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精校)第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916

  停车后,大个子抱起“尹真”,他还在缓缓摇头道:“这一国真要分崩,那也得周边再无能食之国……”
  进了门厅,两人迎上,大个子和尹真都呆住了。
  “叩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两人恍惚了片刻,弹着并不存在的马蹄袖,跪伏在地,蓬蓬磕头。
  “见得万岁龙体渐复,臣心那个欢喜啊……”
  “万岁身子正好,奴才就放心了。”
  两人一边磕头一边哭诉,大个子失声道:“李绂!李煦!”
  “别磕啦……徒让外面的小子们笑话,我再不是什么万岁。”
  “尹真”自然就是“胤禛”,在龙头山疗养,受多方名医诊治,靠着针灸推拿和良药,原本颈椎以下的瘫痪,居然已降到了胸口以下。除了行动还得靠李卫扶持外,自己已能进食和读书写字。
  “李卫、李绂、李煦……我这辈子,成也李,败也李,都被你们李家人给包圆了。”
  这三人都姓李,胤禛生起无限感慨。
  朝鲜汉城景德宫,一个少年惊慌地道:“这、这是篡位啊,我怎能受这位置!?”
  “商原君,你也是李家人,怎么就不能坐这位置?”
  一人在下首阴恻恻地道,正是朝鲜领议政李光佐。
  “你不坐,难道还要我这个李来坐么?”
  李光佐再一句话砸出,商原君呆了片刻,身躯颓然无力地落在了王座上。
  “先就王位,待时机成熟,再就帝位。”
  李光佐的话如腊月寒风,刮得少年身躯蜷成一团。
  “时机?什么时机?”
  “朝鲜只有一李,可现在,南北都各有一李。”
  少年问话时就已知道答案,再由李光佐确认,痛苦地闭眼流泪,他不清楚那一李的未来,但已清楚自己这一李的下场。
  圣道十二年五月四日,大清朝鲜事务大臣参赞左未生在汉城宣诏,称前任国王李昑纵容鸦片入国,毒害苍生,已失君德。大清扶商原君李晽即位,重定朝鲜王政。
  五月十日,李昑率一班文武在光州颁布讨年檄文,宣称年羹尧矫诏,祸乱朝鲜,商原君乃伪王,天下人共讨之。为匡扶大义,朝鲜将遣使分往大清和英华。去大清的一路是求大清主持公道,惩治年更要,去英华的一路则是处理鸦片事务,李昑宣称,只有他才有资格代表朝鲜,与大清和英华接触。
  时势之潮滚滚而下,浪头之猛,已由不得任何一方再稳坐钓鱼台,各守之前的国策。
第十四卷
左右各天地,双身团龙歧
第778章
朝鲜风云:萨长之血和岛津之泪
  长崎唐人屋敷西面靠海处,一座三层长楼靠港而起,红墙绿瓦,明式抬梁间,面面剔透玻璃窗取代了旧式窗框,混成一股特异的气息,跟周围矮小的日式木制屋舍形成鲜明对比。楼顶凸起一座尖阁,沉闷钟声回荡在长崎全城,连响了两声。城中日本人互相比划着手指,确认现在是未时四刻,也就是下午两点。
  这楼这钟被当地人称呼为“英楼”和“英时”,都是英华北洋公司产业,英华长崎通事所和英华日本商会总馆就在这楼里。
  透过玻璃窗,眺望河海相交处,枢密院北洋司郎中陈兴华道:“东西两院在政事堂相互质询,两方的主张怕都要划为泡影……”
  由安南而来的通事馆陈润道:“郎中是没见到那番热闹景象,两方先吵后打,几十警差都没拦住,连汤相的乌纱都被踩在脚下,急忙调来天坛护旗的侍卫亲军,这才镇住了场面。政事堂安静了,天坛又闹腾起来,两边人马丢酒瓶砸砖头,应天府尹陈举都差点跪求两面带头的学子们收手。看着吧,报纸上怕还要闹上十天半月。”
  陈兴华问:“那鸦片之事有底案了么?”
  陈润道:“早有了,国中禁产禁销禁吸食,处置比旧法严厉了许多,但不涉外。”
  陈兴华皱眉:“不就跟现在没区别么?都跑国外去种去销?”
  陈润摇头:“国外有两面处置,一是推动广南、暹罗这些邻邦也禁鸦片,我们通事馆设立禁毒联合会,统筹各国禁鸦片事务。所以在暹罗、广南、兰纳、万象等国,种销鸦片依旧是犯法……”
  陈兴华恍然:“好家伙,禁毒一事,也成了你们通事馆合纵连横的工具。日本和朝鲜,怕也要经此事,被你们拉在一起吧。唔,那另一面呢?”
  陈润再道:“另一面就含着不可说的谋术了,前几日建了个西洋公司,这公司将不涉及我英华移民事务,而南洋公司也开始清算扶南、蒲甘、马六甲和亚齐等托管地事务。朝廷给这两家公司发了特令状,授权它们可以另建殖民地,其地的律法都可由其自定……”
  陈兴华抽了口凉气:“这是让两家公司独揽鸦片之事?”
  陈润点头:“这话不要外传……以缅甸为界,西面是西洋,东面是南洋,鸦片由两家分头营运。”
  陈兴华思忖片刻,叹气道:“这也是无奈之举吧,借这两家公司阻绝鸦片泛滥。”
  这是皇帝和朝廷暗中运作的秘务,两人不好深入,话题转到了朝鲜日本之事上。陈润暂任朝日通事,英华与这两国的外交事务都归他管,而陈兴华的枢密院北洋司也从军事上管治这两国,谈话就毫无遮掩了,此时他们的目标高度一致。
  “要日本人出兵!?”
  两人低语一阵,陈兴华的语调猛然高了。
  “虽说萨摩藩的兵早就跟着我们了,可一直都只用在南洋,朝鲜是日本一直想得之地,这么做会不会助长日本人的野心?”
  “国中出不了多少兵,不足以控制整个朝鲜。再说了,能用他人,何必要我英华儿女为朝鲜流血?另外呢,谢知事认为,即便有萨摩藩跟着我们,可日本还是太安静,太一体了,得让他们闹腾起来。”
  “你们通事馆,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货色,换个名目……”
  陈兴华大致理解了皇帝的意思,转着眼珠盘算起来。
  “这倒是可行,不得还得等等。日本可不安静,更非一体,萨摩藩有人站在了李光佐和年羹尧一面,得让他们好好清理门户,另外呢,还有另一帮日本穷鬼也想上咱们的船。今天我还在等一个人,咦?他该到了啊。”
  “糟了,迟到了!就是你们这帮马鹿害的!等咱们长州跟天朝结盟了,要什么唐物没有?”
  巷子里,几个武士模样的人急匆匆走着,领头之人暴躁地呵斥着部下。
  “黑桐殿,大英真能接纳我们?萨摩藩跟他们关系很好呢!”
  “是啊,咱们又不像萨摩藩有琉球的关系相连,拿什么去取大英的信任……”
  部下们还在说着丧气的话,长州藩毛利家作事奉行黑桐干也愤怒地啊呀喊叫起来。
  “我们长州人什么都没有,难道振作自强的骨气也没有吗!?”
  他逼视着部下,目光如炬:“萨摩人能赌上性命,跟天朝一同征战南洋,我们长州人怎么能认输!?”
  部下被黑桐干也的凛然正气压住,羞愧地低下了头。
  “哟嗬……”
  一声轻浮的招呼声响起,接着一群人在巷口出现,虽然都是武士打扮,一身煞气,却跟这帮长州人气质迥然不同,不仅腰挺得笔直,脚步也份外整齐。
  “毛利家的软脚虾,什么时候也敢跟我们岛津武士比勇敢了?当年关原大战的罪魁祸首是谁,不就是‘勇敢’的毛利家么?”
  一人抱着胳膊,满脸不屑地道,黑桐干也皱眉盯了好几眼,才认出此人:“高桥义廉!?你不是在南洋么?”
  高桥义廉道:“怕了?就想趁着我还在南洋,趁着我们萨摩藩出了叛徒,就来趁火打劫!?”
  黑桐干也咬牙道:“什么叫趁火打劫?你们萨摩藩凭什么代表整个日本?等等!这里……”
  哗啦啦一阵响,高桥义廉身后的武士全都掏出了短铳,还一人两把,黑桐干也声音尖了:“这里是长崎!是幕府之地!天朝使节就在英楼等着我!”
  高桥义廉哼道:“只有我们萨摩藩,才是日本的国门,除了萨摩藩,其他人再没必要跟天朝相见!我就是要在天朝使节的面前,以鲜血来证明这一点!让天朝知道,有我们萨摩藩代表日本,就足够了!”
  追着话尾的是高桥义廉骤然松开的双臂,两柄短铳握在手上,高桥义廉嘴角冷冷一掀,扳机扣动。
  蓬蓬两声,两团血花在黑桐干也胸口炸开,他退了两步,难以置信地看看胸口,再看看高桥义廉。
  “巴嘎……”
  黑桐干也拼尽剩余所有力气,拔出了长刀,只迈出了一步,就重重扑倒在地,血水急速自身下蔓延开。
  “萨摩贼子!”
  剩下的长州武士纷纷拔刀,可迎接他们的是一连串的轰鸣。
  看着一地的尸体,高桥义廉道:“外人的血流了,该轮到家里人流血了……”
  身后的部下们立定踏步,高呼嗨咦。
  英楼,陈兴华等了半天,除了之前那道枪声,再无半分音讯。当楼钟再度敲响一个钟点时,一个武士出现在英楼下,看着这人恍若丈量土地的整齐步伐,陈兴华先是皱眉色变,接着又若有所思。
  “朝鲜因我英华而分崩离析,日本也开始流血了……”
  陈润问他要等的人怎么还不来时,陈兴华深沉地道。
  鹿儿岛城天守阁,沉重的脚步声从下方传来,阁中围坐在岛津继丰下首的家臣们豁然起身。
  什么人!
  居然敢不脱鞋就进城中御所,还直上天守阁!?
  脚步声越来越近,哗啦一声,门帘被拉开,一只又粗又笨重的皮靴踩了进来,毫不留情地在上等兰草编织而成的华贵地席上留下深深的脚印。当第二只靴子出现,第一只靴子拔起时,那脚印似乎染着鲜血,刺得在场众人脸色发白。
  “高、高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