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7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6/971

  玉乔话一出口,也知失言,心中既懊恼又后怕。硬着头皮跪下,低声请罪:“奴婢一时失言,绝无他意,请皇后娘娘恕罪。”
  谢明曦没有出声。
  玉乔只能一直跪着,整个人如被浸在了冷水中,遍体生寒。
  跪了许久,谢明曦才张口道:“母后身边离不得人,你今日出言无状之过,本宫暂且记下。若日后再犯,就怪不得本宫心狠无情了!”
  谢明曦并未扬高音量,声音平平,不疾不徐。
  玉乔额上也冒出了冷汗,低着头应是。
  俞太后大势已去,以后谢明曦才是后宫之主。她不过是俞太后身边的女官,对上天子独宠有心计有手段有城府的中宫皇后,无异于螳臂当车。
  又过了片刻,谢明曦才淡淡道:“起身吧!”
  玉乔谢恩后,站起身来,后背已冷汗涔涔。
  芷兰的口中溢满苦涩,将头垂得更低了些。目光正好落在床榻上昏迷不醒的俞太后脸上。
  俞太后的脸孔一片惨白,毫无血色。即使在昏迷中,眉头也依然紧紧拧着。汤药灌进口中,很快又从嘴角溢出来。在枕边留下一片褐色的印记。
  ……
  赵院使和一众太医也是心急如焚。
  尤其是赵院使,用尽手段,也未令俞太后清醒。谢明曦的目光越来越冷,赵院使额上的冷汗也越多越多。
  “赵院使,”谢明曦冷然问道:“母后何时能醒?”
  赵院使不敢抬头,战战兢兢地应道:“微臣不敢断言。或许一两个时辰,或许半日……”没等赵院使继续“或许”,谢明曦再次冷冷打断了赵院使:“本宫要在一个时辰内看到母后醒来,否则,本宫为你是问。”
  赵院使心里暗暗叫苦,低声应下。转头和几个太医紧急会诊。
  就在此时,萧语晗领着芙姐儿走了进来。谢明曦和萧语晗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扬了扬嘴角。
  然后,萧语晗急急上前,一脸忧色:“母后如何了?”
  谢明曦也是满面焦虑:“一直未醒,我也急得很。”
  两个孝顺儿媳,一起坐在床榻边,低声商议。
  “得先送个信去鲁王府闽王府,将母后骤病之事告诉三嫂五嫂。”谢明曦低声道。
  萧语晗点点头:“说的是。这等大事,不能瞒着她们。让她们将孩子都带进宫来伺疾。”
  若不伺疾,便会落下不孝的声名。
  鲁王闽王虽然“死”了,鲁王妃赵长卿闽王妃尹潇潇,却未受牵连,好端端地住在王府里。婆婆病了,儿媳岂有不露面之理?一众皇孙皇孙女,也都应该进宫来伺疾。
  过了片刻,便有宫女前来禀报:“皇上驾临椒房殿……”
  谢明曦瞥了一眼过去。
  那个宫女顿时一身冷汗,迅疾改口:“奴婢说错了。皇上驾临福临宫。”
  福临宫,这三个字听起来真是格外顺耳。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起身迎了出去。
  身着龙袍的盛鸿快步而来,俊美的脸孔上满是焦灼急切:“明曦,母后怎么了?怎么会忽然昏厥?”
  谢明曦无奈轻叹:“约莫是惊喜过度,情绪起伏过于激烈所致。皇上也别太过忧心,太医院所有医术最高明的太医都被召了过来,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救醒母后。”
  盛鸿心里畅快地哈哈大笑,面上依旧是孝子的愁苦模样:“我这就进去陪着母后。”
  ……
  一个时辰后。
  俞太后仍然未醒。
  赵长卿领着一双儿女,尹潇潇带着霖哥儿霆哥儿,神色匆忙地进了宫。
  她们两个如今进宫颇少,宫中消息也不甚灵通。前来送信的宫女语气含糊,只说俞太后忽然病了,却未言明是什么病症。两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进了宫。
  然后,两人被新换上的福临宫匾额震住了。
  已经开蒙读书的霖哥儿,悄悄扯了扯尹潇潇的衣袖:“娘,匾额上的字和以前似乎不一样。”
  大了几岁的霁哥儿抽了抽嘴角。
  椒房殿,变成了福临宫。当然不一样了!
  尹潇潇不自觉地长大了嘴巴,差点无法合拢:“这、这是怎么回事?”
  赵长卿目光微闪,低声道:“看来,母后生病,和这匾额有些关系。”
  俞太后何等的心高气傲,如何能忍得下这等羞辱!
  尹潇潇将满心的疑惑按捺下去:“到底如何,我们进去,一问便知。”
  妯娌两人,领着四个孩子,一起迈步进了寝室。待看清俞太后此时的模样后,尹潇潇暗暗抽了口凉气,下意识地瞥了帝后一眼。
  能将俞太后气得昏厥不醒,这对夫妻可真是能耐!
  萧语晗颇为善解人意,代帝后出言解释了一番。待听到俞太后是因“惊喜过度”致使昏厥不醒时,赵长卿的眼角抽了一抽。
  尹潇潇也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咳嗽一声道:“母后病了,我们都得伺疾。不过,也无需都陪在床榻边。皇上皇后还有诸事忙碌,伺疾之事就交给我们吧!”
第888章
病重(二)
  俞太后被气得病倒不起,盛鸿从容稳住朝堂,谢明曦便可以出手“清理”后宫。
  伺疾这等事,做做样子给外人看看便可。哪里真需要帝后一直在床榻边?
  再者,俞太后正在气头上。一旦醒来,看到帝后两人,怕是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闹腾开来,总是不美。帝后落个不孝的声名,就更不美了。
  尹潇潇所说,也正是盛鸿谢明曦所想。
  谢明曦和盛鸿对视一眼,一起看向尹潇潇等人:“如此,就有劳几位皇嫂了。”
  萧语晗忙张口应下。
  赵长卿也不是蠢人。鲁王谋逆被处死,鲁王府得以保全,全仗着帝后那点仁慈之心。母子三人的命运如何,也全在帝后一念之间。
  赵长卿轻声说道:“今日皇上下旨,母后惊喜之下,晕厥不醒。不过,这等事一传出宫,免不了有无事生非的小人嚼舌,对帝后声名不利。”
  “其实,母后前些日子便有些不适。外人不知,我们妯娌几个总是知道的。若有人敢胡言乱语,我第一个便容不得。”
  果然是聪明人。
  这是主动要为帝后“背书”了。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笑意:“三嫂所言极是。”
  ……
  俞太后吐血昏迷之事,就这么被压了下来。传出宫外的,是俞太后病了数日,今日病症加重。鲁王妃闽王妃皆领着儿女进宫伺疾。
  宫中的明争暗斗,帝后和太后的面和心不和,早已是众人心照不宣的秘密。
  帝后已经占了绝对的上风,俞太后“病倒”也成了理所当然。
  除了俞顾两家有切身之痛,那些依附的官员们,有不少已心生退意。甚至有些趋炎附势的,主动让家眷去谢家梅家走动示好。
  平静的表象下,不知多少暗流涌动。
  刘御史身为俞顾一党的中坚力量,也暗生悔意。奈何他战斗力太强,声名显著。便是想“弃暗投明”,一时也难调转枪头。索性告病,躲在刘府里养病不出,避一避风头。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刘御史这一告病,竟成了俞顾两党彻底溃败的开端。刘御史病倒后,还有几位官员也告病不出。很快,俞顾两党分崩离析。
  这些都是后话,此时暂且不提。
  朝务繁多,盛鸿在福临宫里待了一个时辰。俞太后还是没醒,盛鸿只得去了移清殿处理政务。
  谢明曦召了赵院使前来问话。
  “赵院使,一个时辰已经到了。”
  谢明曦神色沉凝,话语中透着冷厉:“母后为何还没醒?”
  赵院使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上冷汗如注:“微臣无能。请皇后娘娘开恩。”
  其实,赵院使心里也十分诧异。一众太医会诊,俞太后是怒气攻心,呕血昏迷。一碗清心宁神败火的汤药灌下去,又以金针刺穴急救,俞太后怎么着也该醒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6/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