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916

  但不管是三排横队还是四排,英华步兵的作战方式历来都是依次齐射,特定情况下才会几排齐射,这自然是李肆剽窃不列颠人的成就。剽窃也仅限于此,在步兵编制上,李肆并没有原样照搬欧洲哪一国,而是根据自己所面对的敌情而设计。
  现在看来,原本的四四大编制就有必要调整,不仅要调整各层编制,还有必要增加指挥层次。毕竟一个翼七八百人,难以独立行动,而一个营三千人则嫌太大,真要面临大战,一个营又不太够,一个军也大了。
  有伏波军的先例在,编制调整就简单了。李肆决定,让陆军向伏波军的三排轮射靠拢。三队一目,再三目一哨,哨之上的四四制不变,毕竟得考虑面对马队冲击时的列阵需要。这样一个营削减为之前的一半,大概一千五百人。四个营组建为一个师,一个军分为两个师。
  由此陆军就有了满编军和暂编军两类,羽林、鹰扬、龙骧、虎贲四军为满编军,铁林和神武为暂编军,赞编军只设一师。
  多出一层编制,大家的职衔就能拉开了。但职衔也需要调整,之前中郎将以下的职衔太少,中层军官都挤在一起,难以拉开距离。李肆特地在都尉之下增加了“骑尉”一级,同样分左右,这样中郎将以下就能有四级八等尉官。
  李肆本也有心全部换作后世熟悉的上中少、将校尉体系,但只是露了个口风,心腹将领就满脸鄙夷,说这等粗俗之分,定是心怀满清之人想出来的。什么上中少,何不干脆来一二三等更直接?还有那校,民人都知道“小校小校”的,什么时候能跑到尉前面去了?
  看着这帮脱盲不过三四年的将官,李肆讪讪抹鼻,心说咱真是自找没趣……
  因此在这英华,军衔就跟李肆后世所熟悉的现代军衔全然不搭调。左、右、准三级士是队长,左右副尉是目长或哨长,左右校尉是翼长或营副。左右骑尉是营指挥或师的副统制。左右都尉是师统制或军的副都统制,中郎将则是军都统,中郎将之上的将军,才能被总帅部授予都督之职,独领方面。而将军之上,现在设有四战(前、后、左、右),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和杂号将军。四战为一级,征、镇、安、平为一级,杂号为一级。
  军衔确立,标识也一并改过。士级以铜杠标识,最低一杠,最高三杠,副尉以银杠标识。校尉是铜星,骑尉是银星,都尉是金星,中郎将是三颗金星,将军以上则是金银龙纹。至于简章,现在没到散兵时代,还不必考虑。
  军队职衔整理出来,军官们个个升级。萧胜升到安东将军,也正式确立了军中第一人的地位。对此贾昊吴崖毫无心结,早年他们就自居为萧胜的晚辈,现在萧胜军学造诣也已经到了把控大局的层面,非他们这两个还只懂领兵作战之人所及。
  他们两个其实跟萧胜同级,只是因为“平”低于“安”,在这一级屈居于后而已。贾昊为平北将军,吴崖为平南将军。
  陆军方面,张汉皖被提升为度辽将军,孟奎为荡寇将军,王堂合为游击将军,赵汉湘为强弩将军,于汉翼为建威将军,韩再兴因统领神武军攻破武昌,累功拔为轻车将军。
  接下来就是中郎将大派送,张应、盘石玉、杨堂诚、何孟风等人,外加谢定北、展文达、贝铭基等原满清降将,都得了中郎将,足足十多个。而像孟松江这样的晚辈,也都得了左右都尉之衔。
  海军方面则有些逊色,没得一个将军,胡汉山、白延鼎、鲁汉陕、老金和郑永等人都只是中郎将,孟松海、白正理和冯一定等人都是都尉。可海军诸将也不气馁,毕竟陆军打了那么多仗,这是给人家补的功赏。接下来就是南洋大作战,陆军就只能干瞪眼看着。
  这几日的黄埔,将星云集,风华正茂的将军们夜夜买醉,在黄埔周边各家酒楼留下了诸多名迹。多年之后,这些名迹也成为那些酒楼向客人们夸耀传承的资本。后人们,特别是黄埔讲武学堂的学员们,看着这些名字,都觉心潮澎湃,情难自已。
  那真是个开拓伟业的大时代啊,你看看,谢定北谢大将军,名字居然都被挤在角落里,还不知道是被哪位调侃地标注了一笔:谢虾米。
  李肆给诸将放了三天假,估计他们全都用来聚会狂欢了,因此听到贾昊的请求时,李肆还以为他是喝醉了。
  “你要当勃泥总督?”
  李肆掏掏自己的耳朵,确信自己没听错。
  “若是石头去,虽也会克制自己,不对华人下狠手,但他骨子里依旧是想着以力破势的,我觉得这样不妥。即便是在交趾,我们都能以怀柔之心教化交趾人,为何对同宗同文的同胞,却还要用上蛮力呢?”
  贾昊很清醒,同时决心也很坚定。
  “我相信,以我英华军威,对土人施以雷霆霹雳,足以震慑勃泥华人。再以国中学思教化,足以让他们归化国治。四哥儿……陛下,恳请您将勃泥总督一职交给我!”
  贾昊侃侃而谈,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一番盘算,而吴崖就站在他身边,无奈地耸肩摊手,表示自己也被他说服了。
  李肆转转眼珠,心说也可,正有另一番谋划,需要个狠辣人物去。
  “那好,贾昊去吧,吴崖,你就去当扶南总督。”
  贾昊正要高兴,听到后话,跟着吴崖一同发愣,扶南?那是哪里?
  拍拍书案上的地图,李肆道:“美湫陈家已有心纳土,加上河仙莫家,就跟能金砙连成一片,这片地方先让南洋公司经营,统称扶南。”
  贾昊皱眉:“河仙莫家,一直跟咱们不对付,而西面更是高棉,他们可不愿意……”
  话没说完就住了嘴,而吴崖也笑了起来,自然都明白了,就是要去那继续开战的。
  李肆点头,肯定了他们的猜测:“高棉有多大价值,吴崖配合南洋公司去压压,如果没必要存在,那就抹掉好了……”
  轻描淡写一句话,就决定……不,是让部下去决定一个古国的命运,贾昊和吴崖对视一眼,心说这就是睨视天下的四哥儿。
  不过……他们这哼哈二将,都跑去给殖民公司当总督了,是不是太那个啥了点?
  李肆咧嘴:“给你们发薪水也真是肉疼,现在么,把你们停薪留职,出租给殖民公司了!能挣多少,全看你们的本事,上不封顶!”
  贾昊吴崖扮出一幅苦脸,勾肩搭背地退下了,还没出门,李肆忽然又说了一句:“九秀说,十一秀已经等不及了。某个总是喜欢编花冠的傻小子,还不把凤冠给人家戴上,她就要跟着那位索萨爵士,回葡萄牙去了。”
  贾昊整个人呆住,吴崖一边笑一边摇头:“可不是我卖的你,是你拖得太久,人家都十九岁了……”
  贾昊低声道:“可十一秀是……”
  李肆瞪眼:“是什么?当年安老爷子还要把十二十三秀都塞给我,我是开善堂的么?”
  诸多顾忌,杂样心思,都在李肆这随口一句里消散,贾昊咧嘴傻笑。
  待贾昊跟吴崖退下,李肆心说,不是吴崖那小子提起,自己还真没注意。贾昊和安十一秀居然早早就看对了眼,可笑那小子心中总掺着一根梗,以为安十一秀是自己的女人,闷了这几年都没吱一声……
  先不说李肆对十一秀那胆怯如小兔子般的小姑娘没什么心思,就说到政治……李肆是寻常人家还无所谓,可自立国起,已有了九秀,自然不可能再纳安家女子,这也是对安家好。
  这事不过是小插曲,接着李肆心思转到刚才所说的索萨爵士身上,到底派哪些人去欧洲好呢?
  步出肆草堂,吴崖对正恶狠狠盯住他的贾昊道:“真的不是我卖的你,真的!”
  贾昊摇头叹气,接着转颜道:“那我还要感谢你了?”
  吴崖连连点头:“给我找一对标致的安南小姑娘吧,要双胞胎……”
  月光清朗,两人的影子融在一起。
  “你可真够无耻的……”
  “那是答应了?年纪不能太大,记得哦。”
  “去死吧!萝莉控!”
  “咦?你怎么也知道这词?四哥儿居然也对你说过?”
  嬉笑中,两人的影子渐渐分开。
第九卷
南北杯盏换,歧路头不回
第512章
前路艰,蓄势待发
  自五百公里高空往下俯视,穿透云雾之影,昔日占城之土,现今高棉和广南争夺的地域尽然入眼。湄公河三角洲,也就是李肆前世,越南领土的最南端。
  海外东南是越南的昆仑岛,也称昆山岛,现今已是英华南洋舰队的基地。昆仑岛西北二百多里地,海岸边就是英华所建的屯垦地,位置在金瓯半岛东北面,李肆前世的越南薄辽省永利市,本是占城国古城。
  眼下这片待开发的蛮荒之地,正是三国相争的形势。往大里说,西北的柬埔寨,也就是高棉,正窥伺此地。北面广南攻灭占城后,在名义上拥有这片土地。现在英华这头巨无霸踏足南洋,又在此地东南踩下了一根又粗又硬的脚趾。
  往小里说,这里的格局却全是由华夏人把控,也是三方格局。在英华屯垦地的西北二百多里地,就是被俗称为“港口国”的河仙,此时正是河仙莫家第二代莫天赐当家。
  河仙莫家处境最为复杂,早前暹罗攻高棉,此处就被暹罗侵占过。后来虽得以复地,却又因紧邻高棉,不得不仰其鼻息。此外该地是莫玖从广南国主那里讨来的,名义上还得奉广南为主。得亏莫家坚持以商立地,不涉刀兵的策略,总算能保有一定的独立性。
  英华屯垦地东北二百多里地,就是美萩,美萩东北百多里地,就是著名的柴棍,也即西贡(胡志明市)。美萩,包括柴棍,早期是由广东海盗,南明总兵,俗称“杨二”的杨彦迪和陈上川等率众南投,找广南国主讨来的土地。为此杨陈等人在此屯垦开荒,同时为广南国主效力,与高棉人对战。
  杨彦迪因与部下内斗身死,广南国主直接伸手到柴棍。陈上川部深得广南国主信任,在美萩继续发展,1715年身故时,还获“辅国都督”和“上等神”之封。其位由族弟陈圣音继,儿子陈大定统兵。
  在李肆前世,湄公河三角洲就是这两方华人为先导而开发出来的,但随着历史演进,越南夺占整个湄公河三角洲,法兰西人殖民越南,华人之势渐渐泯灭于这历史大潮中。
  现在李肆横空出世,英华插手南洋,历史大潮有了另一番流向。李肆驱数万战俘在金瓯屯垦,跟昆仑岛海军基地相互呼应,这股力量,非高棉和广南所能抵御,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首先是广南,原本广南一心向南,但英华在北面速灭郑主,将交趾全盘握在手中,已是摄住了广南。英华在金瓯的动静,更加剧了广南人的恐慌。从战略态势上看,广南已遭南北夹击,就没什么挪腾之地。这么长时间里,广南国主一直没跟英华进行正式的官方接触,与其说是有所倚仗,以不变应万变,不如说是被吓麻了胆子,不知该如何应对。
  广南这一退缩,河仙莫家和美萩陈家头上就少了一层压力,由此也活跃起来。根据他们自身对局势的理解,对英华插手此地的行动有了不同反应。
  河仙莫家一直是在夹缝中求存,而且以商立业,总觉得自己不必,也不能完全向谁低头,否则就要触怒其他各方。更重要的是,莫玖去世后,新的当家人莫天赐威信不足,族中老人不愿舍弃既得之利,更视威胁他们海贸的南洋公司为死敌,对新来的英华自然抱持敌视态度。
  怂恿和引领高棉人数次进攻英华金瓯屯垦地,就是莫家族老的决议,为此高棉人丢了上万壮丁,国势更显颓败。
  另一方的美萩陈家一直是依附强者而存,当家人陈圣音透过广南关系,对英华的力量认识很深。当枢密院海防司、塞防司分别找他谈过话之后,陈圣音已经说服族人,待时机成熟时,就纳土称臣,重归华夏。
  当南洋公司将这片土地称呼为“扶南”,开始组建管治机构时,这个时机已成熟了一半,另一半则还要等待南洋海面,那场预定对决的结果。
  圣道二年四月,金砙屯垦地,一座新落成的建筑前,无数人聚在此处,纷纷攘攘地议论着。
  “扶南?咱们这里,也要成华夏之土了?”
  “咱们可不是扶南,扶南包括了往日大半个占城之地,这名字,本也就是此处古国之名。”
  “也还不是化下之土,只是南洋公司的托管地,算是……比藩属更近的领地吧,朝廷只派总督和法司的人来,其他事情,都是南洋公司管。”
  听着这些话,李顺心中也掀着波澜,虽然没能回到故土,但这里,终究也不再是化外之地了。在他身后,三个安南媳妇也都挺起了胸脯,听这言语,这也算是中土了,她们可也是中土之人。
  “定了定了!”
  一人从码头方向跑过来,背后则是几条高桅大船,驻在昆仑岛的海军三天两天都在这里打转,不是巡视,就是购买米粮副食,这里的人一眼就能认出,那是海鳌级战舰。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人身上,似乎早就有所等待。
  “咱们这里叫……怀乡!”
  那个人高声嚷着,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此处人丁已有三四万人,大多都是历年大战里被捕的战俘,定有一年到三年不等的劳工契约。到此时,小半人已是自由身,在此处享有田地,还兼着南洋公司的工作。有这些人的前例,其他人也都是满心憧憬,没什么燥乱。
  朝廷将此处定为什么托管地,他们不懂,但朝廷要派官员来,这事他们懂,此处就已是王化之地,他们也重新回归华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