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校对)第9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4/1225

  说话间,他伸手搀扶起吕蓝,正色道:“但有件事情,你必须要应下。回到吕汉,不可以再似早先那般,亲自上阵搏杀。而今周大叔在东陵岛正组建水军,想来以后联络也能方便一些。
  对了,最好能尽快在沿海寻找一优良港湾,以方便船只停靠。我已命人通知徐州九大行首,让他们派人前往渤海,与你们接洽。有些东西,与其通过朝廷,倒不如通过这些个商蠹子来解决。而今我虽然已不在海西,他们对我也不似当年那般恭敬。可只要有利益,他们必然会参与。这帮商蠹子,可以用,却不可以信。至于这其中的分寸,你可一定要把握好。”
  “嗯!”
  吕蓝垂下头,修长白皙的颈子,划出一道柔美的弧线。
  曹朋心里陡然生出不舍,下意识把吕蓝紧紧的拥在怀中……
  来许都已近一月,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渐渐深厚。
  本就有一定的基础,当年曹朋在海西时,虽说并没有太过刻意,但下邳冒死将吕蓝一家救走,还有那海上的送别,都使得吕蓝魂牵梦绕。只是,勿论是她还是他,都很清楚,而今还不是在一起的时候。若想长相厮守,还需忍耐。可这分别之苦,相思之苦,终究令人难过。
  曹朋轻轻揉了揉吕蓝的头,道了声,“外面冷,且回屋吧。”
  吕蓝,顺从的和他一起返回屋中。
  ……
  男女之间,其实也就是隔了层纸。
  特别是当郎有情,妾有意的时候,一切自当水到渠成。
  吕蓝在抵达许都后不久,便与曹朋有了肌肤之亲。原本按照曹朋的想法,不想让她再离开。
  可是吕蓝却还是坚持着,要返回归汉城。
  这女子,一旦执拗起来,谁也劝说不得。哪怕是曹朋哀求,也没能改变吕蓝的决心。毕竟,曹朋虽是她的爱人,可她的母亲,小娘还有朋友,都在吕汉。这些年来,高顺曹性忠心耿耿的辅佐着她一家人,打下而今吕汉基业。更不要说,那些跟随吕家远赴吕汉的将士……
  吕蓝柔弱的肩膀上,却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她不仅仅是一个弱女子,更是整个吕汉国的希望,大名鼎鼎的吕氏女虎。
  曹朋无法改变她,也从没有想过,要去改变她……
  既然,她已经有了决意,那就只有支持。
  所以,曹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接连发出信函。给东陵岛的周仓,给下邳的九大行会,给河西的苏双等人……他要尽一切力量,来支持吕汉,分担吕蓝的压力。对此,吕蓝并没有拒绝,而是默默的感受着,情郎对她的关怀和体贴。
  吕氏汉国正式归附中原,也预示着,吕蓝在许都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在举行祭天封禅大典之后,吕蓝也将要返回吕汉。
  曹朋知道,吕汉虽然在三韩站稳脚跟,但是吕蓝身边可用之人,却不是太多。一直以来,她几乎就是依靠着高顺和曹性来打天下,身边连个可用的谋臣都没有。高句丽不同于百济和马韩。历史上,隋炀帝发兵百万,三征高句丽未得成功;而唐太宗也曾多次征伐,损兵折将,最终才大获全胜。而今的高句丽,虽然远非三百年后的那个高句丽可比。但毕竟占居了大半个朝鲜半岛,实力雄厚。高顺和曹性,年纪都渐渐大了,总不可能一直靠着他们。
  而且吕汉而今的形式,和当初初至三韩又不一样。
  那时候,吕汉和新罗之间还算是友好。可现在,吕蓝拒绝了新罗国主的求婚,更与新罗刀兵相向。如此一来,吕汉在牵制高句丽的同时,还要面对着新罗国的夹击,压力必然大增。
  所以,曹朋思来想去,命人前往荥阳,将庞明和王双二人找来。
  庞德,他要带去南阳郡,一时间抽调不出。
  但庞明和王双,却可以随同吕蓝前往三韩相助……
  庞明和王双都是骁勇善战之人,特别是王双,跟随曹朋已久,忠心耿耿,可以托付重任。
  此二人前去,也能缓解一下吕蓝的人才危机。
  只是这武将好找,谋臣难寻。
  想要为吕蓝找一个可以出谋划策的谋臣,着实不太容易。
  本来,曹朋准备过些年,等张辽当上了渡辽中郎将之后,让李儒前往三韩。可目前看来,恐怕一时间难以成行。李儒在年中,已秘密前往成都,亲自主持那个金融战略,也抽不出手。
  至于其他人……
  曹朋死来想去,也未能想出一个合适的谋臣人选。
  这个时间段,三国时期的谋臣要么已经名花有主,要么就是刚出生。亦或者是在敌对的阵营里,想要发掘,并非一桩易事。而且,谋臣和武将有很大不同。武将可以四方飘零,但谋臣,大都是出身望族,其乡土之情和家族的归附感很强。让他们飘零海外,的确有些困难。
  所以,这谋臣的人选,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他不可能是名士,也不能是望族出身……
  其次,他在中原已找不到其他的出路。若有真才实学,当然是首选留在中原,谁又愿意远赴海外,去那蛮荒之所?
  单只是这两点,就使得曹朋可以选择的范围大大缩小。
  寒士,有真才实学,又难在中原立足。
  曹朋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有什么人,符合这些条件。
  “阿福,你莫着急。
  这种事可遇而不可求,也许是机缘未至吧。若机缘到了,自然就会出现人选,你又何必揪心?”
  是啊,机缘未至。
  庞明和王双两人已经同意前往吕汉。
  王双那边非常容易,他是曹朋的家臣,一切以曹朋马首是瞻。基本上,曹朋说什么,他就会去做什么,不必太费口舌。再加上王双也知道,自己武艺虽好,可是想要在中原出人头地,实在是太过困难。中原人才济济,单单是曹朋帐下,就有许多能人。他若是留在中原,想得到机会实在是太难了……特别是那些世家达官贵人,心思太多,实在不太好揣测。
  想当初,曹朋让他回到许都,保护曹冲。
  结果环夫人扭头就把他赶回曹府……
  曹朋此去南阳,虽说会有大把机会。可是对王双而言,同样也难以出头。
  若是到吕汉,那至少是一个中郎将的官职。哪怕这个中郎将,和朝廷的中郎将有很大差别,但至少有很多机会。再者说了,看起来公子和吕汉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为吕汉效力,不也是为公子效力?说不定将来还有机会返回中原,到时候可以得到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
  但庞明……
  曹朋认认真真的召见了庞明,也没有任何隐瞒,甚至将吕蓝找过来。
  “这是吕氏汉国国主,安平,我需要你帮我走一趟吕氏汉国,辅佐玲绮一家,对抗高句丽。
  当然,此权宜之计。
  主公即将对辽东用兵,玲绮到时候将担负牵制高句丽的责任,需上将方可担当。
  你可愿代我一行?”
  庞明在三思之后,答应下来。
  他虽然受曹朋重用,但他很清楚,此去南阳,他很难得到独领一军的机会。南阳郡的情况和西北不同,曹朋必然受到许多牵制。且不说而今驻守南阳郡的魏延,即便是前些时候赶赴南阳的典满许仪二人,也都有着极其深厚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下,他又如何能独领一军?
  相反,若是到了吕汉,他可以得到大把的机会。
  用曹朋的话说,那就是一个中郎将,轻而易举……
  大丈夫当扬威于海外,建立功业。而今,他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而且他又不是彻底脱离中原。
  庞明愿意前往吕汉,令曹朋自然万分高兴。
  他让人从许都城外的田庄里,挑选出六百健卒,随同庞明王双二人,一同出发。不过,庞明和王双两个人要提前离开,先悄悄赶赴渤海郡,找到张辽之后,通过张辽的关系藏起来。等到吕汉使团抵达渤海之时,庞明等人在随同前往。有此二人到吕汉,至少能令吕氏多一些保障。
  曹朋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高顺,高顺自然万分高兴。
  他年纪确实大了!
  再征杀个十年,二十年,恐怕就无法继续征战。
  如果他无法继续征战,何人可以代替?庞明和王双的出现,无疑令高顺的压力,大大缓解。
  只是谋主的问题,却始终得不到解决。
  连曹朋自己,都面临同样的麻烦,又如何帮助吕蓝?
  如果之前曹朋没有招揽到杜畿,那说不定可以向吕蓝推荐杜畿前往。可是现在……估计杜畿未必同意。
  卢毓就更不要说了,大名鼎鼎卢中郎之子,就算曹朋没有招揽,也会有其他人招揽。怎可能会离开中原,前往三韩;邓芝,也不可能!同样是心高气傲之人,断然不会去吕汉效力。
  麻烦,着实麻烦!
  曹朋拍着额头,却想不出一个合适人选。
  虽说吕蓝告诉他,不必太费心思。
  可曹朋还是希望能够为吕蓝,分担一些压力……
  也许,真的是机缘未至?
  ……
  建安十一年十月二十二,汉帝命尚书令荀彧,率文武大臣前往嵩山,代祭天封禅。
  而后,他在皇城接见了高顺,并正式承认,吕氏汉国在三韩的地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4/12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