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巢第8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8/1100

  俊哥儿也闻讯而来,清俊斯文的小脸上满是雀跃欣喜的笑容:“三叔祖,我爹真的要回来了吗?”
  九岁的俊哥儿,身量已经长开,有了少年的卓然神采。
  顾海十分疼爱这个听话懂事的侄孙,笑着摸了摸俊哥儿的头道:“只要战事顺利,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一年半载,你爹就能回京了。”
  还要等这么久。
  俊哥儿小大人似地叹了口气,很快又高兴起来:“好,那我再耐心等一等。”
  一句话,顿时让大人们都开怀一笑。
  ……
  之后的一个月里,边关捷报连连。
  吐蕃太子一死,吐蕃果然军心溃散,战力远不如前。伤亡颇多的突厥军队,也不愿再出全力。
  反之,边军士气大振,势如破竹。
  短短一个月之内,吐蕃突厥联军已连吃了数场败仗,死伤不计其数,还有许多被俘虏的。边军大胜之势已十分明显。端看吐蕃和突厥军队何时肯退出边关而已。
  朝臣们如何欢欣不必说,便连街头巷尾的百姓们,也是满心欢腾,见了面少不得要议论几句。
  “顾家儿郎个个都是好样的。”
  “那是当然。当年的定北侯顾湛,后来的定北侯顾淙,都是骁勇善战之辈。也都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如今这位定北侯世子,虽说年轻一些,丝毫不逊色。”
  “那个刺杀了吐蕃太子的季同,也是个血性男儿。听闻他也是顾家家将后人。”
  “顾家一门忠烈。有顾家在,我们大秦便稳如泰山。”
  ……种种赞誉之词,不必一一列举。
  定北侯府的声名也随之到达顶峰。
  太夫人将所有顾家儿孙召至正和堂,尚在牙牙学语的胜哥儿也未能例外。
  太夫人肃容说道:“顾家声势正盛,少不得会遭人眼热猜忌。人心难测,你们切勿被几句追捧夸赞就冲昏头脑。说话行事,当慎之又慎,切不可口出妄言,得意忘形,为顾家招惹祸端,更不宜为宫中的皇后娘娘惹祸。”
  众人立刻齐声应下。
  太夫人目光一一掠过去。
  长房的崔珺瑶母子三人,顾谨知夫妻领着两个孩子,三房的顾谨礼夫妻……然后,目光就落在顾谨礼的脸上。
  “谨礼,”太夫人沉声点了顾谨礼的名字:“你在宫中当值,更忌张扬!”
  顾谨礼不假思索地应道:“祖母放心,孙儿绝不是那等不知轻重的张狂之人。”
  这倒也是。
  顾谨礼年轻,性子也活泼,却是胆大心细,绝不鲁莽冲动。说话行事,也颇为沉稳,远胜同龄的男子。
  太夫人欣慰地点点头,又叮嘱顾谨知几句。
  顾谨知平日话语不多,闻言点点头道:“孙儿谨遵祖母教诲。”
  太夫人略一思忖,又对俊哥儿说道:“俊哥儿,你每日要去宫中读书。若有人在你耳边说起边关战事,你一概推说不知。若有人出言称赞你爹,你不可骄傲自得,一定要谦逊待人。”
  俊哥儿乖乖应了声是,想了想问道:“曾祖母,我爹打胜仗不是好事吗?为何我们还要这般小心做人谨慎行事?”
  太夫人摸了摸俊哥儿的头,神色缓和下来:“俊哥儿,你还小,不懂这其中的道理。”
  “我们顾家本就是世袭侯爵,统领边军。如今你姑母在宫中为后,你三叔祖做了吏部尚书,你爹又打了胜仗大出风头。便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太过风光,也最易招人嫉恨。凡事还是低调谨慎为好。”
  还有一层更深的顾虑,太夫人并未说出口。
  萧诩虽是顾家孙婿,更是大秦天子。如今顾家圣眷正浓,倒也无碍。若日后有了变故,只怕立刻就会生出猜忌。
第1078章
约束(二)
  这些顾虑,俊哥儿不懂,崔珺瑶等人却都心领神会。
  圣心难测。
  这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事。定北侯府能稳然立足百年之久,依靠的从来不是圣眷。而是铁打的战功,和这份仔细谨慎。
  众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有默契地保持缄默。
  太夫人又对俊哥儿说道:“待见到你姑母,你替曾祖母带话给她。就说顾家上下自会谨慎行事,让她无需忧心。”
  俊哥儿点点头应下。
  太夫人的目光再次掠过众人的脸孔,沉声说道:“今日我所说的话,你们都需谨记于心。不管是谁,若在这等时候为顾家招惹,我绝不会姑息手软。到那等时候,也休怪我翻脸无情!”
  最后一句话,说的格外森冷!
  众人心头一凛,一起沉声应了下来。
  ……
  方云秀已近临盆,身子颇为笨重。顾谨礼体贴地搀扶着她的一只胳膊,小夫妻两个慢悠悠地回了寝室。
  方云秀憋了一肚子的话,终于得以说出口:“大哥在边关打了胜仗,顾家的暗卫杀了吐蕃太子,如此显赫的战功,竟未见祖母展颜欢喜。反而严加管束顾家上下。这等事要是传出去,保准没人相信。”
  顾谨礼浓眉微挑,笑容中带着自豪:“祖母素来如此。”
  “二伯父大伯父身故,祖母再伤心也会撑着定北侯府的门楣。打了胜仗,顾家声势鼎盛,祖母也不会得意忘形,而是约束我们不得轻狂行事。”
  “正因为祖母如此,我们定北侯府才能屹立数年未倒。便是齐王领兵谋逆,也未动摇我们顾家的根基。”
  “顾家传承百年,传承的不止是世袭罔替的侯爵之位,更是顾家的忠心和风骨。”
  “你嫁来时日尚短。待过上几年,你便会明白了。”
  方云秀听得心潮澎湃,不能自已,由衷地叹道:“祖母实在是值得人敬重的长辈。”
  那是当然。
  顾谨礼笑了一笑,心中满是骄傲。
  ……
  隔日。
  椒房殿里。
  众孩童一起向顾莞宁行礼问安。或称呼姑母,或称呼姨母,或是舅母。称呼不一,听着颇有趣味。
  顾莞宁目中泛起笑意,嘴角也微微扬起:“都平身吧!”
  和往日一样,顾莞宁一一询问众孩童的课业。轮到玥姐儿的时候,顾莞宁神色淡漠了一些,却一样张口询问。
  玥姐儿柔顺地答道:“回皇伯母的话,我近来练字颇有进益,太傅今日还夸赞过。”
  “是啊,玥堂姐的字已经写得十分漂亮。”阿娇笑着插嘴:“玥堂姐练字不过两年多,便已有这等成果,委实令人钦佩。”
  玥姐儿清秀的脸上泛起羞涩的红晕,目中露出怯生生的一丝希冀和亮光。
  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狗,等待着主人的抚摸和夸赞。
  顾莞宁心中泛起复杂的情绪。
  对玥姐儿的喜爱和怜惜,和对萧睿彻骨的憎恶仇恨,若能泾渭分明互不相干,该有多好?
  过了片刻,顾莞宁才轻声道:“玥姐儿这般努力,才有今日的成果。你们也该向玥姐儿多学习才是。”
  玥姐儿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小脸上涌起喜悦的红晕。
  俊哥儿第一个张口笑道:“姑母说的是。以后我们一定向玥表姐学习。”
  玥姐儿迅疾看了俊哥儿一眼,略有些羞涩地低下头。
  顾莞宁对俊哥儿是真心疼爱,也格外宽容,抿唇笑道:“俊哥儿近来课业如何?”
  俊哥儿从容应道:“侄儿不敢妄言,借用太傅之言,天资虽不及大皇子殿下,倒也占了一个勤字。”
  看着俊哥儿,便如看着年少时的顾谨行一般。天资不算最出众,却沉稳踏实,勤奋上进。这样的俊哥儿,实在讨人喜欢。
  顾莞宁目中笑意更盛,口中却未多夸赞。
  人多说话不便,俊哥儿颇有耐心,一直等到午饭后,才窥到闲空,凑到顾莞宁身边:“姑母,曾祖母让侄儿带几句话。”
  然后,将太夫人的叮嘱娓娓道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8/11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