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7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7/971

  偏偏俞太后毫无醒来的迹象。
  谢明曦一改往日的“微笑随和”,厉声疾色,咄咄逼人:“你确实无能!枉母后对你器重信任有加!若无母后提携,你何来今时今日的地位和风光。现在你竟是束手无策,无法救醒母后!”
  赵院使:“……”
  听话听音,意在言外。
  能在太医院混迹多年,医术不算最高明,却做了太医院院使。赵院使凭借的便是善于揣摩上意的本事能耐。
  当年建文帝还在世时,俞太后暗中授意,令他向建文帝献药,并暗中承诺以院使之位。富贵险中求,他一咬牙一狠心应下了。
  后来,他果然平步青云,一举成为俞太后心腹亲信,做了太医院院使。
  谢皇后此时这番话,乍听是厉声训斥,细细一品,重点在“提携”二字。
  更重要的是,谢皇后并未当众召见他,而是令人将他带到了这处安静的偏殿里。一旁伺候的人,皆是谢皇后心腹。
  谢皇后到底意欲何为?
  赵院使心念电转,继续磕头告罪:“微臣该死,请皇后娘娘饶命!”
  谢明曦看着磕首求饶的赵院使,目中闪过一丝亮光,声音依旧冷冽:“本宫再给你一次机会。三日之内,必须令母后醒来。否则,你这院使也不必再做了。”
  三日之内?
  赵院使心里一惊,反射性地抬头,正好迎上谢明曦冷凝锐利的眸光。瞬间被明亮的目光刺得双目生痛,很快低下头:“是,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令太后娘娘在三日内醒来。”
  听懂了就好。
  有三日时间,已足够她做很多事了。
  谢明曦神色略为缓和,若有所指地说道:“皇祖母病了几年,一直在慈宁宫里养病。一直是赵院使为皇祖母看诊开方吧!”
  赵院使额上的冷汗又下来了,头垂得更低了些,战战兢兢地应了声是。
  谢明曦扯了扯唇角,一语双关:“赵院使的医术当真高明的很。以后,赵院使便负责照料母后的凤体。本宫相信,赵院使定当尽心尽力,也绝不会令本宫和皇上失望。”
  赵院使身上的冷汗湿透了衣衫,唯唯诺诺地继续应下。
  谢明曦微微一笑,语气陡然和缓:“其实,太医院里有众多太医,医术比赵院使高明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他们都比不得赵院使聪明,也不及赵院使得母后信任。”
  所以,唯有赵院使,能令俞太后彻底“病倒”。
  赵院使果然是个聪明人,到此时已听懂了谢明曦的意思。湿透的后背,汗水的印记更深了。
  他能拒绝吗?
  他敢拒绝吗?
  真以为皇后娘娘是好意在招抚他吗?想得太美了!
  他不照做,皇后娘娘大可下令让别的太医“照顾”俞太后。他这个院使也算做到头了。说不定,根本没活着出宫的那一日……
  赵院使咬咬牙应道:“微臣一定精心照顾太后娘娘。哪怕太后娘娘病重不起,微臣也会竭力保住太后娘娘性命无碍。”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省力。
  谢明曦淡淡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聪明人总能活得更久。本宫相信,赵院使定能活得长长久久。”
第889章
病重(三)
  汤药喂了一碗又一碗,太医们轮番上前施针。
  俞太后一直都没醒。
  有医术高明的太医已窥出了些许端倪。
  药方是他们开的没错,抓药熬药的都是俞太后的人。之后,还有宫女试药。不过,第一次喂药的时候,是皇后娘娘亲自动手。接下来,便是萧皇后喂药了……
  别人不知道,曾伺候过李太皇太后的几位太医却清楚的很。谢皇后也是丹青妙手,擅于配药。
  俞太后迟迟未醒,和谢皇后脱不了干系。
  不过,无凭无据,谁敢乱言?
  俞太后躺在床榻上,谢皇后强势接掌宫务,身后有天子撑腰。他们这些太医,又不是活腻歪了,活络一下心思无妨。嘴都紧得很。
  太医们没料错。
  俞太后迟迟未醒,确实出自谢明曦的手笔。
  第一次喂下去的药里,掺了些无色无味的迷药。这迷药分量极轻,对身体并无损伤。能令俞太后多昏上两日罢了。
  再之后,就得看赵院使如何“表现”了。
  谢明曦对赵院使很有信心。为了院使之位,当年便敢给建文帝敬献神仙丸。如今为了保住院使的位置,拖延俞太后的病症,令她昏睡不醒,也算不得什么了。
  这等小人,既能为俞太后所用,她想拉拢过来,也不费什么力气。
  俞太后自诩英明一世,手段狠辣,磨搓起几个儿媳来,从未怜惜过半分。现在,算是彻底遭了报应。
  几个儿媳俱在床榻边精心伺疾,心照不宣地照顾昏迷不醒的俞太后。皆默认俞太后会就此一病不起。
  俞家人急着想进宫探望,三日之内递了两次牌子,皆被谢明曦驳回。理由也是正大光明冠冕堂皇:“母后昏迷,尚未清醒。待清醒后,再进宫探望。”
  俞家人都进不得宫,顾家女眷也没了法子。
  至于昌平公主,前一段时日和驸马一起离京,去了江南游玩散心。快马送信需三四日,回程也得数日功夫。这一来一回,便是半个月。
  半月之后,该凉的早就凉了。总之,昌平公主是指望不上了。
  昌平公主为什么忽然离京去江南?这其中,也有一段插曲。
  俞太后赏了宫女至驸马府,顾驸马对昌平公主一往情深,对年轻鲜嫩的美人视若未见。两个美人被安置在内宅里,连顾驸马的影子都看不见。更遑论伺寝生子了。
  昌平公主进宫请安时,俞太后不轻不重地数落了昌平公主几句。昌平公主一怒之下,和俞太后生了口角,不欢而散。
  谢皇后亲自送昌平公主出宫,不知说了什么,过两日,昌平公主和驸马离开京城。
  有心人回想起来,这一切分明是早有预谋。不由得暗暗为谢皇后的城府之深心惊。
  ……
  俞太后整整昏迷了三日,直至第四日才醒。
  这三日里,谢明曦接掌了宫务,也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凤印。
  宫中凤印,一般是由专门的女官保管。这个女官,一定是后宫掌权者的心腹。俞太后执掌宫务时,保管凤印的正是芷兰。
  若俞太后清醒,芷兰绝不会交出凤印。
  俞太后昏厥不醒,芷兰也无底气和谢皇后乃至天子抗衡。在谢明曦下令后,踌躇不到片刻,便老老实实地交出了凤印。
  谢明曦命湘蕙保管凤印。
  萧语晗赵长卿尹潇潇领着一众皇孙皇孙女,在福临宫里伺疾。
  谢明曦每日去福临宫里探望两回,其余时候,便在椒房殿里处理宫务。
  后宫是天底下最趋炎附势捧高踩低之处。宫中大小女官和内侍总管,忙不迭地去新主子面前谄媚献殷勤。
  原本的福临宫换了匾额,成了椒房殿,也在短短三日内,成了后宫至高无上之处。
  这半年多来,谢明曦早已摸清了俞太后的亲信,也慢慢渗透了一些自己的人手。
  不过,她在宫中时日尚短,人手不足。宫中总需要人做事,先敲打一番,拉拢一部分。再剔除一部分“冥顽不灵”的。
  要想彻底掌握后宫,少说也得半年左右的时间。此事急不得!
  俞太后一醒,萧语晗便命人送了口信来。
  谢明曦立刻前往福临宫。
  短短几日,福临宫也悄然变了副模样。
  这座后宫中最巍峨肃穆的宫殿,陡然间冷清寂寥起来。在宫殿里伺候的宫女一个没少,却个个垂头缩胸,全然没了往日的矜傲之气。
  谢明曦迈步而入,众宫女立刻行礼:“奴婢恭迎皇后娘娘!”
  态度要多谦卑有多谦卑,语气要多恭敬就有多恭敬。
  谢明曦无心多理,随意嗯了一声,快步进了俞太后寝室。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7/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