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916

  两人凄苦地对视一眼,佝偻着背退下,瞧着两人的背影,康熙低低叹了口气。
  到时他要招抚李肆,这两个好儿子要跳出来反对,他该怎么办?还不如先圈起来,别让他们来掺和此事,他也是好意。
  话又说回来,虽然他已属意十四,但这老四和十三,倒确是做事的料,日后如果能辅佐十四,未尝不是明君贤臣之配,倒也不能让这两兄弟太凉了心。
  他开口道:“召步军统领隆科多进见!”
  胤禛胤祥在半路告别,康熙开了金口,他们就再不能凑在一处密议。
  “四哥,皇阿玛终究没有真疑你,事情总还没坏到极处。”
  胤祥安慰着胤禛。
  “就是那李卫……得嘱他咬紧牙关,挺过这一难。”
  对李卫还不放心,胤祥多说了一句,胤禛眼含泪花,微微点头。这时候可不能再动李卫,就只能让他自己去熬了。
  回到雍王府,胤禛很烦,怎么让李卫熬过这一关?你总得给人家一个念想吧。
  “王爷许李卫一个督抚之位,李卫就能扛过去!”
  李卫很光棍,直愣愣地说着,胤禛抽了口凉气,这话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要胤禛接下李肆这条线。
  “不管王爷接不接,李肆终究也要划江而治。到时这大清若是交给他人,且不说再复河山,能不能保住北方,不被李肆彻底倾覆,这都是问题。王爷,您真忍心见到那番光景?”
  李卫为了自己的小命,也为了自己的前程,彻底豁了出去。
  “只要王爷一颗本心是为大清,不管做什么事,都该毫无顾忌!”
  李卫掷地有声,胤禛身躯一震,眼中精芒直射。
  “没错,只要我胤禛问心无愧,即便是跟那李肆推杯换盏,抵足而眠,都不足为忌!”
  胤禛重重点头。
  “好!只要你李卫也跟我胤禛一颗赤心,到时别说督抚,馆阁之位,我都给你留着!”
  这一夜,胤禛和李卫都睡得很甜。
  第二天,大批九门提督衙门的兵丁涌了过来,将雍王府团团围住,提走了李卫,还阻绝了雍王府前后大门。
  “你们是来帮王爷看家护院的,谁敢无礼,我隆科多就把谁的脑袋送给王爷消气!”
  一个微胖中年人在王府大门前呵斥着部下,胤禛一看,是步军统领隆科多。
  “眼珠子放亮点,皇上只说外人不得惊扰王府,可没说不准王府的人出入!啊,王爷!小的向王爷请安!”
  隆科多还在呼喝不断,见胤禛也在,赶紧打千跪拜。
  “是舅舅啊,怎的这般多礼,圈我不过几个兵的事,何苦要舅舅来跑这一趟。”
  胤禛心绪已经完全平定,笑着将隆科多扯起来,说话也份外热络。
  “王爷哪里是受圈呢,分明是万岁爷照顾王爷,小的就是怕手下人领会错了,专门来训教一番,免得恼了王爷。”
  隆科多呵呵笑着回应,心中闪过昨晚康熙召他时的情景。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朕是要护住他们,特别是四阿哥,日后还当大用。小心着行事,不要让他们太觉委屈。”
  康熙细细叮嘱着,隆科多心中一跳,还当大用?
  胤祯拜了大将军,朝中人色都知康熙对储位有了思量,而胤禛那个闲散王爷又一堆祸事上身,没谁觉得胤禛还会有希望。但圣心难测,储位之事谁也难料,从太子两废,到“八贤王”倒台,再光怪陆离的事,臣子们都有心理准备。
  想及前线战事,隆科多这心多跳的一下,就在万一战事不利,胤祯没了望,四阿哥是不是也在皇上的考虑之列?
  多算总比不算好,因此隆科多亲自领队来了雍王府。
  “多日没见舅舅了,进府一叙可好?”
  “不敢不敢……王爷盛情,小的不敢推却。”
  胤禛亲热地扯住隆科多的衣袖,隆科多略一踌躇,决然点头。
  夜色又起,雍王府后花园静寂无声,许久之后,胤禛点了点头,下方戴锦等府中家人出了口长气。
  “遣人去年家,就说我很念年妃,让她赶紧回府。”
  “戴锦去活动大学士李光地的门房,寻得访见之机。”
  “沈竹,告诉你哥哥沈敬,说他跟八阿哥联络之事,我不着恼,嘱他静心为朝廷办事。”
  “把我的佛堂再布置起来,从明日起,我要打禅念经。”
  一番布置后,门人散去,戴锦留了下来,小心地问:“李卫进了天牢,跟南面之事……”
  胤禛眉头皱起,这确实是一桩难事。他现在已经燃起雄心,要正式夺嫡争位,什么手段都再无顾忌,跟南面李肆联络更为重要,但除了李卫,再无合适人选。戴锦虽然可信,却跟李肆有杀弟之仇,而且他身边就这么一个知他全盘谋划的心腹,怎么也离不开。
  正犹豫间,一个家人在远处咳嗽一声,报说十三阿哥以还书之名,遣来家人联络。
  “你是……”
  借着马灯余光,胤禛见这家人有些面生。
  “奴才马尔泰,蒙主子不弃,收容在府……”
  那家人自报名讳,胤禛继续皱眉,戴锦附耳解说,胤禛眼前一亮。
  这家伙竟是以前的广州知府!
  李肆举旗后,马尔泰逃出广州,以失土之罪论处。可他是胤禛旗下人,满汉有别,只被革职流遣。而他靠着旗中关系活动,竟也免了流遣,投到胤禛府中执役。
  “你……还有个女儿……”
  胤禛终于记起来了,倒不是马尔泰本人,而是一个身影绰约的少女。若干年前,府中办喜庆,那少女踩着了他的影子,被他以禅语训斥。可那少女却瞪起明亮眼瞳,如视神明般地回望着他,后来才知,此人是旗下人马尔泰的女儿。
  “小女失陷贼人之手,今已一年半了……”
  马尔泰垂泪,脸上没一点是他将女儿塞给李肆的惭愧。
  “哦,那你……想不想在见到女儿呢?”
  胤禛低低笑了,这不就是个人选么?
第七卷
天道扶纲常,龙虎战人心
第387章
王对王,天地相撞
  这个夜晚,胤禛在笑,康熙垂泪。
  且不说民心和臣子心,儿子心他现在都捏不住了。
  不止是胤禛胤祥两兄弟,今日他得了湖南巡抚叶九思的奏报,说了之前衡州石鼓书院的一场戏。叶九思在奏折里委婉透露,这是大将军的谋划,虽然没有实现,但难保大将军以后再以身犯险。他官微身卑,难以直谏大将军,只好上奏君前。
  康熙先是震惊,觉得胤祯太激进,竟想在两军阵前亮相,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说朝廷颜面,自己这个父亲也受不住打击。
  再细细一品,一股恼意骤然上涌。哭孔,悼儒,借此事打压南蛮人心,稳住天下士子,这是好事。可你胤祯不跟朕这个皇帝商量,擅自定策,你到底怀着什么心思?
  也许是胤祯怕自己担心,不敢预先说透吧。
  这个自我安慰的念头升起,随即被纷纷杂杂的念头驱散,这两天,他满心就塞着一股愤懑思绪:人心都为谋己!
  你一个还只是贝勒的皇子,搞什么哭孔悼儒,所图为何!?难道不是争天下士子之心!?争天下士子之心是为什么!?为的那位置!
  朕确实属意于你,但现在还只是看你表现,你却急不可耐地要争人心,你置朕于何地!?莫非朕这金口定不了你的位置,你要靠着天下士子之心来定位!?
  康熙的心声如殿外呼呼寒风,最终凝结为一句话:“人心都是朕的,朕给你什么,你就该接着什么!胆敢伸手取朕手里的东西,这就是悖逆!”
  有那么一刻,召唤南书房当值翰林,拟旨召回胤祯问罪的话都到了咽喉,却被另一股苍凉心绪拉了回来。
  儿子都大了,都能耐了,自己这父亲竟是再难如旧时那般,在他们心中立起巍峨不倒的身影,让他们事事唯自己马首是瞻。
  这是儿子们的错吗?不,是自己的错,自己……的确不再是事事能遮护住他们,挡住一切风雨的父亲。不再是英明神武,治下国泰民安,绝无宵小之辈作乱的圣君。
  “皇阿玛,新炮车造出来了,车样在此。”
  一个声音提醒了他,这是胤禩,康熙才清醒过来,他许了胤禩进见,谈新造炮车一事。
  着太监接过图样,看看垂手而立的胤禩,康熙低叹,这个儿子本也是个俊杰人物,奈何陷在储位之争里,满腹才华,也只能用在这般军国末事上。
  展开图样,康熙漫不经心地看着,随口问了一句:“后轮为何要造这般大?”
  以胤禩为主导的京城炮局一心仿造英华火炮,连带炮车也是钻研的对象。尽管透过细作和战场观察,大略知道炮车样式,却不明结构,更不知道内中材质,想山寨也不得其法。但在胤禩的全力督促下,炮匠还是对传统炮车有所改进。
  四轮炮车,前轮小,后轮大,勉强能实现架在炮车上开炮的需求,更是方便挂上马车就跑。这般设计,更多源自于宜章之战的惨痛教训。百多位大将军炮来不及拉走,一门不落地被敌军缴获,胤祯心痛得不行。给胤禩亲自提过新炮的需求,那就是能及时拉走。
  “要放在车上开炮,后轮就得承反坐之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