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1780

  郑玄精通《易》、《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等等。更是东汉时期。最为杰出的训诂学宗师。他治学非常严谨,如果真的在他门下读书……刘闯激灵灵打了个寒蝉。
  ”此事就这么说定。
  你来高密,便住在我家里。
  孟彦,我知道这或许有些为难你,但你既然身为子奇之子。就必须要继承他所学,否则的话,必被他人笑话。“
  郑玄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刘闯知道。他恐怕是逃脱不了这个命运。
  心里面无比纠结的答应了郑玄的要求,甚至为日后的生活,感到莫名伤感。
  他这种纠结,若是被那些读书人知道,少不得又要一番口诛笔伐。这天底下有多少人希望能拜入郑玄门下而不得,如今郑玄主动要收他为弟子,他还觉得痛苦,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当然了,刘闯是不会把这种纠结告诉任何人。
  与郑玄商议妥当之后,他在当天又去拜会了王修。
  这王修,究竟何许人也?
  三国演义当中,他是袁谭的部属,青州别驾。
  袁谭死后被枭首,王修不顾曹操的命令,在袁谭尸体旁哭泣。
  曹操因而赞叹说: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则吾安敢正眼觑此地哉?
  之后,王修被封为中郎将,演义中再未登场。
  只是刘闯却没有把此王修和三国演义里的王修合而为一。
  原因,就是那一句’河北义士‘,令刘闯一直以为,王修是冀州人,所以此王修是青州人氏,刘闯自然没有和三国演义里的王修联系在一起。在拜访王修之后,他发现这个人也是一个才学极其出众的人物。加之王修曾经游学颍川,所以对刘闯的态度,也显得非常友善。
  他向刘闯建议,暂时不要渡过潍水,谋取安丘三县。
  ”此三县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且盗贼出没频繁。
  倒不如让出三县,居潍水胶水之间,一来可避免与彭相直接冲突,二来若得机会,向东扩张,取即墨胶东,远胜三县。“
  王修的建议,竟然和诸葛亮不谋而合。
  这也让刘闯对他,不由得高看几分。
  在和王修商议妥当之后,刘闯又匆忙拜访了刘政。
  刘政听闻刘闯的请求,也没有推辞,二话不说便答应下来,并表示会即刻前往夷安说项。
  亲不亲,一家人,毕竟都是汉室宗亲!
  刘闯在高密停留三日,便匆匆与郑玄告辞。
  因为,东武传来消息,黄劭自郁洲山返回,带来了薛州的信息。
  刘闯闻听,也是心急如焚。
  薛州的三万海贼,是他立足北海的重中之重。
  于是他向郑玄请辞,郑玄也没有挽留他,刘闯便让诸葛亮留下来,带着飞熊卫,返回东武。
  不过,临行时郑玄也提出一个要求。
  ”益恩如今也到而立之年。
  此前文举曾举他出仕,奈何因袁谭来犯。文举逃离北海,益恩至今仍是白身。
  孟彦此次返回,就让他随你前去,也可以增加些阅历……反正过些时候,你们还要回来。“
  郑益恩,名仁,大名郑仁。
  他是郑玄的独子,实际年龄二十八岁,虚岁三十。
  刘闯明白,郑玄是担心他手中无人可用。所以让郑仁前去帮忙。
  若他真想要郑仁出仕,只需一句话,恐怕连彭璆也会乐颠颠跑来邀请。郑玄门下学生不少,可是能够帮助刘闯的人。并不是太多。郑玄的学生,大都功成名就,或者是一方豪强出身。
  而刘闯虽然是刘陶之子,但朝廷一日不承认,就一日不得安稳。
  试想这种情况下,那些功成名就者,谁又愿意为刘闯效力?
  郑玄总不可能为了刘闯,不顾他门下那些弟子的前程。所以思来想去,也只有郑仁最合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