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同的朋友(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21

“再见了,海德斯东先生。”女教师说。
这个学生,作为一个学生,养成了一种遇事举手的教室习惯,那姿势好像在招呼一辆出租马车或街车似的,每当她发觉自己有话想要马上告诉皮切尔小姐的时候她便举起手来,当她们两人在家中相处时她也往往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什么事,玛丽·安妮?”皮切尔小姐说。
“对不起,小姐,赫克萨姆说他们俩是去看他姐姐的。”
“那是不可能的,我想,”皮切尔小姐回答说,“因为海德斯东先生跟她没啥事要办呀。”
玛丽·安妮又在喊车子了。
“什么事,玛丽·安妮?”
“对不起,小姐,也许为了赫克萨姆的事儿呢?”
“那倒有可能,”皮切尔小姐说,“我没想到这一层。那也没有啥了不起的事。”
玛丽·安妮又在喊车子了。
“什么事,玛丽·安妮?”
“人家说她非常漂亮呢。”
“噢,玛丽·安妮,玛丽·安妮!”皮切尔小姐回答说,脸上微微泛起红晕,摇着头,多少有点儿不高兴了;“我给你说过多少回,别使用那个含糊不清的词儿,别那么一般性地说话?你说人家说,是指谁呀?‘人家’这个词是什么词性?”
玛丽·安妮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用左手握着的右胳臂,好像在考场上似的,回答说:
“人称代词。”
“第几人称,‘人家’?”
“第三人称。”
“数呢,‘人家’?”
“复数。”
“那么你指多少人,玛丽·安妮?两个?或者更多些?”
“请您原谅,小姐,”玛丽·安妮说,她有些发窘,过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说,“不过我只是指她弟弟一个人,不指更多人。”一边说着,她把握住自己右臂的手松开了。
“这就对了。”皮切尔小姐回答,她又微笑了。“那么记住,玛丽·安妮,下回要当心点。‘他说’跟‘人家说’差别可大呢,记住啊。‘他说’跟‘人家说’的差别是什么?说给我听听。”
玛丽·安妮马上又用左手从背后握住右胳臂——这种情况下绝对必须采取的一种姿势——再回答:“一个是陈述语气,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主动动词‘说’。另一个是陈述语气,现在时,第三人称复数,主动动词‘说’。”
“为什么是主动动词,玛丽·安妮?”
“因为它后面有一个宾格的代词,皮切尔小姐。”
“非常好,”皮切尔小姐鼓励地指出,“的确,不能再好了。下次运用时别忘记了,玛丽·安妮。”说完这个,皮切尔小姐也结束了浇花,走进她小小的公家宿舍的房间里去,她先把世界主要河流和山脉,它们的宽度、深度、高度等温习了一番,然后才着手给自己量一件衣裳的尺寸。
与此同时,布拉德莱·海德斯东和查理·赫克萨姆已走到威斯敏斯特桥的萨利街这一头,他们过了桥,沿着中赛克斯河岸向磨坊岸走去。在这个地段里,有那么一条小小的街道,名叫教堂街,还有那么一个小小的布袋形的广场,名叫史密斯广场,在这个荒无人迹的广场中央,是一座形状非常丑陋的教堂,它四只角上有四只塔楼,大体上像是个四脚朝天躺着的可怕而巨大的僵死的怪兽。他们在广场的一角看见一棵树、一家铁匠铺、一处木材堆放场,以及一家卖废铁的商店。至于一只生锈的锅炉、一只庞大的铁车轮,以及其他等等,则扔在这家商店的前院里,一半埋在泥土中,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似乎无人知道,也无人想知道。正像歌曲里唱的那位是否快活大有问题的磨坊主人一样,它们不关心任何人,也不会有人去关心它们。
他们发现这块地方死一般的沉静,不像是自然而然地在熟睡休息,倒像是吞吃了鸦片烟似的。绕过它以后,他们停在街道和广场交接的地方,那儿有一排静悄悄的小房舍。查理·赫克萨姆终于把路引到这排房舍前,在其中的一幢边上停住了脚步。
“我姐姐多半住在这幢房子里,先生。爸爸死后没多久,她就上这儿来落脚了。”
“那以后你常见到她吗?”
“哦,只见过两回,先生。”这男孩说,还像他先前那样不怎么爽快地回答。“不过,这怪我,也得怪她。”
“她靠什么过日子呢?”
“她的针线活儿一向做得非常好,现在她在给一家船员服装店看管商品陈列室。”
“她是不是也拿活计回家来在这儿做?”
“有时候,不过她一般都是在店里按时上班、正规工作的,我想是这样,先生。就是这个号码。”
男孩敲了敲门,门马上一弹动,咔嗒一声,就打开了。小过道尽头起居室的门也敞开着,只见一个小孩儿——一个小矮人——一个小姑娘——一个不知是什么——坐在一只又小又低的老式扶手椅中,椅子前面放了一张类似工作台的小桌子。
“我立不起来,”那小孩说,“因为我的脊背有毛病,我的两条腿也是奇怪的。不过我是一家之主。”
“家里还有别人吗?”查理·赫克萨姆瞪着眼睛问。
“眼下没别人,”那小孩在回答时言语流利地表现出自己的尊严,“只有一家之主在家。您来干吗呀,年轻人?”
“我想见我的姐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