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9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5/971

  “从今日起,我再不会说半句阻挠的话。”
  “只盼着阿萝能少经些波折坎坷,早日被立为储君。”
  ……
  宫宴行至半途,盛鸿便来了寒香宫。
  到底是亲娘,哪怕闹了隔阂不快,盛鸿心里也是惦记梅太妃的。
  母子两人见面,独处了一个时辰。不知梅太妃说了什么,盛鸿走的时候,俊脸上满是笑意,连脚步也比往日轻快得多。
  此时宫宴已经散了,众女眷一一告退离宫。
  谢明曦令女官们送众女眷离宫,阿萝也送了一众同窗好友离去。然后,母女两个就见盛鸿春风满面步履轻快地回来了。
  这副心情畅快的样子,着实少见。
  谢明曦还未张口,阿萝便已抢着问道:“出什么事了?为何父皇今日这般开怀?”
  盛鸿的释然喜悦,由内而外,发自内心:“阿萝,你祖母是真的想通了。刚才和我说,让我早日立你为储君。”
  阿萝:“……”
  真的假的啊!
  这真是梅太妃说出的话?!
  阿萝双目倏忽睁圆,吃惊地看了谢明曦一眼:“母后,父皇是不是随口说来哄我高兴?”
  谢明曦也有些讶然。不过,她很快镇定下来,笑着说道:“这等事,你父皇不会扯谎。以后你去寒香宫请安,看看你祖母是何态度就知道了。”
  虽说梅太妃支持与否,对他们没太大妨碍。不过,能得到身边人的首肯和支持,总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再想一想,连梅太妃这等固执守旧之人都改变了相反。可见过去的这两年,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立储的时机还没到。
  不过,阿萝入朝听政的事,已是水到渠成了。
  谢明曦和盛鸿交换了一个会心的笑容。
  ……
  隔日,阿萝去寒香宫请安。
  果然如谢明曦所料的那般,梅太妃如脱胎换骨一般,一张口说话连风格都变了。先是夸赞阿萝昨日气度不凡,又问起了阿萝平日在移清殿是如何听政学习的。
  这还是梅太妃第一次主动张口询问呢!
  阿萝挑着轻松有趣的事说了一些:“……一开始,我在移清殿里伺候笔墨,众臣进了移清殿见了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没一个肯拿正眼看我。过了半年,才勉强习惯我听政。”
  “我在他们议政的时候张口出言。陈尚书言辞激烈,反对得最厉害。被我和父皇两人联手收拾了一顿。”
  “后来,老臣们就消停多了。我也未时时张口,一般是逮准了他们的错处或疏漏之处说话。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没多少底气和我争辩到底了。这也是母后教我的法子,以此挫一挫他们的锐气……”
  梅太妃听得笑了起来。
  她这一生,已经习惯了活在方寸之地。少年时在闺阁,进宫生下孩子后,住进了寒香宫。这一住就是三十年。
  她的天地太过狭窄,能见到的也太少了。
  阿萝的天地却是何其广阔。能接触国朝大事,和朝中重臣相对不落下风,能学习听政,能尽情地展露自己的光芒……
  看着神采飞扬的阿萝,就如看着一只即将展翅的雏鹰一般,让人心里生出无尽的欢喜。
  “阿萝,”梅太妃轻声笑道:“做你想做的事,祖母也支持你!”
  阿萝用力点点头,不知为何,鼻间竟有些微的酸涩。
  若她是男子,身为父皇母后的血脉,被立为储君是何等理所当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阻力?
  就连被囿于深宫的梅太妃,也那样激烈地不满和反对过。
  好在祖母终于想通了,也转变了态度。
  想来,朝中众臣也不会再剧烈地反对她入朝听政了吧!
  建业十二年的年底,陈御史联合了陆掌院等一众官员联名上奏折,奏请端柔公主入朝听政。
  这一回,反对的声浪不再是主流。
  坚定支持的官员占了小半,更多的官员保持缄默。
  天子当朝准了众臣的奏折,且当朝下旨,令端柔公主于新年元日随自己一同祭天祭祖。
第1115章
入朝
  新年元日,天子领着藩王宗亲及文武百官祭天祭祖。
  这是一年的开端,亦是一年中最重要最盛大的仪式。霁哥儿霖哥儿霆哥儿是第一次参加,不过,他们三人并未引来太多瞩目。
  因为,众人的目光几乎都落在了阿萝的身上。
  文武百官们俱着官服,藩王郡王们穿着符合各自品级的礼服,天子身着龙袍。一片黑压压的肃穆中,身着绯色宫装的少女窈窕身影,醒目得近乎刺目。
  寒风凛冽,阿萝的面颊被冻得微红,一双眼眸闪着粲然神采,在众目所瞩之下,从容不迫,风采逼人。
  哪怕是反对得最激烈的官员,此时也不得不在心中承认。
  端柔公主确实出众。
  不说政治上的敏锐和天生的聪慧,只这份镇定自信的气度,已有了大齐未来储君的风采……
  想及此,众官员口中一片苦涩,暗暗长叹不已。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女子们出家门读书做事当差赚银子养家,朝中还有一位女将军。现在倒好,连阿萝公主也入朝听政了。
  将来,这大齐朝堂会变成什么模样?日后的史书,会如何记载这一段历史?
  他们到底是迫于天子之威,做了敢怒不敢言的佞臣小人……
  阿萝随在亲爹身后,位列仅次于天子。她没有回头,也能猜到众臣落在她身上的目光是何等不甘和郁闷。
  无妨!
  她就这么稳稳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总有让他们心甘情愿低头诚服的那一日!
  ……
  椒房殿。
  大齐诰命贵妇们,像往年一般进宫觐见中宫皇后。只是,建业十三年的新年,注定了和往年不同。
  往年笑吟吟立在谢皇后身侧的端柔公主不见了踪影。
  因为端柔公主随天子去祭天祭祖了……
  别说在天家,就是普通百姓家,祭祀先祖也只能由男子参加,女子断然没有露面的机会。今日之事一旦传至大齐州郡和百姓们耳中,不知要引来多大的震动。又会引来多少的变革和风波。
  民俗风气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变革都是自上而下。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数十年前,俞太后设立莲池书院,开创女子书院的先河。短短数年间,大齐便多了数十个女子书院。女子读书蔚然成风。
  十几年前,天子还是蜀王,在蜀地就藩。谢皇后还是蜀王妃时,设立女童学堂,开设女子作坊及善堂。之后,谢皇后入住中宫,在京城里便设女童学堂,女子作坊和善堂更是处处皆有。女子们做工赚银子养家,也不再是什么稀奇事。
  而今,端柔公主进了太庙祭祀先祖。将来或许有一日,大齐万千女子,都有资格进祠堂祭祀祖先,能和男子们并肩而立。
  身为男子的百官们,想到日后会有的情形,俱都满心不是滋味。
  身为女子的诰命贵妇们,心里却暗暗生出希冀和期待来。
  在复杂得无以名状的窃喜和躁动中,众诰命贵妇一一进殿请安。
  谢皇后今日的心情显然颇佳,微笑着令众人免礼入座。中午的宫宴格外丰盛美味,歌舞也分外热闹。
  直至傍晚时分,宫宴才散。众诰命一一告退离宫。
  谢明曦早已暗中命人传了口信,林微微颜蓁蓁秦思荨方若梦一同留了下来。椒房殿里所有的宫灯皆被点燃,亮如白昼。
  谢明曦笑吟吟地对同窗好友们笑道:“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纪念的大好日子。你们都留下,和我一同用晚膳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5/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