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8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0/1225

  曹朋已经开始计划,来年开春之后,会在雒阳等地开始三家福纸楼,到时候必然会产生更大的利润。
  而造纸工坊,也已经完全竣工,可以投入生产。
  工坊位于河一工坊以西,频临虢亭。造纸工坊的兴建,将吸纳近千流民,以缓解荥阳本地,土地紧张的局面。于荥阳太守王植而言,这个造纸工坊的出现,不但可以增加荥阳郡税赋,还能够降低荥阳人口密集,土地相对稀少的窘境。着实是一桩了不得的政绩,自然也拍手欢迎。
  文化暴利,这就是赤裸裸的文化暴利!
  曹朋预计,工坊在全力开工后,将会给他带来每月逾千贯的收益。而且这还只是初期,随着福纸楼未来在各地的设立,工坊进一步的扩大,所产生的利润,也毕竟是格外的惊人……
  濮阳逸和陆瑁两人,坐在一旁,看完了这份报表之后,也忍不住发出感慨。
  这曹朋,莫非有点石成金的本领?
  曹朋站起身,舒展了一下身子,突然问道:“子璋,江东那边,如今形势如何?”
  “前些日子兄长来信,说周都督在柴桑调兵遣将。但具体的目标,目前尚不是特别清楚。”
  周瑜,果有动作!
  曹朋哑然一笑……
  河北荡平在即,而这天下格局,似乎变得越发微妙。
  曹朋知道,孙权和周瑜,绝不会坐视曹操统一北方。他们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拖延北方统一的时间,以争取更多的准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谁也无法阻挡。自从黄巾之乱以后,诸侯割据,至今已有二十年时间。随着曹操统一北方,局势愈发的清晰起来。
  只是,不知道曹操究竟何时才能结束北方之战?
  曹朋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脸色微微一变。
  “小逸,你什么时候回去?”
  濮阳逸说:“最迟后日,我就要返回许都。”
  “如此,你帮我带一封书信给张机先生。请他得空,为奉孝诊治一下身体,看看他的情况。”
  濮阳逸一怔,“郭祭酒身体不好吗?”
  “呵呵,也不是,不过是检查一二。”
  郭嘉早年,曾过量服用五石散而身体虚弱。
  虽然被董晓及时发现,并停止了他服用五石散的行为,但终究是曾有过一些病状出现。如今,曹操即将再次兴兵。曹朋隐隐约约记得,郭嘉就是在征伐北方的时候,因病而亡故,令曹操痛惜不已。
  不管是出于前世对郭嘉的喜爱,还是今生,郭嘉和曹家的亲密关系,曹朋都觉得,有必要关注一下才行。毕竟,他已记不清楚,郭嘉究竟是在那一年病故。虽然依稀有印象,郭嘉是在北征柳城时病故,而现在曹操还在图谋高干。可病症这东西,不可能一日而形成,必然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郭嘉是在征伐柳城时病故,说不定这病根子,早已经在之前,出现端倪。
  有备无患!
  曹朋可不想郭嘉,重复那历史的命运……
  “对了,有件事也不知当不当讲。”
  “什么事?”
  陆瑁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公子可知道周不疑其人?”
  “当然。”
  “此人近来,在许都极为活跃。
  他年纪虽小,但是确有雄辩之能。此前已接连和文举公、仲豫公等人争论,声名极为响亮。
  这段时间,他似乎隐隐有针对公子之意。
  特别是前些时候,他公开抨击胡公,引起不小的反应。此子,好像是对公子含有敌意……而且他背后,似有五公子撑腰,言谈极为嚣张,引起许多人感到不满。据说,胡公门下周奇,不日将抵达许都,要与这周不疑争辩。此前周不疑已胜了一次,若再胜,只怕会对胡公产生不利。”
  曹朋闻听,眼睛不由得一眯。
  对于周不疑的作为,他也有所耳闻。
  毕竟荥阳距离许都,不过一两日的路程,有什么消息,他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
  对于周不疑的种种挑衅,胡昭也不是不知道。他甚至派人来荥阳,严禁曹朋参与其中。在胡昭和曹朋这个层次而言,周不疑的作为,分明是想踩着他们的肩膀,来获取更大的名声而已。若胡昭出手,或曹朋出手,即便是胜了,也胜之不武。弄不好,还会被人说是以大欺小。
  此前孔融接受了周不疑的挑战,已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胡昭在给曹朋的书信里言:童言无忌,且随他去!
  而胡昭的这个态度,恰恰也符合曹朋的心思。周不疑?荆州神童才华卓绝……
  呸!
  在曹朋眼中,他的行为简直就和那跳梁小丑没有区别。
  这就是一块膏药,沾上了就得要脱一层皮。虽然还不清楚这小家伙究竟是什么用心,但曹朋能感觉得出来,他的用心颇为险恶。绝不似表面上所谓的学术交流那么简单,而是别有用意。
  不过,胡昭可以无视周不疑。
  但他的学生,却未必能够容忍……
  特别是之前输了一次后,卧龙谷门人怎能善罢甘休?
  周奇,是胡昭的弟子。
  入门比曹朋要早,可是若论地位,他还要尊曹朋一声师兄。当年曹朋在卧龙谷就学的时候,和周奇关系不错。不过那时候的周奇,还只是书院弟子,未入胡昭门下。而今,随着曹朋崛起,周奇也渐渐得到了士林的关注。此次他要来许都和周不疑辩论,怕就是要为胡昭争一口气。
  曹朋沉吟片刻,问道:“周奇今在何处?”
  “据说,尚在颍川书院盘桓。”
  曹朋立刻走出房间,沉声喝道:“姜冏。”
  “末将在。”
  “立刻带人,马上前往颍川书院,找一个名叫周奇的人,不管用什么手段,定要请他前来。”
第524章
小人难测
  周不疑,一个来路不明的人物。
  他只有十四岁,却才华横溢,能雄辩滔滔。
  曹朋对这么一个人,可说是没有半点印象。至少,在三国演义中,这个人并没有登场出现。
  他是荆州神童,突然跋涉前来,在许都定居。
  他丝毫不做掩饰,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对曹朋明显的敌意。
  据说,周不疑是世族子弟,其舅父刘先,享誉荆襄。可问题是,按照东汉时的规矩,单字名为贵,双字名为贱。周不疑不是他的表字,他表字元直。也就是说,周不疑是他的本名。
  一个拥有贱名的世族子弟,一个来历极为其他的少年。
  曹朋百思不得其解,这周不疑究竟是何许人也?
  送走了陆瑁和濮阳逸之后,曹朋独自坐在书房里沉思。越想,他就越觉得周不疑来历可疑。
  但他的身世,偏偏又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疑点。
  轻轻搓揉面颊,曹朋起身,才发现不知何时,天已经暗下来。
  点燃油灯,他迈步走出了书房,站在门廊之上,看着院中秋菊盛开,嘬了嘬嘴,转身沿着长廊离去。早在他第一次听到周不疑这个人的时候,便开始留意打听。据黄月英说,刘先的名号她倒是知道,但对于周不疑,却不是特别清楚。也难怪,黄月英离开江夏的时候,周不疑应该不过五六岁而已,她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印象。所以,能给曹朋的帮助也不太多。
  曹朋又派人前往颖阴,请教黄承彦。
  同时更着人向徐庶庞统等人打听,想要从他们口中,得到一些信息……
  从黄承彦那里,曹朋再次确认了周不疑的存在。黄承彦是在建安五年离开荆州,当时周不疑八岁,以聪慧而著称,在零陵小有名气。不过,由于江夏和零陵相距甚远,而且周不疑当时还小,虽然有名气,却并不为黄承彦熟悉。毕竟,两者间的差距很大,以黄承彦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又怎可能会特别留意一个八岁的小孩子?哪怕,那孩子是一个极其聪慧之人。
  不过,黄承彦说,会设法为他打听留意。
  可那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打听出来的事情。毕竟,黄祖已死,而黄彣远离……江夏黄氏已大不如从前,想要打听消息,并非一桩易事。同时,庞德公在建安七年,深入鹿门山隐世,已极少露面。如果能找到庞德公,可能会比较清楚一些。可惜,没人知道他躲在什么地方。
  庞统和徐庶也派人回信,知道有这么一个零陵神童的存在。
  但和黄承彦的情况差不太多,他们对周不疑的情况,也不是非常清楚……
  倒是孟建说出了一个情况,引起曹朋的注意:周不疑,曾随刘先一同前往水镜山庄拜访司马徽。
  当时司马徽对周不疑,极为赞赏,称赞他是一个神童。
  那是发生在建安六年的事情,孟建还在水镜山庄学习,所以曾和周不疑有过两次不算太亲密的接触。据孟建说,周不疑那是年方十一,但是举止狂傲,言语不羁,给人感觉很不舒服。不过,他和诸葛亮倒是能谈到一起,而且看上去会有所收敛。当时崔钧对周不疑极为不满,曾在一次闲聊时,说到周不疑。诸葛亮还为周不疑争辩了几句,后来便不了了之……
  诸葛亮,周不疑,刘先,曹冲!
  对于这几个名字,曹朋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0/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