葛均、庞统、步骘等一干人员,纷纷走进中枢。曹阳和姜维,更以三十岁年纪,入内阁中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4/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