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1100

  太夫人定定神,又问起了沈家:“沈家那边,你打算如何处置?”
  顾海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冷然道:“沈家人明知故犯,其心可诛。看在莞宁的份上,不便对沈家赶尽杀绝,不过,必须要狠狠地给沈家一个教训。这点小事,母亲就不必操心了,都交给我吧!”
  顾海在三兄弟中,年纪最小,论天资却是最出众的。行事果决,缜密狠辣,有他出手对付沈家,太夫人也确实无需忧心。
  太夫人执掌侯府中馈多年,自然不是那等心慈手软之辈,闻言淡淡道:“好,此事就交给你。”
  “记着,将事情做的隐秘些。别被外人看出蛛丝马迹。”
  忽然出手对付亲家,实在惹人疑心。绝不能让外人察觉到不对劲。
  顾海应道:“这是自然。”顿了顿又说道:“我听方氏说,今天上午,太孙殿下特意来探望母亲。”
  提起太孙,太夫人原本紧绷的神情顿时和缓了几分,眼角眉梢也有了些许笑意:“是。我还是第一次见太孙,他比我想象中的更优秀,撇开身份不论,也是千里无一的出色少年。”
  顾海身在朝中,曾和太孙有过几面之缘,对太孙的了解,远胜过太夫人。
  听到这番话,顾海笑了起来:“母亲说的是。太孙殿下天资聪慧,过目不忘,虽然年少,却谦和有礼,胸襟过人。皇上对他十分器重宠爱。朝臣们对太孙殿下的印象也颇佳。”
  又压低了声音说道:“太子殿下才干不算出众,又贪恋女色,沉迷炼丹之道。皇上对太子颇有些不满,如果不是因为太孙一直从中周旋,只怕太子殿下的位置早就岌岌可危了。”
  太夫人顿时耸然动容:“情势真有你说的这般严峻?”
  顾海正色道:“如此要紧的事,我岂敢随口枉言。这些事,举朝皆知,无人敢明着说,最多是私下议论几句罢了。”
  太夫人忽然想到了顾莞宁曾说过的那些话,神色顿时异样起来。
  太子才干平平,不得圣心。
  会不会有藩王因此生出异心,动了夺储的心思?
  顾莞宁命人暗中盯着齐王府和齐王藩地的动静,到底是杞人忧天多此一举,还是有先见之明?
  太夫人和顾海对视一眼,神色俱都凝重起来。
  显然,两人都想到一起去了。
  “老三,宁姐儿再聪明,毕竟还是个待字闺中的姑娘家,这些朝堂上的事,她肯定是不懂的。”太夫人低声道:“她派出去的暗卫,还是由你来掌管的好。”
  一个十三岁的闺阁少女,闲来无事弹琴下棋打发时间,或是女红刺绣,或是读书作画,都不算稀奇。
  顾莞宁对这些不感兴趣,对朝政却如此敏锐犀利,甚至大胆到暗中派人调查齐王父子。真不知该说她什么是好了。
  这件事,自家人心中有数就行了,万万不能传到外人的耳中。
  否则,外人会怎么看顾莞宁?
  事多反常即为妖!身为女子,太过聪慧敏锐大胆,未必是件好事。对顾莞宁的声名也大大不利。
  和聪明人说话,无需说的太过直白。
  顾海显然听懂了太夫人的言外之意,立刻低声道:“母亲说的是。这些事自有我来操心,莞宁只要安心地做她的侯府二小姐就行了。”
  太夫人眉头略略舒展开来。
  顾海目光微闪,意味深长地笑了一笑:“其实,莞宁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她做的再多,也不如嫁一个如意郎君。”
  太孙如此优秀出众,又对顾莞宁钟情。顾莞宁若能嫁给太孙,也是她的福气。顾家也能因此更进一步。
  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太夫人没有装作听不懂,低声叹道:“不瞒你说,我原本属意的是齐王世子。我一直觉得,他们两个两小无猜一起长大,情分不同旁人,以后结成夫妻,是天造地设的良缘。”
  “偏偏宁姐儿不知何故,死活不肯,我也只得歇了这份心。”
  “现在看来,太孙殿下确实对宁姐儿一片真心。今日登门探望,对我这个老婆子格外有礼。宁姐儿性子太过执拗刚硬,身为女子,不免失了几分柔顺。太孙殿下却是个雍容温和的性子,宁姐儿若是嫁给太孙,倒也格外合适。”
  顾海深以为然,然后笑着打趣:“母亲除了夸赞过齐王世子外,还从未这般夸过别人。看来,太孙殿下今日的表现,颇令母亲满意。”
  太夫人也笑了起来:“是啊,堂堂太孙,在我面前执晚辈礼,对我恭敬有加,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第192章
父子(一)
  身为太孙,明明可以求皇上圣旨赐婚,便能心想事成。却因为顾虑顾莞宁的感受,选择了另外一种做法。
  这样的诚意,连她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婆子都感动了。顾莞宁又岂会无动于衷?
  这丫头,一定是心绪纷乱,所以才找借口躲回了依柳院,不肯来见她。
  顾海见太夫人的笑容里多了一丝促狭,笑着问起了缘故。
  太夫人便将顾莞宁躲回了依柳院的事说了一遍。
  顾海失笑不已:“莞宁那丫头,性子真是和二哥如出一辙,倔的不得了。”顾湛当年可不就是这个脾气?
  一想起死去的顾湛,太夫人目中一片黯然。
  顾海暗暗后悔失言,忙又扯开话题:“既然祖母对太孙殿下也赞誉有加,不如就应下这门亲事。能做太孙妃,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辱没莞宁了。”
  何止不是辱没。满京城的闺秀,不知有多少巴望着太孙妃的位置。傅阁老的嫡长孙女和林祭酒的嫡女,俱都虎视眈眈呢!
  太夫人没说话。
  顾海又试探着问道:“莞宁不肯嫁给太孙,莫非是另有意中人?”
  太夫人也不瞒着他:“宁姐儿和我提起过罗家小子。”
  顾家和罗家只隔了一道墙,顾海对罗霆自然是熟悉的,闻言不以为然地说道:“罗霆那小子,生的倒是俊朗,性子也爽快随和。不过,罗家和太子府怎么能相提并论。罗霆再好,比起太孙也是远远不及的。”
  “莞宁到底还小,凡事想不明白。终身大事,还是由母亲拿主意才是。”
  太夫人却淡淡说道:“我知道你是为了顾家着想,所以才想促成这门亲事。”
  “太孙虽好,也得宁姐儿肯嫁,才是一桩好姻缘。我们顾家能在大秦立足,靠的是对朝廷的忠心和赫赫战功。若能成为后族,当然是锦上添花的喜事。却也无需为此弯身折腰。”
  “我们顾家,还没到要靠嫁女儿才能存活的地步。”
  顾海脸上微微一热:“母亲说的是。是我太急功近利理所当然了。”
  太夫人点到即止,并不多说。
  沉默了片刻,顾海才张口问道:“罗霆既是对莞宁有意,为何不见他登门来探望?”
  太夫人病倒在床榻上,前后加起来也有数日了。罗家人不可能毫不知情,却一直没准罗霆登门来探望,就连罗芷萱也没露面。
  这态度……
  太夫人目光微闪,声音依旧平静:“罗恒之此人,性情方正,最重礼数。行事也颇为谨慎小心,既是知道了太孙的心意,只怕未必有勇气和太子府较劲。”
  顾海想到隔壁那位谨小慎微的罗尚书,不由得哂然一笑:“真不知道以罗恒之的性子,怎么会生出罗霆这般活泼跳脱的儿子来。”
  母子两个又闲话了许久,顾海才告退。
  出了屋子后,一直等在外面的方氏才迎了上来,温柔地低笑道:“我也进去告退一声吧!”
  “不用了,母亲说了半天的话,已经倦了睡下了。”顾海冲方氏一笑,俊美的脸孔瞬间闪出炫目的光华,顺手拉起方氏的手:“我们先回去,明日你再过来给母亲请安。”
  方氏脸颊微红,柔声应了。
  ……
  罗府。
  年近四旬的罗尚书,面白无须,脸孔英俊,即使在家中,依旧穿戴得十分整齐,一根发丝都不乱。
  罗尚书正板着脸孔,张口训斥罗霆:“……真是胡闹!婚姻大事,自应听从父母之命。岂能由着你任性妄为。”
  “太孙殿下特意为你说情,我才允你从国子监里退学。这些日子,我见了林祭酒,一张老脸都觉得火辣辣的。幸好太孙殿下张口,为你在刑部里谋了一个像样的差事,你勉强也算有了前程。”
  “这都是太孙殿下所赐。你不思报答,反而要和太孙殿下争抢亲事。你扪心自问,这么做,你对得起殿下吗?”
  一直低着头的罗霆,猛然抬起头来:“爹,你这么说我不敢苟同。”
  “太孙殿下对我有赏识之恩,有朋友之义。我感激他,也乐意和他亲近。不过,这绝不代表我就会将顾妹妹拱手相让。”
  一番慷慨激昂的话,只换来罗尚书面无表情的五个字:“总之,我不准。”
  罗霆:“……”
  这些日子,父子两个为此事已经争执了不下数回。
  每一次,都以罗霆吃瘪而告终。
  有这么一个威严又固执的父亲,做儿子的很难拗得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