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4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0/1225

  想想也是,如果没有关联,曹朋又怎可能为一比丘赋诗?关键是,那比丘在雒阳颇有艳名,而曹朋年少风流,又有才华,所以他二人即便是有不清不楚的关系,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估计,不只是陈群这么想。
  许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会这么认为吧……
  曹朋觉得,自己有必要写封信给黄月英,把情况与黄月英解释一下,否则很容易闹出误会。
  说实话,曹朋不是太想去菊花庵。
  一方面是因为他想翻阅案牍,查找线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比丘尼媚态撩人,美艳不可方物。特别是岳关那种撩人风情,令曹朋印象深刻。自己也不是柳下惠,万一……岂不是对不起月英?
  可陈群既然开口了,曹朋也不好拒绝。
  内心里,未尝没有一点期盼,想要再见一见那位‘菊花仙’的心思。
  当然了,这点心思当中,并不是欲望所致,更多的还是当初那首恶搞,让他多少有些愧疚。
  因为在曹朋前世的时代里,‘菊花’可是别有内涵!
  “既然大兄盛意相邀,小弟却之不恭。”
  于是曹朋换了一身白裳,但后来想了想,又脱下来,转而一身青衫。
  按照规矩,秋季着白衣,是一种习俗。比如陈群,就是一身白色博领大衫,行走间衣袂飘飞,颇有仙人之气。可曹朋却换了一身青色大裳,透出端庄之气。那这两年,身体越发强壮,所以配上青裳,更显英武。两人行出官衙,曹朋登上了陈群的马车,缓缓向城外行去。
  “大兄,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嗯?”
  “你莫要瞒我,我能感觉得出来,你有事情要问我。”
  在马车上,曹朋突然开口。
  陈群一怔,旋即苦笑。
  “你这家伙,确是厉害。”
  陈群想了想,问道:“你来也有三四天了,到底有什么打算?”
  “打算?”
  “是啊,你不是说,要给人颜色?”
  曹朋沉默了!
  透过车帘,他看了一眼车外。
  陈群立刻明白过来,轻声道:“子方是我心腹,你大可放心。”
  子方,名叫陈矩,是一名驭手,此时正在为陈群赶车。
  他是陈偍的曾孙,比陈群小一辈儿。但年纪,却和陈群差不多大,今年又二十四五的样子。
  既然陈群开口,那就说明,这个陈矩无需回避。
  曹朋叹了一口气,“北衙的人,我信不过。”
  “啊?”
  “那些役隶,我不太相信。
  远的不说,就拿库房着火这件事而言,我认为是内贼所为。当时北衙都在当值,那么多人却没有看到引火的贼子。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是偶然走水……可明眼人就能看出,是故意为之。
  如今北衙这些役隶巡兵,我一个都不信。
  包括在内宅的厨娘,伙夫……我也全都信不过。这几天,我的饮食全部是由小鸾一手负责,任何人都不得插手其中。大兄,你想想看,这整个北衙都不得我信任,我又能如何作为?”
  陈群闻听,脸色骤变。
  由北衙,他联想到了自家的县衙。
  到任以来,他并没有大肆更换役隶,许多役隶都是前任留下。
  那么这些役隶,是否值得信任?
  不过有一点好就是,陈群来到洛阳后,内宅的杂役和下人全都被换走。倒不是陈群小心谨慎,而是因为他本身就带着家臣奴仆。颍川荀氏,颍川陈氏,哪个不是名门望族?家里面岂能缺少家奴!陈群就任雒阳令,也是一个不小的官职。陈家人,也不可能怠慢了陈长文。
  更不要说,荀氏女的家境尤甚于陈家。
  曹朋见陈群沉思,于是劝慰道:“子曰: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
  大兄,你我这次来雒阳,都背负有重任,所以行事更需小心。雒阳不是海西,哪里没有规矩,我就是规矩;可是在雒阳,一切都有规矩,你我想要改变这状况,就必须先学会了解。
  库房火事,是一次试探。
  有些人想要弄清楚,我究竟会如何施为。
  我越是不着急,他们就越是着急;我越是不动手,他们就越多猜忌。如今敌暗我明,所以急切不得。不过大兄倒是可以借此机会,小小的整顿一下雒阳。比如此前大兄在城门加强盘查,效率太慢。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令效率增快。大兄你可设立号牌制,进出雒阳,发放号牌。若无号牌,则许进不许出……如此一来,雒阳局势,你大可以了然于心间……”
  “号牌制?”
  陈群不禁陷入沉思。
  “这只是一个设想,但具体的,我尚未有规划。
  同时,大兄可整顿集市。雒阳市集如今有些混乱,但毕竟是一群商贾,其能量即便是有,又有多大?大兄先整顿集市,平稳雒阳民生。而那些人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我身上,大兄可放手施为,而不会有太大阻碍。一俟民生平稳,则雒阳百姓归心,那时候大兄就可以把整个雒阳,掌控手中……大兄你现在是雒阳令,所要考虑的是雒阳稳定,而非是关注于琐事。”
  陈群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到雒阳也有一周,说起来他的注意力,一直都集中在朱赞之死的案子上,以及后来库房火事上面。对民生,他反而没有留意。却不知,以陈群的背景,整顿民生,并不是太困难。
  雒阳大贾的背后,多有世家豪门支持。
  陈群本身就是世家子弟,自然不会受到阻挠……
  “贤弟一席话,为兄茅塞顿开。”
  陈群不由得笑道,轻轻拍了拍曹朋的肩膀,“看起来,当初我举荐贤弟,并没有选错人。”
  不知不觉,车马已到了城门口。
  一队车仗和陈群的马车错肩而过,曹朋无意中扫了一眼,却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他不由得一怔,连忙喊住马车,走出来观望。
  却见那车队沿着大街缓缓远去,刚才那熟悉的人影,早不见了踪影。
  “贤弟,怎么了?”
  陈群探出头来,好奇的问道。
  曹朋摇摇头,“没什么……对了,刚才那车仗,是从何处来?”
  陈群自然也不知晓,不过没关系,他立刻让陈矩下车,跑到城门口,询问当值的门伯。
  片刻后,陈矩回来,“公子,刚才那车仗,是中山大豪苏家的商队。
  据门伯说,苏家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带大批的皮毛前来雒阳贩卖,在雒阳城内,也设有商铺。”
  中山苏家?
  没听说过……
  曹朋搔搔头,暗道一声不可能。
  那个人又怎会和中山苏家有联系?而且还混迹在商队之中?
  可能看错人了吧!
  曹朋想到这里,登上了马车。
  陈群也没有再询问,只下令陈矩赶车……就这样,一行车马驶出了雒阳城,朝着北邙而走。
第269章
愿为公子朝
  北邙,又名郏山。
  东西延绵三百余里,犹如长龙般,横卧雒阳城北,是雒阳北面的天然屏障。
  山峦起伏,风光绮丽。
  相传,道教始祖老子,曾在此山炼丹,故而在后世,成为道教圣地……菊花庵就坐落在北邙山脚下的一处峪谷之中。谷中生长有野菊花,立秋之后,纷纷绽放。五彩缤纷,满山绚烂,成为雒阳一处景致。立秋过后,来此游玩者络绎不绝。在欣赏完菊花之后,人们会登高而亡。每到傍晚,暮色苍茫。立于北邙山上,可见云霞缥缈,令人恍若如进入了仙境……
  邙山晚眺,是后世洛阳八大景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0/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