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1100

  “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给行哥儿另择一门好亲事。”
  吴氏:“……”
  太夫人这一沉下脸,吴氏不怒反喜。
  听这语气,太夫人分明对顾谨行的亲事颇为在意。
  这意味着什么?
  吴氏脑海中飞快地转起了各种念头,一边陪着笑脸说道:“婆婆教训的是,都是儿媳想的不够周全。谨行是顾家长孙,日后他的妻子也是顾家长孙媳。家世总得和顾家相配,德言容功也得样样出众才是。”
  吴氏那点心思,太夫人看的清清楚楚。
  她说这番话,显然是存着试探之意。
  二房已经断了血脉,以后这爵位,少不得要落在长房。顾谨行虽无大才,却性情端方行事沉稳,好好教养几年,守住家业总不是难事。
  顾莞华心思细密,温柔婉约。顾莞敏不算出众,胜在温驯听话。庶出的顾谨知也是个懂事听话的。
  长房唯一让太夫人不满意的,就是吴氏。
  不过,长幼有序。如今爵位既是由顾淙继承,吴氏身上也有了侯爷夫人的诰命。日后这内宅,少不得要慢慢交到吴氏的手里了。
第190章
母子(一)
  太夫人心里暗暗叹口气,口中淡淡说道:“行哥儿的亲事,我自会张罗。你暂且不用管了。”
  吴氏既惊又喜,假意推辞道:“婆婆正在病中,应该安心养病才是,岂敢劳烦婆婆为孙辈的亲事烦心。”
  有太夫人出面张罗亲事,顾谨行的亲事绝不会差。
  太夫人将吴氏眼中闪动的光彩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说道:“行哥儿是我的孙子,我这个做祖母的,操心他的终身大事也是应该的。只是,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行哥儿成亲晚上一两年也无妨。”
  这是要精挑细选,为顾谨行挑一个好的岳家了!
  吴氏心中一阵狂喜,连连起身道谢,心里琢磨个不停。
  太夫人为何忽然对顾谨行的亲事这般上心对长房这般看重?难道二房真的出了什么大事?
  顾谨言忽然生了“怪病”,连夜被送到了普济寺。此事的前因后果,吴氏并不清楚,不知在暗地里揣测了多少回。现在想来,这其中必有蹊跷。
  说不定,她一直朝思暮想日夜苦盼的喜事,就要落到长房了……
  “吴氏,我有些话要叮嘱你。”太夫人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吴氏不敢再分神,忙收敛心神应道:“请婆婆尽管吩咐,只要儿媳能做到的,绝不会推辞。”
  太夫人定定地看着吴氏,半晌,才缓缓张口道:“沈氏病重,要静心养病几年,以后侯府内宅的事,得你多费心。方氏帮着你打理家事,该拿主意的事,就由你多斟酌。”
  不等吴氏脸上露出惊喜,太夫人又继续说道:“不过,有一点你需记着。二房的事,一律都由宁姐儿做主,你不得插手,更不得私下探问。否则,你心中所想的好事就会成为泡影。”
  “顾家可不止是长房二房,还有三房。”
  太夫人深谙打一棍给一个甜枣的道理。
  这一番软硬兼施,听得吴氏又是惊喜又是忐忑,哪里还有心思去过问二房的事,忙正色应答:“婆婆请放心,我这个做大伯母的,怎么会和侄女计较。二房的事,以后我也绝不会过问。”
  太夫人目光一闪,随意地嗯了一声。
  吴氏心里想的是什么,根本瞒不过明眼人。有点私心不要紧,是人总难免有些私心。只要吴氏能谨守分寸,日后再给顾谨行娶上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早日将内宅的事情交给孙媳就是了。
  就在此时,三房夫妻两个也联袂而来。
  顾海和方氏一起行礼问安。方氏态度恭敬一如往常,也不多话,只关切地询问了太夫人的身体情况,很快便住了嘴。
  太夫人看着知情识趣的三儿媳方氏,心里不由得暗暗叹气。
  若是由方氏接掌内宅,她哪里还用得着这般操心。
  可惜,方氏再好,毕竟是三房的儿媳。当家理事,也没有跳过长媳的道理。
  吴氏一脸暗藏的喜色,遮也遮不住。
  顾海心思敏锐,隐约猜到了一二,故意笑着问道:“大嫂这般高兴,莫非是长房有什么喜事?”
  吴氏哪里肯说,含糊地应道:“我正和婆婆商量着谨行的亲事呢!”唯恐顾海追问,又起身笑道:“我来了这么久,也该回去了。”
  顾海冲方氏使了个眼色,方氏立刻笑道:“我送大嫂出去。”
  ……
  待众人走了之后,太夫人又命丫鬟们都退下,然后对顾海说道:“兄弟三个当中,属你的资质最佳。阿湛死了之后,我其实犹豫过,想将爵位传给你。只不过长幼有序,这才让阿淙承袭了爵位。”
  “现在,二房这般情形,你也都知道了。以后这家业,也只能传给长房。只是委屈了你。”
  说着,长长地叹了口气。
  顾海却格外坦然:“母亲这么说,儿子委实愧不敢当。就连天家立储,也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二哥战死沙场,理当由大哥承袭爵位。再论下一辈的男丁,谨行也是居长。这爵位,不传给长房,难道还要传给三房不成?”
  “如果乱了长幼次序,又将长房置于何地?将祖宗的法度置于何地?母亲这么做,才是正确的决定。儿子心中,绝不会有半点怨言。”
  顾海对太夫人十分敬重,不仅是因为太夫人本身的威仪和嫡母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太夫人处事公正,对庶出的两个儿子也精心教养。
  不然,身为一府主母,多的是让孩子夭折的法子。何来今日的顾海?
  而且,太夫人早已将顾家的私兵尽数给了他。顾家在暗中的家业也都在他手中。甚至比明面上的家资更丰厚。
  太夫人待他这么好,他还有什么理由怨怼!
  太夫人见顾海一脸坦荡,心里也颇觉欣慰,低声道:“你能这么想,我这个做母亲的,也没什么遗憾了。”
  这一场惊天变故,令太夫人大伤元气,头上多了许多白发。
  看着满头银丝的太夫人,顾海心里一酸,又不知该如何张口安慰。
  最令太夫人伤心的,不是沈氏的不贞,而是顾谨言的身世。
  这份伤痛,不能诉之于口,不能公之于众,只能默默地咽在心里。还得留下沈~氏那个贱妇的性命。
  气氛一时沉闷了下来。
  太夫人不愿沉溺在伤心里,很快振作起来:“老三,如今你大哥在边关打仗,这府里的大事也只有靠你了。内宅的事不用你多操心。吴氏虽然有些盘算,却没什么城府,心思也算浅薄。有我在,她休想翻出风浪来。”
  “还有沈氏,既然杀不得,就将她一直关在荣德堂里。直到老死!她爱喊叫爱发疯都由着她去。”
  顾海下意识地说了句:“她若是一意寻死怎么办?”
  沈氏死不足惜,顾莞宁却得守上三年的母孝。还得担上克父克母的名声。
  如果不是顾忌这个,沈氏哪里能活到今日。
  太夫人挑了挑眉,冷笑一声:“你这么想,未免太过高看她了。她这种人,只要活着一日,就觉得还有翻身的希望,哪里舍得轻易寻死。”
第191章
母子(二)
  这倒也是。
  顾海点点头:“母亲说的是,她想死早就死了。”
  沈谦就死在沈氏面前,沈氏再伤心也没舍得殉情。以后更不可能主动寻死。
  太夫人嘴唇动了动,似想问什么,却又没张口。
  顾海心中了然,低声道:“母亲是想问阿言吧!”
  虽然顾谨言不是顾家的血脉,可太夫人亲眼看着他长大,疼爱他多年,感情深厚,岂能在短短几日里全部忘掉?
  太夫人神色复杂,许久,才叹了口气:“罢了!宁姐儿一定会安顿好阿言,我也不必过问了。”
  顾海要比太夫人冷静理智多了,淡淡说道:“宁姐儿让人送他到普济寺里住下,拜了慧平大师为师,做了俗家弟子。慧平大师精于佛法,医术也颇为精通,学识渊博。有他细心教导,绝不弱于任何名师大儒。”
  “我们留他一条性命,又为他安排了这样的身份,让他正大光明地活在世人眼中,已经对他仁至义尽了。”
  慧平大师身为一个钻研佛法的高僧,学识再好,对科举考试却不精通。顾谨言跟在慧平大师后面,能学到许多东西,却也断绝了科举之路。
  顾家可以留顾谨言性命,让他衣食无忧地活着,却绝不会让他再有踏入仕途的机会。
  太夫人默然片刻,才道:“以后每年捐给普济寺的香油钱,再多一倍吧!”
  顾海点了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