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1100

  ……
  卯时,天还未亮,顾莞宁和一双孩子还未醒,萧诩便已悄然下榻起身出了寝宫。
  朝事多而繁琐,要做一个勤政的天子,要付出的心血远胜常人想象。
  阿娇阿奕每日的课程排得颇为紧密,到了辰时,便要起床。半个时辰内梳洗更衣吃完早饭,辰时正便开始上课。
  顾莞宁无暇也无力亲自送孩子去上书房,命陈月娘代为相送。然后,便去了正殿。
  四妃来请安,顾莞宁没有召见,对顾莞琪也没有特殊待遇,一律打发离开。宫中所有内侍总管和女官,俱在殿外等候。
  大秦宫廷里共有两千多宫人,其中半数是内侍,半数是宫女。当日宫变时死伤了一些,清理后宫时又杀了一些,剩下的宫人依然有两千之多。
  今日有资格前来椒房殿觐见的内侍总管和女官,品级都不低。加起来约有百人。其中内侍总管四十多人,女官五十多人。
  百人分做四列,按着品级高低,鱼贯而入,丝毫不乱。一起下跪磕头行礼,场面颇为壮观。
  内侍大多相貌阴柔声音尖细,女官们年龄不等,年轻的二十左右,年长的有四旬左右。
  顾莞宁端坐在凤椅上,声音淡淡:“平身。”
  声量不高,却透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人都听闻过顾莞宁的赫赫名声,无人敢怠慢,一起跪谢了皇后恩典,才战战兢兢地起身。
  顾莞宁目光掠过众人脸孔,缓缓说道:“宫中人多口杂,心思活络者,不在少数。本宫从即日起执掌中宫,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肃清宫廷。”
  众人听得心里突突直跳。
  大家都猜到顾皇后要来个下马威,却未想到,下马威第一天便来了……顾皇后到底打算如何肃清宫廷?莫非是要将所有宫中重要的职位都换上自己的亲信?
  现在站在椒房殿正殿里的,都是先帝在时进宫的老人。顾皇后在宫中住着未满半年,先是做月子,后来又养伤,根本没什么机会培养自己的亲信吧!
  站在众内侍之首的,是内务府总管太监盛公公。
  盛公公鼓起勇气张口道:“皇后娘娘要肃清后宫,不知是怎么一个肃清法。奴才愚钝,不解其中意思,还请娘娘示下。若有用得着奴才的地方,奴才肝脑涂地,绝不推辞。”
  话说得花团锦簇,十分动听。
  顾莞宁目光一扫,目光凛冽,令盛公公心中陡然生出不妙的预感。
  果然,就听顾莞宁冷然说道:“内务府事情繁多,盛公公忙于向韩王府传信,精力不济,这总管一职,不做也罢。”
  盛公公头脑嗡地一声,瞬间冷汗如注,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奴才对先帝忠心耿耿,对如今的皇上也是一片忠心,岂敢生出异心。更不敢和韩王府私下有什么来往。还请皇后娘娘明鉴……”
  “你只透些口风,还没来得及有‘来往’。否则,本宫今日不止是撤了你的职,而是摘你的脑袋!”顾莞宁声音中满是森冷的寒意。
  盛公公面色惨然,想张口辩驳,却无从说起。
  韩王世子常在宫中行走,窦淑妃又曾执掌宫务,都曾暗中拉拢于他。他生性油滑,冒性命之险的事当然绝不会做。想着将宫中的消息传到韩王府,不是什么难事,便应了下来……
  他行事十分小心谨慎,为何还会被顾皇后察觉?
  顾莞宁根本未给盛公公辩驳的机会,冷然吩咐:“内务府副总管越公公,暂代总管一职。”
  越公公既震惊又欣喜地跪下谢恩。
  ……
  瘫软在地的盛公公,很快被人拖了下去。
  站在正殿里的内侍女官们,都被顾莞宁的雷厉风行震慑住了。一个个开始惶恐不安起来。
  事实证明,众人的直觉很灵验。
  顾莞宁话语不多,十分简洁,一张口必有人遭殃。
  私下向韩王府传信的盛公公只被革了职,接下来被点名的就没那么好的运道了。
  轻则罚一年俸禄,重则当场拖下去挨一百板子,打得皮开肉绽奄奄一息。有三个内侍女官,分别是景月宫景秀宫的人,被打得最重。
  挨板子的被堵住嘴,没有惨呼声,站在殿内的众人只能隐约听到板子落在皮肉的声音……一个个遍体生寒,只觉得板子会随时落在自己身上。
  半个时辰后,椒房殿里的内侍女官只剩下七十人。
  短短半个时辰,已有三十余人挨罚。
  无人敢再抬头,一个个屏住呼吸。
  椒房殿里一片寂静。
  顾莞宁的声音不疾不徐地传进各人耳中:“今日本宫对存着异心的不忠之人稍作惩戒。尔等也需谨记,以后尽心当差做事,不准探听自己不该知道的事。尤其是福宁殿和椒房殿,若有人再敢窥伺且私自传信出宫,直接杖毙。”
  “在宫中搬弄口舌是非,也一样处置。”
第879章
立威(一)
  宫中发生的大小事情,总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后宫,进而传到“有心人”的耳中。
  椒房殿里的责罚还未结束,后宫中所有嫔妃便已尽数知晓此事。一时间,人人心中凛然自危。
  顾莞宁这是杀鸡儆猴。她们若不知趣,接下来倒霉的可就不止是内侍宫女了……
  新帝登基后,后宫只有四妃。其余皆是先帝太皇太妃。
  按着宫中惯例,新帝登基,先帝有子的太妃们可出宫随儿子同住。无子的太妃该搬出现有的寝宫,搬到宫中最偏远的寝宫里养老。月例用度也该减半。
  闵太后为人宽厚,执掌宫务期间并未短了太皇太妃们的用度,也未让她们搬迁寝宫。
  顾莞宁一接掌后宫,便是雷霆手段,让一众太皇太妃们心中惶惶不安。
  王皇后“失了心智”,不宜出宫。孙贤妃是新帝祖母,在宫中颐养天年也是正理。其余嫔妃皆无子。
  唯一有资格自请出宫的,便只剩下景月宫里的窦淑妃。
  也因此,后宫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窦淑妃的身上。
  ……
  景月宫。
  一身孝服的窦淑妃神色阴冷,低声问身边的女官:“今日挨罚的内侍女官里,有几个是本宫的人?”
  女官战战兢兢地答道:“一共有八个。”
  窦淑妃的脸孔瞬间扭曲,气得七窍生烟。
  她虽在宫中经营多年,可上有王皇后压着,身边有老对头孙贤妃盯着,下有一堆年轻的嫔妃看着,真正收拢到手中的可用之人并不多……尤其是内务府的盛公公,为了将他拉拢过来,她着实花了不少心思。
  顾莞宁一出手,便将她的人手除掉大半!
  虽然她早有心理准备,顾莞宁出手之迅捷狠辣,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窦淑妃勉强将怒气按捺下来,低声道:“现在宫中各处动静如何?”
  女官犹豫了片刻,没敢说。
  窦淑妃怒瞪她一眼:“有话直说无妨。”
  女官无奈之下,只得实话实说:“各位娘娘们都在观望景月宫里的动静,等着娘娘领头呢!”
  领头?
  领什么头?
  领头做什么?
  这是等着看她卑躬屈膝地讨好顾莞宁!
  她是先帝太皇淑妃,是韩王生母,岂能受小辈的羞辱!让她看顾莞宁的脸色在宫中过日子,还不如一刀杀了她!
  窦淑妃眼中冒出火星。
  女官心一横,索性将打听到的事都说了出来:“大家都觉得娘娘一定会借此时机自请出宫,随韩王殿下一起去藩地,或是在韩王府里养老。”
  短短几句话,犹如一盆冷水浇下来,将窦淑妃眼中的火焰浇得一干二净。
  出宫之事,窦淑妃当然曾仔细琢磨过。
  出宫颐养天年,是所有嫔妃都梦寐以求的事。可一旦出宫,就意味着远离宫廷,远离大秦的权利中心。
  她曾执掌过宫务,曾做过凤临天下的美梦,曾幻想过韩王坐上龙椅……这一切,如今都成了泡影。可让她就此将这一切抛下,出宫养老,心中总有些不甘……
  窦淑妃面色变幻不定,过了许久,才挥手道:“本宫要一个人静静,你先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