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225

  总之,你可别去惹事。
  万一得罪了张机大人,说不定连元安先生都不会为你求情。”
  曹朋愣了一下,旋即一咧嘴。
  看起来,这小小的南阳郡,还真是藏龙卧虎啊……不过,张机又是何人?
  曹朋挠了挠头,呵呵笑道:“姐夫,你只管放心。且不说隔着一条河,好端端我招惹他干什么?”
  “我就是提醒你一下,省得你惹祸上身。”
  邓稷说是这么说,也知道曹朋不是那种挑事儿的人。
  “娘,再给我一碗粥。”
  曹朋举起碗,递给了张氏。
  张氏不由得嘀咕道:“阿福,你这两天的饭量,可是比从前大了不少。”
  仔细想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刚重生的时候,曹朋喝半碗粥就饱了。
  可今天,已经是第二碗粥了……此外还吃了两个饼子,比之从前,饭量至少增长了一倍还多。
  这也说明,自己最近的锻炼,产生了效果?
  其实不仅仅是曹朋的饭量增加了,王买也比以前能吃了!
  看着两个大小子狼吞虎咽的吃饭,张氏嘴巴上虽然嘀咕不停,可这心里面,却不晓得多开心。能吃是福,吃的多,说明身体好……这是一个很朴素的观念,其中道理,不足为人道。
  当晚,邓稷和王买帮曹汲砌炉子,张氏和曹楠则在灯下缝补衣裳。
  眼看着严冬将过,立春将至,这换季的衣服得开始准备。新年了,总得要穿件新衣服才是……
  曹朋呢,被邓稷逼着去了书房,拿起一本《孝经》,开始温习功课。
  邓稷得知曹朋被庞元安看重,自然也很重视。他这辈子是没希望拜到鹿门山门下,可如果曹朋可以的话,他同样感到高兴。得知曹朋已经学过了《仓颉篇》,邓稷便着手开始准备。
  按照东汉末年的习惯,过了启蒙之后,需依次学习《孝经》、《论语》、《诗》,而后才是《尚书》、《周易》、《春秋》、《国语》、《礼记》之类的功课。这个也是主流功课,同时也是必修课。在学习这些功课之后,可以选定一个方向……比如弘农杨氏专攻《尚书》,汝南袁家则长于《孟氏易》。而之前所学的那些功课,都是其后专精的基础和关键……
  除了必修课之外,也会有一些家训文章,供选择阅读,培养德行情操。
  比如,东汉末年最为流行的一篇家训,就是东汉名将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为士人琅琅上口。
  邓稷家里的书籍,大都是拓印而来。
  他给曹朋做了规定,晚饭后温习半个时辰,而后学习半个时辰。
  要说这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邓稷却要求极为严格。每天都会留下功课,若做不好,曹朋就会遭受惩罚。
  虽然只短短几天,曹朋觉得,邓稷不去当老师,实在是太可惜了……
  ……
  第二天一早起来,曹朋和王买再次来到河滩。
  天还没大亮,两人开始各自做起了功课。曹朋打完了太极拳之后,开始慢跑,然后在跑动中,联系八段锦桩功。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口吐真言声如雷,阴阳循环壮精神……
  八段锦做完之后,曹朋气喘吁吁的开始慢走。
  不过,与第一天练完功之后,浑身好像脱力的感觉不同,身体虽然疲乏,但血气却变得旺盛。
  血气盛,则精神壮。
  曹朋慢慢活动手脚,下意识向河对岸看去,就见昨日那位老者,正站在河堤之上。
  老者似乎感受到了曹朋的目光,远远的朝他点了点头。而曹朋得了邓稷的警告,颇有礼貌的拱手欠身。而后,两人各做各的事情,就再也没有交集。待到曹朋练功完毕,再向河对岸看时,老者已不见了踪影。
  “阿福,你今天一直张望什么?”
  “哦……没事!”
  曹朋笑了笑,和王买一同回家。
  才到家门口,曹朋却愣住了……
  只见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曹朋一眼就认出,这马车正是当初司马徽赠予他的那辆车仗。
  王猛,回来了!
  曹朋说:“虎头哥,你爹回来了!”
  王买兴奋的跳上台阶,人还没有进去,声音已经响起,“爹,你回来了?”
  随着一阵爽朗的大笑声,王猛雄壮的身影,出现在大厅门口。
  “爹,你可回来了。”
  王买兴奋的跑过去,一把就抱住了王猛粗壮的腰身。
  王猛一怔,眼中闪过一抹奇光,“虎头,这才几天功夫,你可是大有长进啊!”
  有道是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王买跟着曹朋练了几天功夫,的确是有进步。但如果不是明白人,也看不出他的进步。曹汲算不上明白人,他那身功夫,还是当初被王猛逼着练得。
  而邓稷,一个典型的书生,更不可能看出王买的变化。
  但王猛不同,他虽然只是个三流武将,可眼界和实力摆在那里。王买那种变化,源自于精神上的改变。比之他离开棘阳时,王买的气质里似乎多了些剽悍,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改变。可这种改变究竟是什么?王猛也说不出来。只是单纯的感觉到,王买似乎变得厉害了。
  “伯父!”
  曹朋上前,欠身行礼。
  王猛看到曹朋,又是一愣。
  也许是曹朋之前的底子太差,所以给人的感觉,变化也很大。
  身子看上去还是很瘦弱,病怏怏的感觉并没有消失。但好像多了几分精气神,那张平日里惨白的小脸儿,似乎也增添了几分颜色。看看曹朋,又看了看王买,王猛若有所悟,脸上的笑容,更甚……
  曹汲拉着王猛回大厅坐下,王买和曹朋作陪。
  张氏一大早被洪娘子拉着出去买东西,家里面只有曹楠。
  “爹,阿福不是让你还车,你怎么又把车赶回来了?”
  王买好奇的问道。
  王猛呵呵笑了,从木榻旁边又拎出一个包裹。
  “阿福,这是给你的。”
  曹朋一怔,起身走过去,从王猛手里接过包裹。
  曹汲笑着说:“虎头,你爹不仅是把车带回来了,还带来了两个礼物……你出去,看看马厩里有什么?”
  “马厩,不是空着的吗?”
  王买疑惑的起身,迈步往外面走。
  王猛问道:“阿福,你猜猜看?”
  曹朋刚坐好,正准备把包裹打开。闻听王猛询问,他抬起头,微微一笑,“马厩里面,当然是应该进入马厩的东西。”
  “马……阿福,有两匹马!”
  屋外,传来王买惊喜的呼喊声。
  曹朋抿着嘴,一言不发。
  他轻轻打开包裹,只见里面摆放着七八卷竹简。拿起来一卷,入手沉甸甸的……他轻轻打开来。
  “《孝经》?”
  曹朋连忙放下竹简,又拿起来一卷。
  《论》、《诗》……
  “伯父,这是?”
  “给你的。”
  “伯父见到元安先生了?”
  王猛摇摇头,“没有见到。”
  “那这些……”
  “这是小庞先生所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