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1225

  曹朋把兜囊挂在身上,而后翻身上马。
  “走,去虎贲府!”
  ……
  许是得到了曹操的指示,对于教授曹朋戟法的事情,典韦没有任何推辞。
  不过,听说曹朋随典韦学戟,典满也来了兴趣。每天兴冲冲的和曹朋一起,在典韦的指导下,学习使戟。只是这戟真的难学,才几天的功夫,典满就有点不耐烦了。他也练过戟法,不过练得是双戟。这双戟和方天画戟虽然都是戟,可练起来,却完全是两码子的事情……
  曹朋也不得不佩服,典韦竟然能把长戟、短戟还有大刀使得样样精通。
  如果换在后世,那就是十八般武艺精通的主儿。
  典满学了双铁戟,再练长戟就有点不顺手。大约坚持了五六天之后,他决定,放弃学长戟。
  长戟的用法,难于双铁戟。
  而方天画戟的练法,又难于长戟。
  曹朋不得不感慨,这中国冷兵器的博大精深。只这一个戟,就划分了好多个种类,而且练法也各有不同。典韦练的是单耳戟,也属于极为大众的长戟。对于方天画戟的练法,他也是半知半解。所以在教授曹朋的时候,典韦多是传授他最基础的戟法,至于方天画戟……
  好在,张辽给了曹朋一份戟谱,倒是极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尴尬。
  每天晌午,曹朋会随典韦学长戟;下午则在黄月英的督促下,练字习文,做一些功课。
  到晚上,曹朋则钻研张辽的那份戟谱。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间,二月已成过去,三月到来。
  曹纯和曹真,率虎豹骑返回。
  不过如曹朋所猜测的一样,他们并未能杀了刘备。
  在这一点上,刘备可说是继承了他老祖先的本事,逃跑绝对是一流水准。曹纯率虎豹骑一直追杀刘备到青州,杀得刘备望风而逃。奈何他麾下有白眊,死战掩护,最终使刘备脱身。
  对此,曹朋并未感到失望。
  与此同时,曹汲也忙完了公务,返回家中。
  父子重逢,自然又是一番亲热。曹汲看起来,比之当初去荥阳河一工坊时,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不是样貌上的变化,而是一种气质上的改变。
  换句话说,就是有官气!
  “阿爹,诸冶监令也好,诸冶都尉也罢,总体上就是那么多事情。有郭先生帮忙,你大可不必事必亲躬。我倒是觉得,你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学识字,读读书,学一学怎么做好官。”
  “读书,识字?”
  曹汲顿时愁眉苦脸。
  “阿福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都这个年纪了,如何读书识字。”
  “学不分老少,君不闻朝闻道,夕可死吗?从前,有一个家伙整日好勇斗狠,被当地人称之为三害。南山有虎,江水有蛟,猛虎恶蛟,皆不如一人。于是就有人设计,让那家伙去处猛虎和蛟龙。结果那人杀了蛟龙和恶虎,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弹冠相庆。那人回家后,得知自己也是三害,不由得心生愧疚,于是前去拜访当地一个名士,那名士就赠他这六个字。
  阿爹,我说个故事,不是说你很坏,而是想要告诉你这朝闻道,夕可死的含义……”
  “夫君,我觉得阿福说的不错。”
  张氏也表示赞同,对曹汲鼓励道。
  曹汲虽说觉得为难,但也表示认同。
  只是,这识字,却需要有先生教导。曹朋自己都忙不过来,又如何帮助老爹去识字和读书?
  “阿福,你确实难为叔父了!”
  黄月英也责怪道:“他好歹也是诸冶都尉,你让他从何学?从仓颉篇吗?似乎不太合适吧。”
  曹朋道:“读书识字,可以请德润先生代劳。
  不过这教材……”
  他在回廊上呆坐了一整夜,忽然间一拍脑袋,大声叫道:“我知道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250章
天下文章一大抄
  诸冶监隶属少府,但却又独立于少府。
  其实,在少府治下有两个官署的性质很特殊。一个是水衡都尉的官署,督造舟船器械;另一个就是诸冶都尉的官署,监造兵械甲胄,以及各种铁器。水衡都尉如今是形同虚设,由少府刘晔兼任。但诸冶都尉确是实实在在的衙门,一方面隶属少府,另一方面由司空府所辖。
  不过,总体而言,诸冶府还是在少府治下,至少名义上,必须听从少府刘晔的监管。
  诸冶府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不在皇城设立官署,而是单独设立在许都西里许。毗邻许都秀春门之畔,占地0.6倾,约4万平方米。门头很高,两边各有一只上古吞金兽的石雕。
  往里面走,诸冶府的各项事宜,都是在前庭处理。
  三进三出,正中央是一座中堂,立面又设立有诸如公输般、欧冶子这样的大匠雕像。
  刘晔平时并不怎么管理诸冶监,而诸冶监升级为府之后,他就更少过来。不过今天,刘晔要来查找一个资料。他本身也是机关大匠,一些关于机关消息的资料,平时都藏于诸冶府的书馆之中。所以,即便是如刘晔这种家中藏书甚巨的人,在查找专业资料时,也需至诸冶府。
  诸冶府的工作很驳杂。
  举国冶炼,以及各种辎重器械所需,都必须要由诸冶府报备,而后分发下去。
  这里的吏员杂役加起来,差不多有百余人,也算是一个很具体的职能部门。刘晔来到诸冶府的时候,吏员们正忙碌着。曹操下令,命诸冶府加紧赶造兵械,务必使豫州,特别是颍川陈郡包括陈留在内的兵马,在年底前可以更换装备。同时,诸冶府还承担着曹公犁等农具的督造工作。海西在正月时上表,请求三千台曹公犁……这些事情,也要经由诸冶府监督。
  总之,诸冶府是大事没有,小事不断。
  一百余人虽然忙碌,但井井有条,没有半点乱象。
  “这些牌子是怎么回事?”
  刘晔指着各房间门口挂着的牌子,忍不住好奇问道。
  “回刘少府,这是曹都尉命人打造出来,方便前来传递消息,递交公文的人,无需询问便可以找到所属人员。”
  刘晔微微点头,问那随行吏员道:“府中一切尚正常吗?”
  “一切正常。”
  那吏员说完,忽然认不出噗嗤笑出声来。
  “笑什么?”
  “只是,只是……曹都尉最近好像多出了一桩兴趣……还有啊,我们发现,曹都尉居然识字。”
  “哦?”
  “曹都尉最近魔障似地,整天嘴里嘀嘀咕咕的,也不知道念叨什么……什么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反正挺有趣的。大家都在猜测,曹都尉这是读的什么书,而且都非常的好奇。”
  “我也很好奇。”
  刘晔闻听,不由得微微一笑。
  对曹汲,他并不是很熟悉。
  不过由于当初邓稷顶了他推荐的梁习,使得刘晔心里有点不舒服。于是乎,连带着曹汲也受了牵连,不甚被刘晔待见。好在此前曹汲一直在荥阳工作,所以刘晔也找不到他的麻烦。如今曹汲回来了,而邓稷在海西也确实是政绩卓著,刘晔那点小怨念,随之就烟消云散。
  “曹都尉如今在做什么?”
  “好像在后面公房中读书……”
  “带我过去看看。”
  刘晔突然来了兴致,让那吏员带着他去见曹汲。
  一行人穿小径,来到后院公房。曹汲工作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的跨院,立面设有两排厢房。一边是接待客人所用,另一边则可以供曹汲休息。公房的门开着,曹汲并不在房间。
  杂役说,曹汲刚出去,一会儿便会回来。
  刘晔心想:不管怎么说,这曹隽石也是我治下官吏。从他上任到现在,我还没有见过他。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情,索性就等一等,和他见一见。都说曹氏三都尉,倒要见识一下……
  想到这里,刘晔摆手,示意吏员们退下。
  在站在这公房里,打量了一圈,轻轻点头。
  曹汲的公房,也就是办公室,大约有二百多平方的样子。没有什么附庸风雅的器具,一张条案,几张坐榻。书架上摆放的,也不全是书籍,有图纸,还有各种器具的粗陋模型。
  想来,是曹汲平日里钻研所出。
  房间很大,也很朴素。
  窗外,有一片竹林,郁郁葱葱,令人心情舒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