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916

  当然……不是,最早他去广东,就开始欺瞒康熙,从广东脱身,也是靠着跟李肆心怀默契。之后虽然坚持向康熙进谏,要以霹雳手段,决死之心对阵李肆,却未尝没有用上此策就必须用上自己的心思。
  至于皇阿玛那伟岸的形象……
  胤禛闭眼,脑海里闪过之前康熙踹自己时,扶住那瘦弱无力身躯的感觉。那是个……糟老头,自大昏聩,优柔寡断,色厉内荏,躺在往日的丰功伟绩上睡大觉,不被打得鼻血长流绝不清醒。
  皇阿玛……的确昏聩!居然选了十四,他居然选了十四!之前宜章之战一败涂地,屁事没有!眼见湖南之战,又将是场败局,还以为靠着三四个月仓促练成的火器营能打败李肆的强军!?还指望十四靠着一场战功,顺利地拿到那个位置!?
  胤禛脸色忽青忽白,期间还夹杂着红晕,变了好半天脸,他扫了一眼李卫,再看向胤祥,语气无比坚定。
  “这大清朝势若危卵,众人皆醉,连皇阿玛都醉了,我胤禛还清醒着!这一国,除了我,还有谁能背!?”
  畅春园清溪书屋,康熙正佝偻着背,朝大学士和两个兵部尚书高声唾骂,看书案上摆着的不是奏折,而是一部书稿,该是闻得急讯,才临时招来臣子商议。
  “杨琳,该杀!从两广一路退到贵州,现在连贵州都站不住脚,居然被打跑到了重庆!他这两广总督当得真是舒坦啊。还有那郭瑮,昆明守不住倒罢了,他为什么不能朝南面退!?即便退进缅甸,也能征召缅甸藩军再打回来!他为何要退进四川!?”
  康熙说到恼处,手臂一挥,书案上大叠哗啦飞洒而下。
  “现在可好,四川一省,聚了三个总督!朕是一片仁心,可真别当朕不会杀人!”
  康熙是气得快糊涂了,下方的大学士和兵部满汉两尚书也都心惊胆战,怕的还不是康熙,而是李肆的兵锋。
  施世骠的八百里加急已经报上来了,荷兰人失利,自军未损,双方战个平手。施世骠这么说,到底该怎么信,康熙还在犯嘀咕,湖南延信的奏报也接踵而至,说李肆亲临衡州,自己背靠衡山孤道,独木难支,已撤到湘潭,等候胤祯大军。
  一口气切作两段,康熙正要喘过来,再接到四川急报。李肆两军竟然打穿了云南和贵州,直奔四川而去!一路龙骧军由云南入东川军民府,看样子是要直奔成都府。一路羽林军由贵州进了四川遵义府,自然是意在重庆府。李肆在湖南以一军相抗,另外两军却是打着兜击四川的主意,这番大胃口的盘算,之前朝堂竟无一人能预先料到。
  康熙一口气吞进肚子,化作熊熊怒火,急召大学士和兵部尚书商议。大学士和兵部尚书们也被这形势给惊得辫子直翘,四川南面是康巴藏区,藏人多有不服,而重庆府一带,往日就是夔东十三家的老巢,也正是李肆根基忠贞营的老关系所在。李肆要占这两处,不管天时地利如何,人和他起码是占住了。若是丢了这两处,特别是丢了重庆,四川乃至湖北都危险了。四川要丢了,李肆就真有了成就帝业的本钱。
  “为今之计,就只有速调大将军进川拒敌。与此同时,还须调陕甘兵进川协防,只是在大将军进川之前,以四川总督年羹尧的资历和职衔,怕是难以调度陕甘兵。”
  李光地咳咳提醒着康熙,别顾着发气,解决问题要紧。
  “杨琳、郭瑮,革职!即刻锁拿进京问罪!授年羹尧……征西将军,统筹四川防务。在抚远大将军率军进川之前,绝不能让贼军撼动四川,重庆……绝不能丢!”
  康熙一脚再踹倒书案,厉声下着旨意,还能怎么办?只能这么办。
  “那……湖南当面?”
  马齐大略知道一些康熙的谋划,有些忧心地问。
  “湖南……”
  康熙只觉一颗心径直坠入深渊,他想要的一场胜仗,还怀在胎中,就这么夭折了。
  他对南蛮贼军的实力已经有清醒认识,没有经过火器化改造的旗营和陕甘兵,其他地方的旗营和绿营,集五倍之兵,也不过能取个守势,要攻基本就是个败字。
  如果调胤祯入四川,湖南当面,再难有什么大动静,能挡住李肆那一军的攻势就要谢天谢地了,更不用说李肆亲临前线,该是抱定了一举吞下湖南的心思。
  想到这,康熙头大如斗,四川不能丢,湖南更不能丢。可胤祯手下就五千旗营和四万陕甘绿营可用,虽然新编练了火器,却无法一分为二,跟李肆在四川和湖南的三军对峙。
  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湖南增兵,而且不能是一般绿营那种窝囊废,不出动京中火器营,怎么也难在湖南挡住李肆。
  一番计议,众人凑出最佳应对。大将军胤祯就带五千旗营进川,同时调遣陕甘两万绿营飞赴四川,重点是保重庆府。而川南方向,就由年羹尧调度四川绿营和藏人兵马拒敌。
  “调青海和硕特蒙古部之兵进川,怕是来得及的。”
  见康熙还觉得此案不够稳当,赵弘灿加了这么一句,众人都点头。康熙沉吟良久,最终摇头。策凌敦多布只是被打败,没有尽灭,就怕那家伙在这时候乘虚而入,青海,乃至陕甘都得留下一定兵力戒备。西北……依旧是生死之敌。
  大致方略议定后,还有一桩大事,就连康熙自己也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该派谁为湖南主将。延信不足为帅,而且还要调京中旗营去,就不能是一般臣子,怎么也得是宗室皇亲,甚至是个皇子。可除了胤祯,再在皇子里架出一个大将军,这事明显不靠谱。
  挥退臣子,康熙准备一个人琢磨,马齐却求请留下。待他人走了,他犹豫再三,开口说道:“听闻李肆将李卫放归了……”
  李卫是谁?
  康熙很疑惑,马齐斜着眼神再一说,他眼瞳骤然扩散开,老四的门人!?
  “鸡屎大的事,值当朕耳闻么?”
  正处于暴躁狂怒中,康熙还没把这事想得太深。
  “听长沙府报说,李卫似乎要帮李肆给雍王爷传什么话……”
  马齐一边说着,一边心想,老八你还的手还真长,眼见没什么希望了,就想着把你四哥彻底拍死。居然拉拢了长沙知府,搞到了这桩秘闻。也好,你是无望了,十四能上去也不错。但经历过这么多风浪,都知道一刻也不能马虎,老四始终是桩威胁,叔叔我就帮着你踩上这一脚。
  “传什么话?”
  康熙皱眉,本就沉在底处的心口又再重了三分。
  “雍王和祥贝勒跪求陛见……”
  太监畏畏缩缩靠过来奏报。
  “呃,奴才告退!”
  马齐赶紧鞋底抹油溜了。
  若是在半刻之前,康熙绝对会道一声“乏了,不见”,然后训斥胤禛不安生在家反省。可现在……他不得不见。
  “叫进!”
  这一声吩咐出口,屋外忽然疾风大作,闷雷连连,淅淅沥沥的雨点就洒了下来。
第七卷
天道扶纲常,龙虎战人心
第386章
人心交错,历史轮回
  书房外,天光昏暗,闷雷不断,雨声沥沥,恰似淋得一身湿透,正跪在康熙身前那两兄弟的心境。
  “李肆想议和?”
  听得胤禛说到李卫从南蛮带来的消息,康熙眯住了眼瞳,面色沉冷,心中却在叫着“好!”
  心念一转,狐疑又狂涌而起,那李肆正图谋四川和湖南,怎么就要讲和了?障眼法也不是这么玩的吧,此外……
  “那李肆,跟老四你交情还真不浅呢,就连透风都专门找你。”
  康熙淡淡一句话,惊得本就心虚的胤禛胤祥更是冷汗淋漓。
  “皇阿玛明鉴!那李肆平生最恨的就是四哥!不是四哥,他还是广东一霸,悠悠哉哉啃蚀着我大清的根基。之所以要找四哥,就是要表露他的诚意!四哥向来都倡言以鹰搏兔,立其为死敌。四哥传话,皇阿玛乃至朝堂才真心不疑。”
  胤祥赶紧道出路上精心琢磨出来的说辞,这话在官面上说得很漂亮,胤禛的确从头至尾,都坚持对李肆一打到底,拼完所有家当都在所不惜。虽然官面之下,还有胤禛在宜章之战里拉扯胤祯后腿的嫌疑,可那不过是两兄弟争位的龌龊,谁也不会相信胤禛跟李肆真的有密谋。
  眼见康熙面色稍缓,胤禛赶紧再下功夫。
  “那李肆虽仗着强军一时得逞,连带治下人心也都压住,可三藩和台湾郑家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他一介草民,怎可能问鼎中原!?到此刻已该是强弩之末,开始为自己谋后路了。”
  胤禛满嘴跑火车,为的就是先将李卫所带来的惊天密谋盖上一层伪装,变成是李肆通过李卫,向他传达想跟朝廷讲和的意愿。而李肆对他胤禛个人的许诺,现在他还不敢有什么想法。
  康熙神色更缓,和声问道:“那……依你所见,朝廷该如何回应?”
  胤禛胤祥对视一眼,暗中喘了一口大气,似乎是糊住墙了。至于康熙的问题,胤禛在路上也早想好了,他不能更弦易辙!必须将自己跟李肆不共戴天的死硬形象维护住,否则康熙真要疑他跟李肆有什么密谋,将这形象立稳的同时,也好掩护日后自己跟李肆的来往……
  李卫北归引发的危险暂时消除,胤禛下意识地就接下了李肆递来的这条线,尽管他内心深处不愿承认。
  胤禛咬牙沉声:“李肆乃悖逆妄伦,十恶不赦之徒!谁言和,谁就是国贼!”
  康熙眉头一跳,两手下意识地捏住了座塌的栏头。
  胤禛继续道:“趁他病,要他命!朝廷就该趁着此时,大力振作,编练新军,广备火器……”
  吧啦吧啦一大通,胤禛又推销起自己那一套,烦得康熙拧眉抚额。他本想在胤禛这里听到支持他招抚李肆的建言,听到的却是胤禛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他忽然醒悟到一件事。
  异日他要招抚李肆,能不能镇得住臣子的异议?
  这几十年来,他已习惯了臣子们唯唯诺诺,不敢有什么异议,眼见仁治盛世登顶,去年万寿节时,还交代内廷画师专门画了幅《万寿盛世图》,他已经稳居圣明天子之位。可李肆这般崛起,他的威望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其他事情还好说,在处置李肆这桩要害之政上,他真的还是一言九鼎吗?
  胤禛那铿锵有力的“国贼”一词,让他确信,到时招抚李肆,至少这个儿子是不服的。这个儿子不服,跟李肆在前线打得焦头烂额的那个儿子,想必也是不服的。儿子都不服,后面必定会跟着一大帮臣子不服,自己想要的善终,还真能实现么?
  他们为什么不服?
  康熙心虚了,愤怒了,自己为国事操心几十年,想要一个善终,你们却要拦着不给!你们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你们各自的私利么!?
  人心,自己对臣子,对这一国的人心,居然再难掌控,自己这圣明仁君,满腔仁义,换来的就是人心涣散,各为己谋!
  “说得好听!焉知你等心中谋的是什么!”
  康熙下意识地怒斥出声,吓得胤禛赶紧住口,跟胤祥一起将脑袋杵在地上,心叫难道是哪里露馅了?
  “李卫北归,来历未明,你就这么信他?将他押入天牢,严加审讯!”
  刹那间转过无数念头,康熙定下心计,谁也不能阻挡他为自己谋福的脚步,即便是自己的儿子!
  胤禛魂飞魄散,心绪缥缈间,还听得康熙在冷声说着。
  “至于你……朕早说过,你跟那李肆纠缠太紧,再跟他有关联,朕也保不住你!即日起,你就呆在家中静省,不得出外!不得与他人说话!十三,你也一样!”
  这就是要圈禁他俩,胤禛胤祥一颗心碎成几瓣,抬头还想分辩,康熙却是一挥袍袖:“乏了,告退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