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517

  顾莫杰陪着喝茶,看着宝儿吃:“失望了?”
  宝儿点点头:“有一点呢,就这么一个菜,竟然能让美国大使几十年都点?在我印象里,美国大使不应该是逼格很高的人咩。”
  “几十年坚持点,不一定是因为好吃——司徒雷登出生的时候,这店已经开了三十多年,在钱塘颇有名声,所以他养成了来这里吃饭的习惯而已。你想想,那时候冰箱都没有,能有什么好吃的?所以,你不能用六十年后司徒先生当上美国大使时的生产力水平,去衡量六十年前的美味。有些东西,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觉得好,一辈子就形成习惯了。或许新来的会更好,会更让你觉得有灵魂交流的感觉。但是,这不代表就能替换掉旧的。”
  宝儿放下筷子,很潇洒地点破了顾莫杰的话:“所以,你这算是在说我和君君姐的差距咯?”
  顾莫杰诚恳地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反正,吃过就知道了,有些地方,吃的是情怀,不一定是菜好吃——看看你身后这些照片,这间包厢背景不简单,平时都锁起来不待客的,要不是我面子大。”
  宝儿顺着顾莫杰指点的方向看去,墙上有不少黑白照片,她并不能都看懂。
  “当年,蒋先生常在这屋请司徒大使吃饭,有时候还有马歇尔将军。后来,周先生也喜欢在这间待客;从西哈努克亲王这种小喽啰,到基辛格、尼克松、蓬皮杜这些大佬,都有。”
  “可是没有你说的蒋先生照片诶?”宝儿好奇地围观了一圈,始终没找到那个著名的光头。
  “……你说呢?有些人是不能出现的,听听就好。”
  宝儿怀着好奇心,把十几道传统菜肴都尝了一遍,便吃饱了。她平时饭量挺大,饮食习惯也很好,只吃正餐,不吃零食(配餐甜点不算)。不过那都是建立在运动量很大的前提下的,这几天天天跟顾莫杰腻在一起,运动量小了不少,胃口也衰退了些。
  “你怎么都不吃?完全不喜欢么?”宝儿擦擦嘴,才发现顾莫杰几乎没怎么动,始终就喝着茶在观察她,都看得她不好意思起来。
  “不太饿。”顾莫杰一直想着刚才的事儿,“我在想,如果刚才我们的身份在教堂里曝光了呢?你我这样,迟早有穿帮的一天,你想过将来要怎么面对么。我是无所谓,本来就不靠粉丝吃饭。你要是被曝光了,事业可就惨了。”
  “我肯献给你,当然都有想过。”宝儿把下巴搁在桌面上,语气郑重地说,眼神里仍然不免黯淡了几分。
  “其实,我在日本的歌迷主要是妹子,男歌迷不太多,所以就算将来被曝光有恋情,也不会损失多少粉丝。倒是韩国国内的市场比较僵硬,女歌手一曝光恋情多多少少要降人气。至于美国市场那边,人家开放得很,觉得有恋情是正常的。相比之下,我最担心的其实还是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
  “女性歌迷,不在乎女歌手谈恋爱,甚至会祝福我恋爱。可是她们不能忍受自己的偶像去给人做情人,那些女权粉丝会被引爆的。所以,我们还是低调点好。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希望你能够承认我是你的前女友,别说我是你的情人,不然我就真的身败名裂了。”
  前女友么?果然是想好了对策。如此一来,就算泄密,宝儿至少可以留下最后一丝在大众面前的尊严:她并不是去给人做小,她只是对方的前女友。哪怕是男方甩了她,然后藕断丝连,也比直接明目张胆倒贴要让女权粉丝们好接受些。
  其实这招不新鲜,比如后来那个韩国女演员南宝拉被曝光,给五大财阀之一的崔家公子爷做小,崔公子不可能娶她,便对外承认是对方的前女友,已经分手。
  权宝儿的情况自然不同,她本身就出身富家,不是图顾莫杰的钱。但世俗的眼光是可怕的,以顾莫杰这样的家产放在那里,谁都会用有色眼镜看着顾莫杰身边的女人。
  顾莫杰没有马上表态,似乎还在盘算着什么。
  “你不愿意就算了,我真没别的意思。”宝儿见他犹豫,却是误会了他的想法,以为他怀疑自己有上位的企图。赶忙赌咒发誓地解释,语调也有些凄婉:
  “其实,从东京那一次之后,我就懵懵懂懂爱上你。只是知道你有女友,不想来破坏,犹豫了一年。后来我也想通了,孝利姐说得对,女艺人几乎没有30岁之前结婚的。就算没有遇见你,我难道还做老处女到30岁?既然如此,何必纠结最终结果,轰轰烈烈献给自己真爱的人不好么。”
  顾莫杰知道宝儿是误会了,赶忙开口:“我没不愿意,别多心。我是在想,咱更简单一点好了:如果真到了不小心曝光的时候,你就一口咬定你不知道我有其他女人,你一直以为自己是我的女友,这不就成了?只要我还没结婚,你这么说就不会穿帮,到时候我来扮演那个欺骗你感情的渣男角色好了,女粉丝们不但不会嫌弃你,反而还会同情你的。”
  “欧巴……”宝儿说着,已经泣不成声;后面的话,一个字都没能说完。
  “不用谢,我又不靠脸吃饭,名声不值钱,说不定越渣粉丝越多呢。就是不知道,这事儿咱还必须保密几年。”
  宝儿收住那一丝感动,连忙打包票说:“不会太久的,等我在美国发展好了,到时候就不怕了,美国人这方面很开放的。而且这两年SM各个组合发展势头都不错,尤其是少女时代。李社长前几天还说,要是都按照少女时代如今的恢复速度发展,公司三四年里就能上市了。你借钱给我买过SM14%的股权,到时候我也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了,要公示的东西很多,也不可能再走偶像派路线。”
  历史上,少女时代在07年末到08年年中偶尔低谷,此后人气一路飙升,带动着SM公司在2012年年初成功上市,市值也在IPO后狠狠膨胀了一把。如今2008年年初SM才值20亿出头,到2012年年中飙到了55-60亿人民币的样子。
  当然,这些顾莫杰都是不知道的,权宝儿只是身在圈内,相对而言直觉预测还算准。
  “那么,我们要保密到你25周岁?”
  “应该差不多。”
  “成,那就这么说定了。反正最近这几年我还得为几笔IPO掩饰股权结构,君君都得以我的‘联合创始人’身份示人。在你25周岁之前,我不和君君领证,也算帮你留个后手,万一出事儿还能圆谎。”
  ……
  两人就这么对好了口供,对于彼此之间的关系再无芥蒂。
  顾莫杰又陪着宝儿痛痛快快在钱塘疯玩了五天,直到5号他生日过完之后,才在次日一早亲自驱车把宝儿送去浦东机场,两人在VIP通道里偷偷吻别,送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CAA的经纪人乃至他们代为联系的发行商,已经在洛杉矶等急了。
  而顾莫杰,也已经比正常日程晚了3天上班,公司里有不少突发的事情等着他。
第四十一章
天予弗取
  从2007年的12月31日,到2008年的元旦。新年之交的这两天里,华夏大地上有两家IT圈子里的生猛巨头,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家,是顾莫杰的初音集团。初音圣诞年会的视频在网上发酵开来之后,形成了一股现象级都不足以形容的热潮。一时之间,圈外人固然是看个热闹、看个酷炫,顺便崇拜一下初音的技术含量;而内行人则感慨初音的待遇好、福利好、激励制度优越。更有无数法律学界的人士盛赞顾莫杰的管理得法,认为这是善意激励的典范。
  之所以法律界的人士也进来凑热闹,是因为有另一家IT巨头的衬托。
  那就是深市任正义先生的夏为科技。
  这两天里,任老先生站在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大锅饭国人们抨击的靶子。
  因为,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了,从94年起用了14年的《劳动法》,终于迎来了接班者。
  然后,任老先生顶着千夫所指的压力,在这个当口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
  《劳动合同法》规定,自该法实施后,凡是雇员与企业连续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后、第三次再签约时,除非雇员本人坚持,否则企业应当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说,你给一家企业打工了三份合同之后,如果你没犯什么原则性错误,企业就不能个别解雇你了(批量裁员不算)。
  另外,如果是连续服务10年以上、或者已经距离退休年龄不满10年的,也不能随便解雇(具体法条比较复杂,这里不追求精确,只是笼统概括下,否则太水了。)
  这些新的对员工的保护措施,在旧的《劳动法》里都是没有的。
  然后任先生就冒着天下之大不韪,顶在2007年12月31号、新法实施前夜,突击让夏为科技数万员工,“主动”与公司解约后重新签订合同,而且一般新签的合同都是卡在6-8年这个服务期上。
  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规避新法律,让新法的额外保护推迟五六年再在夏为科技头上实际生效,把骨干元老们原先积攒的服务年限打断清零重算。
  “血腥资本家!”
  “压榨廉价劳动力的刽子手!”
  “怪不得夏为科技的实验室里,有5%的工程师和程序员猝死率!简直不拿人当人!”
  大锅饭圣母表终于找到了可以喷的对象,一时间火力全开。任先生义正辞严地解释,但影响显然比他预料的要更加严重得多。
  他或许真的是有些老了,没想到如今这个世界已经有这么多大锅饭圣母。
  ……
  “我们夏为科技从来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从来没有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企图!所有赶在新法实施前夜主动中断原有劳动关系并且重签的行为,都是员工自愿的,不是我们逼迫的。我们可以为此拿出证据:我们是采用了物质奖励的方式,主动激励员工中断劳动关系重签,为此我们平均在每个基础管理层与研发部工程师身上多发了十几万人民币的补偿性奖励,给基层销售和技术支持人员发放了数万元。实在有不愿意中断的个案,我们也没有逼迫他们。所以,所有主动中断劳动关系的员工,都是因为他们自信可以在未来做得更好、自信哪怕不靠新的法律保护,也不会被公司解雇……”
  1月7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对粤省电视台和《南方财经》的采访记者,任老先生又强调了一番上述论调。
  说完这番话的时候,他有些口干舌燥,力不从心。但是依然不忘交代秘书:别忘了给两位记者车马费,摄像也不能拉下,让他们回去好好帮衬。
  人都走了之后,关起门来的任先生深感无力,一边浏览着面前的笔记备忘,一边嘟哝着吐槽:
  “简直是开历史的倒车!都开放了这么多年了,又要学美国人那样强化工会,还弄啥员工可以随便炒老板、老板不能炒员工,这不是鼓励大锅饭么!那个初音集团的后生崽也是,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纪这么洒满花钱笼络人心,将来胃口养大了看你怎么收场。唉,要不是初音集团刚好这几天撒钱卖好,给咱做了反衬,圈子里也不至于对我们意见这么大!”
  任老先生看的很准,如果不是同为IT圈子、甚至同有一定通信企业属性的初音集团刚好在同一个时间点收买人心,夏为科技的这个作为还不会激起社会这么大的反弹。
  而夏为科技规避新法律的措施是早就定好的,筹措了好几个月了,不可能因为初音那边开了年会这边就跟着调整计划,所以只能是初音年会事件的影响力起来之后,继续硬着头皮强上,弄得骑虎难下。
  在外人看来,虽然夏为是纯通信企业,初音是互联网为主,但这两家IT公司还是有很大的相似性:首先,这两家公司都有通信业务,初音虽然不做基站,但是做手机和数据卡这些终端产品;夏为做基站和交换机出身,如今也开始运筹着做手机和数据卡。
  更重要的是,这两家公司都是国内IT圈顶层企业中仅有的非上市公司,没啥董事会和大股东说了算的美式妥协(Compromise),都是老板一言堂的独裁企业。
  所以,在这个节点上,拿初音和夏为对比是免不了的。
  任正义喝了杯茶顺顺气,秘书推门进来,把几页东西放在他面前,缓缓摇了摇头。
  “看来这波洗地又失败了。”任正义已经60多岁,但他从不服老,此刻却突然觉得自己有些老了。
  同城的腾讯小马哥就有一句名言,说的是IT圈子里受挫的前辈们:“你们什么都没有错,你们只是老了。”
  任正义正在焦躁,秘书给他转接过来一个电话。
  “任总,是初音集团打来的电话,顾莫杰本人,您接么?”
  “谁?”任正义一愣,他和顾莫杰从来没交集,或者说最多也就某些全国性的政府的产业会议上碰个面,打个招呼,仅此而已。顾莫杰打电话过来,那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不过,没交情不代表不能接。
  “转进来吧。”
  “好的。”
  秘书转了一下,很快电话另一头响起了一个任正义并不熟悉、只能说稍有一点印象的声音。声音很爽朗,听着就很有朝气。
  太年轻了,听着这个声音,任正义莫名地就觉得自己苍老了。手下最年轻的工程师,除非是刚刚毕业半年的应届生,否则谁能和顾莫杰比年轻呢。
  “任总,真是不好意思,我事先不知道。居然开个年会还连累得你当反面教材,不会怪我吧。”
  “各自的经营策略,有啥好多说的。你又不欠我的,你自己的地盘爱咋玩咋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