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戚(精校)第9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9/1780

  这龙骨结构,是造船史上,一个极具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创造。
  后世的海船也大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展和改进。刘闯倒是听说过这么一个名词,但他对龙骨结构的了解,并不是特别清楚,只知道这龙骨结构海船,是在宋代才开始推广普及,而欧洲的船只,则是在十九世纪初,才开始采用龙骨结构海船,并且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
  可这是东汉!
  这个马钧,又如何知道龙骨结构?
  莫不成,这家伙也是穿越众?
  刘闯摇摇头,对马钧突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现在何处?”
  诸葛玲一怔,“谁?”
  “夫人不是推荐这马钧接手船坞吗?我总要见一见他,才能知晓他的深浅。”
  诸葛玲闻听,顿时一喜,连忙道:“妾身这次回来,把他也带来了,就安排在驿馆中歇息。”
  “甚好,立刻招他来见我。”
  刘闯精神陡然振奋,一扫先前疲惫之色。
  诸葛玲见他恢复了生气,也不禁露出一抹笑意。
  “夫君既然要见他,妾身这就派人把他找来。”
  不过,诸葛玲犹豫一下,轻声道:“只是夫君要有所准备,这马钧不擅言辞,也不太懂得表达。
  说实话,之前和他交谈,若非黄公在一旁为妾身解释,许多词句,便是妾身也有些听不太明白。”
  居然还有这么一回事?
  刘闯不禁感到棘手。
  薛州的文化不是很高,但他却善于表达,经验丰富,故而能指挥船坞顺利运转。
  可听诸葛玲的说法,这马钧颇有些后世技术宅的特征。这种人不善言辞,搞技术尚可,但若让他全盘掌控船坞,恐怕会有很多麻烦。他不善表达,势必要面临许多沟通上的问题。一旦理解出现错误,岂不是越弄越乱?弄不好,船坞不但无法恢复生产,甚至可能彻底瘫痪……
  “妾身倒是有一个想法,却不知夫君可能接受。”
  “二姐,你但说无妨。”
  “何不让黄先生主持此事,让马钧在一旁协助。
  这样一来,黄先生的威望足以稳住局势,而马钧可以协助,对船坞建造,进行各种改进。”
  刘闯听罢,不由得暗自点头……
  第三卷
幽州雪
第243章
动荡
  马钧,字德衡,司隶扶风人氏。
  史书记载,马钧在做给事中的时候,与高堂隆、秦朗争执古时候有没有指南车的问题。高堂隆与秦朗都认为,古时候所说的指南车,纯熟子虚乌有的事情,然而马钧不赞同这个观点。
  后来,马钧在魏明帝的旨意下,制出指南车。
  他曾见过诸葛连弩,认为诸葛连弩’巧则巧矣,未尽其善‘。并说如果让他制作的话,可以令连弩威力增加五倍……
  时名士傅玄称赞:马氏所尝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还说,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室张平子,不能过也。
  在《马钧传》中,更有记载说:马先生,天下之名巧也!
  上天赋予一个人某种才华的时候,就会夺取另一种能力。
  马钧精于机关术,常有奇思妙想,但他的语言能力之匮乏,让刘闯也感到吃惊。
  在召见马钧的时候,马钧期期艾艾,话都难说的囫囵,甚至常有词不达意的情况发生。但论及机关制造,马钧却能滔滔不绝,只不过言辞生涩晦暗,哪怕刘闯费尽心思,也只能明白一个大概。
  诸葛玲说的没有错,这马钧的才华毋庸置疑。
  但他的语言能力,实在是……一个绝对的技术宅,而且是那种根本不懂得与人交流的纯技术宅。这种人,在后世只能做科研人员,绝不可能担当重任。你让他改进某项工艺,进行一些创造发明。马钧可能会信手拈来。但若让他独挡一面,恐怕他会让一件好事变成坏事。
  可即便如此,刘闯对马钧还是非常欣赏。
  别的不说,这家伙不是穿越众。却能够将八百年后才可能出现的龙骨工艺设计出一个雏形……这样的天份,绝对惊人。只可惜这些工艺,对于目前而言还略显高端。以东汉末年的技术,恐怕想要完成龙骨结构的舰船。难度很大,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和制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9/178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