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1225

  曹朋答应了一声,起身便回房去了。只不过,并没有立刻回房,而是偷偷摸摸的溜进了邓稷的书房里,拿走了几张麻纸,然后才返回自己的房间。说起纸张,人尽皆知,是蔡伦所造,故而有名蔡侯纸。其实,纸张早在西汉初年便存在,蔡伦所造的蔡侯纸,只是改进工艺罢了。
  同一时期,与蔡侯纸齐名的,还有一种左伯纸,是东汉书法家左伯左子邑所造,又名子邑纸。子邑纸质地精美,有研妙辉光的说法,可算得上是当时世族子弟,清流名士珍爱之物。
  不过,不管是蔡侯纸还是左伯纸,造价高昂,不是一般人可以使用。
  即便是在官署里,更多的也是使用一种以麻纤维为原料的纸张,俗称麻纸。
  可即便是麻纸,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邓稷如果不是在官署里做佐吏,说不定也无法拥有。
  曹朋不敢拿走太多,只拿了几张。
  回到房中,他把油灯调暗,然后拿起一支黑炭削成的笔,在纸张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图案。
  炉橐,其实就是风箱。
  不过风箱这个名词,在东汉末年还没有出现。
  所谓风箱,最常见的就是一种由木箱、活塞和活门构成的工具。前世,曹朋倒是见过这种活塞式双向连续鼓风箱。只是他对里面的构造并不是特别了解,只能大概的记住一些特点。
  他靠着床榻扶手,画了一会儿之后,便感到有些疲乏。
  于是揉了揉脸,他收起纸张和炭笔,放进了枕边的一个随身小袋子里。这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能想出来,还需要慢慢琢磨才行。可惜,当年他学的不是理工科,否则也不必这么煞费苦心了。
  如果老爹能打出一把好刀,说不定就能获得曹操的看重。
  要知道,这年月想要打出一把好刀,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人工。刀剑不同于铁枪铁矛,要求的更加严格。三国时期,由于条件所限制,百炼钢打造出来的刀剑,不可能成为制式装备。
  所以在三国演义里,时常会出现这样一个名词‘校刀手’。
  比如关公身边就常配五百校刀手,可谓是他的心腹精锐。其实,校刀手就是当时的刀盾锐卒。根据三国志当中的记载,吴将丁奉凭三千刀盾兵,大获全胜;后来吴国国力颓败,晋国出兵征伐江东。孙吴大将沈莹率五千刀盾兵,三冲晋阵,杀得晋军大败……这刀盾兵的威力,可见一般。
  司马炎登基后,曾造刀以强军力;蜀国还有名将蒲元,打造出三千百炼钢刀,建立功业。
  若老爹能使这百炼刀普及起来,那不管到最后依附何人,都必将受到重用!
  ……
  不知不觉中,天亮了!
  曹朋早早的起床,穿好衣服,登上鞋子,走出房间。
  前院中,棚子里的溶铁炉已经有了雏形。不过却不见曹汲的影子,想必是昨夜太累,还没有起床。
  王买已准备妥当,等着曹朋前来。
  两人相视,点了点头。
  一前一后从大门内走出去,沿着桃林小道,慢跑起来。
  王买很不习惯这种慢跑,他喜欢狂奔……只是曹朋的身体,不允许那样子无节制的奔跑。
  这种慢跑,最能强化他的肺活量,活动全身的每一寸筋骨。
  在桃林里跑了半个小时左右,身体活动开了,浑身热气腾腾。曹朋和王买来到院子后面河湾空地,这里从今天开始,就是他们的练功场所。王买呼出一口浊气,迎着朝阳,开始站桩。
  而曹朋则趁着身体还热乎着,慢慢的打了一套太极拳。
  起式,并脚直立……左金刚捣碓,震脚砸拳揽扎衣……曹朋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随着太极拳的动作,筋膜络脉随之舒展。那种全身贲张的感觉,非常舒适。毕竟有那么些基础在,从境界上来说,他可以很容易进入虚静的状态之中。可不知为什么,曹朋练着练着,突然停下来。
  他向四处张望了一下,见王买仍在站桩,再也没有旁人。
  可就在刚才,他清楚的感觉到,似有人在偷偷窥视……
  难道说,是自己的错觉吗?
  曹朋想到这里,用力甩了甩头,继续刚才的拳法。一套太极拳打完之后,曹朋并没有就此休息。
  他在河滩上慢慢跑动,每跑几步,就会做出一个奇怪的动作,同时口中发出古怪吼声。
  白猿通背拳里,有一个站桩八段锦的功夫。前世的老武师在传授曹朋的时候,一并传授了八个真言。有点类似于佛家的真言秘法,通过不同的动作,发出不同的声音,来强壮内腑。
  每一个真言,配合一个动作,八个真言结束,足足耗费了曹朋半个多小时。
  整个人如同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汗水淋淋。
  王买这时候也练完了桩功,在河滩上练习八极拳的金刚八式。曹朋则沿着河滩缓缓行走,以平静体内沸腾的血气。突然,他停下脚步,站在河边,向远处望去。棘水并不宽,可以清楚的看到河对岸。
  这棘水,如同一条界河,东面是棘阳县治下,西西面则属于涅阳。
  河对岸一排垂柳下,站着一个老者。
  曹朋看过去的时候,那老者也觉察到了。颌下灰白胡须,在晨风里舞动。他朝着曹朋点点头,似是打招呼。
  然后便舞动拳脚,打了一套拳。
  只是这距离有点远,曹朋看得不太清楚。
  看起来,对方也是晨练……从那老者的衣装上看,似乎是个富贵人家。大家都是晨练,也没有谁窥视谁的说法。反正隔着一条河,大家互不干扰就是。如果硬要争论,说不定还是自己,打搅了对方。
  所以,曹朋也就没有在意,笑了笑,权作回应。
  “阿福,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继续练功!”
  曹朋和王买在河滩上一直练到将近辰时,才收手准备返回。
  下意识的,曹朋向河对岸看了一眼,发现那位老者,已经不见了踪影……
  “阿福,你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咱们回去吧。”
  临走时,曹朋再次回头看了一眼。
  心里面隐隐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和那个老者还会再次相见!
第021章
庞德公
  晚上,邓稷回来了。
  蒯正也没有给他分派什么新工作,只让他继续整理户籍。
  不过,蒯正倒是说了,这户籍整理也不必太紧张,慢慢来就好。至于邓才,则被打发到棘阳治下的村镇里,协助收拢地方上的户籍名册……听人说,那工作量很大,估计到年关也不一定回来。
  “照这么说,邓才是彻底失势了?”
  曹楠忍不住问了一句,言语间有一种掩盖不住的幸灾乐祸。
  “阿楠,怎能这么说呢?
  大哥只是奉命行走村镇,怎么能说他失势呢?依我看,未必是失势,说不定是县令考验他。”
  曹朋闷着头吃饭,没有插嘴。
  心里面倒是有些赞同邓稷的说法。
  如果襄阳传来的消息对曹朋不利,那么邓才下乡走这一趟,更多的恐怕是给他增添功劳吧……
  这年月,没一个人是傻子。
  蒯正这种世家子弟,既然被推出来,那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姐夫,河对岸是哪里?”
  “河对岸?”
  曹朋点点头说:“就是屋后河湾对岸。”
  “哦,过了河,那就是涅阳治下。河对岸属涅阳……阿福,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件事了?”
  曹朋没有回答邓稷的问题,而是又问道:“那河对岸,是谁家的田地?”
  “这个嘛……如果从咱们这里过了河,好像是张村……我记得对岸那片田地,本属于涅阳张家。其实,包括咱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以前也属于张家的财产。如果不是太平道祸乱天下,说不定咱们还拿不到这个便宜呢……对了阿福,你可别去招惹那边,张家可得罪不起。”
  “张家,很厉害?”
  这一次,不用曹朋开口,张氏就忍不住问道。
  邓稷露出敬重之色,“涅阳张氏,乃官宦之家,三世为官,是本地豪族。但如果仅是如此,还不值得我等畏惧。张氏一族不仅是官宦世家,还是本地有名的医家世族。远的不说,就说中平之前,伯祖先生行医荆襄,活人无数。就连反贼途径张村,也都要下马步行路过。
  如今,张氏族长名叫张宗汉,曾为先帝重臣。
  其子张机,不仅医术高明,中平年间还是长沙太守。如果不是因太平道之乱,而造成南阳大瘟,张机说不定可以贵为一州刺史。此人医术绝伦,而且与人为善,德行甚好。刘荆州出任州牧的时候,途经涅阳还专程登门拜访,想要请张机大人出仕。不过由于当时张机大人正忙于编撰一部医书,所以拒绝了刘荆州……刘荆州曾下令,涅阳官府绝不可惊扰张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