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凤华(校对)第9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6/971

  林微微等人欣然点头。
  众人颇有默契,随意说笑间,并未提起阿萝入朝之事。
  万事开头难。
  阿萝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朝臣们就此诚服退让。君臣之间的角力还在继续,阿萝要努力奋斗的日子还长着呢!
  ……
  晚宴行至一半,阿萝便回来了。
  忙了一整日,阿萝依然精神奕奕,眉宇间没什么疲倦之色。让人不由得感叹一声,年轻就是好。
  没等林微微等人起身行礼,阿萝已抢先一步裣衽行了晚辈礼:“阿萝见过诸位长辈!”
  谢明曦笑道:“今晚没有外人,你们都随意些,别拘什么宫规俗礼。阿萝是晚辈,向长辈行礼问安是应该的。”
  林微微率先笑道:“既如此,我就厚颜领受了。”
  林微微颇有些“婆婆看未来儿媳越看越喜爱”的意味,打量阿萝一眼,一张口就是一连串的夸赞:“阿萝越发美丽出众了。尤其是这一身的自信从容和气度,便是皇后娘娘年少时也有所不及。”
  谢明曦笑着白了好友一眼:“夸阿萝你只管夸,可别想着贬低我!”
  然后对着阿萝说道:“你别听你林姨胡说八道,你比娘亲年少时还差得远,不骄不躁,继续努力。再过个三年五载十年八年,或许也就勉强追得上我了。”
  阿萝:“……”
  比脸皮,她果然输得很彻底啊!
  阿萝拱手认输:“母后说的是,女儿自当继续努力。争取早日追上母后。”
  众人早已乐得哈哈笑了起来。
  阿萝无奈地走到芙姐儿身边坐下,顺便小声嘀咕一句:“母后就会欺负我。”
  芙姐儿轻笑不已。她和亲娘亦是感情深厚,只是,萧语晗生性温柔少言,从不会这般奚落打趣她这个女儿。
  阿萝目光一扫,又轻声问道:“蓉堂姐怎么没来?”
  芙姐儿小声应道:“二伯娘没留下,蓉堂姐也随二伯娘回寝宫了。”
  今日留在宫中用晚膳的,皆是谢明曦的同窗好友。赵长卿颇为识趣,早早便起身离去。蓉姐儿也不便多留,一并离开了。
  阿萝略一点头,不再多问。
  一开始,她颇为蓉姐儿的际遇愤愤不平。如今冷静下来,她才觉得母后略显冷酷的态度才是最合适的。
  母女之间的事,别人无法插手也不该插手。蓉姐儿的选择,已显而易见。在刚刚萌芽的男女之情和母女兄妹之情之间,蓉姐儿选了后者。
  这条路是赵长卿安排的,也是蓉姐儿自己选的,日后喜怒哀乐皆由自己,怨不得别人。
第1116章
造势(一)
  上元节后的第一次大朝会,照例是在金銮殿里举行。
  有资格参加大朝会的官员,足有四百余人。藩王郡王们站了一列,文官武将们各站了两列。
  饶是如此,金銮殿内还是不够站,品级低的官员只能站在金銮殿的门口,还有几个站到了门槛外。
  站得太远了,前面黑压压的都是人头,根本看不清龙椅上的天子,当然也看不见天子身侧的公主身影。
  门槛外的年轻官员悄悄挪动身形,竭力睁大眼睛,终于在众人的缝隙中略略窥见了隐约的一抹绯色。
  这一定就是端柔公主了。
  年轻官员心里涌起莫名的激动和振奋。
  他是上一科的进士,在翰林院里做了个小小的编纂。每次大朝会,他只能站在尾端,天热的时候晒晒太阳,天冷的时候吹吹寒风什么的。
  朝堂里的君臣角力波涛暗涌风云变幻,他这等官职低微的官员根本没张口表态的机会,不过是跟着看看热闹罢了。
  和别人复杂的心情不同,他坚定地支持端柔公主入朝。
  他生在蜀地,家境贫寒,原本没有读书的机会。当年蜀王就藩后,蜀王妃开设了女子作坊,他的长姐毅然进了女子作坊,赚银子供他入学。他终于有了读书的机会,也踏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路。
  他读书数年,从秀才至举人,再至考中进士。从寒门学子,一跃成为新科进士,入了仕途。可他的长姐,却一直未曾成亲嫁人。只因没人愿娶一个全心赚银子供胞弟读书的女子。
  他考中进士后,长姐终于能卸下重担了。
  那一年,长姐已二十八岁,是个十足十的老姑娘了。没有年轻的少年郎愿意娶一个过了花信之期的老姑娘。
  他那个聪慧又能干的长姐,最终嫁了一个蜀地的富商做填房,做了三个孩子的后娘。
  送嫁的那一日,他狠狠哭了一场。
  长姐和继子们的关系一直不甚和睦。长姐怀了身孕,被一个继子“无意”中推倒在地。还未成型的孩子夭折,长姐伤了身子,以后也生不出孩子了。
  这世间,明明有那么多出众又能干的女子。就像他的长姐那样。可她们的命运,却多坎坷波折。
  世间众人对女子尤其苛刻,女子们想博得世人的尊重,想过的幸福如意,难之又难。
  社会变革,从皇室天家而起,是最好也是最快的。
  他坚定地支持端柔公主入朝听政,支持皇上立端柔公主为储君。
  他想,当大齐有了女帝,女子们的地位定会迅速提高。像他长姐那般勤快能干的女子,会有更好的生活。
  ……
  这个年轻官员,姓莫。
  莫编纂官职低微,在朝堂上没有发言的机会,索性在私下里做了一桩大事。
  其实,一开始,莫编纂也未想到这桩事,竟会引来强烈的关注和影响。他文采出众,善于写文章,便以长姐为原型,写了一个话本,叫做《蜀女传》。
  《蜀女传》在去年的年中印出来,迅疾成了最畅销的话本。紧接着被说书的编成了段子,在茶楼酒馆里四处传播。然后,又被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子相中,改成了一出戏。
  短短几个月,《蜀女传》传至大齐各地。
  在新年元日的宫宴上,谢皇后还令歌姬唱了这一出戏。
  千万不能小觑了话本和戏剧的力量。普通百姓,不懂什么朝堂之争,浅显易懂的话本却是看得懂,听戏也能听得懂。
  《蜀女传》流传得极广,伴随着端柔公主入朝听政的消息一并传入民间。百姓们提起此事,也没太多的排斥了。
  莫编纂写话本的时候,用的是化名。也因此,无人知晓红遍大齐的话本是出自翰林院莫编纂之手。
  站了半日,腿都站酸了。待到日头高悬时,大朝会终于散了。
  莫编纂和几个同僚回了翰林院。
  翰林院里不算忙,莫编纂差事清闲,所以有空便悄悄琢磨再写个话本什么的。在官衙里当然不能动笔,脑海中走点神什么的,倒是无妨。
  就在莫编纂在脑海里云游天际时,一个声音骤然响起:“莫编纂。”
  莫编纂打了个激灵,忙起身行礼:“下官见过掌院大人。”
  翰林院的陆掌院,早已被大齐立志以科举晋身的读书人奉为偶像。十八岁中状元,在蜀地为县令一任,回京后官职蹭蹭地升,三十余岁便做了翰林院掌院,跻身朝堂高官之列。
  陆掌院的娇妻林氏,掌管数十间女子作坊,是谢皇后的好友兼心腹。
  陆掌院的儿子陆天佑,去岁中了秋闱解元,今年春闱志在必得,和端柔公主青梅竹马,是驸马的不二人选……
  简直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陆掌院温润随和,随口笑道:“随我来,我有话和你说。”
  莫编纂又惊又喜,激动又忐忑地随陆掌院进了屋子。
  陆掌院也没怎么绕弯子,闲话两句,便问道:“《蜀女传》是否出自你的手笔?那个莫隐娘就是你吧!”
  莫编纂腾地红了脸,忙起身告罪:“下官荒唐胡闹,请掌院大人降罪!”
  堂堂朝廷命官,跑去写话本,话本还爆红畅销传得极广,真够羞耻的。
  陆掌院却无怪罪之意,笑着问道:“我命人查了许久,才查出来。你有这等才华,可不能埋没了。”
  莫编纂:“……”
  什么意思?
  什么叫不能埋没才华?
  年轻英俊的莫编纂一脸懵,茫然无措地看着陆掌院:“掌院大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6/9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