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2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6/2448

  因为在那个开眼看世界的年代,许多的草莽英雄,处在一个最为宽松的时代,也是一个最不需要什么文凭,什么关系和资本的年代。
  他们只要自己有能力,胆子够大,那么就能脱颖而出。
  陈鑫这样的厂长,或许也是缺乏了一些运气和时间,才最后没有能成为一方豪雄吧。
  说来也凑巧。
  莉智打来电话的第二天,科劳蒂就欢天喜地的打电话告诉了殷俊,南方公司已经决定接受殷俊的提议,将7-11的美国资产,全部卖给麒麟集团了。
  麒麟集团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整个儿的5亿美金,其中4.5亿美金作为收购款,在未来一年之内支付完毕。
  除去一些资产清查、会计审核等等方面的费用,高盛的佣金高达3000万美金,但这却是非常划算的。
  要是换了别的公司来做,哪里可能做得这么干净利落?
  麒麟集团得到的7-11美国资产,其实店子并不算太多,只有1700多家店面。
  只不过7-11在美国的数量一直不太多,他们到2016年,也仅仅只有8300多家店面,占据美国的便利店数量的5%,但已经是美国第一了。
  哪里像是在日本,他们在日本就有30000多家店面,基本上比所有海外店铺加起来还要多。
  可在这个年代,7-11的1700多家店面,在美国也已经算是第一了。
  而且它的收益能力还不错,年利润率大概是6%左右,比普通超市的收益率高出1个百分点。
  大规模的管理这些小的便利店,向来不是殷俊喜欢的。
  日人人倒是很擅长,到时候交给他们去处理好了。
  美国这边的谈判就剩下最后的审核和签字了,有高盛在做担保,殷俊都不怕南方公司反悔。
  南方公司肯定也不敢去挑衅高盛,哪怕是日本人给他们高额的诱惑也不行。
  你在美国生存,如果把高盛给得罪了,他们真是有一百种方法,分分钟教你怎么做人。
  与此同时,殷俊又打通了泰国7-11总部的电话。
  电话一会儿就转到了金秋文那边,然后再由他打回来。
  没办法,现在泰国还没有能通蜂窝网络,自然没有手机可以用。
  但他们已经买了麒麟通讯的技术解决方案,华国这边的电子工厂在拼命的加进度赶工,大概最迟在六月左右就会去那边安装信号塔和线路。
  因为泰国只有曼谷这一个城市,才率先安装了这个蜂窝网络,作为第一批的试点,所以预计3个月的时间能全部完成。
  前提条件是施工的人是华国去的工程队员,否则明年的这个时候,恐怕都不一定能成。
  说起了这个电缆线路和信号塔,国内那边的生产一开始就是在沪海,因为这边的电子工厂很多。
  但其间也是出了一点问题的。
  麒麟通讯派去的技术人员和监督人员,对于几个厂里的一些生产习惯、还有标准等等,都提出了异议。
  特别是在第二次供给了新加坡之后,在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明显有一点不能达到要求的地方。
  可他们说的,国内的工厂表面上答应了,实际上却并没有改变,我行我素。
  这是出于他们一贯的生产态度,并没有感受到什么用户第一,他们想着我们生产出来,你们拿着用就行,如果有问题,我再修就是了。
  然而这样的想法,却根本不符合现代化的生意。
  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做好,反而要等到出了问题再解决呢?
  对此,麒麟通讯的总经理简纹乐在激烈的表达了意见,却得不到解决之后,一气之下告到了执行总裁乐易铃那里。
  乐易铃听到了这个消息,她在仔细的询问了简纹乐和技术人员后,连招呼都没有打,直接终止了和沪海几家电子工厂的合作协议,转而把单子交给了金陵的两家电子工厂。
  所有的技术人员撤离、所有的监督人员撤离,直接去了金陵。
  这可是让沪海的那几家电子工厂傻了眼。
  怎么能这样呢?
  怎么说不做就不做了呢?
  而且乐易铃也狠,一分钱的赔偿都没有,以他们严重违约为理由,让他们生产出来的大量设备堆在那里,拿不到货款。
  这下子真是激起了千层浪。
  直接还闹到了杜先生那里。
  了解了情况的杜先生,毫不犹豫的叫几家工厂的厂长、副厂长、生产车间主任全部滚蛋,从别的厂子派人来接任。
  然后他才打电话去乐易铃那边,道歉和寻求谅解。
  哪怕是杜先生亲自出马,乐易铃也没有怎么买账,最后好说歹说,才算是拿了一半的订单回来,而且所有的不合格产品,一律不予采购,让他们承担了巨额的亏损。
  经过了这么闹腾,沪海那边再也不敢对于麒麟通讯的技术人员敷衍了事,而他们和金陵的相互竞争,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这也让殷俊更加明白,只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如果是独自一家垄断,怎么都会出现问题。
  特别是在供应链方面,只依赖一家供应商,绝对不是一个好事。
  回到眼前来。
  急急忙忙回到办公室的金秋文,打了电话给殷俊,才知道了美国7-11已经正式收购了。
  “太好了!”
  金秋文欣喜的道,“我们这边已经开业了1900家,其实剩下的100家,早就已经准备完毕,随时都能开业。是我故意放慢了速度,也是迷惑日本人。”
  “呵呵,日本人可不是笨蛋!”殷俊笑了起来。
  “但他们想不到我们会同时完成两个条件,这样他们想要反悔都没有办法!”金秋文却很是骄傲的道。
  经过了几年在泰国的磨练,他比起在香江来,又要精明强干了许多。
  “嗯,准备一下,一周之内全部开业吧!”殷俊颌首道,“准备了这么久,也该是我们收网成功的时候了!”
  “是!”
  金秋文挂上电话的时候,沉默了好一阵子。
  不知不觉他脸上已经挂上了泪珠。
  这么几年背井离乡的努力,可真是没有白费,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啊!
第1928章
高兴不起来
  日本,东京。
  进入4月份,7-11在全日本的店铺数量,正式的突破了10000家,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把便利店开到10000家的公司。
  而且这居然是在地方狭小而又人口稠密的日本,真是有点不可想象!
  但转而仔细琢磨的话,这却又是一种正常的结果。
  正是因为日本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了1.5亿人,所以造成了便利店开在哪里,都会有生意做。
  日本的经济是非常发达的,工厂更是日夜开班,导致早班和晚班的人都很多。
  日本的各种公路系统也是很发达,这样就导致了在各个公路的旁边,可以有许多的7-11,供早班上班的人、晚班下班的人来购买。
  开着车子来7-11买了东西就回家休息,或者是在开车运送货物的途中,在7-11的店铺前停车,买点东西吃了,休息一下再上路,也是非常好的。
  在荒郊野外都是如此,更别说是城市里面了。
  尤其像是东京、大阪这样的不夜城,7-11这种24小时都能买到东西的便利店,最适合那些打工的人们。
  家庭主妇或许不愿意来这里买东西,但那些学生、上班族等等,却都喜欢这种便利的小店。
  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毕竟什么日常用品都能买得到,而且到处都有,很是方便。
  年轻人可是不懂得什么叫做节约的,只要能方便便捷,再加上食物好吃、东西很有用,那便是最受他们欢迎的商品。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日本现在的经济处于高度发展阶段。
  日本的每一家公司都在挣钱,大家的薪水非常高,出了学校就能有好工作等着学生们……这样的经济大红利,让日本每一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
  他们现在敢于花钱,也愿意花钱,强大的福利措施,都支持着他们这么做。
  在这种背景之下,日本本土的各个生意也好做。
  7-11正好是赶上了这样的好时候,再加上了殷俊提前给他们的7-11成功秘诀,所以从80年年底的6000家左右,到现在85年的4月,日本整体开了10000家7-11,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6/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