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强人生(校对)第23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7/2448

  虽然殷俊个人只占据了8%的利益,和霍先生、包船王、郑羽彤等巨擘们一样的,但如果全部开发出来后,这8%的利润,又岂止是几百亿人民币那么简单?
  钱肯定是挣不完的。
  只要能保障殷俊的影视娱乐计划顺利进行,也就够了。
  殷俊绝对不会像是那些地产商人一样,恨不得每个城市都去买地修房子赚钱。
  那样全身心为了赚钱而存在,未免太过没有乐趣和追求。
  可是回头一琢磨,殷俊在内地的现金流,实在是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步。
  从81年开始在临安做收录机以来,殷俊在内地的生意已经进行了5年的时间。
  在这五年时间里,殷俊不但做了收录机,做了音乐磁带,还做了随身听,还做了游戏小子,还做了方便面。
  工业方面,除了手机和电脑之外,都在内地做的。
  其中最赚钱的当然是游戏小子掌机和游戏卡带,去年一个年度的利润就是60亿美金。
  这笔美金有四分之一,都是按照出厂出口价格来计算的,多的利润虽然是麒麟集团拿到,但这部分的钱,还是拿回国内,吃亏换成了人民币的。
  饶是如此,截止到了3月底,麒麟集团在内地的历年总利润,已经达到了250亿人民币。
  麒麟集团当然也有很多支出的,比如说在内地华京、粤州和临安的工业园区,还有沪海鹿家嘴的商业土地,还有8座麒麟商业广场所用地盘、以及修建和运营麒麟商业广场等等。
  但就算是这样,麒麟集团手里现在还有超过150亿人民币的庞大现金流,根本没有地方用。
  殷俊对萧老云老有过承诺,从他投资内地的第一天开始,10年之内,内地所得一分钱都不流出内地,全在内地做继续的投资买卖,帮助内地发展和拉动经济。
  现在过了5年的时间,就已经累计了150亿人民币的现金流了。
  要是得到10年之后,那这笔钱绝对不仅仅是增加一倍那么的简单。
  各种工厂规模和利润都会不断的扩大增加,麒麟商业广场也会越开越多,利润越来越多,土地修建的商厦、住房等等,也会给殷俊带了巨大的利益。
  这么算下来,可能10年之后,殷俊能在内地赚到1000亿人民币。
  这个数目是非常恐怖的。
  想来内地的那群大佬们也估算到了这个数字。
  因此他们都有些苦恼,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要是让殷俊把这笔钱全都给带到香江,国内的资金流出不说,更重要的是,殷俊想要用的话,就只能向香江的华国银行兑换。
  哪怕汇率再怎么的不公平,你华国银行不兑换自己国家的货币,那是绝对不行的。
  但一旦兑换了,那么就代表着大笔的外汇流出。
  这怎么可以?
  外汇本来就很少很珍贵,再被这么兑换了上百亿美金出去,可是天大的事儿!
  所以他们肯定想要殷俊继续的把这笔钱用在内地,全部花在内地。
  这样内地付出的就是一些人力成本、物资成本和土地成本而已,却多了一笔上千亿人民币的资金在不断的流动和增长。
  这对于带动内地的经济,绝对是非常有利的!
  因此,春节去蜀川的时候,王亚秋都旁敲侧击的问过殷俊,接下来要向哪方面投资。
  要是殷俊愿意投资,那绝对是好事儿。
  如果殷俊说现在还没有那个计划,那就代表着殷俊再过5年之后,铁定要把这笔巨资拿出去用。
  殷俊自然明白他们的心思。
  他当时就对王亚秋说了,自己在内地的投资,仅仅是一个开头而已,这点钱根本就不够自己的计划。
  听到了这个,王亚秋不敢说多么的放心,但是至少心里也有了底。
  他相信到了殷俊这个地位的人,肯定不会乱说话。
  既然殷俊这么讲了,就一定是心中有了打算。
  只不过是现在时机不成熟,殷俊暂时还没有再进一步的行动而已。
  那么殷俊究竟有没有具体的策划了呢?
  有。
  他下一步念念不忘的就是把麒麟商业广场开遍全国的省会城市,让自己的麒麟院线能覆盖华国二线城市的3亿富裕人群。
  这样一来,电影的基本盘就有了,殷俊想要的最大的基地,也就完全成型了。
  哪怕是以后美国的市场有什么变化,他都不会担心。
  但的确是目前一年半载都不会有行动的机会。
  为什么?
  因为现在供销总社那边,还没有拿出对策来,应对麒麟商业广场的来势汹汹啊!
  如果现在就放开了这个口子,让麒麟百货集团在全国省级城市修建麒麟商业广场,那不是把供销总社往死里逼吗?
  上面的人肯定不敢这么做的!
  所以,麒麟商业广场的继续扩大规模,怕还是要等一等了。
  ……
第2175章
洗涤日化
  作为一个集团的总裁,肯定不能是鼠目寸光。
  一家小公司或者小店面也就罢了,过好每一天就是最重要的。
  只要你每天认认真真的做,解决温饱,达到生活小康,应该也没有多大的难度。
  但像是麒麟集团这样世界级的大公司,肯定是既要有目前两三年的短期计划,也要有未来五年十年的长期计划。
  只有想得多,考虑得多,才不会等到麻烦困境到来时,显得手足无措。
  殷俊不算是合格的经营者,但在这个策划未来方面,他却有着丰富的经验。
  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想想历史上的那些大型集团是怎么发展的,自己的业务和它们又有什么重合的地方,便可以借用他们的成功经验了。
  现在的华国内地,可谓是百废待兴。
  哪怕是经历了足足8年时间的大肆发展,因为底子太薄的原因,整体的工业和民生行业,仍旧是非常的落后。
  别说是现在了,就是10年之后,华京的二三环路里面,仍旧是牛车、马车可以到处行走的。
  至于说如今的时候,拖拉机都能从天安门广场前开过去,惊讶不惊讶?
  可这就是事实。
  证明了现在华国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才能摆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落后造成的困境。
  所以说在这个年代,你做什么生意,只要上了规模,没有不合理的掣肘束缚,基本上都是赚的。
  对于这两个先天条件,殷俊都符合。
  规模化生产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只要钱足够了,你想要多大的规模都可以。
  只不过能不能卖出去货物,那就是另外一说了。
  殷俊的资金有150亿人民币呢,除非是修建什么火箭的没有实力,哪怕是做汽车公司,也是绰绰有余。
  第二个的掣肘制约方面。
  也没有人对殷俊这样的爱国商人掣肘。
  他们巴不得殷俊多投资多生产,多带动就业多拉动经济,怎么可能给殷俊下绊子呢?
  再说了,那些不合理的各种规定和潜规则,也没有人敢用到殷俊身上啊!
  前几年粮食部门的那群人的下场,可绝对的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啊!
  有了他们的下场作为警醒,哪个敢上前去试一试?
  更别说如今殷俊的权势和财富早已超过了3年之前。
  人家现在是正儿八经的世界首富、世界传媒大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7/24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