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8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6/1225

  在凉州掀起偌大的风浪也就罢了,如今竟杀红了眼,连韦端也一起干掉……韦端,可不是马腾韩遂之流。那是京兆豪门!他身后所代表的,恰恰是关中士族利益。你把韦端杀了,岂不是要断了关中士族在凉州的利益?他们不闹起来在怪。
  “主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郭嘉刚才正看得津津有味,却被曹操叫到了书房。
  曹操苦笑一声,“还是让文若来说吧。”
  郭嘉和董昭,随之将目光转向了荀彧。
  荀彧也是一脸苦笑,看了一眼众人,而后沉声道:“六天前,曹朋在狄道,杀了韦端父子。”
  “什么?”郭嘉诧异问道:“友学好端端,何故要杀韦端父子?”
  “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奉孝可知南部都尉王猛?”
  郭嘉道:“我当然知道!他与奉车侯关系甚好,友学对他也极为尊重。他……”
  郭嘉话到一半,突然闭上了嘴巴,似乎有所了然。
  荀彧点头道:“此前,王南部被马腾所杀,本可以避免。却因为韦端坐视不理,见死不救,拒不发兵,造成王南部战死白石县。原本此事并不为人知,哪晓得临洮令石韬竟然没有死。他很清楚这其中的缘由,并且曾多次恳求韦端出兵,但都被韦端拒绝。王南部被困白石县的时候,石韬眼见韦端不肯发兵,便率部救援。不想在救援途中,遭遇马腾伏击……一直到曹朋收取狄道,才又出现。
  韦端父子从汉阳返回狄道后,就被曹朋拿下。
  并且在王南部灵堂上,亲手取了韦端父子性命……此事,在关中引起很大的动荡。汉阳郡太守杨阜领赵衢等人,要来许都喊冤,幸好被子廉拦住,留在长安。
  子廉命人六百里加急送报过来,我今日之所以迟到,也正是因为这桩事情……”
  说罢,荀彧扭头向曹操看去。
  “主公,此事若不得妥善解决,只怕关中会再起事端。”
  曹操闭目沉思不语,脸上写满了凝重之色。
  半晌后,他抬起头来,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郭嘉身上。
  “奉孝以为,此事何如?”
第509章
稳定才是大道理
  荀彧荀攸叔侄,恍然大悟。
  曹操的真实用意,随着他这一句询问,也就显露无疑:曹操的内心里,并不想处置曹朋。
  也难怪,曹朋杀了韦端,等于解决了曹操一桩心腹大患。
  此前他还在为关中士族力挺韦端为凉州牧而感到头疼,现在韦端死了,那么关中士族的提议,也就自然而然烟消云散。曹朋这是立功了!曹操又怎可能处置?
  虽说,随着曹朋不断的壮大,西北捷报频传。
  曹操对曹朋多多少少,有了些许提防。但总体而言,曹操内心里还是非常欣赏曹朋,所以一直没有什么举措。如果因为这提防,而认为曹操就是猜忌,可就大错特错。曹操对本家弟子的信任,无可比拟。他之所以提防曹朋,是因为下一代的缘故。曹朋和曹冲走的太近,让曹操有些担心,曹冲受曹朋影响太大……
  可实际上,曹操对曹朋的信任,从未有过消减。
  他之所以向郭嘉发问,原因非常简单。
  郭嘉和曹朋一家的关系密切,是许都城中人所共知的事情。郭嘉之子郭奕,拜曹楠,也就是曹朋的姐姐为假母,也就是干娘,可见两家的关系是何等密切。
  问郭嘉的意见,那摆明了就是不想处置曹朋。
  荀彧眉头微微一蹙,想要开口,但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郭嘉沉吟片刻道:“韦端,乃朝廷册封凉州刺史,俸禄万石。曹朋,虽战功赫赫,但终究是韦端之下。以下犯上,本就触犯了朝纲法纪,更不要说为一己私仇,而杀朝廷大员,罪无可恕。若不与惩罚,只怕会乱了朝纲,坏了朝廷法度。”
  荀彧眼中闪过一抹赞赏之色。
  曹操似乎也不奇怪,只是点点头,“接着说!”
  “曹朋,必须惩罚,绝无推脱道理。
  以我之见,可免去他河西太守,北中郎将之职,着人前往凉州将其缉拿回来。按照律法,他杀韦端乃死罪……不过他此前夺武威,平马腾之乱,稳定凉州局势,也算的是功劳卓绝。功过相抵,死罪可免,活罪不饶,应判其鬼薪三岁。”
  鬼薪三岁?
  曹操眸光一闪,有些犹豫。
  毫无疑问,他觉得鬼薪三岁,似乎有些过了。
  所谓鬼薪,就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徒刑。最初因为宗庙采薪而得名。鬼薪之意就是从事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已经各种重体力劳动。鬼薪三岁,也就是惩罚三年,从事重体力工作。这在汉代刑罚之中,属于中等程度的刑罚。依照律法,这种类似于后世劳动改造的惩罚,分为五等。分别是罚作一岁;司寇二岁;鬼薪三岁,完城旦四岁和髡钳城旦五岁五种。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死刑处罚,不一一列举。
  曹朋擅杀朝廷大员,而且是万石大员,按律当斩!
  可汉代又有赎罪的说法,更何况曹朋在凉州建立了偌大功勋。郭嘉也说了,功过相抵。
  那究竟是如何相抵?
  完全是看主政者个人的心思来决定……
  本来,曹朋建立的功勋就很大,功过相抵的话,不罚不赏也能说得过去。只是他这次捅的篓子太大,如果只是简单的功过相抵,很可能会激怒整个关中士族。
  所以,罢官去职,也在情理之中。
  依照曹操想法,功过相抵,罢官去职足够了。
  可没想到郭嘉竟然又加了一个鬼薪三岁,等于是劳动改造三年。
  这可就有点超出了曹操的底线,让他心里隐隐生出一丝不快之意。我让你发表意见,是让你想办法减免曹朋的惩罚。你倒好,功过相抵不说,罢官去职之后,还要鬼薪三岁?曹操看郭嘉的目光,顿时有些不善,心里隐隐有一丝怒气……
  郭嘉怎能猜不出曹操的心思?
  可他却没有改变主意,大声道:“主公,若友学杀的是旁人,功过相抵足矣。
  但问题是,他杀的是一个配享万石的朝廷大员。
  而这个朝廷大员的背后,尚关联到整个关中士族的利益。主公若不狠狠惩罚,且不说关中士族是否会答应,恐怕于日后法纪,也会有极大影响。所以,主公要么不处罚友学,要处罚,就必须从重处罚,以儆效尤,否则日后必有祸事……”
  这是杀鸡儆猴!
  不仅仅是为了平息关中士族的愤怒,更是要警告那些骄兵悍将。
  事实上,随着曹操攻取冀州,骄兵悍将的情况越发严重。这一点,曹操或许没有觉察到,可郭嘉却敏锐的发现。曹军将领骄纵情绪越来越严重,绝非一件好事。但由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郭嘉也没办法开口,更不好警告那些将领。
  恰在此时,曹朋杀了韦端。
  郭嘉和曹家的关系,那不必赘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郭嘉觉得,必须要借此机会,警告那些曹军将领……
  曹朋,是曹操的族侄。
  同时又是享誉中原的名士,有着极大名望;而且,他战功显赫,以前的事情就不说了,但只是他在河西这两年时间,平定河西,设立郡县,夺取武威,攻占金城,斩马腾稳定凉州局势……一桩桩,一件件,拿出来那都是天大的功劳。
  连这么一个人犯了错,都会受到严厉惩罚。
  想必于曹军将领而言,必然是一种变相的警告……
  郭嘉虽和曹家友好,但他首先是曹操的谋主,他要考虑的事情,自然以曹操利益为主。
  曹操,陷入了沉思!
  荀彧等人也轻轻点头,心道一声:果然不愧郭奉孝。
  见曹操不说话,荀彧开口问道:“那当罚友学何处鬼薪?”
  “荥阳!”
  “嗯?”
  郭嘉笑道:“主公莫忘记了,曹隽石曾言,友学在奇淫巧计方面,无人可比拟。
  当初他创双液淬火法,以及风箱等各种工具,皆出自友学之手。
  而河一工坊监令,是隽石昔日之家臣,同时还是友学妾室郭寰之父。让友学去河一工坊,正可人尽其才。再说了,有他丈人维护,他在那里也不会太过吃苦。
  主公不是说,希望友学静下心来,好生做一番学问?
  到了河一工坊,无人可以打搅,他有大把时间来做学问,主公又何必太过担心?”
  “这个……”
  “若主公还不放心,就使妙才为河南尹。”
  曹操有点心动了!
  夏侯渊,那也是曹朋的丈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6/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