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8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1100

  顾海笑道:“多谢崔阁老。”过了片刻又道:“一场胜仗,算不得什么。未必能彻底扭转战局。日后如何,尚未可知。”
  崔阁老收敛笑容,正色道:“战争便是这样,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战局会如何。算一算时间,谨行应该已经赶至边关。他学了多年兵法,却未真正领过兵,人也年轻。也不知他能否稳住战局。”
  到底是自己的女婿,崔阁老对边关战事的关切,也远胜旁人,语气中满是忧虑。
第1019章
胶着
  顾海目光一闪,神色淡淡:“崔阁老不必忧心。当年我二哥十八岁就去了边关打仗。还不是照样镇守边关,立下无数战功。”
  “我们顾家儿郎,天生便是领兵打仗的料。”
  这语气,实在有些狂傲。
  崔阁老听了,却深以为然:“顾尚书言之有理。”
  “再者,谨行此去边关,最重要是安定人心。”顾海又道:“我顾家历代镇守边关,只要有顾家儿郎领军,边军便人心安稳,数十座边城百姓们也会迅速安定下来。有顾杨在,还有顾柏同去边关,上阵领兵之事,一时还轮不到谨行。”
  崔阁老这才释然地松了口气:“这样就好。”
  顾谨行还年轻,战功多少倒在其次,先保住性命要紧。不然,若有个三长两短,女儿崔珺瑶岂不是要活生生地守寡一世就像太夫人那样?
  顾海显然清楚崔阁老的心思,低声说道:“阁老请放心。谨行不在府中,顾家上下自会将崔氏照顾得妥帖周全。”
  崔阁老徐徐一笑:“这我当然更放心。”
  两人相识一笑,不再多言。
  ……
  这一日胜仗过后,边关的战局逐渐胶着,敌我双方互有输赢。
  吐蕃突厥联军占了五座边城,以此为据点。边军意欲夺回边城,不时发起攻击,却无功而返伤亡颇重。
  反之,敌军想再夺边城,便会遭到边军最激烈的回击,死伤也十分惨重。一时间僵持不下。
  顾谨行虽然年轻,却颇为沉得住气,并不急着收复边城。下令整顿全军,便严查军中的叛徒。这一查,果然在军中查出了数十个内应。
  这些人,大多是军中低级将领,在军中多年。是齐王在十余年前在边军中安插的内应。当年齐王野心尚未曝露,又是定北侯府的女婿。已故的顾湛顾淙兄弟,对这个姐夫也算敬重。这才被齐王窥了空隙,将自己的人安插进了边军里。
  此事年代久远,便连太夫人也不知情。
  顾谨行查出内应后,毫不留情痛下杀手,以最严苛的军法当众处决了所有内应。然后,派人将数十颗人头挂在训练教武场的高杆上,震慑军心。
  顾谨行亲自写了奏折,命人送往京城。
  数日后的百官大朝会,傅卓当众宣读这份奏折,引来群臣愤慨激昂。
  “齐王多年前便心生反意,竟在边军中安插内应。”兵部卢尚书含愤启奏:“突厥临近大秦,数年来时有进犯边军之举。吐蕃离大秦疆土颇远,此次竟和突厥联手出兵,显然是早知边军中有内应。”
  “臣以为,此事必和吐蕃太子妃有莫大关联!”
  吐蕃太子妃,正是齐王的嫡出女儿,当年远嫁和亲的乐阳郡主。
  吐蕃骤然出军,边军中冒出数十个叛徒,边军折损了主将和众多将士……这一切,一定有乐阳郡主的“功劳”。
  卢尚书出言之后,其余众臣也纷纷出列,强烈谴责乐阳郡主。
  顾海出列启奏:“乐阳郡主远在吐蕃,她身为吐蕃太子妃,必然留在吐蕃国内,不会随军至边关。吐蕃突厥的联军在短短数日里便攻占五座边城,绝不仅是数十个边军内应之功。臣以为,一直隐而不见下落不明的齐王世子必在敌军之中。”
  顾海此言一出,众臣皆惊。
  细细一想,又觉得顾海的猜测极有道理。
  吐蕃和突厥俱是游牧民族,擅长骑术和游战,却不擅长攻城守城。
  往年突厥来犯,多是来去如风,败了立刻遁走。便是胜了,也只烧杀抢掠一番就回关外。像这般大举来犯以攻城为重,前所未有。现在这般摆出长期缠斗的架势,分明是有熟悉边军作战模式优劣的人在背后指点。
  这个人,非齐王世子莫属!
  崔阁老沉声附议:“顾尚书所言极有道理。臣也以为,齐王世子一定藏身在敌军内。为敌军出谋划策,攻打边城。现在摆出这副长期耗战的架势,更是居心叵测,不得不防!”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神色有些晦暗:“传朕旨意到边关,从即日起,注意敌军动态,全力搜索齐王世子的下落。若有机会,格杀勿论!”
  ……
  大朝会散了之后,天子又召集重臣至福宁殿,商议重要国事和边军战事以及种种应对之策。
  一转眼,便是半日时间。
  大秦地域广袤,百姓众多。州郡有五十余个,要么这个州受了旱灾求开仓放粮,要么那个州出了贪墨大案,总之,国事永远处理不完。
  即便有内阁五位阁老预先处置了大半,到天子面前的奏折也依然摞得半人高。
  萧诩自登基之后,便十分勤勉。当日的奏折坚持当日批阅处理完毕,除非有极特殊的情形,否则,绝不会拖延。
  也因此,萧诩时常忙碌到半夜。
  不过,近来萧诩到了晚饭时辰便休息。
  今日也未例外。
  处理最要紧的国事之后,剩余的一摞奏折,萧诩很自然地吩咐崔阁老:“今日烦请崔阁老留下,将剩余的奏折批阅完毕。其余诸位阁老,忙碌了一整日,不妨先回府稍事休息。”
  几位阁老中,属崔阁老最年轻力盛。
  王阁老等人一起告退。
  出了福宁殿后,一位阁老低声道:“皇后娘娘有孕,皇上忙于国事之余,每日还要抽出时间陪皇后娘娘,可见鹣鲽情深。”
  可不是么?
  这世上多的是三妻四妾的男子,风流自赏也是所有士大夫和勋贵们的特质。像罗尚书那般从不纳妾的是异数。
  身为天子,对皇后情深至此,实在是让人钦佩。
  王阁老步伐还算稳健,神色间却有一丝不愉。
  一山不容二虎。他这个首辅位置尚未坐稳,便又冒了崔阁老出来。内阁本是按资历排序,最迟入阁的崔阁老偏偏官声最佳,又最得天子器重,俨然有了和他这个首辅分庭抗礼之势……
  当日为了削弱傅阁老的势力,天子特意抬举了他出来,和傅阁老唱对台戏。现在他做了首辅,天子又刻意扶持崔阁老。
  这便是帝王的平衡朝堂之术!
第1020章
音讯
  踏进椒房殿的那一刻,萧诩脸上的倦意一扫而空,脚步也轻快起来。
  “阿宁,”萧诩含笑上前,拉起顾莞宁的手:“你今日感觉如何?孩子没闹腾你吧!”
  顾莞宁面色红润,气色颇好,抿唇一笑道:“这个孩子定是十分乖巧。在我肚子里半点都没闹腾。我现在好吃好睡,半点孕吐的反应都没有。”
  这一胎比起前两胎都要平稳的多。
  萧诩细细地看顾莞宁一眼,然后笑了起来:“养胖一些才好。”
  顾莞宁抬眼看向萧诩,敏锐地察觉出萧诩眉宇间的阴霾:“怎么了?是不是边关战事又不平顺了?”
  萧诩避重就轻地应道:“这倒不是。你现在只管安心养胎,其余诸事不必多虑。”
  顾莞宁略略蹙眉,声音里有了一丝不悦:“便是你不说,过两日我一样知晓。”
  这倒也是。
  边关在打仗,任何相关的消息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传开。顾莞宁并未刻意将手伸进朝堂,不过,消息依然十分灵通。
  萧诩无奈地笑了一笑:“罢了,我说给你听,你别动气。”
  说完,将齐王十余年在边军安插内应之事说了出来。
  顾莞宁的神色果然冷了下来。
  说到底,此事和死去的定北侯顾湛不无关系。
  年轻的顾湛太过信任自己的姐夫,并未想到齐王包藏祸心,竟利用顾湛对他的信任,做出这等事情。
  此时这件事曝露出来,顾湛的声名无疑也受了影响。
  碍着帝后,朝堂之上无人敢多这个嘴。众人私下少不得要非议顾湛几句。便是连定北侯府,也会受些牵连。
  “今日三叔在朝堂上,又有了大胆的猜测。说萧睿必定藏身敌军之中,指点敌军如何攻城守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