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8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4/1225

  “水淬火,速度最快,硬度较高;油淬火,速度较慢,硬度偏低;而风淬火,速度最慢,硬度最低。关键是要看你需要打造什么样的兵器,而后进行选择。当刀胎火红时,若没有全部投入水中,只有局部浸水,那么未入水的部分,会因为缓慢降温,而产生不同的硬度。
  这叫做局部淬火!”
  曹朋小心翼翼,夹起刀胎,慢慢放入水中。
  而后抬起头对周围的匠人道:“我用覆土包裹,其实就是一种局部淬火的手段。
  你们看,覆土部分的刀身,因覆土隔离,就如同未投入水中一样。一把直刀,在经过局部淬火后,人口的硬度、体积都会增加,于是就产生了刀背反向弯曲的效果,增强了刀的切割力。
  大家,都看明白了吗?”
  众匠人齐刷刷点头,也有一些人,摇头表示还不太清楚。
  曹朋把铁锤交给一个匠人,让他继续锻打。
  而他则从蔡迪手里接过一块湿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笑呵呵的说:“不明白没有关系,多试炼几次,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诸位都是这工坊的大匠,今日我将这覆土烧刃的办法告诉大家,也是希望诸位能造出更好的兵器。这种刀,我取名为‘小横刀’,随着各位技艺熟练,咱们再进行其他兵器的打造。但是有一点,我今日告诉大家的这些东西,不可以告知任何人,即便是工坊里的朋友,亲戚,乃至于儿子父亲,都不可以!若被我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
  曹朋冷笑一声,“后果自负!”
  “当然了,大家好好用工,我也不会亏待各位。
  郭监令已经向朝廷呈报,将会在工坊中设立等级。只要能达到了要求,每个月就可以拿到额外的补贴。具体的实施办法,大概要在年底才能出来。所以,还请诸位多多演练,待到明年开春,除了可以拿到固定粮饷,还能获得补贴。相信不久将来,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我等,必尊公子教诲!”
  十余个匠人,同时拱手高呼。
  曹朋将这等技艺公开,让他们自然格外开心。
  说起来,这些人在河一工坊,也快十年了。从曹汲开始,他们便在工坊中做工,算得上是曹氏亲信。不论是之前的曹汲,还是而今的郭永,待他们都极好。至于曹朋,虽是待罪之身,但却是享誉当今了名士。一个高士,愿意教授他们吃饭的技艺,匠人们怎能不感恩戴德?
  曹朋软硬兼施,警告了众人之后,便让他们留在铁庐中讨论和练习技艺。
  他披上衣服,迈步走出了铁庐,直奔官署公房而去。
  庞德等人也穿戴整齐,紧随曹朋身后。一进公房,就见郭永正在整理帐表,看上去格外忙碌。
  “丈人,可要我帮忙?”
  郭永抬起头,笑呵呵的一摆手,“这些事情,那用得阿福你亲自来做?
  不过是一些数目的整理,基本上已经清楚。这开春到现在,才四个月的时间,咱们就完成了去年近七个月的任务。本来单只是这三十万支曹公矢,就足够头疼。而今,却是绰绰有余。
  呵呵,多亏了阿福那流水之法,才获得如此奇效。”
  说着,郭永把算盘推开,站起来,拉着曹朋坐下。
  “小肜和小林可好?”
  开春以后,曹朋再获一子一女。
  不过这一次,黄月英产下一女,而夏侯真则生下一子。
  女儿名曹肜,取意快乐融融;而夏侯真的儿子,取名曹林,则是因他五行缺木,故而以双木代之。同时,郭寰又怀上了身子……曹朋越来越感觉到,如果继续留在荥阳,只怕要变成种马。这才一年时间,就有了三个孩子。若三年期满,岂不是儿孙满堂,着实有些头疼。
  前世,一人只生一个好!
  今生,确是儿女成群……
  虽说当时也很快乐,可一想到将来,曹朋也暗自发愁。
  这许多儿女,不知要操碎多少心思。曹绾方四岁,就显得极为活泼,在家中犹如一个小公主般的受到宠爱;曹阳三岁,是曹绾的小跟屁虫,整天跟着姐姐,倒也显得是无忧无虑……
  每次回家,都要挨个的逗弄。
  少了谁,都不太好。
  有时候这逗弄孩子,比打仗还辛苦。
  特别是当孩子众多的时候,更是令曹朋头疼。
  “蔡大家,快到了吧。”
  “嗯,据说已到了临洮,估计很快就会抵达荥阳。”
  “都收拾好了?”
  “母亲和洪婶子盯着呢,想来不会有差池。”
  在经过蔡贞姬一番劝说,年后更亲自前往武威说项之后,蔡琰终于决定,从武威迁来荥阳。
  曹朋自然很高兴。
  而张氏等人,也表示了欢迎。
  说起来,蔡琰还是曹朋的救命恩人。当初曹朋杀韦端,激怒了关中士族之后,若非蔡琰挨个拜访,请皇甫坚寿、卫觊和杨彪等人出面说项,恐怕那事情,也不会那么快便落下帷幕。
  当然了,卫觊等人出面,并非没有好处。
  比如朝那皇甫,通过河西郡,走通了漠北商路。他们通过贩卖陶器和丝绸,而换取大量的财富。而在去年时,当听说河西郡和武威郡准备推行桑基鱼塘和果基鱼塘之后,皇甫坚寿立刻派人前去商议,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步骘将朝那皇甫家的田地上,也进行了推广。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这桑基鱼塘,成绩显著。
  若实施得当,皇甫家会大获其利。
  而卫觊则通过曹朋,获取了福纸楼在长安与河东两地的经营权。
  曹洪也参了一腿,可依旧万分后悔。当初曹朋邀请他的时候,他没有跟进……而今眼见这福纸楼的出现,利润滚滚,不管是钟繇还是陈群,包括孔融等人,都赚了个盆满钵满,眼红至极。所以卫觊一说要在长安开设福纸楼,曹洪二话不说,硬生生从卫觊手里挖走了三成股份。
  为此,卫觊也是气得破口大骂。
  好在河东的福纸楼,没有曹洪参与的份儿!
  这也是曹洪万分失落的原因。他有心找曹朋,想要插上一脚,但一想到颍川钟陈两家,还有孔融那老东西,曹洪也只能罢休。他已下定决心,若曹朋再要搞什么事情,他定毫不犹豫的加入。这一年下来,他少赚了至少有万贯家财。以至于每次派人回许都,都要到荥阳看看。
  总之,是皆大欢喜。
  曹朋通过福纸,化解了和关中士族的矛盾。
  但如果没有之前蔡琰的调停,断然不会有这样的结果。
  蔡贞姬受羊续之托,请蔡琰返还中原。
  可不成想,蔡琰开始是坚决不肯。后来没办法,蔡贞姬亲自前往武威,劝说蔡琰改变主意。
  毕竟是姐妹,这亲情牌一出,蔡琰也不由得心动。
  只是,她不愿去泰山郡。
  虽然说蔡贞姬在那里,却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于是,蔡贞姬就告诉蔡琰,父亲当年在荥阳,曾留有一块田产。如果姐姐不愿意去泰山郡,可以到荥阳郡定居。田产就位于鸿沟水南岸,在敖仓附近。环境很优美,也很幽静。距离洞林寺不远,往虢亭,也不过一两个时辰。
  蔡琰,不由得心动。
  圉城老家,早已经成了废墟。
  特别是黄巾之后,连蔡邕都不愿意回去。
  但荥阳嘛……
  听上去好像不坏。
  女儿蔡眉,一天天长大,快十岁了。
  难不成真的一辈子呆在西北受罪吗?虽然说,西北将来一定会发展的很好,却终究远离中原。
  蔡琰有着很浓重的中原情节,内心里也想要回转中原。
  可之前考虑到儿女,她没有回去。
  而今,儿女逐渐长大。
  蔡迪更随曹朋,前往荥阳。
  一两日或许还好,可一年过去,终究有些思念。
  所以,蔡琰最终下定决心,回转荥阳定居。反正是父亲的田产,若空置在那里,也是浪费。
  殊不知,那田产根本不是蔡邕所置。
  而是羊续让人,以蔡氏之名,在荥阳置办下来。并通过荥阳太守王植的关系,将田产归于蔡邕名下。这种事情,办起来也不难。首先,那田产并非屯田之地,有些荒凉;其次羊衜在司空府做事,官拜司空曹掾。只凭这个关系,王植也不会拒绝。更何况是真金白银的购买?
  总之,一切就是这样,神不知鬼不觉,连曹朋也不太清楚。
  以至于曹朋听说蔡琰要来的消息后,还专门去了一趟田庄,查看了一下周围的状况。包括他在内,也认为这田庄,是蔡邕置办,还连连称赞,蔡邕的眼光好,选了一块风水宝地。
  黄月英早就听说蔡琰之名,自然欢喜。
  才女对才女,就好像天才之间的关系一样,会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更何况,蔡琰救过曹朋,这救命之恩,他也是万分感激。至于步鸾三女,和蔡琰早就认识,听说蔡琰来,当然是非常高兴。只有夏侯真,那女孩子天生的敏感,让她感觉到有些古怪。只是她不好说什么,毕竟蔡琰救曹朋是事实,她又如何阻止?人家住的是老爹留下来的田产,怎好去指手画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4/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