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1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517

  她和叶敏茹聊了很久,至少一个钟头吧。闭关太久的女人,一旦得到释放了,哪怕平时不算话痨的,也会突然需要宣泄。
  因为业务的关系,费莉萝的手机是开了来电提醒业务的,所以刚刚挂断,就进来了一条短信,显示刚才通话期间有别的号码打进来了。
  是顾莫杰的号码。
  费莉萝心中一暖:既然是她和叶敏茹通话期间打进来的,可见顾莫杰是主动想到她了,而不是叶敏茹通知他的。
  她赶紧回拨,占线。挂了重播,终于打通了。
  费莉萝听到顾莫杰久违的声音,心中说不出的柔情:“亏你这么忙,还能记得我哪天考完。”
  电话另一头的顾莫杰,声音显得颇为调侃:“一堆事情等着你呢,你不在,用谁都不顺手呐。”
  费莉萝当然知道顾莫杰是嘴硬,口头上不肯示弱,也不以为意。摩羯座的人么,最怕说那些爱不爱的话题了。
  于是费莉萝说:“那就见面聊吧,下午我就去公司。”
  顾莫杰体贴地说:“不忙,晚饭的时候见好了,到时候我来接你。对了,考试考得怎么样?咱费才女出马,拿证没问题吧。”
  “那是,这还用说么,没400分都算发挥失常了。”
  费莉萝最后骄傲地补了一句,然后放下电话,把考试的书啦答案啦统统丢开。
  深吸一口略带迷醉的空气,走进十几平米大的浴室,打开刚买不久的SPA浴缸,好好放松了一下午,然后起身,精心打扮了一番。
  ……
  四点钟的时候,顾莫杰到了,费莉萝赶紧下楼上车,两人一同去了夏宫。周一车太堵,想去西湖南线,那简直就是噩梦,所以江南会那个去处自动便被两人过滤掉了。
  见面的一刹那,顾莫杰居然有些目眩神迷,开车都有些不稳。自从费莉萝做了他的女人,也有一年了,他从来没见过打扮得如此精致的样子。
  “两个人聊聊,有必要打扮地这么正式么。”
  费莉萝娇嗔地白了一眼:“我愿意,不行么?”
  “行,怎么不行。”顾莫杰敷衍了一句,立刻就把话题扯回来了,“反正你考试也考完了,后头有两件事情要和你商量,公事私事都有。”
  费莉萝也收起了娇嗔调情,恢复到了谈工作的神态:“说吧。”
  “第一,我和新来的COO叶总商量了一番,目前公司的视频发展业务受到搜狐视频的狙击,流量增速不理想,视频业务这块的现金流,要另找出路,结果就想到了刷烂片动漫套取补贴。这事儿需要一些白手套公司去做,我自己不能出面。想来想去,借壳子这种事情,还是你帮我运作我最放心,空壳公司的法人代表也好、名义上的股东也好,你都可以在你的亲友圈里找人放在前台。利润么,到时候通过关联交易弄回初音网络。你可以给他们留几个点的好处费,就当是补偿他们站在前台的代价了。”
  费莉萝只听不说,一一记在心里,详细的情况,一会儿饭桌上有的是时间详谈。
  顾莫杰要找的白手套,如果单论专业性的话,比费莉萝身边的人优秀的人才也多了去了,足够顾莫杰任挑任选。可是这种生意,最重要的不是白手套的才能,而是可靠性程度。这一点上,初音网络哪怕可以找到再资深的律师,也不可能在可靠性方面超过费莉萝。
  至少费莉萝不会黑顾莫杰的钱,不会在关联交易上毁约。
  顾莫杰见费莉萝没有异议,就直接说第二件事了。
  “还有件事儿,算是私事,你也要准备一下。我表哥国庆之前要结婚了,十一之前一周摆酒,十一的时候就要出国度蜜月了。到时候你也来吧,就以曾经同事的身份参加酒席。”
  费莉萝吃了一惊:“你哥?周立新?要结婚了?和谁?啊——是百度挖过来的彤彤姐么?这也太快了吧,我记得他们共事都才七八个月而已,正式交往有半年就不错了吧。”
  顾莫杰:“也不快了吧,人家年纪到了,自然不比我们年轻人玩长跑。我哥都快25了,刘绯彤都快28了,哪里经得起连续谈几年那种折腾。”
  顾莫杰和费莉萝聊着,夏宫已经到了,顾莫杰还是要了老位置的包厢,点了菜,喝了点茶水,然后从西服口袋里掏出一份请柬递给费莉萝看。
  “24号,也就是这周六,凯悦家的‘湖滨28号’。包场,别迟到了。”
  湖滨28号也算是钱塘为公众所知的餐厅中最顶级的存在了。再贵的那些,都是招待公款客人的,追求的是个隐蔽,不能热闹,显然也不适合婚宴。而且湖滨28号就在凯悦酒店一楼,外地赶来参加婚宴的客人,下榻也方便些。
  有请柬,就意味着费莉萝得一个人去,而不是和顾莫杰一起去了。费莉萝如何看不明白这一点。她知道,陆文君是不用带请柬的。
  细算起来,费莉萝和顾家别的亲戚,还真是不熟。
  费莉萝又仔细看了一眼,请柬上请的是费莉萝、叶敏茹两个人,都是按照顾莫杰的同事/校友身份请的。这也算是体贴到了费莉萝的面子,可以让她带一个闺蜜,免得形单影只地看新人秀恩爱、太尴尬。
  这种琐事,多想无益,费莉萝很快就把请柬的事情丢开了,和顾莫杰细细商讨了一番找白手套套取动漫补贴生意的事情。
  叶维伦提出过的、关于政府关系的一些顾虑,费莉萝自然也会提醒一遍顾莫杰。
  “做这种刷补贴的生意,尽管也是和人家定下的政绩指标是契合的,不虞别人正面拆台。可是,只要上面的人知道这个钱可以轻易刷出来,他们肯定会希望安排关系户来分赃刷的,到时候怎么应对,可要想清楚了。否则只怕将来容易被穿小鞋嗯。”
  顾莫杰对这种善意提醒显然是早就想到了,便开解说:“咱也没说要吃干抹净,只不过是吃这头口水罢了。真有权力交易的人要插手的时候,我们早就从亲自淘金转为卖淘金工具了。水搅浑之后,就让别人去趟好了,到时候咱都已经上岸了。”
  费莉萝点头道:“那好,你要的这几个壳子,我这周就去帮你注册。明面上的股东,我会尽量选我姑姑那些可靠的亲戚。那些烂片的剧本、人设那些东西,你也可以另行准备起来了。”
  菜很快上来了,侍者也都离开了包厢。费莉萝一边吃着,一边把一句憋在心里的话问了出来。
  “杰,我不在这三个月,你就不饿的么?听说你到现在还没把君君……”
  “我只是太忙了。”
第七十八章
补贴江湖
  五天之后,滨江开发区,白马湖。
  著名的钱塘动漫产业园,便坐落于此。从2004年开始,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动漫节,也是在白马湖的会展中心开展。
  不过动漫节是在4月份,而眼下是9月,园区周遭自然都是冷冷清清、甚至略显荒凉的。
  05年的钱塘江南岸,各大扶持产业园区虽然都已经规划得差不多了,却终究还没有凝聚出人气。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
  为了扶持这座城市的动漫产业,确保领跑全国,钱塘市文化局在这里特设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免得周边的动漫企业办政府相关业务时,还不得不跑到城里去。如此设置,不管效果如何,总算是便民了。
  李厚生是市文化局文化市场管理处的一名科长,分管动漫产业。因为全城的动漫产业基本上都在滨江了,所以他的日常办公场所,也就设在了白马湖附近的这个派驻机构里。手下几个副科、科员,看着还算班子齐整。
  因为又是周五了,李厚生的心思早就飞到别处去了。
  想着晚上一会儿还有一家动漫企业的公关女经理的邀约,是不是该换身更体面的衣服去赴宴?想到女公关那开放的衣领,厚厚的红包,李厚生就有些浑身燥热。
  请客的那家公司,拍出来的动画片那真叫一个烂。
  理论上一秒24帧的画面,有些片子里直接就能硬生生减到8帧!
  哪怕动画片本身就有长卷平移镜头、有静态镜头,减少三分之二的帧数并不代表就能减掉三分之二的制作成本。可是如此偷工减料,减掉30%的拍摄和图面成本肯定是有的。
  何况,减到8帧之后,人家并不是就不用长卷平移镜头了。一个画面给十几秒,人物除了交谈的嘴型动一动、别的全部复制套用。反正各种省钱的手段,能上的都上了。
  这种片子,让市场去检验,是永远不会有人看的,但是从跑量刷数据的角度来说,好歹是合格的。毕竟,上层领导是不会去看动画片的;一个城市的动漫产业发展得好不好,到了领导那里,只是几个可以量化的指标性数据。
  “市政府工作报告上拟定的本年度计划,是扶持辖区内文创企业产出10万分钟传统动画、2万分钟3D动画,用于此目标的财政补贴总计5亿。嗯,都快10个月过去了,普通动漫过审拿到补贴的已经有8万5千分钟了,到年底肯定完得成政绩指标的。看来在补贴审核的条件上,要紧一紧尺度了,可不能让那些不懂事儿的家伙直接把补贴款骗走。”
  李厚生整理了一番至今为止的政绩报表,做到心中有数。一会儿下班后,对晚上那几家想要约见跑指标的企业,该用怎么样一张脸去面对,他也好做到心中有数。
  或许外行人觉得,一年10万分钟动画片,是不是太牛逼了一些?仅仅一座城市的动漫公司,一年就能拍出这么多片子?实际上,这个数字一点也不多,因为在原本的历史上,到2007年的时候,钱塘市的动漫产出可以到每年20万分钟的峰值。这么巨量的动漫里面,只有不到十分之一是在正常时段得到电视台上映资格的,其余大部分不是没有电视台买,就是只有到午夜或后半夜时段播放。
  此后,才随着朝廷认识到滥竽充数的劣质片横行、政策补贴力度的下降,而导致产量萎缩。
  20几分钟一集的动漫,平均一本最少三五十集、上千分钟。10万分钟,也就不过是这样的片子拍100部而已。如果是蓝猫或者喜羊羊那种商业反响好的、续集随便拍随便深挖的,那么10万分钟也才十几二十部这种片子的篇幅罢了。
  当然,蓝猫和喜羊羊是分成好多年拍的。
  李厚生管的就是这个,对行情可算是门清。
  相比于传统技术动画的泛滥骗补,05年拍3D动画的门槛还是挺高的。05年都过去三个季度了了,2万分钟的政绩指标才完成了三四千分钟。而且其中一部分还只是送了前几集的样片、报了后续计划,并没有拍完呢。
  以05年的技术水平,正常拍一分钟3D动漫,哪怕再是粗制滥造,制作成本也在2万块以上。所以光靠每分钟八千到一万五的补贴力度,是绝对不可能支持拍烂片来刷钱的。至少也要通过电视台或者网络渠道,找补回来每分钟一万块的广告费票价或者买断,才有可能回本。
  一想到这件烦心事,李厚生就对着烟灰缸啐了一口浓痰:“马勒个把子的,温式义个台巴子,嘴这么严实。从市政府那儿要了多少政策好处过去了,开公司拍片子倒是一拖又拖,看来只能算在明年的政绩里头了。”
  李厚生念叨的这个温式义,是一家台资公司“明日科技”的老板,他曾有一个兄长,名叫温式仁,写过一套网络文学作品《秦时明月》。
  温式仁生前,与钱塘市政府谈过一阵子合作,要了不少优惠政策。许诺在钱塘成立一家名叫“钱塘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动漫公司,拍摄《秦时明月》的3D动漫。可惜温式仁本人天不假年,03年年底的时候,突然中风死了,合作的事情就搁浅了下来。明日科技内部意见整合耽搁了很久,钱塘市政府等了又等,迟迟等不到台商入驻开机。
  那伙台商当初口号吹得山响,说是《秦时明月》不拍个几百集不算完,可是眼下连根毛都没见着。
  当初定下一年2万分钟的3D动画产出的指标,可都是奔着《秦时明月》帮忙解决大头部分的。
  ……
  李厚生想再多也解决不了问题,一看时间已经到点了,就收拾好包包,进更衣室换了一身见女宾的行头,踱出门去。
  他故意下班晚了那么20分钟,因为他不希望手下人看到他换了一身名牌西服,那不符合他一贯的朴素低调作风。
  可惜事与愿违,走到外间的开放办公室时,居然还坐着一名审片员小黄。
  文化局里,那些所谓的审片员,其实工作性质和派出所里的鉴黄师差不多,职责就是每天看片。只不过派出所的鉴黄师的专业眼光主要放在鉴定一本片子属不属于黄片,而文化局的审片员则侧重于判断一本动画片是否满足某些补贴要求的硬性技术指标。
  小黄看到李科长出来,马上起身微微点头哈腰:“李科慢走!”
  李厚生不自在地掖了掖范思哲的袖扣标儿,板着脸打官腔:“小黄呐,工作要讲究效率,不是磨洋工。活儿干完了就回去好了。”
  “李科说得是!不过这是今天下午刚刚有家原来没合作过的新公司,送来几集3D动漫的样片。想请我们把把关,看看符不符合政策要求,他们好拿捏尺度,决定拍多长。我想着三季度都快完了,指标还差老大一截呢,要是最后一周能定下一些,也是美事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