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1225

  只不过曹朋前世并没有来过此地,更未曾欣赏过这晚眺的美景。
  周围群峦起伏,山川格外秀美。远眺雒阳城廓巍峨,只是在暮色中,隐隐透着一股子衰败。
  和陈群并肩站在北邙山上,曹朋不由得心旷神怡。
  这里没有什么人工雕琢的痕迹,也看不到满天的缆车,一派自然风光。
  往山下看,野菊花正灿烂。
  往远处看,雒阳城就在眼帘……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他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不成想却被陈群听得真切。
  “阿福,何故如此感叹?”
  “呃,只是偶感而发,当不得什么。”
  “是吗?”
  陈群不由得笑了,点点头没有再追问。
  和曹朋爬了半天山,也欣赏了北邙的景致。陈群感觉到有些疲乏,于是便生出了归家之意。
  他今天找曹朋,说是赏菊,实则是想要弄清楚曹朋的打算。
  而曹朋已经把话挑明了,陈群也就放下心来。他开始盘算着,如何去整顿雒阳集市,平定民生。
  雒阳的物价,在东汉年间一直高居不下。
  即便是历经董卓迁都之变,破败的雒阳,同样是物价惊人。
  在许都,一升粗粟大约要一百三十余钱;而在雒阳,同样一升粗粟,价格就高达二百余,近三百钱。这还是许都屯粮之后,曹操平抑粮价之后的结果。如果放在早先,一升粗粟一度超过了一贯钱,其物价之高,可见一斑。陈群现在所要做的,是尽力让雒阳的粮价回落。
  熹平年间,雒阳粮价不过百余钱。
  陈群不指望能回落到熹平年间的水平,只要等稳定在二百钱左右,便能称得上是非凡政绩。
  “阿福,我们回去吧。”
  “也好。”
  曹朋也有心离开,于是便点头应下。
  “晚上,到你家用餐?”
  “为什么要到我家?”
  陈群嘿嘿直笑,“如此好时节,焉能没有美食?但若说美食,还是你家小鸾做的最好。”
  “大兄,做人不能这般无耻。”
  “贤弟,你来雒阳,我尚未为你接风,不如今天就在你家中补上,略表为兄这一番心意。”
  你家给人接风,要去被接风之人的家中吃饭。
  好在曹朋对陈群也已习惯,所以笑骂两句之后,也就答应下来。
  此时,金乌西沉,暮云四合。
  山上凉风习习,可到了山下,顿时感觉如蒸笼般的闷热。也不知是老天心情不好,亦或者别的原因。下得山后,天色陡然生变。但见滚滚乌云,从远处扑来,眨眼间遮掩苍穹……
  从厚厚的云层中,隐约传来雷声。
  曹朋正要登车,忽听远处有人叫喊他的名字。
  他停下脚步,扭头看过去,却见一个相貌极其难看的老僧,和一个青年正施施然向他走来。
  “果然是你,曹公子!”
  “玄硕先生?”
  曹朋一眼认出,来人一个是现任白马寺卿(自封的,朝廷没有备案)袁玄硕,另一个则是和那位太平道‘人公将军’同名的张梁。两人来到曹朋跟前,一个稽首,一个拱手作揖。
  “张公子,玄硕先生,你们怎在这里?”
  玄硕咧嘴一笑,脸上的伤疤迭起,令人不由得心生厌恶。
  他回答道:“今日菊花仙设宴,我等岂能不来?她去年酿成的菊花酿,正值一年,可以启封,所以我们受邀前来,一品岳庵主佳酿。刚才远远看到曹公子背影熟悉,故而冒然呼唤。”
  说着话,玄硕扫了一眼陈群,一拱手,“陈县令也在。”
  他是白马寺卿,不管这个‘白马寺卿’是否得到朝廷的认可,毕竟也在陈群治下。
  陈群到任的时候,玄硕也曾前去迎接。故而他一眼就认出了陈群,倒也不值得曹朋奇怪。
  张梁也上前与陈群见礼,而后便站在一旁不说话。
  “陈县令,曹公子,看这天色,似有雷雨将临,何不到庵中避雨,也好品尝那菊花佳酿?”
  “这个……”
  陈群犹豫一下,向曹朋看去。
  曹朋抬头看了看空中皑皑乌云,轻声道:“玄硕先生说的倒也有理,既然如此,你我不妨先找地方避雨。等雨停了,咱们在回去,如何?”
  “就依友学之意。”
  其实,陈群心里未尝没有想去领教一下菊花仙风采之意。
  不过他是雒阳令,一言一行都必须要有章法。
  说好听一点,叫做矜持;说难听一些,就是装逼。
  玄硕不由得笑了,“今日有陈县令和曹公子至,说不得是我等之幸。元安,我陪县令和曹公子过去,你通知一下菊花仙,让她好好拾掇一下,莫要怠慢了陈县令和曹公子两位贵客。”
  张梁点头,转身离去。
  陈群和曹朋,在袁玄硕的陪伴下,往菊花庵方向走。
  “袁先生此前,在何处高就?”
  “哪里有什么高就,不过是在长安城中,做一小卒耳。当初王司徒设计杀死董卓,李傕郭汜围攻长安。在下也是怕死,所以便偷偷的离开。这脸上的伤,便是当时被城门大火所伤。
  本来,我还有心做些事业。
  可这面皮一伤,那心思也就薄了。
  正好我早年也曾修过佛法,故而来到雒阳后,便生了遁世之心,于是在白马寺落脚。当时白马寺也没人,我便被推荐位白马寺卿……对了,陈县令还请费心,为我在朝廷早日造册。”
  “前任雒阳令,为何不造册呢?”
  “如何造册?”玄硕叹了口气,“最初连朝廷都不知在何处,所以也没人过问;陛下迁许都之后,连年战事。我曾几次催促前任雒阳令,可一直都未得重视,于是就这么拖延下来。
  之前,洞林寺僧人曾请造浮屠五百弟子像,只因为未得正名,以至于迟迟不得成事……”
  说罢,玄硕又一声叹息。
  浮屠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佛’的意思。
  佛教里,有《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早在永平年间,便传入东汉。
  只不过,永平求法时,竺法兰和迦什摩腾翻译了《四十二章经》等经文,并没有翻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故而民间流传的《本起经》,还是以梵文为主。僧人们即便知晓,也没有去翻译过来,以保持自己崇高的地位。而这佛五百弟子,也就是后世的五百罗汉。
  古天竺惯用‘五百’、‘八万四’来形容众多的意思。
  例如这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都是在佛经中经常出现的数字。
  洞林寺,位于荥阳。
  与雒阳白马寺,西山香山寺并称中国最为古老的三大佛寺。洞林寺也是兴建于永平年间,不过比白马寺略迟,属于白马寺的分支。供奉释迦摩尼,所以求五百弟子佛像,倒也正常。
  只不过,似洞林寺不得擅造佛像,必须由白马寺批准,并由白马寺监造。
  如今白马寺没有得到朝廷认可,就算是造成了,也无法运送。特别是在太平道之后,朝廷对这种宗教传法,一直处于谨慎状态。如果在路上被查到,很有可能会被就地销毁……
  陈群点头道:“此事我会留意……不过还需上奏鸿胪寺,恐怕需要些时间。”
  “只要陈县令当心就好,否则我寺中五百弟子像已经造好,却迟迟不得运送,也是一桩麻烦。”
  玄硕点到为止,没有再讨论下去。
  至于陈群什么时候上书,什么时候批准,他不会询问。
  似陈群这样的人物,既然答应下来,自然不会反悔。想必玄硕相陪,也就是为了陈群这句话。
  曹朋一旁静静聆听,一路上也不曾开口打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